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建州》零釋
作者:林文華  發布時間:2007-10-10 00:00:00

(美和技術學院)

(首發)

  簡1:“凡天子七世,邦君五世,大夫三世,士二世。”劉信芳先生以“宗廟”之制釋之,云:
  所謂“天子七世,邦君五世,大夫三世,士二世”,《禮記‧王制》“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大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大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大祖之廟而三。士一廟”,鄭玄注:“上士二廟。”。與簡文所記禮制略合。……周禮之“七廟”、“五廟”、“三廟”、“二廟”,猶簡文之“七世”、“五世”、“三世”、“三世”、“二世”也。[1]
  按:劉信芳先生之說確也,玆再補一證,蓋《荀子‧禮論》:“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國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所以別積厚者流澤廣,積薄者流澤狹也。”此文略同簡文,“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廟”意指靠雙手謀生的庶民不能立宗廟,只有天子、諸侯、大夫、士等貴族階層可以事奉宗廟。至於宗廟廟數有七、五、三、二之別,乃是依據功業地位之高低區分,高者遺澤廣遠,故廟數多;低者遺澤狹近,故廟數少。

  簡2-3:“士象大夫之位,身不免;大夫象邦君之位,身不免;邦君象天子之位,身不免。”其中的“象”字,整理者原釋為“為”,陳偉先生認為此字不從“爪”作,當釋為“象”,有仿效之義。[2]蘇建洲先生認為此字在《乙本》簡2作,顯然與《上博(五)‧鬼神之明》6“象彼獸鼠”,“象”字作形近。[3]
      按:陳偉先生將此字改釋為“象”,甚確。蓋楚文字“為”字皆從“爪”,簡文此字不從“爪”,明顯不同。其次,蘇先生以《鬼神之明》的“象”字來作對比,細查此二字下半部形近,但象頭寫法有所不同。玆舉《子彈庫帛書‧甲篇》之“像”字如下:
  
  可以發現右半所從的“象”字,和《天子建州》乙本的“象”字類同。因此,《天子建州》的這個字釋為“象”,應該沒有問題。
  至於簡文“象”字何解?陳偉先生認為當作“仿效”之義。劉信芳先生則有異辭,認為“象”又作“像”,本指廟室神主之象也,後為人死之後設其形象於室而祠之,所以簡文“象”用作動詞謂“設象”,所謂“士象大夫之位”者,謂士設象大夫之位。依楚簡所記禮制,士祭先祖,設二像,倘若設三像,則屬“士像大夫之位”,于禮已僭越,故“身不免”也。[4]
  按:陳偉先生之說較佳,“象”在古書中多有“仿效”、“效法”之意。如《荀子‧解蔽》:“故學者以聖王為師,案以聖王之制為法,法其法以求其統類,以務象效其人。”此“象效”即為“仿效”、“效法”也。又如《荀子‧禮論》:“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楊注:“鄭云:取象於天地,謂法其變易也。”此“取象”即為“取法”之意。因此,簡文“士象大夫之位,身不免;大夫象邦君之位,身不免;邦君象天子之位,身不免。”是說士效法大夫之地位,設置宗廟廟數三(本應二);大夫效法邦君之地位,設置宗廟廟數五(本應三);邦君效法大夫之地位,設置宗廟廟數七(本應五),如此都是僭越了本身應有的地位,違犯禮法,將遭致“身不免”的禍害。
  所以,簡文的“象”,不能理解為“設象”,這段文字應該是指下位者不能效法上位者設置一樣廟數的宗廟。玆再舉一例,《禮記‧郊特牲》:“故天子微,諸侯僭;大夫強,諸侯脅。於此相貴以等,相覿以貨,相賂以利,而天下之禮亂矣。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而公廟之設於私家,非禮也,由三桓始也。”清儒孫希旦注云:
  愚謂脅,謂被劫脅。等,貴賤之等列也。鄭氏曰:“仲孫、叔孫、季孫氏皆立桓公廟。魯以周公之故,立文王廟,三家見而僭焉。”愚謂諸侯不祖天子,大夫不祖諸侯,不敢以卑祭尊也。支子不祭,大夫士且然,況天子諸侯乎?《左傳》:“魯為諸姬,臨於周廟;為邢、凡、蔣、茅、胙、祭,臨於周公之廟。”周廟,文王之廟也。魯以周公為太祖,文王之廟蓋別立之,而不在五廟之數者。魯立周廟,則諸侯祖天子矣;三家立桓公廟,則大夫祖諸侯矣。至其極也,遂以魯之所以祭文王者祭桓公,而歌雍舞佾,無所不僭矣。[5]
  按:魯之三桓為大夫之位,而立桓公之廟,是以旁支僭越宗子之職分,又超過大夫三廟之禮數,故曰:“公廟之設於私家,非禮也,由三桓始也。”這種“大夫祖諸侯”而擅自設置超過禮數的公廟,乃是違反禮制的行為,即簡文所謂“大夫象邦君之位”。此外,魯國乃諸侯之地位,卻設立文王之廟,超過五廟之數,此乃“諸侯祖天子”,亦違反禮制規定,即簡文所謂“邦君象天子之位”也。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10月7日。)


[1]參見劉信芳《〈上博藏六〉試解之三》,簡帛網2007年8月9日。
[2]參見陳偉《〈天子建州〉校讀》,簡帛網2007年7月13日。
[3]參見蘇建洲《讀〈上博(六)‧天子建州〉筆記》,簡帛網2007年7月22日。
[4]同註1。
[5]參見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頁680-681。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