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簡《仲尼曰》“老訖”之“訖”新解
作者:張瀚文  發布時間:2023-03-02 10:35:40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首發)

  最新整理出版的安大簡第二冊《仲尼曰》,收錄了25條孔子的語錄,見於今本《論語》的有8條,其他若干語錄可與傳世《禮記》《大戴禮記》《孔叢子》等文獻中的相關記載校讀。
  在安大簡第二冊簡八至簡九中,整理者考證出:中(仲)尼曰:“(管)中(仲)善=(善,善)才(哉),老訖。”在注釋中,整理者列出“老訖”的兩種解釋:
  一為壽終,因老考互訓,考有壽終之意;訖取終也、畢也之意。該句內容大致講仲尼說:“管仲好,很好啊,壽終正寢。”
  二為“小器”,因孝與小、訖與器兩組字古音相近,句意變為貶義:仲尼說:“管仲是個善人,但是器量小。”這種分析,與《論語·八佾》中“管仲之器小哉”相呼應。

  《論語》中記載了很多孔子對管仲的評價,除了上述例子,其他如《論語·憲問》中孔子對子路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對子貢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等都是正面評價的言論。而安大簡這句話“老訖”到底是在誇讚還是在批評管仲?整理者也沒有給出十分確切的意見,但我們作為研究者,可以通過結合句式去分析。
  就句式分析而言,王寜先生在《安大簡二〈仲尼曰〉讀劄》中分析“善=才”應當讀為“善言哉”,她指出中(仲)尼曰:“(管)中(仲)善=(善,善)才(哉),老訖。”(以下稱為句子A)這句話與簡六至簡七中整理出的中(仲)尼曰:“晏坪(平)中(仲)善交才(哉)!舊(久)(狎)而長敬”(以下稱為句子B)句式相似,“善=才”中第二個“善”應該讀為“言”,即“善言哉”與“善交哉”句式相對。此外,“老訖”可能也與“舊(久)(狎)而長敬”結構相似,為“老而訖”,“訖”讀為“忔”(表示喜歡)。按照王寜先生的研究,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仲尼說:“管仲很善於講話,年齡越大說的話越讓人歡喜。”孔子對管仲的態度也是沒有否定的。
  安大簡二的整理者和王寧的兩種不同解釋,來自對句式的不同判斷和對“訖”的不同認識。從句式角度分析而言,筆者更認同王寜先生的意見,因安大簡二中有多條句式相對的孔子言論出現。據統計,25句“仲尼曰”的句子中,有對仗特點的共11句,可以證明孔子言論或書手記錄言論傾向於採用對仗的方式,這為推測句子A和句子B句式相對提供了相當數量的例子支撐。該簡“善=”寫作,也許是書手將“言”誤記成“善”,該字與說文篆文IMG_256構形基本一致,具有成字部件言與不成字部件“羊”的變體,善、言二字音近,故將第二個善讀為“言”可成立,那麼在意義上句子A與B有相似的結構也成立。
  在句式相對的基礎上,“訖”的釋義有了新的可能。《說文》:“止也”,整理者第一種釋讀便是將“訖”取本義,王寜先生將“訖”讀為“忔”(表示喜歡)。簡牘中“訖”寫作,從言、氣,“乞”“氣”二字上古時都表示雲氣,為異體字關係。從“乞”的字,除了王寜先生指出的“忔”具有喜歡的意義可在簡文中講通,筆者考察“訖”也可釋為“扢”。
  “扢”字有四個音,音同“戲”時,可以表示喜悅之意。《莊子·讓王》:“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幹而舞。”成玄英疏:“扢然,奮勇貌也。”一說,喜悅貌。陸德明解釋為“喜貌”。“扢”可以表示奮勇、振奮人心或喜悅的狀態。安大簡句子中(仲)尼曰:“(管)中(仲)善=(善,善)才(哉),老訖。”可理解為仲尼說:“管仲善於發表意見,年紀越大說話越令人歡喜、振奮。”《莊子》是戰國中後期莊子及其後學之作,而安大簡所屬時代為戰國早中期,所出土的《仲尼曰》相關內容,是截至目前發現最早的《論語》文本。從時間角度而言,《莊子》中所見“扢”字的意義比《廣雅》《玉篇》所釋“忔”為喜愛之意的使用更接近于安大簡“老訖”之“訖”的時代。
  另外,“忔”字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得之心憂,數忔食飲”,忔即厭惡之意。忔的異體字為“愾”,成語同仇敵愾出自《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愾表示憤怒、不悅。“忔”也表示喜愛,見《玉篇》“喜也”,如宋代黃庭堅《好事近》“思量模樣忔憎兒”。根據這些字用的例子,可以看出先秦至漢時期“忔”字多用於表示厭煩的情感狀態,表示喜愛的意義出現或使用時代較晚於表示厭惡的詞義。故用“扢”表示喜悅、喜愛比“忔”更貼切。
  簡文“老訖”是與“舊(久)(狎)而長敬”相對的結構,如王寜先生所言老與訖之間可能寫脫“而”字或將“而”減省,可能是“老而訖”。安大簡二整理者釋老訖為“壽終”屬於主謂結構,當“老訖”釋讀為老而扢,屬於順承關係,句子邏輯成立。
  以上分析是“老訖”中訖可被釋為“扢”的理由,借助對句子結構的判斷及王寜先生的研究成果,筆者對這一文獻中“訖”字作以新解。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3年2月27日22:13。)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