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漢簡用字證《說文》釋義例
作者:郝慧芳  發布時間:2007-03-20 00:00:00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05級研究生)

(首發)

  [摘 要]《說文》中部分字的釋義有很多不見於後世文獻,或者在文獻中的用例非常少。出土于張家山的西漢簡,為某些《說文》的釋義提供了新的文獻用例。茲就筆者所見的十多例選列於下。
  [關鍵字]《說文》;張家山漢簡;用字
   
  張家山漢簡《曆譜》簡文記錄了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四月至呂后二年(西元前186年)後九月間各月朔日干支,由此可知,張家山漢簡二四七號墓及所出竹簡年代的下限在西漢早期。此簡在東漢《說文》之前而又去《說文》不遠,所以我們推測其在詞語的使用和漢字的書寫上應當和《說文》有相當大的一致性。《說文》中所收字及其釋義有很多不見於後世文獻,或者在文獻中的用例非常少,這裏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說文》所收字及釋義均罕見或未見於後世文獻;一種是對於《說文》記錄的釋義,後世文獻用不同的字形(通假字、異體字、後起字等)來記錄。通過閱讀張家山西漢簡釋文,我們發現其用字可以為《說文》的部分釋義提供例證。

  一、《說文》所收字及其釋義均未見或罕見於後世文獻。
  【
  《說文·牛部》:“,二歲牛。從牛巿聲。”古代典籍中很少見這一義項的用例,張家山漢簡中有1例。
  *玄食之各半其馬牛食。(二年律令421-422)[1]
  【頯】
  《說文·頁部》:“頯,權也。”段注:“權者,今之顴字。”典籍中很少見用作“顴骨”義的,張家山漢簡中有7例。通常“顏”“頯”連用,表示額頭和顴骨。
  奴婢毆庶人以上,黥頯,畀主。(二年律令30)
  奴婢有刑城旦舂以下至遷、耐罪,黥顏頯畀主。(二年律令122)
  司寇、遷及黥顏頯罪贖耐。(二年律令129)
  奴婢自訟不審,斬奴左止(趾),黥婢顏頯,畀其主。(二年律令135)
  ◇□頯畀主。(二年律令159)
  苦頯及顏痛,漬以寒水,如餐頃,掌安(按)顫,指據發,更上更下而謼(呼)虖虖,手與口俱上俱下,卅而已。(引書97)
  黥媚顏頯,畀禒,或曰當為庶人。(奏讞書15-16)

  【胅】
  《說文·肉部》:“胅,骨差也。”段注:“謂骨節差忒不相值。”意即脫臼。典籍中少見與這一意義相合的用例。張家山漢簡中有2例。
  折枳(肢)、齒、指,胅體,斷決鼻、耳者,耐。(二年律令27)
  毆折人枳(肢),胅體,及令佊(跛)蹇。(二年律令65)

  【
  《說文·肉部》:“,肉表革裏也。從肉弱聲。”《急就篇》:“肌脯臘魚臭腥。”在其他的典籍中少見。張家山漢簡中見1例。
  夫以利刀切肥牛肉枹(庖)俎上,筋盡斬。(奏讞書164)
  【
  《說文·糸部》:“,絆前兩足也。從糸須聲。漢令蠻夷卒有。”段注:“疑有奪字。……此當云:蠻夷卒有罪當之。”且段注把“”改為“”,注:“《莊子·馬蹏篇》:連之以羈,崔云:絆前兩足也。《吳都賦》:麋麖。劉注同。”《說文》的這一義項及字形在其他古代典籍中較少見。張家山漢簡中有1例。
  *(敖)悍,完為城旦舂,鐵其足,輸巴縣鹽。(奏讞書181)
  【
  《說文·糸部》:“,周行也。從網米聲。《詩》曰:‘入其阻。’”段注:“各本作周行也……乃涉鄭箋而誤,今尋上下文皆網名。”故改作“網也”。“”在其他古代典籍中非常少見,張家山漢簡中見1例[2]
  軍眾則,將爭以乖者,攻之。(蓋廬32)
  【貲】
  《說文·貝部》:“貲,小罰以財自贖也。”用錢財來替代徭役等懲罰。典籍中用例少見。張家山漢簡中有4例。
  已徭及車牛當徭而乏之,皆貲日十二錢,有(又)賞(償)乏徭日。(二年律令401)
  發傳送,縣官車牛不足,令大夫以下有訾(貲)者,以貲共出車牛及益,令其毋訾(貲)者與共出牛食、約、載具。(二年律令411)
  它收已賣,以賈(價)畀之;及除坐者貲,貲□人環(還)之。(奏讞書123)

  【瞗】
  《說文·目部》:“瞗,目孰視也。從目鳥聲。讀若雕。”《廣韻·蕭韻》:“瞗,舒視。”其他古代典籍中未見用例。張家山漢簡中有2例。
  南郡卒史蓋廬、摯田、叚(假)卒史瞗複攸等獄簿。(奏讞書124)
  四月辛卯瞗有論去。(奏讞書126)


  二、《說文》所收字記錄的釋義,後世文獻用其他字形來記錄。
  【*
  《說文·力部》:“*,健也。從力敖聲。讀若豪。”段注:“此豪傑真字,自叚豪為之,而廢矣。”其他傳世文獻中未見用例。張家山漢簡中有3例。
  *悍,完為城旦舂。(奏讞書181)
  *悍,完之。(奏讞書187)
  而甲夫死不悲哀,與男子和奸喪旁,致次不孝、悍之律二章。(奏讞書187-188)

  “*悍”原釋文注釋為“敖悍”,據《說文》“*悍”即“豪悍”。“豪悍”在古代典籍中常見。比如:宋王安石《祭周幾道文》:“意氣豪悍,崩山決澤。”《農政全書·卷八》:“彼豪悍之民作奸犯科者,曾何愛於錙銖。”《明史·華敏傳》:“家人外親,皆市井無籍之子,縱橫豪悍,任意作奸。
  【挌】
  《說文·手部》:“挌,系也。從手各聲。”段注:“凡今用‘格鬥’字皆當作此。”古代典籍中“挌”的用例罕見。張家山漢簡中有8例。
  武挌鬥,以劍傷視,視亦以劍傷武。(奏讞書37)
  視捕武,誠挌鬥,以劍擊傷視,它如池。(奏讞書38-39)
  以軍告,與池追捕武,武以劍挌鬥,擊傷視,視恐弗勝,誠以劍刺傷武而捕之,它如武。(奏讞書39-40)
  武雖不當受軍弩(奴),視以告捕武,武宜聽視而後與吏辯是不當狀,乃挌鬥,以劍擊傷視,是賊傷人也,何解。(奏讞書41-42)
  武挌鬥傷視,視恐弗勝,誠以劍刺傷捕武,毋它解。(奏讞書44-45)
  武挌鬥,以劍擊傷視,視亦以劍刺傷捕武,審。(奏讞書46-47)
  *挌掾獄,見罪人,不以法論之,而上書言獨財(裁)新黔首罪,是欲繹(釋)縱罪人也。(奏讞書146-147)
  所捕挌(格)鬥而殺傷之。(二年律令152)

  以上前六例,原釋文釋為“格”,誤。據圖版應為“挌”。
  【
  《說文》“”“索”有別。《說文·宀部》:“入家搜也。從宀索聲。”段注:“經典多假索為之。”《說文·巿部》:“艸有莖葉,可作繩索。”在“搜索”這一義項上,古代文獻中罕見用“”的例句。張家山漢簡中有8個用“”的例句,其中兩例用作地名,其餘都用作“搜索”義。
  盜出黃金邊關徼,吏、卒、徒部主者智(知)而出及弗,與同罪;弗智(知),弗得,戍邊二歲。(二年律令76)
  吏主若備盜賊、亡人而捕罪人,及捕罪人,若有告劾非亡也,或捕之而非群盜也,皆勿購賞。(二年律令154-155)
  制詔相國、御史,諸不幸死,家在關外者,關發之,不宜,其令勿,具為令。(二年律令500)
  不幸死,縣道若屬所官謹視收斂,毋禁物,以令若丞印封櫝槥,以印章告關,關完封出,勿。(二年律令501)
  南郡江水以南至南水,廿里置一郵。(二年律令264)(“”作地名)
  ……閑陽,女陰,,焉(鄢)陵……(二年律令460)(“”作地名)

  【
  《說文·手部》:“,手也。”段注:“各本作手掔也,今正。……俗作捥。” 《集韻·換韻》“,或作腕、捥。”在“手腕”這一含義上後世未見用“”的用例,張家山漢簡有1例。
  前厥以利股膝,反以利足蹢。(引書101-102)
  【
  《說文·水部》:“,議辠也。從水獻,與法同意。”《字彙·水部》:“,與讞同。按:此字有從言者,從水者。從言,以言議罪也。從水,議最如水之平也。義各有取。”刑獄之事有疑上報稱為“”。後世典籍中用“”的用例很少。張家山漢簡中有24例。
  縣道官守丞毋得斷獄及(讞)。相國、御史及二千石官所置守、叚(假)吏,若丞缺,令一尉為守丞,皆得斷獄、(讞)獄,皆令監臨庳(卑)官,而勿令坐官。(二年律令102-103)
  十一年八月甲申朔己醜,夷道丞嘉敢(讞)之。(奏讞書1)
  疑毋憂罪,它縣論,敢(讞)之,謁報。(奏讞書6-7)
  十一年八月甲申朔丙戌,江陵丞驁敢(讞)之。(奏讞書8)
  疑媚罪,它縣論,敢(讞)之,謁報。(奏讞書15)
  十年七月辛卯朔癸巳,胡狀,丞憙敢(讞)之。(奏讞書17)
  疑闌罪,系,它縣論,敢(讞)之。(奏讞書23)
  十年八月庚申朔癸亥,大(太)僕不害行廷尉事,謂胡嗇夫(讞)獄史闌,(讞)固有審,廷以聞,闌當黥為城旦,它如律令。(奏讞書26-27)
  胡丞憙敢(讞)之。(奏讞書28)
  疑解罪,系,它縣論,敢(讞)之。(奏讞書32-33)
  取(娶)亡人為妻論之,律白:不當(讞)。(奏讞書34-35)
  江陵餘、丞驁敢(讞)之。(奏讞書36)
  疑武,視罪,敢(讞)之,謁報,署獄如廥發。(奏讞書47)
  漢中守(讞)。(奏讞書49)    河東守(讞)。(奏讞書60、61)
  北地守(讞)。(奏讞書51、53)蜀守(讞)。(奏讞書54、56、58)
  奏(讞)書。(奏讞書228背)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2]張家山二四七號墓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許學仁.張家山M247漢簡〈蓋廬〉篇釋文訂補[J].“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論文.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

  The Characters in the Bamboo Slips Buried in the Han Dynasty (漢)Tomb in Zhang jia shan(張家山) confirm the meanings of Shuo wen說文

Hao Huifang

  (Chinese Depart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he meanings embodied in Shuowen(說文), some cannot be founded in the early books, some was very few in the ancient books. The Characters in the Bamboo Slips Buried in the Han Dynasty(漢) Tomb in Zhang jia shan(張家山) supplies the new examples for some meanings of Shuowen. There are thirteen characters in the article to confirm something right in Shuowen.
  Key words: in the bamboo slips buried in the Han Dynasty (漢)tomb in Zhang jia shan(張家山)Shuo wen(說文);the characters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07年3月17日。)


[1]文章中所引張家山漢簡釋文出自《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在不影響原文的前提下,釋文字形一般用簡體,繁簡字形不能一一對應時,遵照原簡圖版,選用正確的字形。
[2]《說文》“”,前人有不同的的解釋。對於該字在張家山漢簡中的釋義,《張家山漢簡(二四七號墓)釋文》注釋:“疑讀為‘迷’。”許學仁《張家山M247漢簡〈蓋廬〉篇釋文訂補》:“,上從橫目,下從米聲。”兩種說法還有待於商榷。許說“字形上從橫目”,誤,據張家山漢簡圖版上應從網,而非從目,與《說文》所收字形同。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