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牪”疑
作者:孟蓬生  發布時間:2007-09-22 00:0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首發)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沫之陣》有“牪”字,見於第37、38簡。其辭云:
  又戒言曰:牪,爾正;不牪,而或或康以(簡37)會。古不可思牪,牪則不行(簡38)。[1]
  這段話不好理解,其中的“牪”字也有三種不同的意見。整理者李零先生云:“牪  疑同‘犇’,即‘奔’字。”(267頁)蘇建洲先生說:“首先是‘牪’字筆者懷疑可能是屬於‘同符合體字’,簡單說就是‘牛’的繁體,或可讀作‘愚’。”[2]王蘭以為“牪”為“”之異體,此處當讀爲“宄”。[3]
  今按:從字形來看,“牪”與“犇”的認同缺乏根據,李說蓋不可從。王說據中古字書以“牪”爲“”之異體,理或容然,但其讀音不一定可以推到上古,就像我們不能根據“牛眷切”把“牪”的古音歸入元部一樣。蘇先生以為“牪”是同符合體字(“牛”的繁體,古音在之部),却又讀為侯部之“愚”,似乎有些捨近求遠。如果那樣,還不如直接把“牪”的構形分析“從二牛相並”,看成“耦”的異體。“耦”“愚”同部相借,較之侯通借更為可信。不過從語境來看,“牪”應當是一件不好但又不是能夠輕易作出判斷的事情,所以才適合作為“戒言”的主要內容。而“犇”或“愚”或“宄”之為不好,盡人皆知,又豈待“戒言”?所以無論是讀“犇”或讀“愚”或讀“宄”,相對於語境而言,都顯得不那麼合適。
  在我們看來,還有一種更為貼合字形和語境的選擇,那就是讀“牪”為“疑”。
  從字形上看,我們基本同意蘇先生關於字形的分析,即把“牪”看成“牛”的繁體。[4]“牛”跟“牪”的關系就象下面各組字的關係一樣:
  某—  業—  柰—    余—  魚—  至—臸  山—屾  白—
  “牛”字古音在之部,與“疑”同音,這一點可以從金文中“疑”字的或體看得十分清楚:
  (伯疑父簋)(疑觶)(齊史疑觶)[5]
  各家多以“牛”為聲符(如林義光、高田忠周、郭沫若等,參《古文字詁林》第十冊第1094-1096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早成定論。如果“牪”是“牛”的繁体的看法可以成立,它自然可以借为“疑”字。
  接下來應該把“牪(疑)”放回語境中進行驗證,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把這兩簡的編聯、斷句及其他疑難字的訓釋問題討論一下。
  整理者以第37跟38簡連讀,各家均無疑義。但第37簡末尾的“以”字跟第38簡開頭的“會”字如果連讀,從句法上看只能上屬,但假如這樣的話,從韻律上看不太和諧,而且語義上也十分費解,所以我們傾向於把這兩簡暫且分開處理。
  第37簡應該在“以”字前斷句。
  “牪,爾正;不牪,而或或康。以”
  從韻腳看,“”與“康”爲東陽合韻。朱德熙先生《壽縣出土楚器銘文研究》“剛帀考”一節曾舉例說明“東陽二部通轉是古代楚方言的特徵”。[6]但上古東陽合韻可能不限於楚方言。《尚書·皋陶謨》:“天敘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章”(陽部)與“庸衷用”(東部)韻。《周易·乾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明”(陽部)與“兇”(東部)韻。是其證。
  從文義看,這段話的兩個小句正反對文,其中“”與“(興)”、“康”相對,“正”與“或”相對。“正”當從蘇建洲先生訓爲“定”,義爲“必定”,與“或”訓“可能”相對爲文。
  傳世古籍中“康”可訓“彊”,又可訓“盛”,二義實相因。蘇建洲先生說“康”字“有繁盛、廣大的意思”,其說甚是,惜所引書證與“盛”義不甚相應。[7]今試爲補釋如下:
  “康”從“庚”得聲,“庚”聲字與“剛“彊”等字古音均在陽部,故有“堅彊”義。[8]劉熙《釋名·釋天》:“庚猶更也。庚,堅强貌也。”《說文解字·庚部》:“庚,位西方,象萬物庚庚有實也。”《說文》“庚庚”指子粒飽滿堅實。[9]《尚書·洪範》:“身其康彊,子孫其逢,吉。”“康彊”猶言“堅彊”,指身體彊壯,猶今語言“硬朗”或“結實”。[10]《尚書·臯陶謨》:“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此處之“康”當訓爲“盛”,蓋“堅彊”之引申義。簡文“或興或康”並列,其“康”正取“盛”義。
  “或興或康”既爲“興盛”義,則與之相對之“”當取“敗壞”一類意義。《詩經·大雅·召旻》:“天降罪罟,蟊賊內訌。”毛傳:“訌,潰也。”《詩經·大雅·抑》:“彼童而角,實虹小子。”毛傳:“虹,潰也。”《爾雅·釋言》:“訌,潰也。”郭璞注:“謂潰敗。”據毛傳與爾雅郭注,“內訌”猶言“內敗”,“實虹小子”猶言“實敗小子”。“敗”取“敗壞”之義,與“爭訟”之義不相干。[11]”與“訌”、“虹”均从工聲,故可訓爲“潰敗”。
  經過上邊的疏理,我們可以把第37簡的釋文寫作:
  牪(疑),爾正(定);不牪(疑),而或(興)或康。以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如果猶豫,你(的事業)就一定會潰敗;如果不猶豫,你(的事業)或許會興盛彊大。
  第38簡的釋文可以寫作:
  會。古(故)帥不可思(使)牪(疑),牪(疑)則不行。
  “牪(疑)則不行”與傳世典籍中“疑事無功”的意思相近。《商君書·更法》:“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所以這句話的大意是說:所以將帥不能夠使之猶豫,猶豫就不能成事。
  “牪(疑)”自古爲兵家之大忌。《尉缭子·戰威第四》:“故令之之法,小過無更,小疑無中。故上無疑令,則衆不二聽;動無疑事,則衆不二志。未有不信其心而能得其力者也,未有不得其力而能致其死戰者也。”《六韜·明传》“太公曰: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柔而靜,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剛。此四者,道之所起也。”又《六韜·顺启》:“事而不疑,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而同篇第44簡云:“是古(故)矣(疑)(陳)敗,矣(疑)(戰)死。”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對這兩簡內容和思想的理解。
  或許有人會問,同一個“疑”字,爲什麽或用“牪”,或用“矣”,前後異字?答曰:同篇異字,甚或同簡異字,所在多有,蓋不足致疑。即以《曹沫之陣》而言,同一“使”字,而或用“囟”,或用“”,或用“思”。第24簡:“凡貴人囟(使)仉(處)前立(位)。”(115頁)第36簡:“紳(陳)攻(功)(上)(賢),能(治)百人,倀(長)百人;能(治)三軍,思(使)(帥)。”(127頁)是其證也。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9月19日。)


[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第128-12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此處暫依整理者斷句,筆者的斷句見下文。下文凡引此書,只注明頁碼。
[2]蘇建洲《〈上博(四)‧曹沫之陣〉三則補議》,“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2005年3月10日,下文引蘇說均出此文,不再注明。
[3]王蘭《“牪爾正”句試釋》,“簡帛”網站(http://www.bsm.org.cn/),2005年12月10日,
[4]陳偉武《同符合體字探微》,《中山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第106-117頁。下文引王說均出此文,不再注明。
[5]容庚《金文編》第989頁,中華書局,1985年。
[6]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五卷第11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
[7]“康莊”之“康”相承訓爲五達之道路,似無關“盛”義。
[8]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庚”字條云:“古音在十部(即今人所谓阳部—引者注),讀如岡。”
[9]徐鍇《說文解字系傳》訓“庚庚”爲“堅強之貌”,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訓“庚庚”爲“堅貌”。
[10]葛洪《神仙传·彭祖》:“骨節堅彊,顔色和澤,老而不衰。”現代辭書多訓“康彊”之“康”爲“康樂”,其說殊誤。
[11]鄭箋訓“訌”爲“爭訟相陷人之言也”,與毛異訓,而孔疏“又內自潰亂,相陷以罪人也”云云,乃彌合二說爲之訓解。蘇建洲先生受孔說之影響,訓“”爲“爭吵、潰亂”,亦有牽合二義之病。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