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中有《昔者君老》篇,仅存四简,共一百五十八字1。各简之间不能相连,但内容却有内在的关系。本文试就该篇的释读及相关问题略作探讨。竹简释文用通行字写出,原有符号略去。
《昔者君老》第一简:
君子曰:昔者君老,大(太)子朝君,君之母俤(弟)是相。大(太)子昃聖(听),庶 * ,* 进。大(太)子前之母俤(弟),母俤(弟)送,退,前之大(太)子,再三,然句(后)並聖(听)之。大(太)子母俤(弟)
“昔者君老”指君年满七十岁。《礼记·曲礼》:“七十曰老而傳”。郑注:“七十全至老境,故曰老也。既老则传授家事,付委子孙,不复指使也”。在先秦文献中並无以“老”为死之讳称。因此也不能认为《昔者君老》是“国君临终前太子随侍在侧的礼仪”2。
“君之母弟是相”,整理者释作“国君之母弟为太子入宫朝君的佑导”。其说可商。“相”字有数种释义。《礼记·曲礼》“舂不相”注:“谓送”。《小尔雅·广诂》:“相,治也”。《吕氏春秋·举难》:“相也者,百官之长也”。《国语·鲁语》“师尹维旅牧相”注:“国相也”。从简文看,“相”似应解作襄助,其例如《礼记·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周公相”即周公摄政,代成王治理天下。简文中的“相”应理解为“君”由其同母之弟辅助,而非充任宫中低级官吏为导引之事。如把“相”释作“佑导”,那么后文所云太子与君之母弟“並听之”就不太好理解。《礼记·文王世子》对宫中的佑导者身份有明确的记载,“问内竖之御者”郑注“内竖,小臣之属,掌外内之通命者。御,如今小史直日矣”。
“太子昃聖”,整理者释“聖”为“听”,甚是。昃,《说文》云:“日在西方时侧也”,与“仄”为“侧倾”在字形与字义上皆有区别。整理者对“昃听”解释说:“太子朝君而君未能临朝,太子自早朝待命至日西时”。此说不确。《左传·成公十二年》“朝而不夕”孔颖达正义:“旦见君谓之朝,莫见君谓之夕。……人息事少,故百官承奉职事皆朝朝而莫不夕,不夕言无事也”。由此可知,“昃听”並非指太子自早至日西待命于君,而是朝、夕两次朝君中的夕朝。古代还有一日三次朝君之例,如《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及日中又至,……及莫又至”。孔颖达正义:“《内则》云‘命士以上昧爽而朝,日入而夕’。凡常朝父母,每日唯二。今文王增一时,又三皆称朝,並是聖人之法也”。
“太子前之母弟……然后並听之”段的标点对原释文作了一些更动。有关它的释读,学者看法不尽一致,对简文原意仍有未廓清之处。我以为问题的关键是对该简所述事件的发生场所缺乏判断或判断不准。该篇第二简清楚地记叙太子往寝宫见君,显然有别于第一简的记载。除寝宫之外,太子朝君的可能之处有外朝和内朝。按先秦时期天子、诸侯的宫室制度,前面的宫称作“朝”,后面的宫称作“寝”。依《周礼·天官·宫人》及郑注,天子有六寝,包括路寝一、小寝五。路寝用于政务,小寝用于休息。路寝亦称内朝,路寝之外为外朝(依郑玄注)。《礼记·文王世子》:“其朝于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郑注:“内朝,路寝庭。治之,治公族之礼也。……外朝,路寝门之外庭。司士,亦司马之属也,掌群臣之班,正朝仪之位也”。孔颖达疏:“此公族之等若朝于公之内朝,则西方东面北上,皆同姓之臣,不得踰越父兄,皆以昭穆长幼为齿。谓父兄虽贱而在上,子弟虽贵而处下。若公族朝于外朝,与异姓同处,其位次则以官之上下,不以齿也”。由此可知,内朝是公族见君之处,排位以年齿为序;外朝是众臣见君之处,排位以官爵高下为序。如前文“君之母弟是相”理解为国相或辅臣不误,其位在上卿或三公。那么,在外朝中,“三公北面东上”,其站位应是群臣之首;在内朝中,“君之母弟”年齿辈份与“君”相仿,自然也应列于前位。按常例,无论是在外朝还是内朝,太子之位都不可能踰越“君之母弟”。第一简中直接记有三人,即君之母弟、太子和太子之母弟,“君”虽未出现于文字,但实际上是在朝中。值得注意的是,简文中並未记有其它臣属。因此我估计此简所述是发生于内朝之事,而非如整理者所说的在寝宫之内。
“太子前之母弟”是说太子至“君之母弟”前。此时,“君之母弟”已在朝中相应的位置上,太子入朝首先见他是符合礼的要求。《礼记·曲礼》:“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君之母弟”是太子的叔父,太子当事以父辈之礼。
“送”,当从整理者之说释作引导,即将太子引至前位。
“退”,指“君之母弟”退至后位。
简文的“送”字,有学者释为“逊”3,与“退”连读作“逊退”。在先秦礼书中一般不使用“逊退”,而是常用“退”。在礼仪的场合,“退”除有后退之意外,也含有谦让之意。
“前之太子”是说“君之母弟”请太子至前位。二人再三谦让,然后並列于君前。据《文王世子》记载,内朝时公族排为一列,“东面北上”。从简文看,“君之母弟”原来极可能居于首位,因太子地位仅次于君,故请太子居前位。太子明“不踰父兄”之礼,不肯居前,于是在再三的谦让之后,两人並列。简文的这些记述如《曲礼》云:“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简文最后有“太子母弟”,缺下文。据上文可推知,其下应是叙述太子母弟的站位。
《昔者君老》第二简:
至命于閤门,以告寺人。寺人内(入)告于君。君曰:“邵(召)之。大(太)子 内(入)见,女(如)祭祀之事
閤,原从门从会,有合文号,读作閤门,指旁门,也称小门。《汉书·公孙宏传》“开东閤”注:“小门也”。
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导其出入之事而纠之“(《周礼·天官·寺人》),是内宫的宦者(贾公彦疏)。因此可推知,本简所述太子见君之处是在君之寝宫(小寝)中,与第一简所记之地(路寝)並不相同。此时由寺人向君通报,毋需经过他人。在场之人也仅有君和太子,君之母弟不在场,与前述内朝的情况不一样。
“如祭祀之事”是说太子见君时的姿态,具体可见于礼书记载。《礼记·祭义》:“孝子之祭可知也:其立之也敬以詘,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受命,已徹而退,敬齐之色不绝于面”。这里所说的是孝子在祭祀时的立、进、荐、退的恭敬之态。《曲礼》“若夫坐如尸,立如齐”郑注:“坐如尸,视貌正。立如齐,磬且听也。齐,谓祭祀时”。孔颖达释“磬”为“磬折屈身”。磬折指磬背形状。这些记载说的是孝子在祭祀时屈身站立如磬折状,以示恭敬。这种姿态是“孝”和“礼”的表现,“尽其礼而不过失焉”(《祭义》)。《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也有与《曲礼》类似的记载。
《昔者君老》第四简:
尔司,各共(恭)尔事,發命不夜。君卒。大(太)子乃亡闻、亡聖(听),不闻不命(令),唯哀悲是思,唯邦之大矛(务)是敬。
整理者释“亡闻”、“亡听”为“不问朝政”,“不听奏事”。古制,父死,子居丧三年。《檀弓》:“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有诸?’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礼记集解》引胡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子张非不知也。盖以为人君三年不言,则臣下无所稟令,祸乱或从而生耳。夫子告以听于冢宰,则祸乱非所忧矣。”世子居丧期间之政事皆由冢宰代行。简文“唯悲哀是思”即“丧礼,哀戚之至也”(《檀弓》)的表现。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中,我们可作出如下判断:《昔者君老》第一简所记是太子于内朝(或外朝)见君之礼;第二简是记述太子于内宫见君之礼;第四简所述是太子守丧之礼。三简内容皆为太子应守之礼,原本该是同一篇文字,与《礼记》尤其是《文王世子》篇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今传大、小戴《礼记》源自汉代。《礼记正义》序引郑玄《六艺论》:“汉兴,高堂生得《礼》十七篇。后得孔氏壁中、河间献王古文《礼》五十六篇、记百三十一篇。”“传礼者十三家,惟高堂生及五传弟子戴德、戴聖名在也。”“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聖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文王世子》原分见于大、小戴《礼记》。今本《大戴礼记》已无此篇,仅在《诗·摽有梅》、《豳谱》的孔颖达疏中存有少量引文,如“文王十五生武王,武王有兄伯邑考”;“文王九十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而这些文字却不见于小戴《礼记》。刘向《别录》认为《文王世子》属“世子法”。郑玄认为,《礼记·文王世子》非世子之礼,“此存其《记》”。前賢已指出,今本《礼记·文王世子》由多篇合成。孔颖达分为五篇,孙希旦分为六篇。现存篇题有:“文王之为世子也”、“教世子”、“周公践阼”和“世子之记”。除“周公践阼”外的其余三个篇题皆取自各篇篇首文字。凡无篇题的各篇在内容上与有篇题的四篇似无紧密的联系,有可能是由它处移入。《文王世子》上述四篇与《昔者君老》第一、二、四简的主旨皆为太子应守之礼,后者比前者多出入宫探视和守丧之礼。两者均采用叙事的方式,随着事情的进展,礼在各个环节也得到充分的表现。据此推测,简文或许是大、小戴《礼记·文王世子》的佚文,是“世子法”的一个部份。
《昔者君老》第三简:
能事其亲,君子曰:子眚(省),割(盖)憙(喜)于内,不见于外;憙(喜)于外,不见于内。愠于外,不见于内。内言不以出,外言不以入。举(美)法(废)亚(恶)
据文例,在“愠于外,不见于内”句后还应有“愠于内,不见于外”,系脱抄。此简是论述别男女之职、严内外之限。整理者指出,相类似的文字与内容见于《礼记·内则》、《曲礼》。如《内则》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非祭非丧不相授器。其相授则女授于篚;其无篚,则皆坐奠之而后取之。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内则》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系家内之礼,刘向《别录》把它归入“子法”也就是此意。此简采用阐述儒家理论的方式,与《昔者君老》其它三简采用叙事方式有明显不同,是否同属一篇,尚待更多证据来说明。
说明:2004年4月美国和丽山学院承办《儒家的复兴》学术会议论文,刊《文物》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