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2006集稿通知
作者:  發布時間:2006-11-21 00:00:00   尊敬的各位學者: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擬編輯本次會議論文,作为《簡帛》集刊第二輯(“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專輯)出版。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以下事項请您留意:
  一 請在會議結束一個半月內(即2006年12月31日之前),將修改好的論文以WORD和PDF兩種文檔的形式,發送至李天虹的電子郵箱:litianhong66@163.com和litianhong@bsm.org.cn 
  二 論文字數原则上以15千字为限。
  三 由於我們的翻譯力量有限,凡用英文、日文等外文書寫的論文,請自行譯成中文。
  四 文稿格式請參看附後的“《簡帛》集刊文稿格式
  五附加照片的,請保證有足够的分辨率
  六 論文將通過匿名審查。我們會在收到論文後的兩個月之內給出用稿通知、建議修改的意見或者不能采用的通知。
  謝謝!

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06

2006年11月10日

文稿格式

  1.在WORD下,採用A4紙張頁面的默認設置录入排版。
  2.標題用3号黑体字。其下標出作者姓名,用4号字宋體或者细明体。
  3.正文用5號宋體或者细明体,繁體橫排。引述出土文献资料时,如無特殊需要,一律採用通行字。
  4.在WORD文檔中,凡系統在默認狀態下不能處理的字以及古文字字形,請以圖片格式插入。如果圖片數量較多,則集中作成列表附于文末,而在正文中以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指代。
  5.注釋采用脚注,注文放在當頁下,使用小5號宋體或者细明体。注釋號每頁重新編序,採用WORD默認的1、2、3,列于正文的標點之後。句中請勿出注。
  6.引文出處的交待為:
  ⑴.發表在刊物上的論文依次為作者、論文名、刊物名與年份、期號、頁碼。如:
  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期,第N頁。
  ⑵.發表在報紙上的論文依次為作者、論文名、報紙名與年月日。如:
  張立行:《戰國竹簡露真容》,《文匯報》1999年1月5日。
  ⑶.發表於集體論文集中的論文依次為作者、論文名、論文集編撰者名與論文集名、頁碼、出版者與出版年。如:
  任繼愈:《郭店竹簡與楚文化》,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N頁,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⑷.個人論文集依次為作者、論文名、論文集名、頁碼、出版者與出版年。如:
  裘錫圭:《釋“弘”“強”》,《古文字論集》第N頁,中華書局1992年。
  ⑸.發表在學術會議上的論文依次為作者、論文名、會議名稱、會議所在城市(或單位)與開會年份。如:
  林素清:《釋“匱”-兼及〈內禮〉新釋與重編》,“中國古文字: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系2005年。
  ⑹.學位論文依次為作者、論文名、頁碼、學位類型(碩士或博士)、所在學校與發表年份。如:
  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制度研究》第N頁,博士學位論文,武漢大學2005年。
  ⑺.發表在網络上的論文依次為作者、論文名、網站名與發表年月日。如:
  廖名春:《讀楚竹書〈內豊〉篇劄記 (二)》,簡帛研究網(http://www.bamboosilk.org/)2005年2月20日。
  ⑻.專著依次為作者、書名、頁碼、出版者與出版年。如: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第N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⑼.後注同前注時採用簡略形式,只出作者名、論文名或書名、頁碼。如:
  裘錫圭:《釋“弘”“強”》 第N頁。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第N頁。
  ⑽.一條注同時引用兩篇以上的文獻時,中間用分號間隔。如:
  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年第7期,第N頁;張立行:《戰國竹簡露真容》,《文匯報》1999年1月5日。
  ⑾.引述常見古籍,如二十五史、十三經,如無特別說明的异文或其他校勘問題,不需注出版本。其他古籍,或常見古籍文本存在需要說明的問題,需注明具體版本。具體稱引方式如:
  《史記·楚世家》
  《左傳》昭公十三年
  《國語·吳語》“吳王夫差起師伐越”章
  《戰國策·秦策四》“頃襄王二十年”章
  《說文》攴部
  7.引文特別需要說明的還有:
  ⑴.同書編者或著者有兩個或三個時用頓號隔開;超過三個時只取第一編者或著者,其後加“等”字。
  ⑵.海外版圖書可通過標注出版者所在地點(城市)反映出來。如:
  林巳奈夫:《戰國時代出土文物的研究》第N頁,[東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85年。
  ⑶.引用圖書是第一版時,省略版本說明;如果不是第一版,版權頁中表示版次的文字照錄。
  ⑷.頁碼用“第N頁”表示;引用的內容不止一頁而又不連貫時,頁碼之間用頓號隔開;引用的內容不止一頁而內容連貫時,首頁與尾頁之間用—表示。
  8.文後請在圓括號中寫明作者的任職或就學單位,職銜,通信地址。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