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之耑屰(从言)”補議
作者:梁静  發布時間:2022-10-04 08:43:17
(武漢大學文學院古籍所、
  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首發)

  《論語》的成書過程與時代下限,由於文獻記載頗疏,聚訟已久,未有定論。安大簡《仲尼曰》作為戰國早中期的文本,直接關係到戰國時期的《論語》面貌,末句“中(仲)尼之耑也”一句是對前文的總結,尤為重要。
  此句釋讀的關鍵在於“耑”二字。目前的意見已有多種,除整理者提供的“端語”“論語”“短語”三種以外[1],還有“喘語”“顓頊”“諯逆”“轉語”[2]和“端訴”[3]、“短諫”[4]、“彖語”[5]等。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整理者讀為“短語”最為適合。
  整理者已經指出“語”與“”上古同為疑母,韻部魚、鐸陰入對轉。有的意見因此字在清華簡《保訓》中用作“逆”,認為在簡文中不可讀為“語”。其實有些過慮了。古文字一形多用的現象是很常見的。高亨先生《古字通假會典》“吾與逆”條記《戰國策·趙策一》“通於燕之唐曲吾”,漢帛書本“吾作逆”,《齊策二》也有“唐曲逆”。[6]是二字聲旁“吾”“”本有相通之例,整理者讀為“語”沒有一點問題,將這類語錄稱作“語”也最符合古人的語言習慣。
  至於“耑”讀為“短”,在古音、用例方面都很合適,也符合本篇體裁——都是簡短的仲尼之語。若讀為“端”雖然在語音上也沒問題,但以“端”為“正”的用法,參考學者對出土發現《蒼頡篇》的研究,恐怕要到秦代才會出現。[7]整理者所舉的《孔子正言》和《管子》逸篇,用的也都是“正”字而非“端”字。另外,《論語》得名自門弟子的“論纂”,這一點《漢志》等的記載是很清楚的,並非孔子所“論”(倫次、選掄)。從嚴格意義上說,孔子並不是《論語》的作者。“論”與“耑”聲韻亦相隔,將此句讀為“仲尼之《論語》”,恐怕並不是很合適。而其他諸說,有的並沒有對全句做出順暢的解讀,有的在語法、語意、語用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在“短語”已經是最優解的基礎上,恕本文不再一一分析了。
  最後,簡尾的“僕快周恆”四字,整理者認為是抄寫者對本篇的評語,前引侯乃峰、劉信芳兩位先生之文,以及網友“王寧”等已指出與前文不相連。[8]侯、劉兩文都認為與書手的身份、姓名、稱呼有關。我們認為,考慮到本篇簡背有多處習字所書的內容,與正文無關,“僕快周恆”四字也可能是這類習字行為的產物。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發現拙文《安大簡〈仲尼曰〉獻疑一則》談到的“易”字下的符號,網友“王寧”2022年8月31日在簡帛論壇“安大簡《仲尼曰》初讀”的發言中已經指出可能是章節符號,但對文意的理解與我們不同。大家可以參看。


[1]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中西書局2022年,52頁。
[2] 網友“王寧”“潘燈”“枕松”在簡帛論壇“安大簡《仲尼曰》初讀”的發言。
[3] 劉信芳:《安大簡〈仲尼之耑訴〉釋讀(四則)》,簡帛網2022年9月12日,http://www.bsm.org.cn/?chujian/8791.html。
[4] 侯乃峰:《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札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22年8月20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0939。
[5] 洪波:《〈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獻苴及其他》,《漢字漢語研究》2022年第3期。
[6]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855頁。網友“枕松”在簡帛論壇“安大簡《仲尼曰》初讀”2022年9月8日發言也指出地名“曲逆”又作“曲吾”。
[7] 胡平生、韩自强:《〈苍颉篇〉的初步研究》,《文物》1983年2期,37頁。
[8]“王寧”在簡帛論壇“安大簡《仲尼曰》初讀”的發言,2022年9月1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2年10月3日18:29。)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