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盖”小考
作者:尹遜  發布時間:2006-07-19 00:00:00

(首發)

  馬王堆三號漢墓遣策裏有一種被稱作“遷蓋”的東西,見於以下兩簡。
  簡7:偶人二人,其一人操遷蓋,一人操矛。
  簡8:遷蓋一。[1]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在簡7的注釋中說:“‘遷’與‘仙’通。《釋名·釋長幼第十》:‘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2]按此說對“遷蓋”一詞的理解實質上沒有什麽幫助。鄭曙斌《馬王堆三號漢墓遣策之“明童”問題研究》一文引到簡7時,在“遷蓋”後括注作“華蓋”,[3]但對“遷”字的解釋仍無著落。
  我們懷疑“遷蓋”即文獻中的“繖蓋”(“繖”後多寫作“傘”)。“遷”上古音是清母元部,繖是心母元部,二者疊韻,清母和心母同是齒音。因此從古音上說,“遷”讀作“繖”是可以成立的。《說文新附·糸部》:“繖,蓋也。從糸,散聲。”《慧琳音義》卷六十二“繖柄”注:“繖,以帛爲之,可以障雨及日也。”《小學鉤沉·通俗文下》:“張帛避雨謂之繖蓋。”《慧琳音義》卷二十九“繖蓋”注:“繖蓋者,覆蔭身也。”在古書裏,“繖蓋”可以作爲儀仗之一種。《南史·卷六十二·鮑泉》:“(鮑泉)常乘高幰車,從數十左右,繖蓋服玩甚精。”《南史·卷六十三·王神念》:“洪雅乘平肩大輿,繖蓋、鼓吹,羽儀悉備,翼從入長沙城。”
  在馬王堆三號漢墓中還出土了六枚小結木牘,其中簡42(木牘):“右方男子明童,凡六百七十六人。其十五人吏,九人宦者,二人偶人,四人擊鼓、鐃、鐸,百九十六人從,三百人卒,百五十人奴。”這裏提到的“偶人二人”,指的就是簡7所記的“偶人二人”。簡42(木牘)中的“九人宦者”,即簡5所記“宦者九人,其四人服羊車”。因此,簡42所記既有車,又有從者、遷(繖)蓋,還有鼓樂。將之與上引《南史》文相比,頗為相類。

  (编者按:本文收稿日期为2006年7月17日)


[1]《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48頁,圖版二〇。文物出版社,2004年。
[2]《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48頁。
[3]《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1期41頁。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