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简“仲尼之耑屰(从言)”再考
作者:張瀚文  發布時間:2023-04-21 08:34:09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首發)

  安大簡二的第13枚簡中記載一句話,整理者謂:“中(仲)尼之耑(語)也。”隸定爲“”“耑”一詞,整理者給出了三種釋讀[1],但究竟何種符合簡文原意,有待進一步討論。
  筆者讚同“耑”讀爲“短”之說。洪波《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獻苴及其他》論證“耑”讀爲“彖”,因簡中內容多爲孔子對人或事的按斷之語,且形式上與《周易》“彖曰”《左傳》“孔子曰”相似[2]。然而“彖曰”“孔子曰”“君子曰”等的形式往往後面有引文,“彖”表示判斷、斷定的意義在上古時多用於卜卦,故而用“彖語”來稱說孔子的言論或需進一步論證。梁靜在《“中尼之耑屰(從言)”補議》一文論證中進一步指出“端”表示“正”的用法出現時間應晚於安大簡所屬時期[3],“耑”讀爲“短”從聲韻和語義角度都可通,另有侯乃峰《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札記》釋“耑訐”爲“短諫”[4],取簡短之意。以上對“耑”採用“短”的釋讀相對可取。
  對於“”的釋讀,筆者認爲該字是“訰”的訛書,“訰”通“諄”,整理者所釋“耑”應爲“耑訰(諄)”。
  楚簡文字中,不乏訛書、部件混同的情況。本簡中清晰可見“言”“屰”兩個成字部件,另外在清華簡《保訓》中又有IMG_256一字,整理者將該字隸定爲“言”“屰”二部件組成的字,即與安大簡中的“”隸定相同。然而仔細觀察,清華簡中的“屰”部件1681809277435與安大簡中的“屰”部件1681809200302字形並不相同。此外清華簡《邦家處位》中的“䚽”作1681809552612、《治政之道》中的“𡉘”作IMG_256,《保訓》中“”(IMG_256)的1681809277435部件反而與《治政之道》中“𡉘”(IMG_256)的1681812290222部件更爲相似,這些側面表現了楚簡文字中部件“毛”“丰”等字形十分相似,區別特征並不大。張峰在《楚簡從屯、毛、丰、屰之字辨析》分析了楚簡中有些書手在書寫從屯、毛、丰、屰部件的合體字時比較“隨意”,給後輩學生辨識帶來了一定的困難[5]的問題。不可否認,楚簡文字“屰”“丰”“毛”等部件在書寫中存在過於相似或者訛書的情況。
  清華簡《保訓》中的“”在“侌(陰)1681821040765(陽)之勿咸川(顺)不(逆)”中被释爲“逆”是符合其語境的,但是安大簡二中的“仲尼之耑”語境與前者不同,內容方面並無“順”之類的對應詞,且上博簡中的“逆”都清晰可見“辵”旁,而並無“言”旁的構形,故安大簡中的“”在意義上是否與“逆”相關還有待考量。結合具體語境,《安大簡二<仲尼曰>讀札》中談到的“”是古書常見的“讒逆”“逆言”的“逆”的專字的觀點[6]有待進一步論證。
  本簡中“的“屰”部件1681809200302,或是“屯”的訛書。“屯”在信陽楚簡中作IMG_256,形似“丰”;曾侯乙簡中作IMG_256,上博簡中作IMG_256,清華簡中作IMG_256。不同出土地的楚簡中“屯”出現多次,字形大多相似,可見該字在當時使用較廣。很可能是“訰”的訛書。
  《爾雅·釋訓》“訰訰,亂也”,《康熙字典》載“訰”字通作“肫”“忳”等,如《禮記·中庸》“肫肫其仁”,鄭玄註:肫肫,讀如誨爾忳忳之忳,誠懇貌。程伊川曰:厚也。亦作訰訰。《荀子·哀公篇》“繆繆肫肫,其事不可循。”楊倞註:“繆當爲膠,肫與同。雜亂之貌。”以上內容可見“訰”在意義上表示亂,另可通“忳”,表示誠懇。上古文獻中“訰”可通“肫”“忳”的用法表明“訰”常有替代其他字的使用情況,該字在語音角度的使用功能較爲豐富。
  《集韻》記載“訰”字通作“諄”。“屯”上古音爲定母文韻平聲,“諄”“肫”上古音皆爲章母文韻平聲,屯、諄二字聲類相近韻部相同,故諄、訰可通。諄《說文》“告曉之孰也”,段玉裁註:“大雅。誨爾諄諄。左傳年未盈五十。而諄諄如八九十者。孟子。諄諄然命之乎。大雅諄諄、鄭注中庸引作忳忳。云忳忳、𢡆誠皃也。按其中𢡆誠。其外乃告曉之孰。義相足也。”以上可見“諄”爲誨人不倦、勤懇勸導的意思。侯乃峰認爲“”讀爲“諫”,取規勸之意。“諫”在上古時期多用於地位或輩份較低的人向高於自己的對象進行勸說,比如《論語·里仁》:“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安大簡中記載的孔子言論,難以直接明確是向上位者提出的諫言,但是可以看出相對普遍的教導意味,從這一點來說,“諄”更爲合適。
  對簡文“耑”的分析取“訰”通“諄”的用法,“耑”爲耑訰,即耑諄。同時,“耑”上古音爲端母元韻平聲,與“屯”字聲類爲旁紐、韻部爲旁轉關係;與“諄”“肫”聲類爲准雙聲、韻部爲旁轉關係。准雙聲關係的“耑諄”結構在上古時期也有可能是“肫肫”“諄諄”的楚地方言異讀詞,這有待結合更爲豐富的材料來論證。簡文“仲尼之耑訰(諄)”可理解爲孔子對他人的句式簡潔的勸勉教導。因安大簡中記載的孔子言論雖然簡短,但就內容而言,多是勸導他人爲人處事的道理,故“耑訰(諄)”的釋讀可以成立的。


[1] 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編,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第52頁。
[2] 洪波:《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獻苴及其他,漢字漢語研究,2022(03)。
[3] 梁靜:“中尼之耑屰(從言)”補議,簡帛網:2022年10月4日。http://www.bsm.org.cn/?chujian/8803.html
[4] 侯乃峰: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札記,復旦大學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究中心網,2022年8月20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0939
[5] 張峰:楚簡從屯、毛、丰、屰之字辨析,江漢考古,2022(01)。
[6] 王寧:安大簡二《仲尼曰》讀札,群玉冊府微信公眾號,2022年9月1日。https://mp.weixin.qq.com/s/wjFyi2DdP_alBYWPzeTwvw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3年4月20日10:11。)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