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雞簋銘文“害(从辵)”字補釋
作者:付强  發布時間:2018-06-01 09:37:03
(上海三唐美術館)
(首發)

  先把昔雞簋銘文寫出來“王呼昔雞艿姞于韓,韓侯賓用貝、馬,敢揚王休,用作尊彝。”字,原字形作“”,“從辵從害”,也見於甲骨文。張天恩先生[1],章寧先生把此字隸定為“”,讀為“會”,訓為“會見”[2]。劉桓先生[3],黃益飛先生,把此字隸定為“”,讀爲遏,訓為“止”,黃先生認為“遏艿姞於韓”,就是“嫁艿姞於韓”的意思[4]。吳鎮烽先生認為此字從害聲,害與介、匃、割、曷古相通用,讀爲介,訓為“助”,“昔雞介艿姞於韓”就是“昔雞佐助艿姞到達韓國的意思”[5]。我[6]和趙平安先生把此字釋為“達”,訓為“送”[7],“達艿姞于韓”,就是“送艿姞于韓”的意思。
  吳雪飛先生根據疑尊、疑卣銘文“公姒呼疑中氏于侃”,認為此字相當於“逆”,有“迎接”的意思,從“害”之字有魚部字的讀音、而且“害”可加“五”為聲旁等因素,把此字讀為“晤”[8]
  沈培先生同意吳雪飛先生對於“”有“迎接”意思的看法,把此字考釋為有迎接意思的“迓”。迓,今本《說文》大徐本置於“訝”字之下當做重文,段注認為“迓”是俗字,出於許後,不必增加。《說文》解釋“訝”說:“相迎也。《周禮》曰‘諸侯有卿訝’也。”段注在此後解釋說《秋官•掌訝》職文。惟《周禮》作“訝”,他經皆作“禦”,如《詩》“百㒳禦之”,毛曰:“禦,迎也。”“以禦田祖。”箋雲:“禦,迎也。”《書》:“予禦續乃命於天。”“弗禦克奔,以役西土。”“禦衡不迷。”某氏皆訓迎,故衞包遂皆改爲“迓”。《士昏禮》“媵禦”,《曲禮》“大夫士必自禦之”,《穀梁傳》“跛者禦跛者,眇者禦眇者”,《列子》“遇駭鹿,禦而擊之”,皆訓迎,則皆“訝”之同音假借。從言,迎必有言,故從言。(1a)乙未卜,賓貞:令永子央于南。三(1b)癸巳卜,賓貞:令伐畢師。三H06051。“令永子央于南”的“子央于南”跟《左傳·成公十三年》“晉侯于新楚”句式十分相似。甲骨文裡面常有後帶方國名的句子如“虎方” T01066,虎方,是商人的敵人。這裡的“迓”表達的是迎擊敵方的意思。古書“迓”正有此義,如《書•牧釋》:“不迓克奔,以役西土。”孔傳:商眾能奔來降者,不迎擊之[9]
  我們認為,“”字,相當於疑尊、疑卣銘文“公姒呼疑中氏於侃”,中的“逆”,有“迎接”,沈培先生把其考釋為“迓”是正確的。下面我們在補充一例大家都沒有注意的甲骨文的辭例證據。2003年12月14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師生在陝西岐山縣周公廟遺址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了大量刻辭龜甲。其中2-2卜辭“……視馬,毖于馬(師),勿乎(呼)人于逆它,終囟(使)亡咎。”
  

  

周公廟2-2卜辭

  董珊先生做了初步的研究,認為這條卜辭的大意是“[它]來視馬,鎮撫馬師,周王不叫人去迎接“它”(“視馬”者),[據卜兆作出吉凶判斷為],最終使(事件)無災禍。”[10]我們認為2-2卜辭“勿乎(呼)人于(此处省略了某地)它”與疑尊、疑卣銘文“公姒呼疑中氏于侃”、昔雞簋銘文“王呼昔雞艿姞于韓”的句式非常的類似,都是某人呼某人于某地迎接某人的意思。這又可以爲證明“”類似於“逆”,訓為“迎接”,提供了一個佐證。
  
[1] 張天恩主編:《陝西金文集成》,三秦出版社,2016年,第46-61頁。
[2] 章寧:《近出昔雞簋銘文考釋》,《石家莊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
[3] 劉桓:《釋甲骨文“、遏”》,《古文字研究》第27輯,中華書局,2008年,第96-99页。
[4] 黃益飛:《略論昔雞簋銘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3期。
[5] 吳鎮烽:《昔雞簋銘文補釋》,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32,武漢大學簡帛網,2017年7月3日。
[6] 付强:《昔雞簋銘文新釋》,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23,武汉大学简帛网,2017年6月18日。
[7] 趙平安:《達字兩系說—兼釋甲骨文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造”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77-96頁。
[8] 吳雪飛:《昔雞簋銘文中的“從辵從害”之字》,武汉大学简帛网,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827#_ednref4,2017年6月20日
[9] 沈培:《釋甲金文中的“迓”兼論上古音魚月通轉的證據問題》,《“上古音與古文字研究的整合”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2017年7月15日-17日,第1-22頁。
[10] 董珊:《試論周公廟龜甲卜辭及其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779,2009年5月4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5月31日21:37。)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