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级绪巾”补说
作者:范常喜  發布時間:2006-03-20 00:00:00

(首发)

  【摘  要】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中的“纹绪巾”,当释作“级(衱)绪巾”,可能是一种用来覆盖在裾上用紵做成的蔽膝。
  【关键词】马王堆  遣册  “纹绪巾”  
   
  马王堆一号汉墓遣册中所载名物较多,历经诸多研究者的深入探讨,其中疑难问题虽大都已经解决,但犹有一些可补之处,本文想讨论就是简文中所记录的“纹绪巾”一语。为便于论述先将相关简文引录如下:
  简246:纹绪巾二,缋掾(缘)。
  简247:纹绪巾一,素掾(缘)。
  简248:纹绪巾一。
  简249:绪巾一。
  简250:麻巾一。

  对于上述简文,整理者已做了很好的注释:纹绪,纹即文。绪,疑当读为“紵”。《说文·糸部》:“紵或从绪省”。乐浪出土河平三年夹紵漆盘铭曰“绪饭(盘)(《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图版四之二),亦借绪为紵”。《周礼·天官·典枲》郑注:“白而细疏曰紵”。[1]
  简文中被整理者释作“纹”的字原简文作:
  (简246)[2](简248)[3](以下用A代替)
  对于此字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如:
  李均明先生释作“”,[4]但无说。
  王贵元先生指出:“A”字右部从“交”,整字当为“绞”,《礼记·玉藻》:“绞衣以赐之。”郑玄注:“绞,苍黄之色也。”《集韵·爻韵》:“绞,苍黄色。”“绪”通“紵”,《墨子·非命下》:“强乎纺绩织絍,多治麻旒丝葛绪。”孙诒让《间诂》引毕沅曰:“绪,紵字假音。”紵为麻类植物,可织布,其所织布也曰紵。《玉篇·糸部》:“紵,麻属,所以缉布也。”《汉书·高帝纪下》:“贾人毋得衣绣、绮、縠、絺、紵、罽。”颜师古注:“紵,织紵为布及疏也。”“绞绪巾”即苍黄色紵布巾,其下二四九简“绪巾一”,则巾颜色为紵原色,故不言“绞”。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早绪襌衣一”,即皂色紵布单衣一件,引与上简“绞绪巾二”等叙式相同。马王堆一号墓遣策叙丝麻织品多言颜色,如下简“白绡乘云绣”、“绀绮信期绣”、“青丝履”等。又,此墓所出纺织品颜色以各类黄色为主,可见黄色为当时贵族服饰流行色。
  按: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中“文”字多见,作:[5]可见整理者释作“纹”,与形不合。李均明先生将A读作“”,而“支”及从“支”的“枝”字在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中也比较多见,分别作:
  支:[6]
  枝:[7]
  比较可知区别亦颇大,所以读作“”也不可信。王贵元先生认为A右部是“交”,但同批简帛文字中“交”字及从“交”之“绞”字分作:
  交: 绞:[8]
  同A相比区别显然,所以,A也不太可能是“绞”字。
  我们怀疑此字是“级”字,马王堆简帛文字中“及”和从“及”之字多见,如:
  及: [9]
  汲:[10]
  比较可知,其中的“及”字字形与A右部所从基本无别,所以我们认为A当是“级”字。古文字中“衣”、“糸”二旁义近通用,所以A在简文中可以读作“衱”。《尔雅·释器》:“衱,謂之裾。”郭璞注:“衣后襟也。”郝懿行义疏:“衣之前襟可怀抱物,故谓之裾。裾,言物可居也。”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盖自衣领至腋下谓之襟,而自腋下垂至末谓之裾。”《说文》:“裾,袍也。”段玉裁注:“衣前谓之袌。”朱骏声《通训定声》:“裾,衣之前襟也。今苏俗曰大襟。”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裾,衣袌也。袌,衣前也。即古襟字,然则襟裾同物矣……裾则前后皆有之。”《汉书·贾邹枚路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充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冠襌纚步摇冠,飞翮之缨。”枚乘《七发》:“杂裾垂髾。”可见,“裾”在古汉语中可以泛指衣服的前后襟。俞樾的解释是合理的。
  下面再来说简文中的“巾”字,“巾”在古汉语中基本义为:供擦拭、覆盖、包裹、佩带等用的一方布帛。《说文》:“巾,佩巾也。”《仪礼·士丧礼》:“沐,巾一;浴,巾二。”郑玄注:“巾,所以拭汙垢。”《周礼·天官·幂人》:“幂人掌共巾幂。”郑玄注:“共巾可以覆物。”《急就篇》卷二:“靸、鞮、卬角、褐、、巾。”颜师古注:“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头也。一曰裹足之巾,若今人裹足布也。”简文中“巾”字前定语有“衱”字,那么“巾”字不太可能是头巾、试巾之类的东西。
  不过“巾”还有“蔽膝”之义。蔽膝系在腰前,略似围裙,长可遮膝。《尔雅·释器》:“衣蔽前谓之襜。”郭璞注:“今蔽膝也。”《方言》卷四:“蔽厀,江淮之间谓之袆,或谓之袚。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自关东西谓之蔽厀。齐鲁之郊谓之衻。”《释名·释衣服》:“韨,鞸也。鞸,蔽膝也,所以蔽膝前也。妇人蔽膝亦如之。齐人谓之巨巾。田家妇女出至田野,覆其头,故因以为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所以我们怀疑简文中的“巾”可能当是覆盖在“衱”上的“蔽膝”而言。
  正如上文中王贵元先生已经指出,同批遣策中所记随葬物品前的定语多言质地和颜色,不过也言及用途。如:
  简252:白绡乘云绣郭(椁)中絪度一,赤掾(缘)。按:“郭(椁)中絪度”,即用来放在椁中的絪度。
  简253:素乘云绣枕巾一,缋掾(缘),素。按:“枕巾”即用来放在枕头上的巾。
  简290:坐莞席三锦掾(缘)、二青掾(缘)。按:“坐莞席”即用来坐的用莞草席子。
  尤其是最后一例“坐莞席”中修饰语的顺序,恰好与“级(衱)绪巾”相一致。

  此外,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遗册所记随葬物品有不少可同一号汉墓相对照,其中有三支简所记分别为:绪一(375)、素二今三(377)、麻一(378)。“”字原简文作:。整理者认为:“,疑为‘巿’字,《说文·巿部》‘巿韠也,上古(引按:古后脱衣字)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引按:葱后脱衡字),从巾象连带之形。’”[11]不过对于“”字,诸家有不同看法。陈松长、何有祖两位先生释作“絉”,[12]伊强先生依据《古文四声韵》中所收“麻”字古文,以及《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麻”字,认为此字右部实从“”,并将其改释作“”,读为“”。《说文·巾部》:“,楚谓大巾曰。” [13]伊先生将此字释作“”,合于字形实际,当可信从,但读其为“”可能不一定合适。[14]《说文》中有不少从“”之字,如“肺”、“杮”、“斾”、“沛”等,而这些字在出土文献材料中却均从“巿”得声。裘锡圭先生据此指出《说文》中从“”声的字,原来也都应该是从“巿”声的。[15]由此可见,整理者将此字释作“”,训为“蔽膝”可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我们由此怀疑这里的“”可能正与一号墓简文中所记“级绪巾”中的“巾”所指相同,也当是指“蔽膝”。
  此外,汉代墓葬中亦发现有“蔽膝”这一随葬品,如:尹湾二号汉墓木牍一正:“青巨巾一。红练巨巾二、缕巨巾一。”马怡先生指出,此处的“巨巾”即《释名·释衣服》所云:“齐人谓之巨巾”的“蔽膝”。[16]
  由此可见,我们将简文中“级绪巾”理解为“用来覆盖在裾上的用紵做成的蔽膝”有一定的合理性。而简249作“绪巾一”,简250作“麻巾一”,可能是指用作他途的“巾”。这同三号汉墓简331“早(皂)巾一”、简332“楮(绪)巾一”所记内容可能相一致。
   
  【附记】小文蒙陈伟武师指导,特此谨致谢忱!

  (编者按:本文收稿日期为2006年3月15日。)


[1]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49页。
[2]李正光《马王堆汉墓帛书竹简》,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年,第260页。按:原简文字形可见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下),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39页。由于原简字形较小,我们此处选择了上述两处放大字形。另外247号简的字形可参见《简帛书法选》编辑组编《马王堆汉简·遣册》第72号简,文物出版社2000年。此处字形亦经过放大处理,远较原大照片清晰,可惜的是我们暂未能将此字形扫描进来。
[3]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530页。按:此字形误作246号简,实当为248号简。参见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下),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39页。
[4]李均明 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19—120页。
[5]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374页。
[6]同注[5] 第119页。
[7]同注[5] 第228页。
[8]同注[5] 第416页。
[9]同注[5] 第114—115页。
[10]同注[5]第438页。
[11]本文所引三号墓遣册及释读意见均出自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12]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530页。何有祖《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简牍释文与注释商榷》,简帛研究网站,2004年12月19日。
[13]伊强《谈〈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遣策〉释文和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7-28页。
[14]《说文·巾部》:“,楚谓大巾曰。”而《方言》卷四:“蔽厀,……魏、宋、南楚之间谓之大巾。”小文初稿时曾由此以为“”亦可指“蔽膝”,但囿于所见,至今尚未发现其用作“蔽膝”的确切用例,故修改时放弃了此说。
[15]裘锡圭《读上博筒〈容成氏〉札记二则〉,载《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书局2004年。“肺”、“杮”、“斾”、“沛”诸例字的出处亦见裘先生文,同时裘先生在文中指出“《论文》(引按:当为《说文》之误排)从‘’声之字的篆形可能是有问题的。”
[16]马怡《尹湾汉墓遣策札记》,载《简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