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之陳》對讀三則
作者:侯瑞華  發布時間:2022-09-05 20:38:23
(山東大學文學院)
(首發)
[1]

  上博簡《曹沫之陳》簡35“毋嬖於便嬖,毋倀於父兄”,過去諸家都將“倀”讀爲“長”。[2]現在安大簡《曹沫之陳》簡21作“毋倘於父兄”。整理報告注釋云:“‘倘’,《上博四·曹沫》簡三五作‘倀’,整理者注:‘讀爲長,指凌駕。’‘倘’當從上博簡讀爲‘長’。”[3]“倘”字从人、尚聲,應該讀爲“黨”,是袒護、偏袒的意思。《墨子·尚賢中》:“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正可與簡文內容相印證。
  “長”聲與“尚”聲相通,文獻中有很多例證。[4]又古文字中有“長”、“尚”雙聲之字,見於楚簡的如《清華簡一·楚居》簡2的“(徜)羊(徉)”。《論語·公冶長》的“申棖”,《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作“申黨”。因此上博簡的“倀”也應該依照安大簡讀爲“黨”,兩處的異文屬於通假關係,可以統一起來。  

  上博簡《曹沫之陳》簡61“賞隻(獲)△(葸),以(勸)亓(其)志”,△原作“”,因殘泐而難以辨識。現在安大簡《曹沫之陳》簡37有與之對應的的句子,作“賞隻(獲)詣(葸),以(勸)亓(其)志”,可知“”字當釋爲“詣”。安大簡整理者在釋文中將“詣”括讀爲“指”,並在注釋中指出:“疑‘詣’讀爲‘指’,斥責。《廣雅·釋言》:‘指,斥也。’”[5]注釋中又引黃德寬先生意見,“或說‘詣’讀‘稽’,訓‘止’。‘賞獲而止葸’者,獎賞有斬獲者爲阻止膽怯者,目的是‘以勸其志’。與下文‘勇者使喜,葸者使悔’正相呼應。”[6]
  從文義來看,將此處的“詣”讀作“示”似乎更加妥帖和直接。所謂“賞獲示葸,以勸其志”,就是獎賞有斬獲者來給畏葸膽小者看,用以鼓舞他們的鬥志。而且把“詣”讀爲“示”也有楚簡用字習慣的支持,如《緇衣》引《詩經·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傳世本的“示”字,郭店簡《緇衣》簡42作“旨”,上博簡《緇衣》簡21作“”,因知“旨”聲字可以讀爲“示”。  

  上博簡《曹沫之陳》簡59+60上“吾有所聞之:一【59】出言三軍皆(勸),一出言三軍皆,有之乎?”安大簡《曹沫之陳》簡42+43的句子與之對應,整理者釋文爲“吾有所聞之:一出言【42】三軍皆(歡),一出言三軍皆,有之乎?”。這裏有兩處差異需要分析。一是“”的讀法,一是“”與“”的異文。
  上博簡的“”原整理者隸定作“懽”,陳劍先生括讀爲“勸”。[7]安大簡的“”釋文括讀爲“歡”,注釋又引黃德寬先生意見,讀爲“勸”。[8]”在楚文字中是一個常用字,不計上博簡、安大簡《曹沫之陳》的2例,以往所見共有18例。其中16例用爲“勸”,1例用爲“權”(《郭店簡·尊德義》簡16“教以權謀”),1例疑似用爲“歡”(見《上博簡三·仲弓》簡22,其實此例可能也應讀爲“勸”)。因此“”的常態用法就是“勸”。雖然其字形可以分析爲从心、雚聲,但卻未必是《說文》系統的“懽”字,而更可能是楚文字系統的“勸”字。[9]根據以上所述,上博簡、安大簡《曹沫之陳》的“”很自然地應該讀爲“勸”。
  安大簡《曹沫之陳》的“”字,整理者或以爲是“”的訛誤,或以爲从辶、寺聲,是“待”字異體。[10]”又見於安大簡《詩經》簡73“尚缺字圖示(慎)坦(旃)才(哉),夋(允)缺字圖示(來)毋(止)”,這裏“”用爲“止”是可信的對讀用法。據此,安大簡《曹沫之陳》的句子可以釋讀作“一出言三軍皆勸,一出言三軍皆止”。“勸”和“止”是一對兒反義詞,“勸”是努力,“止”是停止。文獻中常見“勸”、“止”相對的搭配:
  (1)《管子·法法》:“如是則賢者而暴人
  (2)《管子·版法解》:“刑賞信必,則善而姦
  (3)《韓非子·飾邪》:“彼法明則忠臣,罰必則邪臣。忠而地廣主尊者,秦是也。”
  (4)《呂氏春秋·離俗覽·上德》:“不賞而民,不罰而邪
正如《淮南子·人間訓》所言:“夫勸人而弗能使也,禁人而弗能止也”,“勸”就是使人行動,“止”就是讓人停止。回到簡文所說的“一出言三軍皆勸,一出言三軍皆止”,文義就很顯豁了,實際上就是“令則行,禁則止”(《管子·立政》)的意思,即下令行動三軍就奮勉努力,下令停止三軍就聽命停止。
  由此看來,安大簡的字句是比較順暢的,“(止)”很可能是文本的原貌。由於“”、“”字形相近,故上博簡的書手在抄寫中錯將“”訛書爲“”。
   


[1] 此則的主要內容曾發表在簡帛論壇,這裏略作增補。見“安大簡《曹沫之陳》初讀”第47樓,2022年8月29日。
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28&page=5
[2] 參見俞紹宏、張青松編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集釋》(第四冊),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328-329頁。
[3]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第65頁。
[4] 參見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4頁。
[5]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第73頁。
[6] 同上注。
[7]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2頁。陳劍:《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23頁。
[8]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第75頁。
[9] 參見拙作:《戰國楚文字常用字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李守奎教授),2022年,第366-369頁。
[10]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第75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2年9月4日16:32。)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