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簡《仲尼曰》再讀
作者:王勇  發布時間:2023-06-14 10:19:25
(山東理工大學齊文化研究院)
(首發)


  最近公佈的《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收錄有一篇孔子語錄性質的簡文,整理者命名爲“《仲尼曰》”。公佈以來,引發不少學者熱議,筆者也有兩篇討論文字。[1]今再嘗試解讀三則。
   
  3:仲尼曰:“諿=(言咠),而禹=(言絲),以治天下,未聞多言而仁者。”
  “”字,整理者釋“死”,讀爲“伊”,指堯,認爲“諿=”“=”分別是“言咠”“言(絲)”合文,是“言如咠”“言如絲”的省略説法。“言如咠”“言如絲”, 都形容説話的聲音細小,出言緩慢謹慎。又引袁金平之説,以爲“咠”可讀“緝”,與“絲”互文見義,謂古聖王出言之微,謹慎之至。並引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仁者出言也訒”,“訒”爲緩慢謹慎之意作爲例證。又引《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章,認爲可爲此條簡文之參考。“多言”,又認爲或讀爲“侈言”,爲誇大不實之言。[2]侯乃峰則將“諿=”讀作“諿諿”,“=”讀作“孳孳”或“孜孜”。“諿諿”即“咠咠”“緝緝”,即説話聲音細小之義。“孳孳”“孜孜”即勤勉、不懈怠之貌。認爲簡文意爲:“堯説話聲音細小,禹孳孳不倦,勤勉不懈,努力作事(根本不多説話),他們以此方式來治理天下,沒聽説前代的聖王是通過多説話而成爲仁者的。”[3]
  筆者認爲,一般來説,“多言”之對立面爲少言或不言。整理者從説話謹慎的角度解釋,有一定道理。整理者、侯乃峰等將“諿=”“=”皆解釋成説話聲音細小,似不可從,此與“多言”無關,説話聲音細小不代表不“多言”。孔子所論當無此邏輯上之罅漏。總體來看,解釋爲堯、禹聲音細小,出言緩慢謹慎等,其最大問題乃不見於文獻記載。《尚書》中所見堯、禹皆不乏對話,但是未言其發言謹慎。可見,本條孔子主旨當不在實際説話的層面,而當是強調“以治天下”這一結果的原因。
  筆者認爲,“”字,整理者既釋“死”讀“伊”,謂堯。此外還有人認爲“死”疑當讀爲“契(偰)”,或疑爲當讀“啓”。[4]但從敘述時代及先後來看,讀“契”讀“啓”顯然不合適。此字當讀“棄”。“死”,古音心母脂部,“棄”,王力、董同龢、李方桂、周法高等皆認爲古音屬溪紐脂部。二字疊韻,心母、溪母古音關係密切。黃侃曾提到“北音心、曉不分”,故常見上古心、曉二母通用。龐光華認爲曉母與溪母上古音非常近似,所以有時能看到心母與溪母諧聲的例子,並舉“楔/契”爲例。“楔”字與“契”諧聲,“楔”爲心母,“契”爲溪母。[5]説皆可從。則“死”可讀“棄”。
  “棄”,或作“弃”,即後稷,堯時爲農師,舜時爲後稷。《史記·周本紀》:“帝堯聞之,舉弃爲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饑,爾後稷播時百穀。’封弃于邰,號曰後稷,別姓姬氏。”[6]而禹爲舜時官吏,“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7],故棄次禹前。孔子反對“多言”這點,可與《論語·憲問》中兩章對讀: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8]
  此爲前後相銜兩章,體現了《論語》編纂者之意圖。孔子首先提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其實此觀點不夠全面,忽略了有德而無言的情況。當然,這可能只是孔子在某一情境下之發言,不必求全。故《論語》編纂者就孔子之態度或觀點表面之罅漏進行申説,即引孔子論南宫适之問。從此故事可以看出,孔子同樣也認可有德者無言的情況。南宫适所言“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爲編纂者纂輯之著眼點,僅靠“躬稼”不言這一行爲舉止即能擁有天下,乃孔子所謂“有德者必有言”更高一層之德,即無言之德。故孔子讚許南宫适“尚德哉若人”。在孔子時代,大概“有德者必有言”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認識,但上溯到更遠時代,黃帝的垂拱而天下治,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其實皆是不必以“言”的事例。
  在此,“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此處注引:“馬曰:‘禹盡力於溝洫,稷播百穀,故曰躬稼。禹及其身,稷及後世皆王。’”又,孔穎達疏:“稷,后稷也,名棄,周之始祖。播種百穀,皆以身親稼穡,故曰禹稷躬稼也。禹受舜禪,稷及後世,至文武皆王天下,故曰而有天下也。”[9]可知馬説將“躬稼”分開理解,“禹盡力於溝洫”,即其“躬行”之“躬”,猶言身體力行。“稷播百穀”,即“稼”。而孔穎達則認爲“皆以身親稼穡”,禹也親事稼穡之事,其實將“躬”解釋爲躬親之意,但未給與理由,此二者解釋之不同。筆者認爲,孔穎達認爲禹稷都曾親事稼穡,可在《尚書》中找到例證。《尚書·益稷》:“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10]帝令大禹陳言,大禹自謂無“言”可説,他每日所慮正如注言“言已思日孜孜不怠,奉承臣功而已”。這其中,據其所敘内容,有:“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隨山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11]其“暨稷播”,僞孔注:“難得食處,則與稷教民播種之。”[12]可知禹與后稷皆有共同播種等“躬稼”之事。尤其值得注意,禹此番話表明其目的不在於其治水之功,“暨益奏庶鮮食”“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都表明其在益、稷配合下旨在爲生民提供“鮮食”、“艱食鮮食”等食物,最後落腳於“烝民乃粒,萬邦作乂”,即萬民得食以後,萬邦才安定,天下由此爲治。可見,治水只是禹功績中的一環,其最終落腳點在“烝民乃粒”,此當是“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之主要基礎。從爲生民謀食的角度考慮,則孔穎達之説無疑更有道理,亦更符《論語》語境。當然,這裡的“有天下”正如馬氏所注“禹及其身,稷及後世皆王”,乃兼後世言之。
  總之,據上述,可見以禹爲代表的益、棄每日所思慮者,乃是孜孜不倦爲生民謀求飲食福祉。更爲關鍵者,禹與棄有共同播種等“躬稼”之實。很顯然,《尚書》禹言“予何言”即我無話可説,不言,而其“思日孜孜”乃是内心活動,正是無言之表現。聯繫本條,侯乃峰讀作“孳孳”或“孜孜”,可從。但從依託經典角度,“禹”更應讀作“禹孜孜”,且其表達之“勤勉、不懈怠”,當更側重於精神思慮方面,即表現出專注某事、心無旁騖而不言的一種精神狀態,《尚書》的“思日孜孜”當如是觀。則於本條中,從語詞上下關聯角度看,棄之“諿諿”亦當與禹之“孜孜”表達類似含義,而不當釋爲“聲音細小”。“諿”字,《説文》不收,但漢揚雄《太玄經》:“女不女,其心予,覆夫諿。”晉范氏注“謀也”[13]。則“諿諿”即言“謀謀”,疊言以表達不斷謀求之意,與禹之“孜孜”所側重表達思慮正合。綜上,“諿=(言咠),而禹=”當讀作“棄諿諿,禹孜孜”。
  4+5:仲尼曰:回,汝幸,汝有過,人不堇(謹)汝,汝能自改。賜,汝不幸,如有過,人弗疾也。
  本條中對“堇”字解讀有不少爭議。“堇”字,整理者讀作“謹”,釋“謹敕”,分別解釋作“人們對待顏回之‘過’雖不加謹敕,他也會改正”,“孔子認爲子貢如有過爲‘不幸’,是因爲人們對待其過不加憎恨”。[14]單育辰讀“堇”爲“憾”[15],此外尚有他讀。如或讀作“恨”;或讀作“靳”,謂顏回“強調其自我覺悟性很高,不待外界反應而能自察自改”;或讀作“欣”,“謂你有過錯而人不喜悦你,於是你就糾正過錯了”;或讀作“欣/䜣/忻”;或讀作“”,釋責難之難。謂“顏回,你是好樣的,如果有過錯,別人不責難你,你自己可以改正它”,謂“端木賜,你的不幸是有過錯,別人不去追究那個過錯”;或讀作“隱”,謂顏回“別人不會隱瞞/掩蓋你的過錯(會直接指出你的過錯)”;或讀作“慬”,釋煩惱,謂顏回“你希望你有過失,別人不煩你,你能自己悔改”,謂端木賜“你希望你有過失,別人不憎恨你”,等等。[16]
  筆者認爲,整理者釋“謹敕”“敕慎”等義自通,在此相當於敦促改正等意。“謹”字這種表達或意項,可能是當時人的用語習慣,以上釋讀多往傳世文獻語義靠攏,其實不必。本條雖如整理者所言,在傳世文獻中未有相應文字,但可與《論語》中相關記載合併闡釋。《論語》中,“過”有君子之“過”,也有小人之“過”。君子之“過”,《論語·子張》:“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17]小人之“過”,《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18]筆者認爲,結合《論語》,本條在此其實提出了對於知過、改過的三種態度。第一種,有過“自改”,不待人之告知敦促,顏回是謂,即“人不堇(謹)汝,汝能自改”。“君子之過”,“過也人皆見之”,可想顏回亦必知。這是一種相當高的道德修養境界。第二種,己有過或不知,待人告而能改之,孔子有之。《論語·述而》:“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19]又,《衛靈公》:“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20]皆主能改過,此《論語》已提出。下條孔子主張慎獨,以他時有弟子能予以指摘,也與此有關聯。這兩種皆屬於君子之過。第三種,己有過,他人不關心,即“人不疾也”,“疾”訓“患”訓“病”均可。這其中又可細分。一種爲人不知其有過,即“小人之過也,必文”,“文過”,故人不得見其過。人不得見其過,“疾之”自然也就無從談起。另一種爲己之態度所造成別人對其過錯之不言。《論語·公冶長》:“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21]子貢(端木賜)若有過,人疾之,就是其所謂“加諸我”,子貢“不欲人之加諸我”、拒過,可能對他人施加了某些影響。本條“賜,汝不幸,如有過,人弗疾也”,正是這些影響的反映。
  總之,孔子在此言“幸”與“不幸”,當就修身層面言之。顏回篤於修身克己,故能有過即省即知,不待人言。端木賜“文過”或拒過,故人亦“弗疾”不言。
  12:仲尼曰:顛於鉤產,吾所不果爰者,唯心弗智(知)而色爲智(知)之者乎?
  整理者釋“鉤”爲“鉤梯”,“產”爲“牲畜”,“智”釋爲“知”,而謂:“簡文‘鉤產’,正指戎事用於攻城之器械和戰馬,……‘爰’,讀爲‘援’,指攀援、執持。此條簡文的意思是:顛覆於鉤產,我之所以不能攀援執持(鉤產)的原因,是不知其心性而只知其表像的緣故吧。或釋‘爰’爲‘家’,‘爰’鉤讀爲‘厚’。”[22]單育辰則認爲“鉤”可讀爲“溝”,“產”字隸定有誤,其下不從“生”而從“土”,可讀爲“岸”,“爰”讀爲“援”是,但應是援助之意。[23]侯乃峰亦釋作“溝岸”,但別解“岸”爲“懸崖”。總之,釋作“溝岸”甚確。但在本條串釋上,單先生認爲:“‘唯’可讀爲‘雖’。簡文意思是説:(見到有人)在溝岸跌倒,我沒有最終援住到,雖然心裡不知道,但是臉色不是知道的嗎?後句其實是説心裡雖然還沒反應出(沒有幫助到要跌倒的人的後悔),但是臉色上馬上就反應出來了。”侯乃峰認爲:“孔子的意思當是説:如果有人在水溝或者懸崖邊跌倒,而我最終不能成功地救助他,那原因就在於此人原本内心不明白,而表面上卻裝作自己已經明白的緣故吧?此章旨意,當是強調對待自己所學的知識是否已經真正掌握要實事求是的重要性。”陳民鎮則認爲:“有人在溝岸跌倒,陷於危殆的境地,正常人都會施以援手。孔子所云‘吾所不果援者’只是假設,假設自己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坐視不理,那便是因爲内心尚不知此事,言下之意是孔子必會出手援救。孔子此語意在説明善惡之念由心所掌控。”[24]
  筆者認爲,首先,此句當爲感歎句,而非疑問句。即當作:“仲尼曰:顛於溝岸,吾所不果援者,唯心弗智而色爲智之者乎!”其次,以上諸説及所涉之主題,似非孔子本旨,孔子此處所言當別有所指。且諸家所解,其實都將“智”字讀作“知”字,恐非,“智”字當讀如本字。本條孔子當言出仕之事。“顛於鉤產”,言在溝岸邊墜落。“溝岸”爲危險之所,猶人仕無道之亂邦。孔子歷來反對仕無道亂邦,《論語》中所見甚多。如,《泰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25],《公冶長》“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26],《衛靈公》“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27],《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28],都旨在提醒對於亂邦的謹慎警誡以避禍。而對於出仕無道亂邦者,孔子以爲不智。當然,也絕非不能仕無道亂邦,這其中亦有方法。正如《論語·公冶長》孔子讚揚寧武子:“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29]二“知”都讀作“智”。則孔子認同寧武子邦無道時裝傻即“愚”之態度,但這需要“智”。結合本條,孔子所言:身處危境我終不能援救者,是這麼一類人,即:他們内心不智(即不知無道亂邦不可仕,猶如不知溝岸之危而臨之者),卻表現地以此或以之爲智(即“智之”,“之”,代指居溝岸之危,謂仕無道亂邦)的那些人,通俗講,就是其人不聰明卻又自以為是。即在這些人看來,仕亂邦處危是聰明之舉。究其實,“色爲智之”只不過是自以爲是的“智之”,其本質乃利令智昏、忘卻危險而已。此處的“色爲智”,實際上不智。寧武子之“愚”,即“色爲愚”,實際上不愚。二者正可對觀。本條可視爲孔子論寧武子“愚”的另一種解讀。
   


[1] 可參筆者《安大簡<仲尼曰>臆解數則》一文,簡帛網http://www.bsm.org.cn/?chujian/9017.html,及《讀安大簡<仲尼曰>札記》一文,簡帛網http://www.bsm.org.cn/?chujian/9019.html。
[2] 黃德寬、徐在國主編:《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二)》,中西書局2022年,第46-47頁。
[3] 侯乃峰:《讀安大簡(二)<仲尼曰>劄記》,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0939,2022年8月20日。
[4]《安大簡<仲尼曰>初讀》, 簡帛網論壇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27,第53#、57#發言。
[5] 龐光華:《上古音及相關問題綜合研究:以複輔音聲母爲中心》,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430頁。
[6](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112頁。
[7] 同6,第50頁。
[8](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清嘉慶刊本),中華書局2009年,第5453頁。
[9] 同8,第5453頁。
[10] 同8,第296頁。
[11] 同8,第296頁。
[12] 同8,第296頁。
[13](漢)揚雄撰,鄭萬耕校釋:《太玄校釋》,中華書局2014年,第24頁。
[14] 同2,第47頁。
[15] 單育辰:《安大簡<仲尼曰> 劄記三則》,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網站,http://hz.ahu.edu.cn/2022/0818/c6036a291100/page.htm,2022年8月19日。
[16] 同4,依次爲第31#、34#、35#、48#、49#、57#發言。
[17] 同8,第5503頁。
[18] 同8,第5501頁。
[19] 同8,第5394頁。
[20] 同8,第5470頁。
[21] 同8,第5373頁。
[22] 同2,第51頁。
[23] 同15。
[24] 陳民鎮:《安大簡<仲尼曰>補說》,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網站http://hz.ahu.edu.cn/2022/0905/c6036a292223/page.htm,2022年9月5日。
[25] 同8,第5402頁。
[26] 同8,第5371頁。
[27] 同8,第5468頁。
[28] 同8,第5453頁。
[29] 同8,第5375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6月14日07:33。)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