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簡《五音圖》試談《內經》的三個音名(續)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3-11-17 14:17:30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小札曾據清華簡《五音圖》討論《內經》中的音名,[1]近讀《素問》《靈樞》頗覺一些注文可以商榷。這是由重新認識《內經》音名後產生的系統性問題,並非舊注全無可取處。補敘於此,敬希指正。  

  《靈樞·五音五味》之“釱商”,《黃帝內經靈樞注評》認爲“與大商同”,[2]這是不正確的。除了我們曾論證“釱角”、“釱商”即“逝角”、“逝商”。還因爲將“釱”直接理解爲“大”的問題在於重複。試看《靈樞·五音五味》的一段內容作:
  右徵、少徵、質徵、上徵、判徵。右角、釱角、上角、大角、判角。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少宫、上宫、大宫、加宫、左角宫。衆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3]
  在“右角、釱角、上角、大角、判角”這組中,若將“釱角”視爲“大角”,則與本身就存在的“大角”重複。張燦玾先生注《甲乙經·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時,也注意到了重複的問題,並將“釱角”認爲是“右角”之訛,[4]實不可據。同時,明抄本作“釱角”,但其下有“音太”的音注,說明某些傳本曾誤作“鈦”字。不能直接作爲其本作“鈦”的證據。
  另據賈連翔先生《清華簡<五音圖><樂風>兩種古樂書初探》一文的復原圖,[5]可知上引《靈樞·五音五味》的段落,還保留著竹簡本的痕跡。此段與前後文無文意銜接,僅列出二十五音,應是方便讀者查閱的圖表。因相鄰兩篇《靈樞·五音五味》和《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反復出現五音相關的音名,故此圖表的出現是必要的。在《靈樞》從竹簡本傳寫爲紙本時,該圖表轉換爲獨立段落留存下來。而它究竟本作五乘五的表格,還是類似清華簡那樣的“五星圖”,已不可確知了。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質判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下支支頤頤然。”相應文句《甲乙經·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作“判徵之人,比於左手太陽,太陽之下支支然、頤頤然。”據賈文的介紹,“質(逝)”與“反”是兩個音階,組合成詞而無音名匹配,顯然是非常奇怪的。張燦玾先生雖未看到清華簡《五音圖》,却憑借敏銳的醫學文獻直覺認爲“《靈樞》作‘質判’,義不通,非是”,[6]這是非常正確的意見。張先生還提出《靈樞·五音五味》亦有“判徵”援證,這也與前述我們的觀點相合。《靈樞·五音五味》的“圖表段落”是爲了方便讀者閱讀《靈樞·五音五味》和《靈樞·陰陽二十五人》這兩篇的。
  准此,《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的“質判”當作“判(反)徵”,“質”字或涉上文的“質徵”而誤。  
  賈文由《五音圖》的25個音階,聯想到戰國時期常見的絲弦樂器瑟,應該是一個有利的突破口。我們認爲《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的“二十五種人格”理論,也是在25音階基礎上構建的。它的成篇需要在二十五音階穩定爲社會共識時,才能產生契機。由於《素問》多處引用《靈樞》,這導致自唐宋的王冰、林億乃至近人龍伯堅、任應秋先生都認爲《靈樞》成書早於《素問》。[7]而從《靈樞·五音五味》和《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與《五音圖》多有相合處來看,《靈樞》部分篇章的成篇或理論源頭可能要上溯到戰國時期。
  至於《靈樞》的“二十五種人格”,其實類似於當代互聯網流行的MBTI-16型人格測試。今人根據其測試結果,簡單地將自己分爲i人(內向)或e人(外向),恐未必有《靈樞》的25型人格準確。參照i人e人的區分,運用《靈樞》的理論,似乎我們可以稱自己爲宫人、商人、羽人。實際上,《敦煌相書》就是這麼做的。其文曰:“商人面白圓方,羽人面黑。”[8]可見《靈樞》的“二十五種人格”在後世具有一定的影響性。關於其歷史作用,我們贊同李炳文先生的觀點,“《內經》中關於陰陽二十五人的論述,帶有明顯的‘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學的直覺’。(恩格斯《自然辯證法》)”[9]所謂金形之人“善爲吏”、土形之人“善附人”,都是基於長期社會觀察後的經驗總結。《靈樞經白話解》有詳細圖表,特援引於此:IMG_1805
   


[1] 拙文:《據清華簡《五音圖》試談《內經》的三個音名》,武漢大學簡帛網2023年11月15日,http://www.bsm.org.cn/?chujian/9263.html。
[2] 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編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年,第375頁。
[3] 田代華等整理:《靈樞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129頁。
[4] 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183頁。
[5] 賈連翔:《清華簡<五音圖><樂風>兩種古樂書初探》,《中國史研究動態》2023年第5期。
[6] 同4,第186頁。
[7] 俞世偉:《<靈樞>與<素問>的關係——談王冰等人的考證觀》,《上海中醫藥雜志》1993年01期,第39-41頁。
[8] 王晶波:《論敦煌相書中的陰陽五行觀念》,《敦煌學輯刊》2005年02期,第42-46頁。
[9] 同2,第373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11月15日22:25。)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