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六《景公瘧》初探
作者:何有祖  發布時間:2007-07-11 00:00:00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首發)

  《景公瘧》13簡,[1]篇名在2號簡背面。本篇諸簡的已有考釋不一一出注,參看以下文章:
  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二)》,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陳偉:《讀〈上博六〉條記之二》,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我們新發現的一些字詞的考釋,則儘量隨文出注。
  一.我們的編聯方案:
  1.1+2+3。2背爲篇題。內外寵臣發難,欲誅祝史。
  2.4+5。晏子引述屈木與趙文子的談話,來說明处理政、祭关系的重要性。
  3.8+10+9+11+7+6+12+13。其中8到12的上段,都是晏子在對齊國本國祭、政的關係作分析。12上段開始直到第13簡則是景公調整祭、政的主持者。
  二.我們的釋文:
  齊景公疥且瘧,逾歲不已。會譴與梁丘據言於公曰:“吾幣帛甚美於吾先君之量矣,珪璧[2]大於吾先君之囗[3]【1】公疥且瘧,逾歲不已,是吾無良祝史也。吾欲誅諸祝史。”公舉首答之:“倘然,[4]是吾所望於汝也,盍誅之。”二子急,將……【2】
  景公瘧       【2背】
  是言也。高子、國子答曰:“身爲薪,或可焉,是信吾無良祝史,公盍誅之。”晏子夕,二大夫退。公入晏子而告之,若其告高子……【3】
  “[屈]木爲成於宋,王命屈木問范武子之行焉。[5]文子答曰:‘夫子使其私吏[6]聽獄於晋邦,溥情而不逾[7]使其私,祝、史進[8]【4】’‘……慍聖,[9]外內不廢,可因於民者,其祝史之爲其君祝敚也。政[10]囗……【5】’
  ‘詛爲無傷,祝亦無益。今薪蒸思(使)虞守之;澤梨(梁)史(使)守之;山林史(使)衡守之。舉邦為欽(憾),約挾諸關,縛應諸市。衆[11]【8】之臣出,矯於里邑[12]。自姑尤以西,聊攝以東,其人數多已,是皆貧苦約瘹疾,夫婦皆詛,一丈夫執尋之幣、三布之玉,雖是夫[13]【10】明德觀行物而祟者也,非爲美玉肴牲也。今內寵有會譴,外亦有梁丘據營枉。公退武夫,亞聖人,播盈藏篤,使【9】其左右相頌自善曰:‘蓋必死,愈爲樂乎?故死期將至,何仁?’【11】君祝敚毋溥情忍親乎?則言不聽,情不獲,如順言弇惡乎?則恐後誅於史者。故其祝史制蔑短折,祝之多愚言【7】,妄矣,而扬清者與得萬福焉。今君之貪昏苛慝,幣(辟)違【6】……二夫[14]何不受?皇(况)嬰[15]則未得與聞。”
  公强起,退席曰:“善哉!吾子[16]晏子是(實)壤追[17]之言也!祭、政[18]不獲祟,以至於此神見吾徑(徑)暴【12】。請祭與政[19]焉。”晏子辭,公又謂之。晏子許諾。會譴不敢監祭,梁丘據不敢監政[20]。旬又五,公乃出見折。【13】 
  【校讀】
1.今君之貪昏苛慝,幣(辟)違(6號簡)
  幣違,從原整理隸定,在此讀作“辟違”。幣上古音屬月部幷紐,辟屬錫部幷紐,聲部相同,韵部似略有相隔。楚簡中支、月兩部字關係密切,如《曹沫之陣》“嬖大夫”的“嬖”有兩種寫法,即“辟”[21]、“俾”,此兩例皆在第25號簡,而即18號簡“○事亓便~(嬖)”,也是讀作“嬖”。從楚簡中的情况可知處於對應位置的錫、月也應有通假的可能。典籍中從辟從卑之字多可通作,[22]從卑的字也能與從敝的字通作,如《列子·楊朱》:“卑宮室。”《釋文》卑作蔽。可見,幣讀作“辟”當無問題。
  “辟違”,指邪僻背理。《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外內頗邪,上下怨疾,動作辟違,從欲厭私。”《荀子·修身》:“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饒樂之事則佞兌而不曲,辟違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橫行天下,雖達四方,人莫不弃。”
2.營枉(9號簡)
  “營枉”,原隸定不誤,但讀作“營狂”則可商。典籍有“營私”一詞,指圖謀私利。《漢書·宣帝紀》:“吏或營私煩擾,不顧厥咎,朕甚閔之。”也有“枉法”一詞,謂歪曲和破壞法律。《商君書·定分》:“天下之吏民雖有賢良辨慧,不能開一言以枉法。”《史記·滑稽列傳》:“又恐受賕枉法,爲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此二字颇疑當讀作“营枉”,意爲營私枉法。
   
  附記:本文寫作蒙梁靜先生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意!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7月11日。)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圖版17~30頁,釋文考釋162~191頁。
[2]璧,從玉從辛,原釋文認爲從玉從呆,讀作寶,不確。珪璧,爲祭祀朝聘等所用的玉器。《墨子·尚同中》:“珪璧幣帛不敢不中度量。”
[3]此處疑有缺字。
[4]倘然,仍從整理者意見,指驚疑貌。《莊子·在宥》:“雲將東游,過扶搖之枝而適遭 鴻蒙。鴻蒙方將拊脾雀躍而游, 雲將見之,倘然止,贄然立。”成玄英疏:“倘,驚疑貌。”景公很驚訝,這一心情可從他突然舉首看著二寵的動作中看得出來。
[5]“范武子之行焉”,原作爲引文,梁靜認爲上讀作“王命屈木問范武子之行焉”,甚是。
[6]吏在此如字讀。
[7]愈,讀作逾。
[8]此簡不全,應有缺字。
[9]慍聖,疑讀作仁聖,是范武子的爲政品格。
[10]原作“正”,此讀作“政”。
[11]“衆”後面似還缺字。
[12]原釋文看作一字,幷讀作鄙,今釋作“裏邑”兩字。
[13]原未釋出,此據殘筆釋出。
[14]此處“二夫”,夫疑爲“大夫”。不寫合文符號而釋爲合文的情形在楚簡中幷非少見。“二大夫”,即祝、史。
[15]皇,在此讀作“况”。“嬰”,原從玉從晏。“嬰”,即“晏嬰”之名。
[16]“子”據殘筆釋出。
[17]“壤追”,疑讀作“良師”。
[18]原作“正”,此讀作“政”。
[19]正,讀作政。
[20]原作“正”,此讀作“政”。
[21]陳劍:“辟”字原誤釋爲“獄”。“辟(嬖)大夫”即下文之“俾(嬖)大夫”。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22]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第477~480頁,齊魯書社1989年7月。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