《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篇名疑異兼“久則強食生肉”釋讀
作者:陳惠玲  發布時間:2007-11-06 00:00:00

(台灣師大博士班)

(首發)

  《陰陽十一脈灸經》出土古傳本共有三種,《馬王堆漢墓帛書》為甲、乙本,張家山漢墓亦有一竹簡本,收入《脈書》,今稱丙本。三本文字相近,可相互校訂增補。今觀《陰陽十一脈灸經》全文,僅一處有“久”字,名之曰“灸經”稍嫌不妥,且《陰陽十一脈灸經》各脈先敘述循行路徑,再描述“是動病”的症狀,接下來是“所生病”的症狀,並無述及治療方式,故篇名宜去“灸”字,名曰《陰陽十一脈經》較為妥切。全篇體例相當一致,唯“足少陰脈”一條,於脈循行路徑、是動病、所生病症狀之後,有“少陰之脈,久則強食產(生)肉,【緩帶】[1],大杖,被(披)髮,重履而步,久希[2](幾)息(熄)則病已矣。[3]”文字,不禁令人起疑,筆者以為恐是書手所加。
  醫藥古籍常有多重構成的情形,黃龍祥先生《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舉出傳世醫籍中最早的針灸經典《針灸甲乙經》,至少就有四重構成,即皇甫氏原集、宋以前人校注、宋人校注、宋以後校注,而皇甫謐原集及宋人校注之文是傳世本《甲乙經》一書的主體部分[4]。此外,黃龍祥先生亦舉出《馬王堆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有也這種情況:
  足陽明脈:循胻中,上貫膝中,出股,夾少腹,上出乳內廉,出嗌,夾口,以上之鼻。其病:病足中指廢,胻痛,膝中腫,腹腫,乳內廉痛,□外腫,顴痛,鼽衄。,熱,汗出,脞(朘)瘦,顏寒。諸病此物者,皆灸陽明脈。
  《足臂十一脈》所載十一脈病候都按經循行的部位及方向自下而上排列,故不應當在“鼽衄”症後再出現“脞(朘)瘦,顏寒”症,而且該篇足陽明脈循行也不至“脞”、“顏”,可見上述下劃線病候文字非出自《足臂十一脈》原集,而是後人添補的文字,故《陰陽十一脈》及《經脈》篇“所生病”下均未見上述病症。[5]

  出土簡帛在傳抄過程中,難免添補書手己見,因此造成文章行文的突兀。以下我們對於《陰陽十一脈灸經》這段文字略作釋讀:
  少陰之脈,久則強食產(生)肉,【緩帶】,大杖,被(披)髮,重履而步,久希(幾)息(熄)則病已矣。[6]
  “久”字,馬王堆整理小組以為甲、乙本“久”當作“灸”,“產肉”,即“生肉”[7]。馬繼興先生譯作:
  足少陰脈所呈現的各種疾病症狀在用灸法治療時,應當盡量吃一些生的肉食,還要鬆開身上的衣帶,披散著頭髮,不要加以拘束,常常扶著大的手杖,穿著加重的鞋子去散步,按照這樣地配合飲食起居的調攝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灸療,疾病就可以治愈。[8]
案:馬先生以為帛書強食生肉、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這五種方法帶有古代醫學淳樸特點,特別是讓病人勉強吃生的肉食,更接近原始人類的一種生活習慣,是上古醫史的遺跡線索。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腎足少陰之脈”一節亦有“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句。我們觀察《經脈》此章十二條經脈書寫模式,先說明循行途徑,接下來描寫是動病、所生病之症狀,與《馬王堆帛書》不同的是,《黃帝內經》有一小段治療方法,每一經脈皆有“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大△倍於○○,虛者,○○反小於○○也。”○○或作“寸口”,或作“人迎”,視每一脈的治療穴口而定。△有作“再”、“倍”,或作“一”。《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第十》句式相當整齊,唯有“腎足少陰之脈”一節多出“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的文字,此處很可能是源於與《馬王堆帛書》相同的文本[9]。再者,歷代對於此句“生肉”的解釋,均稍牽強:
  唐.楊上善《黃帝內經》注:
  自火化而降,並食熟肉。生肉令人熟中,人多不欲食之。腎有虛風冷病,欲強令人生食豕肉,溫腎補虛,腰腳輕健,人有患腳風氣,食生豬肉得愈者眾,故灸腎病,而食助之。
案:楊注以為食生肉可以溫腎補虛,因此灸後食生肉是有助益的。上引馬繼興先生的說亦從楊注。但是“食生肉”在醫典裡常是飲食大忌,如漢.張仲景《金匱要略》第二十四篇飲食禁忌談到:“食生肉,飽飲乳,變白蟲。”人類使用火來烹調肉品,在漢初已是習常之事,故以食生肉來治病恐不可取。
  明.張介賓《類經》卷十四注:
  生肉,厚味也。味厚所以補精。
案:厚味補精之說,語意糊模,其說可商。
  清.張志聰《黃帝內經靈樞集注.經脈》注:
  生肉,當作牲肉。
案:張說以祭祀的牲肉來食用,但對於腎虛所帶來的病狀是否有補益,值得商榷。從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及《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內容看來,皆為成熟醫學觀念,無一處有迷信色彩。以張說“牲肉”取其神明庇佑,或是食肉養精力,皆不能明確對於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的病情有所改善。
  筆者以為這段可能為書手所加的文字,應是接續前文足少陰脈的病狀,進一步出現的病徵。“久則強食產(生)肉”的“久”字,當作“時間久遠”義。“幾息”[10]的“幾”有“相差不多、很少、一點點”的意思,如《孟子.離婁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後漢書.陳寵傳》:“今不蒙忠能之賞,而計幾微之故,誠傷輔政容貸之德。”甲本“幾”又與乙本作“希”意思同且上古音可相通。帛書“足少陰之脈”,《黃帝內經》作“腎足少陰脈”,其病候為腎陰不足,虛火上炎,因此口舌乾燥,咽喉腫痛,氣短喘促,咳唾有血,心煩心痛,足心發熱,面色晦滯,神疲嗜卧,頭昏目眩,腰膝痠痛,下肢痿厥,黃疸腸癖[11]。據此,病患久病之後,虛火亢盛,無法正常食用熟食,可能出現“強食生肉”的反常現象,並且不欲身有所束縛,於是鬆開衣帶、披散頭髮,但由於病症產生有腰膝痠痛、下肢痿厥情形,故須以大杖助行,但步行時步履仍沈重。久經一段時間,這些跡象已幾希停止時,則病可說就痊癒了。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11月4日。)


[1]據丙本補。
[2]甲本作“幾”。
[3]《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13、14。
[4]黃龍祥《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4),頁34-35。
[5]黃龍祥《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4),頁35。
[6]《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13、14。
[7]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12、90。
[8]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頁265。
[9]《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作“皮髮,大丈”,乙本作“大杖,被髮”。
[10]《馬王堆漢墓帛書》作“既息”、馬繼興先生作“幾熄”,即“多次灸治後即可痊癒”。
[11]參靳瑞、楊錦森《經絡穴位解說》(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9二刷),頁13。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