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彭陽姚河原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考釋
作者:付强  發布時間:2018-01-15 08:16:41
(上海三唐美術館) 
(首發)
  
  據央廣網彭陽2018年1月13日消息(記者徐升)報導,寧夏彭陽縣姚河原商周遺址自2017年6月發掘工作開展以來,相繼發現了商周時期墓葬、車馬坑、祭祀坑、鑄銅作坊遺址等重要遺跡。近日又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甲骨文,對判斷整個遺址屬西周早期封國性質這一論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本次發現的甲骨文在大型甲字形墓葬M13墓道的填土中出土,質地為牛的肩胛骨,正反面均經刮治上光,正面右下部分有單鑽未灼的鑽穴,上部有三個經背面燒灼而開的兆痕,背面有三聯鑽,並有灼痕。左側有墨書文字,總計33字,合文2,計35字,墨書文字底部有一紅色線條。墨書文字和正面刻辭文字的方向一致[1]
  
 
M13出土甲骨

按照我們的理解,先把甲骨文隸寫如下再做討論:
  a乎(呼)(捷)率卅夫逸至于,至于甶亡(無)眚?
  b乎(呼)臤(賢)率卅夫逸至于夜,于宕,至于次,甶亡(無)眚?
(捷),人名。逸至于+地名這種辭例見于周公廟甲骨2-1卜辭,我們轉錄如下:
  ……五月死霸壬午,衍(延)祭(僕)、繁事(使)。缶(繇):者(諸)
  ……來。氒(厥)至,王囟(使)克逸于宵(廟)。
董珊先生認為此處的 “逸”當讀為“肆”或“佾”,三字都是餘母質部,音近通用 。周公廟卜辭“逸”用為動詞,可訓為“陳”或“列”,《詩經•大雅•行葦》“或肆之筵,或授之幾”毛《傳》“肆,陳也”;《玉篇•長部》“肆,陳也,列也”。“逸于廟”,意思是列隊于廟堂[2]。我們認為寧夏彭陽姚河原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逸至于+地名”,逸至兩個动词連用,逸當訓為至,是去的意思,周公廟甲骨裡面的逸于宵(廟),也當理解為至于廟。
  都屬于地名,字形不認識。
  甶,周原甲骨很常見,楚簡也很多,從“甶”、“思”與“吏(使)”的互文關係可以看出“甶”或“思”用作“使”[3]
  甶亡(無)眚,見于以下周原甲骨文H11:20祠自蒿于,甶亡(無)眚? H11:113辛未,王其逐兕,亡(無)眚?[4]
  臤(賢),為人名。呼之前缺少主語。
  第一條卜辭的大意講的是乎(呼)(捷)率領三十人去,去有沒有災禍?第二條卜辭的大意講的是乎(呼)臤(賢)率領三十人去夜,去宕,去次,有沒有災禍?
  由甲骨中使用“甶亡(無)眚?”看這片甲骨屬于周人甲骨,與周公廟甲骨屬于同一個系統。

  
[1] 徐升:《寧夏姚河原商周遺址發現甲骨文系西周早期封國》,央廣網,https://news.html5.qq.com/share/2583003623502670790?ch=003801&ctrid=1&dataSrc=76&data_type=1&docId=2583003623502670790&extenddata=%26queryId%3D1515859270214%26sGrayPlatFormModelId%3D10204%23100000%26sModelId%3D10204%23100000%26sStrategyId%3D1%3A37&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pid=1&sc_id=fUqJEAC&share_count=7&showAttach=1&showDate=1&tabId=0&tagId=0&url=http%3A%2F%2F3g.china.com%2Fact%2Fnews%2F10000159%2F20180113%2F31953287.html,2018年1月13日。
[2] 董珊:《試論周公廟龜甲卜辭及其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779,2009年5月4日。
[3] 沈培:《周原甲骨文裡的“囟”和楚墓竹簡裡的“囟”或“思”(連載二)》,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2005年12月23日。
[4] 曹瑋:《周原甲骨文》,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年10月。本文引用周原甲骨文均據此書。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月14日23:04。)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