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畢隨錄之二
作者:單育辰  發布時間:2007-07-28 00:00:00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

(首發)

  一、“上博六”《用曰》簡13:
  “不忌(期)于天,而忌(期)[1]于人,隹(雖)唇之賈臣,非貨以(酬)[2]。”
  其中的“唇”作“”形,學者多從整理者釋爲“君”。乍看此字,確與“君”十分相類,不過反復細看的話,我們就可以發現其左邊爲一豎筆,而其右上角無任何筆劃痕跡,也無任何殘損特征。所以,它和“君”字還是不同的。[3]此字應隸爲從“辰”從“口”,即“唇”字,在此讀爲“辱”。[4]其中的“辱”是謙辭,表示一種行爲,如《左傳·襄公四年》“子以君命辱於敝邑”、“上博六”《平王問鄭壽》簡5~6“辱於老夫”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不對上天有所期望而向人自身有所期望的話,即使去賈臣那裏,也不用交易就能得到回報。此句的“以”猶“而”,表轉折,相類用法可見《周易·泰卦》“不戒以孚”,《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衆以無義”等,其例甚夥,這裏就不多舉了。[5]《用曰》在已發表的上博簡中,可稱難懂,不過其語句卻頗爲精到,如果我們能仔細繹讀的話,一定會收獲更多。
  附帶說一下,《用曰》簡6“唇亡齒寒”之“唇”作“”形,整理者認爲此字從“數”得聲,蘇建洲先生認爲從“遷”得聲。[6]按《中山王鼎》(“集成”2840)“奮桴振鐸”之“振”作“”形。《用曰》簡6的“虍”下之形很可能是“”的訛變。那麽,此處“唇亡齒寒”之“唇”字就應從《中山王鼎》“振”的省“辰”之體得聲。
   
  二、“上博六”《天子建州》乙本簡5~簡6:
  “天子坐以【6】矩,食以義(宜),立以懸,行以興”。
  其中的“興”字從劉洪濤先生釋,[7]陳偉先生釋“興”有“奮發”之義。不過從文義考慮,此處應以釋“繩”爲佳。“興”、“繩”二字相通沒有問題,如“上博一”《孔子詩論》“青蠅”之“蠅”即從“興”得聲。[8]古書多“矩”、“繩”連言,如《禮記·深衣》“以應規、矩、繩、權、衡”、“故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孟子·離婁上》“繼之以規矩準繩”、《呂氏春秋·離俗覽》“進退中繩”、《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等。尤其是《禮記·哀公問五義》“行中矩繩”、《孔子家語·五儀解》“行中規繩”這兩句話,可爲此文“行以繩”之佐證。
   
  三、“上博六”《天子建州》甲本簡9~簡10、乙本簡9:
  “朝不語內,不語戰。”
  整理者讀“”爲“貢”。近年發掘的楚簡“”已出現多次,從文義看,絕大多數都應讀爲“功”。這裏也應不例外,“功不語戰”是說“談及功勞時不說戰功”,文義甚諧。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7月28日。)


[1]二“期”字從劉信芳先生讀,參看劉信芳:《上博藏六〈用曰〉12、13號簡試解》,“簡帛”網站,2007年7月2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74
[2]“雖”、“賈”二字從陳偉先生讀,參看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站,2007年7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7。“酬”字從凡國棟先生釋,參看凡國棟:《上博六〈用曰〉篇初讀》,“簡帛”網站,2007年7月1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4。不過凡先生認爲“酬”有“應對賓客之意”,恐不確,這裏應是“報酬”的意思,詳下。
[3]當然,此字的寫法和“君”字十分相類也可能與書手剛開始時下意識的抄成“君”形,後又於右上角設法空出一筆籍以改正錯誤有關。
[4]參看“上博六”《莊王既成·申公臣靈王》簡9“不以辱斧質”之“辱”作“”,與此類同。“(辱)”之考釋見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站,2007年7月9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7
[5]參看謝紀鋒:《虛詞詁林》“以”字條,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14~126頁。
[6]蘇建洲:《讀〈上讀(六)·用曰〉筆記五則》,“簡帛”網站,2007年7月20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4
[7]劉洪濤:《讀上博竹書〈天子建州〉劄記》,“簡帛”網站,2007年7月1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12。又,何有祖:《楚簡散札六則》,“簡帛”網站,2007年7月21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46;蘇建洲:《讀〈上博(六)‧天子建州〉筆記》》,“簡帛”網站,2007年7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52二文於此字又有補充說明。
[8]可參看劉信芳:《孔子詩論述學》,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255頁。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