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上博六》札記(二)
作者:何有祖  發布時間:2007-07-09 00:00:00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首發)

《平王與王子木》

1.智(1號簡)
  王子不得君楚邦,或不得  4號簡
  “智”,寫于簡首,其下留二三字空白再抄寫簡文。整理者以為“上一篇末字”。陳老師認爲:此字可能為本篇篇名。[1]
   按:已有研究無疑是有益的。本篇一共5支簡,第1、5號簡相連後[2],原有的第4支簡很自然的成爲末簡。第4支簡最後幾個字,原整理者作:王子不得君楚,邦國不得。我們應該認識到,這只是城公根據王子木不知民情而作出的推測,但是整理者所作斷句很難看出其中有推測的意味。我們認爲這句話的可斷作:王子不得君楚邦,或不得。我們發現“或不得”之後沒有說完,而最末一簡已經寫滿了!還好書寫者變通的在首簡留出的空白部分最頂端寫了一個“智”字。“或不得知”見于典籍,如《新書·大政下》:“無世而無聖,或不得知也;無國而無士,或弗能得也。”如此書寫者心中的末簡的釋文應作“……王子不知麻,王子不得君楚邦,或不得智(知)”。
  如此我們便知道現有《平王與王子木》是完整的佚書,末簡未寫完而轉寫至首簡留白處幷與首字隔開。當有益對簡牘書寫制度的探討。
   
2.曙食於鼪蒐[3]   1、3號簡   麻
  曙,本篇兩見(1、3號簡),從日從者,整理者釋爲“暑”。
  我們注意到,两次谈到“者(从日)”的情形有所不同。本篇第1、5號簡可以相連,[4]第一次谈到“者(从日)”,正是種植麻的時候,我們知道大麻一般爲春播和夏播,[5]如果读作“暑”,固然能与夏播的时间相吻合,但是简文为什么要强调“暑”呢?“暑”一般指炎热的夏季。《易·繫辞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张衡《西京赋》:“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簡文中似無由談及節令,而應在表達相對現實的信息。“暑”,可指因夏季天熱而致病。如《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後夏至日者爲病暑。”這裏也許是王子木因天熱而難受。第二次却是在沒有可以比照的時間環境下談到“者(從日)”。但是王子木、莊王都因熱而不舒服,偶然性似太多,可能性也太小。
  我们認爲此字應當讀作“曙”,指天亮;破曉。《楚辭·九章·悲回風》:“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王逸注:“曙,明也。”
  “曙食於鼪蒐”即在鼪蒐吃早饭。典籍有“朝食”一語,指吃早飯。《詩·陳風·株林》:“乘我乘駒,朝食于株 。”《左傳》成公二年“余姑剪滅此而朝食”。
  “鼪”,原釋作“生(從豸)”。按:此字從鼠從生,應釋爲“鼪”,即鼬鼠。俗稱黃鼠狼。《爾雅·釋獸》:“鼬鼠”,晋郭璞注:“江東呼爲鼪”。《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3.酪菜不爨,不蓋        3號簡
  “酪”,原從酪從皿,整理者以爲即“醢”,指肉醬。按:此字當讀作“酪”,指醋。《禮記·禮運》:“以亨以炙,以爲醴酪。” 鄭玄注:“酪,酢酨。”
  “菜”從采從皿。整理者所讀有誤。按:此字也見于《三德》13號簡“惡菜與食”,其中“菜”即作亞(惡)~(菜)與飤(食)。字當讀作“菜”。《國語·楚語下》:“庶人食菜,祀以魚。”

《用曰》

4.五刑不行,陰則或(又)陽,陽則或(又)陽  4號簡
  “或”,可讀作“又”。
   
5.九惠是貞  5號簡
  5號簡有“九惠是貞”,《管子·入國》有“九惠之教”,可见“惠”字所釋不誤。其中“惠”字形較爲特別,與《平王問鄭壽》7號簡“惠”字同,該字原釋文作“德”,我們改釋爲“惠”,但苦于無確證。此簡“惠”字是爲之佳證。
   
6.定有紀,而不亦可阻,民道繁多,而亦不可沽。有眛其不見,不邵其甚明,有泯泯之不達,而散其奇章。進退危立,而民亦弗能望   19~20號簡
  繁,似隸作從糸從弁爲宜。弁(從糸),當然也可以讀作“煩”。繁、煩皆有繁雜、紛亂之義。《書·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寔繁有徒。”《左傳·成公十七年》:“今衆繁而從餘三年矣,無傷也。” 杜預 注:“繁,猶多也。”
  泯泯,泯下當爲重文符號。泯泯,指紛亂貌、昏亂貌。《呂氏春秋·慎大》:“衆庶泯泯,皆有遠志,莫敢直言,其生若驚。”

  附記:小文寫成蒙凡國棟師弟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意!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7月9日。)


[1]陈伟:《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2]凡國棟:《〈上博六〉楚平王逸篇初讀》,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3]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4]凡國棟:《〈上博六〉楚平王逸篇初讀》,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5]咸金山、曹隆恭、宋湛:《古代作物》,http://www.univs.cn/newweb/univs/njau/h007/h22/1167359243d722992.html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