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彭陽姚河塬墓葬出土卜骨中的“逸”字
作者:吳雪飛  發布時間:2018-01-31 18:59:11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首發)
   
  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出土的有字卜骨,引起學界廣泛關注。據發掘者介紹,此卜骨正面有刻辭兩行,背面有墨書文字。[1]付強先生2017年1月15日在簡帛網發佈《寧夏彭陽姚河原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考釋》一文,對正面的兩條刻辭作了考釋。[2]筆者嘗試就刻辭中的“逸”字談一點自己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180119122004
   
  根據照片,參考付強先生的釋文,可將刻辭隸寫如下:
  乎□䢦卅夫逸至于捕获,至于捕获捕获,甶亡眚。
  乎臤䢦卅夫逸至于夜,于宕,至于捕获,甶亡眚。
  卜辭中的“逸”,分別寫作“捕获” 、“捕获1”,似可摹作“捕获3”、“捕获4”,可以看出其左部從辵,右部從兔形。周公廟卜甲中有字作捕获,董珊先生釋作“逸”。[3]兩者字形比較接近,因此此字確當為“逸”。
  “逸”的含义,付強先生理解為“至”。[4]從上下文看,此字是一個動詞,其從辵,當與行走有關,其后接“至于某、至于某、至于某”,說明其為一個表示連續行走的動詞。
  我們認為這裡的“逸”當訓為“奔”。新亭先生探討了周公廟卜甲中兩條似有對貞關係而辭例接近的卜辭,列舉如下:
  ……甶克逸于宵
  ……甶妹克捕获捕获7于宵
  他將第二條卜辭中的“捕获捕获7”釋為“奔逸”,并指出:
  奔、逸二字同訓,本義是奔走、奔跑,《國語·晉語五》記鞌之戰:“(張侯)左幷轡,右援枹而鼓之,馬逸不能止。三軍從之,齊師大敗。”韋昭注:“逸,奔也。”《荀子·宥坐》:孔子曰:“(水)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百仞之谷而不懼,似勇。”楊倞注:“佚與逸同,奔逸也。”奔逸通奔泆。奔逸見於戰國以來的著作,《莊子·田子方》:顏淵曰:“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列子·仲尼》:“體將僵者,先亟犇佚。”犇佚通奔逸。從周公廟卜甲刻辭看,奔逸一詞出現很早,可以上溯到商周之際。[5]
  由於無法看清周公廟卜甲的照片,卜辭中的“捕获捕获7”是否“奔逸”難以斷定。但是文獻中“逸”訓為“奔”,“奔逸”可以構成一詞則沒有問題。我們認為寧夏卜骨中的“逸”當訓為“奔”,有疾走之義,卜辭“乎臤䢦卅夫逸至于夜,于宕,至于捕获,甶亡(無)眚”,即占問:“命臤率領三十個人疾走,連續經過夜、宕、捕获三個地方,是否沒有災禍。”
   
  附記:筆者曾就此卜骨與付強先生交流,得其賜教,謹致謝忱!
   
[1] 《光明日报》記者王建宏,通訊員何小紅:《寧夏彭陽姚河塬遺址出土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发现甲骨文最西北部的一处遗址》,《光明日報》2018年1月15日,01版,参见光明网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1/15/nw.D110000gmrb_20180115_3-01.htm,2018年1月15日。
[2] 付強:《寧夏彭陽姚河原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考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72,2018年1月15日。
[3] 董珊:《試論周公廟龜甲卜辭及其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779,2009年5月4日。
[4] 付強:《寧夏彭陽姚河原西周墓葬M13出土甲骨考釋》,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972,2018年1月15日。
[5] 新亭:《岐山周公廟卜甲“王斯妹克奔逸于廟”的觀察和思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254,2014年4月26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月30日15:49。)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