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灣183號、264號楚墓卜筮祭禱簡劄記
作者:朱曉雪  發布時間:2022-03-25 09:49:13
(華僑大學)
(首發)

  近日,趙曉斌先生發表《荊州棗林鋪彭家灣183號、264號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1]一文,介紹了棗林鋪古墓群新出的楚國卜筮祭禱簡,在拜讀的過程中,有幾點心得。  

  彭家灣183號、264號墓出土的卜筮祭禱簡中有新見的貞人,也有我們“熟悉”的貞人范獲志,他還見於望山M1號墓、天星觀M1號墓和秦家嘴M99號墓的卜筮祭禱簡中。學者們很早就注意到同名貞人出現在不同墓葬的卜筮祭禱簡中這一現象,如除了范獲志之外,苛慶、魏豹、義懌等人也出现在两座及兩座以上的楚墓卜筮祭禱簡中。[2]此外,嚴倉M1號墓的“觀”與包山M2號墓的“觀綳”也應是同一個人。
  晏昌貴先生曾指出天星觀、包山、望山、秦家嘴墓地的地理位置彼此鄰近,年代相隔不甚遠,當時的巫者很可能互通聲訊,彼此結交,共同織成一張貞卜人物的地域網路。[3]這種意見是有道理的,湖北境內出土的卜筮祭禱簡中的貞人還可以細化:望山M1號墓、天星觀M1號墓、望山橋M1號墓、秦家嘴M13、秦家嘴M99號墓和彭家灣183號墓的貞人有交叉;包山M2號墓和嚴倉M1號墓的貞人有交叉,唐维寺M126號墓、熊家湾M43號墓及彭家灣264號墓的貞人和湖北境內其他墓葬的貞人暫時未見交叉。河南境內的新蔡葛陵楚墓卜筮祭禱簡中的貞人,可能是因為位置相距較遠,沒有發現與湖北境內的卜筮祭禱簡中的貞人交叉,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貞人網路。我們將目前能夠見到的楚國卜筮祭禱簡中的貞人交叉情況做圖表如下:
  
  從在墓葬年代上看,望山M1號墓、天星觀M1號墓、望山橋M1號墓、秦家嘴M13、秦家嘴M99號墓和彭家灣183號楚墓時間接近,而包山M2號墓和嚴倉M1號墓時間更為接近[4],這也正與上文中貞人交叉的情況相符。同一個貞人出現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楚墓卜筮祭禱簡中,那麼這些墓葬的時代應該不會相距太遠。反過來,這些楚墓的年代大致可以確定,可以證明這些出現在時間相近的不同楚墓卜筮祭禱簡中的同名貞人就是同一個人。此外,這種貞人交叉的現象對於研究貞人的性質及其隸屬也是十分有意義的。[5]  

  關於楚曆歲首、建正的問題,學者多有討論,之前我們也做過總結,有子正,歲首屈、寅正,歲首荊、亥正,歲首冬、丑正,歲首冬等說法,其中“荊”爲歲首的觀點得到較多的認同。[6]但同時我們也提出了疑問,根據楚簡中幾條與“遠”相關的簡文透露的信息來看,“遠”也有可能爲歲首。[7]主要的一條證據是新蔡楚簡零248號簡的“、荊(賽)禱”,“遠”上一字殘存筆畫爲,蘇建洲先生懷疑是“於”字,釋文可擬補爲“擇日於遠、荊(賽)禱”。[8]新蔡乙四43號簡記載:“夏、亯月(賽)禱大水備(佩)玉(兆),睪(擇)日於屈。”其中“夏、亯月(賽)禱”的結構與“、荊(賽)禱”完全一致。“夏”、“亯月”爲同一年中相鄰的兩個月,那麽“遠”、“荊”也存在爲同一年中相鄰的兩個月的可能性。
  而彭家灣183號墓8-9號簡簡文云:“義(以)長(靈)為娥貞:既又(有)腹心之疾,從遠(夕)之月(以)(就)(夏)(夷),三月(幾)中尚毋又(有)大咎。”從“遠”到“夏”共三個月,按常理說應該是同一年內連續的三個月,如同新蔡乙一31、25號簡“自夏之月以至冬之月,盡七月尚毋有大咎”句中的“夏”到“冬”為連續的七個月,彭家灣183號墓的這條簡文為“遠”可能作為歲首又提供了一條材料。不過目前我們還不能據此否定“荊”為歲首的意見,因為卜筮祭禱簡中的“盡卒歲”只出現在貞問月份是荊之月等問題還無法解決。如果“遠”不是歲首,那麼說明楚人有可能只記錄連續的月份名稱,而這些月份是否在同一年則不特殊說明,如不說“從遠之月以就來歲夏”,而說“從遠之月以就夏”。  
  在釋文和注釋方面,還可以略作補充。原釋“雧君”之“”,字形兩見,分別作(1號簡)、(9號簡),此字應從“丁”聲,可隸定為“”。
  5號簡的占卜工具,原釋為“”。可釋為“”,此占卜工具還見於新蔡楚簡和包山楚簡,寫作“駁”、“*”、“霝”等,李零認為“駁”指顏色駁雜[9],宋華強則認為當讀爲“皎”,指較爲明亮的白色[10],可將“”讀為“駁靈”或“皎靈”,二說皆可講通。
  3號簡占卜工具,原釋“”。字左邊所從似為“革”字,可隸定為“”。可隸定為“”,是卜筮祭禱簡中常見的工具,可讀為《周禮·春官·龜人》“地龜曰繹”之“繹”。[11]
  11號簡的字,原釋“(解)”。此字與“悳”無關,左邊上部就是“角”字,下部本應是“牛”的部分寫作“心”,可釋為“(解)”。
   


[1] 趙曉斌:《荊州棗林鋪彭家灣183號、264號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出土文獻》2022年第1期。
[2] 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第33-34頁。晏昌貴:《天星觀“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5-298頁。李學勤:《試說江陵天星觀、秦家嘴楚簡的紀年》,《簡帛研究2004》,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6頁。邴尚白:《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162頁。
[3]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22頁。
[4] 墓葬年代可參看劉信芳:《戰國楚曆譜復原研究》,《考古》,1997第11期。蔣魯敬:《湖北荊州望山橋一號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及墓葬年代初探》,《江漢考古》2017年第1期。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李學勤:《試說江陵天星觀、秦家嘴楚簡的紀年》,《簡帛研究2004》,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李學勤:《試說江陵天星觀、秦家嘴楚簡的紀年》,《簡帛研究2004》,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15頁。李天虹:《嚴倉1號墓墓主、墓葬年代考》,《歷史研究》2014年第1期。趙曉斌:《荊州棗林鋪楚墓出土卜筮祭禱簡》,《簡帛》第1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5] 這裡暫不展開討論,相關問題擬在《楚國卜筮祭禱簡所見貞人研究》一文中詳細討論。
[6] 朱曉雪:《包山楚簡綜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47-749頁。
[7] 朱曉雪:《包山楚簡綜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49-750頁。
[8] 此意見爲蘇建洲先生回復時告知。
[9] 李零:《包山楚簡研究(占卜類)》,《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一輯,中華書局,1993年。
[10]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56頁。
[11]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54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2年3月24日21:13。)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