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懸泉置出土漢簡所見人名綜述(一)
作者:張俊民  發布時間:2007-04-28 00:00:00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的簡牘有釋文編號者1.8萬枚,在2003年初釋文的定稿最後完成。有感于居延新簡出版不久有《居延漢簡索引》[1],筆者認為有必要在懸泉漢簡釋文發表的同時完成此類索引,並且這一工作也最好由甘肅方面完成。在完成懸泉漢簡人名索引的之後,覺得有必要對整個懸泉漢簡所見的人名作一些簡單檢討,約可以分為一下幾個方面。即:單名一字者、二字一名者、複姓、少數民族人名、與中央官吏相關者、有名有字者、名字中有敬稱者等等。是否恰當,就教於大家。限於篇幅,本文主要涉及前二者。
  一、單名一字者
  懸泉漢簡作為西北地方出土漢簡的一部分,其中出現的人名與西北地方簡牘檔案文書的人名最大的一個特徵是多僅言名,不言姓。單名一字者常見者,如:“光”、“敞”、“博”、“弘”等等。這些人名有單獨出現者,有數人一併出現者;數人一併出現者,每個人名字與名字之間或有點斷鉤識。其中部分人名又可以根據簡牘出土的層位地點、官名和時間復原出原本的姓。大部分情況則因為懸泉漢簡前後延續百餘年,同名者較多,若無確鑿的證據,最好不要比附它簡找姓。
  經過簡單梳理,懸泉漢簡中出現的單名一字者主要有:“敞”:188見;“光”:150見;“弘”:134見,“賞”:98見。
  以“光”為例,懸泉漢簡中有“御史大夫臣光”(ⅤT1611③:311)[2]、“效穀守丞光”(ⅤT1812②:392)、“廣至丞光”(ⅤT1611③:66)、“縣泉廄嗇夫李光”(ⅤT1210③:90)、“禦薛光”(ⅤT1311③: 86)等等。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縣泉廄嗇夫李光[3]”,因為與其相關的文書較其他可能多一些。僅從文字來看,如果見到懸泉廄嗇夫光,我們就可以聯想到這個“光”的最大可能是姓李;如果因為簡文殘斷見到“□泉廏嗇夫李光”、“□泉廄嗇夫光”、“泉廄嗇夫光”、“泉嗇夫李光”、“嗇夫李光”,在懸泉漢簡中定之為“縣泉廄嗇夫李光”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與“縣泉”、嗇夫、光等要素相關的簡文有:
1、泉廄嗇夫光受敦煌東武裏范章                  T0314: 38
2□廄嗇夫光                                T0314: 40
3、河平四年七月辛亥朔戊辰縣泉廄嗇夫光移廷
  傳馬名籍一編敢言之掾□□□□□             T0315: 34
4、廄嗇夫光敢言之廷檄曰小府書曰官                   T0109②:31
5  九月丙辰朔甲申縣泉置嗇夫光敢言之謹移徒復作茭日作
        簿一編敢言之                           T0112:84
6、五鳳元年九月丙辰朔戊午縣泉置嗇夫光敢言之謹移謹兵鞍勒簿
  一編敢言之                                 T0112:1
7、泉置嗇夫光敢言                (削衣)            T0114:85
8、陽朔三年三月戊申朔申縣泉廄嗇夫光叩頭死罪敢言之□   T0210①:58
9、丁亥縣泉置嗇夫光敢言之廷移府                     T0111:149
10、河平五年二月戊戌縣泉置嗇夫光敢言之謹案置徒       T0115 ③137
11出錢四百以買死馬肉二匹 一匹名曰逐善  十一月戊寅嗇夫李光廚嗇夫宮佐順賞市
                          一匹名曰破石                  T0114②:90
12、出粟一石二鬥   河平四年十二月甲申縣泉廄嗇夫光付遮要廄佐忠(右齒)
  T0114②:207
13出粟六鬥  未利  河平五年正月甲戌縣泉嗇夫光付遮要佐忠∨霸送大農史食馬      
  T0114②:213
14、入穈小石四石五鬥    茭十五石   陽朔元年六月庚子縣泉置嗇夫光受廣至廄
  嗇夫雲    (右側有刻數)                               T0214:364
15、河平四年十一月壬戌縣泉置嗇夫光敢言之府五官車掾即日 ⅡT0215②:13
16遣故嗇夫光校調帣丗                       T0215S103
17、出粟三鬥   陽朔元年五月壬縣泉嗇夫光付遮要禦定      ⅡT0215②:35
18、·初元四年閏月嗇夫李光校受廚佐憲見穀簿           ⅡT0216②455
19、永光三年二月丁巳朔壬戌縣泉廄嗇夫李光佐參敢言之廷  T1210: 90
20、效穀縣泉置嗇夫光以亭行                           8789DXC1
21、平裏戶人簪嫋李光年卅五戶一口一      縣吏         T0113:146
  從上述21簡的文字記錄來看,符合“縣泉”、“嗇夫”、“光”諸條件的簡文,其中1條屬於削衣,即簡7。簡20從簡牘的形制分析屬於封檢形式,標明郵書傳遞的目的地與收件人是懸泉置與懸泉置嗇夫。簡21因為有“縣吏”、“李光”,我們把它看作是記錄懸泉置廄嗇夫李光籍貫與爵位的簡。通過對其他簡牘的分析可以判斷:
  這些簡牘的時代:按照漢代的年號紀年分別是有五鳳元年(簡6)、永光三年(簡19)、初元四年(簡18)、陽朔元年五月(簡17)、河平四年(簡12、簡15)、河平五年正月(簡13)、河平五年二月(簡10)、陽朔元年六月(簡14)、陽朔三年(簡8)。其中簡6五鳳元年(BC57年)為最早,最晚是簡8陽朔三年(BC22年),前後延續近40年。
  此種分析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紀年的年號問題,一個是“光”是不是一個人。年號問題在舊有的居延漢簡也曾出現,即史書記載的年號與簡牘上的實際使用年號有一定的出入。類似如本文中的河平五年正月、二月,在史書稱陽朔元年。但是考慮到年號的更替與實際使用地域的的差異,這種情況在漢代文書中是可以理解的。這裏有兩篇文章可以參考,一篇是任步雲《甲渠候官漢簡年號朔閏表》[4],一篇是張德芳《懸泉漢簡中若干紀年問題考證》[5]
  本文所引簡文涉及的“光”或稱“縣泉廄嗇夫李光”、或稱“縣泉置嗇夫光”、或稱“縣泉嗇夫光”、或稱“嗇夫李光”。“縣泉廄嗇夫”可以簡稱“縣泉嗇夫”、“嗇夫”,因為懸泉置在規模最大時最高級別官吏是“丞”,丞下“置”、“廄”、“倉”、“廚”等“嗇夫、佐”。即“廄嗇夫”與“置嗇夫”是有一定區別的,但是“廄嗇夫”與“置嗇夫”都有簡稱“縣泉嗇夫”的可能。這樣在人名一樣的時候,如果不仔細分析就會出現二人混為一人的可能。如前所述“光”前後延續近40年就是一個例證。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可以參照李均明編輯“人物志”的方法[6],將懸泉置出現的人名按照部門、紀年分類排比就可以完成懸泉置的人物編年,從而確定不同時期、不同部門懸泉置出現的人名。
  通過對懸泉置出現的人名簡單檢索,可以發現在五鳳元年與陽朔三年之簡還有一些懸泉廄嗇夫名字,分別是黃龍元年 “縣泉廄嗇夫赦”、永光四年“縣泉廄嗇夫奉光”和建昭二年的“縣泉廄嗇夫遂成”。這樣就可以確定上述所引簡文中的“光”不是一個人了。簡文是:
22、永光四年閏月丙子朔壬辰縣泉廄嗇夫奉光敢言之龍勒敦煌遮要魚離置
  T0116:48
23、建昭二年七月甲辰縣泉廄嗇夫遂成付遮要佐畜壽   (右齒)
                                          T0115②72
24、黃龍元年八月庚午朔戊戌縣泉廄嗇夫赦敢言之謹移所假騎馬官角馬病死
  爰書一編敢言之                            T0115③83 
  這樣一來,就會發現:在五鳳元年(BC57年)有一個任懸泉置嗇夫的“光”,黃龍元年(BC49年)懸泉廄嗇夫是“赦”,初元到永光三年(BC48—BC39年)懸泉廄嗇夫是“李光”,永光四年(BC40年)懸泉廄嗇夫是“奉光”,建昭二年(BC37年)懸泉廄嗇夫是“遂成”,河平、陽朔之時(BC28-21)懸泉廄嗇夫又是“光”。
  作為御史大夫的“光”,漢簡中有:
25、丞相臣方進御史大夫臣光昧死□
  □諸官奴婢年五十六以上及罷癃不任事産□          T1611③:311
  本條漢簡中出現的“光”,以《漢書·百官公卿表下》(卷19下)應為孔光。孔光在永始二年十一月,以諸吏散騎光祿勳的身份為御史大夫,綏和元年九月遷為廷尉。又丞相方進,即《漢書》所記翟方進。查《漢書》翟方進為丞相的年代是永始二年十一月(《百官公卿表下》),綏和二年二月以丞相身份卒(《漢書》卷10《成帝紀》)。根據史書的記載,懸泉出土的這條簡文雖然殘斷,但是具體的簡文年代就可以大體確定了。從文書格式可知是丞相臣方進、御史大夫臣光二人聯名上書皇帝,要求對年齡在56歲以上的官奴婢和殘疾人進行優待。類似的簡文格式應該是詔書的一部分,只是具體的條文不太清楚而已。本簡可以證明在成帝之時亦有此制。
  二、二字一名者
  由兩個字組成一個人名,構成二字一名。漢簡中此類方法常見的有“千秋”、“子方”、“廣宗”、“延年”、“益壽”等。懸泉漢簡中二字一名者,除僅有二字無姓氏外,還有一種姓氏齊全的方式。據不完全統計,懸泉漢簡中“千秋”84見,“延年”75見,“奉憙”39見,“廣宗”34見,“益壽”20見。以“千秋”為例,其中無姓氏者59見,有姓氏者25見。有姓氏者“千秋”分別是張氏5見,田氏4見,王氏4見。官位最高者是敦煌太守千秋,有52見。相關簡文是:
26、二月壬午敦煌大守千秋      
  將以畀長言如律令                    T0114:140
27敦煌大守千秋長史昌丞忠謂敦煌
  次為駕……傳舍郡邸如律令               A
  廣校候印               
  六月丙子寺門徒旁以來                 B    T0111:461AB
28閏月辛未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敢告中部宜禾都尉卒人謂郡庫守部千人縣寫移書到亟召遣
     吏將日夜馳詣禦史在所敦煌傳舍物故白報如律令敢告卒人/掾禹守卒史尊書佐義助佐敞ⅡT0114③:465
29、甘露二年七月戊子朔乙卯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破胡謂效榖
  廣至西都水官前省卒助置茭今省罷各如牒書到自省卒徒茭如律令
  T0114③:521
30、甘露二年三月庚寅朔甲寅敦煌大守千秋丞破胡謂縣置案官縣□
  為傳馬運茭各有數大守行縣膚脫牛皆羸瘦遣人以書□     T0115③74
31、甘露二年七月戊子朔辛醜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破胡謂效榖書言甘井驛馬一匹病狂縣泉
  驛馬一匹傷不可用行軍書有到擇騎馬厚輕者二匹補傷敦煌養食毋令羸瘦遣ⅡT0115③79
32、甘露二年七月戊子朔壬寅敦煌大守千秋長史憙丞破胡謂縣律曰諸乘置其傳不為急及乘傳者驛駕□
  令葆馬三日三日中死負之郡當西域空道案廄置九所傳馬員三百六十匹計以來死者                                                 T0115③80 
33、甘露二年三月庚寅朔庚戌敦煌大守千秋丞破胡□□
  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 掾禹助府佐□       T0115 ③204
34……朔己未敦煌大守千秋守部候修仁□□□丞破胡謂
  與守丞俱上永光三年計丞相府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掾光書佐順    二月甲□?                                T0115③205
35、黃龍元年三月癸卯朔壬戌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謂過所河津關
  肥市藥安定郡中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十月辛醜
  T0115③346A
36敦煌大守千秋□□□□
  再拜言謹賣牛三鬥入置                       T0115④63B
37、初元二年四月庚寅朔乙未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守部候修仁行丞事謂縣遣司馬丞禹案
  事郡中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四月乙巳東丿       T0213②:136
38、初元二年正月壬戌朔丁卯敦煌大守千秋謂縣遣重候丞□□□縣鄉中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正月丁亥西                 T0213②:138
39、甘露三年十一月辛巳朔乙巳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破胡謂過所縣河津遣助府佐
  楊永視事上甘露三年計最丞相禦史府乘用馬一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十一月丙辰東                            0213②139 40、初元年閏月癸巳朔丙申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破胡謂過所縣津遣淵泉亭長韓長逐命三
  輔隴西上郡西河郡乘用馬二匹  當舍傳舍郡邸從者如律令    三月癸亥西ⅡT0213②140
41、甘露二年正月庚戌敦煌大守千秋庫令賀兼行丞事敢告酒泉大
  罷軍候丞趙千秋上書送康居王使者二人貴人十人從者
  九匹驢丗一匹橐他廿五匹牛一戊申入玉門關已閣□   T0213③6
42甘露二年三月辛卯朔壬辰敦煌大守千秋謂縣遣守屬李眾逐事敦煌當舍傳舍從者
  如律令                                 T0213③25
43、初元年十一月癸亥朔庚辰敦煌大守千秋守部千人章行長史事丞破胡謂過所河津遣守卒史
  ……上獄計最邊縣□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正月癸醜東
                                              T0213③114
44、□□□□□□□□朔己醜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破胡謂過所河津遣守卒史蓋延壽奉上捕亡乘用
  ……  乘馬二匹當舍  傳舍郡邸從者如律令 四月丁巳西 ⅡT0213③120
45、□□□年□月庚戌朔□□敦煌大守千秋守部千人章行長史事守部候修仁行丞事謂縣遣□
  □□□光陳廣徙民田當□當舍傳舍從者從者如律令 二月丙午西ⅡT0213③121
46初元年閏月癸巳朔乙卯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謂過所河津遣敦煌□丞□
  傳送□□河東弘農郡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掾安世守屬段守書佐敞       T0213③126
47、八月乙卯敦煌大守千秋長史章守部候修仁行丞事下部都尉官縣承書從
  事下用者如詔書          / 掾慶屬武守書佐敞   ⅡT0214②:558
48……將詣田部□□□□使護伯卿死言……入驢橐□□□用後□□□□上烏孫
  □如故令大守千秋
  ……書言即調驢三百匹橐它百廿□□塞外轉餘見皆□□□□□□□□
  □□物故毋以補□□                                     ⅡT0214③:72
49、初元年五月丙申朔戊申敦煌大守千秋丞破胡謂縣遣     ⅡT0214③:328
50、永光四年七月己卯朔甲午敦煌大守千秋長史意守部候修仁行丞
  令以詔書買騎補如牒書到□□□食毋令□□□□如律令ⅡT0215②:433
51、九月癸卯敦煌大守千秋                 ⅡT0215②:476
52、三百八十六匹直二百七十五建昭四年九月己酉敦煌大守千秋長史ⅡT0216②263
53□□□     朔癸亥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
  ……            ?         二月甲子□□    T0216②: 845
54、三月甲寅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賢謂□□□□□□
  尉卒人謂縣官寫移書到如報如律令     府令史孔卒史楊掾□佐義
  T0216③·105
55、初元二年四月庚寅朔癸醜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丞破胡謂縣遣守屬□□昌行
  □□□
  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五月壬戌西        T0313: 5
56……露四年閏月己卯朔庚寅敦煌大守千秋長□
      ……守部候賢行丞事謂……當傳舍如律令        T0313: 9
57朔戊戌敦煌大守千秋長史章丞賢                  T0313: 28
58□□□        初元年七月乙亥朔甲辰敦煌大守千秋……
  □軺傳□    當舍傳舍如律令   七月乙卯東       T0314: 63
59、初元年十月甲子朔庚午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党……效穀縣泉置□
  □時……                                  T0517: 27
60□朔壬寅敦煌大守千秋長史
  丞事謂敦煌以次                  
  舍如律令                               T1210: 50AB
61、使大月氏副右將軍史柏聖忠將大月氏雙靡
  翎候使者萬若山副使蘇贛皆奉獻言事詣
  在所以令為駕一乘傳
  永光元年四月壬寅朔壬寅敦煌大守千秋長史章倉
  長光兼行丞事謂敦煌以次為駕當傳舍
           如律令   四月丙午過東                 T1210: 132AB
62、永光三年正月丁亥朔癸醜敦煌長史千秋丞延壽謂過所縣道河津遣淵泉亭長李
  猛為郡治傳
  車長安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月□□□東  T1211: 4
63、永光元年十月丁亥敦煌大守千秋長史章倉長光行丞     T1211: 24
64、永光三年正月丁亥朔癸醜敦煌大守千秋
  屬陳孝辟詔獄囚單武證大三輔大常界乘用馬二□         T1309: 17
65黃龍二年正月戊戌朔癸卯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守部千人車行丞事謂過所河津遣
  廣至長唐充國送詔獄囚長安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正月戊申東 
                                    T1310: 213
66□朔己巳敦煌大守千秋縣泉置次日    (習字)ⅤT1311: 136
67    大守千秋長史奉憙謂
  舍如律令           ……              T1311: 181
68五鳯元年十二月乙酉朔戊申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庫丞捐之兼行丞事謂過所河津
  遣□史詣道上書乘用馬一匹當舍傳舍如律令?正月甲寅過西
                                           T1312: 38
69、七月乙丑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守部候修仁行丞事下當用者小府伊循城都尉
  守部司馬司馬官候移縣置廣校
  廣校候郡庫承書從事下當用者如詔書  ╱掾平卒史敞府佐壽宗
                                               T1312: 44
70、甘露四年六月丁醜朔丁醜敦煌大守千秋長史奉憙謂縣遣助府佐敞罷卒郡中
      以令為駕……   如律令   六月□□西     T1410:1
71、永光元年三月戊子敦煌大守千秋
  三人關未敢內今入處待報
  到各□吏禦記到令亡覺部界中      A
  周生駁名曰□鷹
  宋氏騅名曰驚烏      B               T1411:9AB
72  敦煌大守使守屬呂輔趣軍食郡中  
  以令為駕一封軺傳  二月丁亥東丙申西
  甘露五年□□□酉朔甲申敦煌大守千秋長史
  奉憙謂□□以次為駕當舍傳舍如律令           T1412:1AB
73大守千秋長史奉憙守部
  □乘用馬二匹                              T1510②:29
74、永光二年二月癸巳朔庚子敦煌大守千秋長史章守部候修仁行丞事謂縣遣守屬
  張充辦軍食
  郡中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T1510②:84
75□戌酒泉大守慶忌長史丞賞敢告敦煌大守千秋□□寫移書到自
  旁郡如律令敢告卒人       ……史宗書佐順        T1611③:253
76、六月庚申朔戊子敦煌大守千秋     (削衣)          91F12③:1
77□往年遣種人十八人之唐蕤國行地可居不今年其八人還言唐蕤地
  水□     (殘觚)               A
  煌大守千秋長史章中部□……□□□酒泉大   B
                   C                        92DXC71ABC
  上述所引52條簡牘文字,除去習字簡66和削衣76,尚有50枚之多。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引述簡文,主要是想通過簡文提供的資訊,探討所涉及的問題。其中有吏員的變更、文書分類、制度的演變和管理方式。
  以文書分類而言,根據懸泉漢簡的文書形成與使用狀況,上述50簡中有很大比例是屬於當時懸泉置日常運作產生的文書,即“傳”文書。首先在懸泉置出現的“傳”文書本身是抄件,記錄經過此處來往人員的身份;其次是因為懸泉置要為這些人提供食、住、行諸多方面的服務。由之產生的文書,可以為以後的考課提供憑證。從這一方面可以考察漢代郵驛系統日常運作的狀況,乃至深層次的管理制度。由敦煌太守掛名的“傳”文書26簡。此外還有以敦煌太守等名義發出管理類文書14簡,屬於詔書的轉移公文用簡2(簡47、簡69)。一些簡文則因為簡牘殘斷,文意不全暫時不好分類。
  吏員變更。因為上述簡文撿出的條件是“敦煌太守千秋”,所以除通過簡文大體可以確定千秋任敦煌大守的時間,還可以通過與其一同出現的“長史”、“丞”,探討敦煌郡這一期間“長史”、“丞”的人員變動。在上述50簡中出現的紀年簡有,見下表。
  
  表一:  懸泉漢簡所見敦煌太守千秋紀年年表
  從上表所示西元紀年來看,千秋任敦煌太守的時間較長,最早的紀年簡是西元前57年,最晚的是西元前35年。前後延續23年。如此長的時間,首先給人的印象是千秋是不是一個人呢?因為在漢代同名者較多。如果沒有別的簡文可以證明在上述的23年間沒有其他人擔任過敦煌大守,那麼這個問題也就很難解決;當然,也可以通過史書記載來補正。好在懸泉漢簡中出現的敦煌太守的資料比較多,通過其他簡可以間接回答這一問題。如簡:
78、神爵四年八月己卯敦煌大守快長史佈施千人充行丞事謂小府縣官案徒復作官奴婢各有數□□□□                          T0314: 306A
79、黃龍元年十一月己亥朔己亥敦煌大守如意庫令□倉長史祖厲長弘行丞事謂過所遣敦煌令史□□以
  詔書……詣敦煌……將 作治渠當舍傳舍從者如律令  十月已巳東
  T1311: 125
80、初元二年十一月丁巳朔甲戌敦煌大守恭守部候脩仁行長
  呂安移簿使者涼州剌史治所乘用馬二匹當舍傳舍從者如 
                                            T1311: 37
81、永光五年六月癸酉朔癸酉使主客諫大夫漢侍郎當移敦煌大守書到驗問言狀
  事當奏聞毋留如律令                              T0216②:881A                                                                                   
82、七月庚申敦煌大守弘長史章守部候修仁行丞事謂縣寫移書到具移康居蘇韰
  王使者伯刀
  等獻橐佗食用穀數會月廿五日如律令   ╱掾登屬建書佐政光ⅡT0216②: 882
  簡78記錄神爵四年(BC58年)八月敦煌太守是“快”,可以看作是本文所述“千秋”的前任;簡79記黃龍元年(BC49年)敦煌太守名“如意”;簡80記初元二年(BC47年)敦煌太守名“恭”;簡81、82為一冊書,記永光五年(BC39年)敦煌太守名“弘”。從簡79、簡80和簡82所載敦煌太守人名來看,可以發現上面52條簡文所反映的敦煌太守在23年之間,並不都是名“千秋”,而是有變更。即“千秋”沒有擔任23年之久的敦煌太守。那麼是不是前後出現的“千秋”是一個人呢?因為時間與資料原因暫時不回答這一問題,可以留待以後處理。如果將懸泉漢簡中所有敦煌太守的資料加以排列,不僅可以發現任職人名的變化,還可以得到漢代中後期敦煌太守的年表。同樣以與敦煌太守一同出現的郡吏人名,如“長史”、“丞”也可以得到類似的年表。
  制度的演變和管理方式。懸泉漢簡作為漢代懸泉置日常運作的檔案文書,對於研究漢代的社會、經濟、郵驛與郵驛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將簡牘文字按照不同的方式加以歸類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的資訊。僅以上述所引“傳文書”來看,首先它告訴我們漢代郡級“傳文書”的格式形式,一般要有郡太守、長史、丞三者連署簽署,如果其中的一人不在,可以由別人“兼行”代理。
  使者的管理制度與方法,前引簡61記:
61、使大月氏副右將軍史柏聖忠將大月氏雙靡
  翎候使者萬若山副使蘇贛皆奉獻言事詣
  在所以令為駕一乘傳
  永光元年四月壬寅朔壬寅敦煌大守千秋長史章倉
  長光兼行丞事謂敦煌以次為駕當傳舍
           如律令   四月丙午過東            T1210: 132AB  
“使大月氏副”即副使者,原職為“右將軍史”,名“柏聖忠”。本身就是漢代的使者,在其完成出使任務後,返回途中帶有大月氏的使者,入關後,也要由敦煌太守簽署“傳”文書。
  簡32所引簡ⅡT0115③:80,與簡ⅡT0115③:81、簡ⅡT0115③:82為一冊書。其中不僅有漢律殘文“縣律曰:諸乘置其傳不爲急及乘傳者,驛駕□令葆馬三日,三日中死,負之。”還有敦煌郡共有九個類似懸泉置的驛站,驛站馬匹的定額是360匹,在一定的統計時間內卻死了368匹馬這一事實。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每個驛站的馬匹定員約是40匹,馬匹死亡之多令人心寒!敦煌太守下文,不是從馬匹使用不當上找問題的癥結,而是歸咎於管理不善。要求當事人負起責來,養好馬。
  83、三百六十八匹過員八匹令長丞不憂親嚴教主者吏馬飲食不得度病不以時醫治馬死者以故
  眾多甚毋狀縣泉置尤劇已論丞嗇夫書到案赦以來當負馬者趣責馬齒五歲以上至十二歲高                                      T0115③81
  84、五尺八寸以上豐厚任用者守丞行縣見所償馬如律令ⅡT0115③82 
  以上是就懸泉漢簡中經常出現的兩種人名格式所做的簡單介紹,前者是一字一名,後者是二字一名。並且以二者之中最為常見的人名與懸泉漢簡關係密切的懸泉廄嗇夫光、敦煌太守千秋作簡單剖析,其中有官吏任期的變更和相關制度的檢討。至於以懸泉漢簡中出現的人名、官名完成的有關懸泉置、敦煌郡的人物志則留待以後解決。

  原文發表在《隴右文博》2006年第2期。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07年4月20日)
[1](日)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居延漢簡索引》,關西大學出版部1995年。
[2]懸泉漢簡的簡號較長,前面的拉丁字母代表遺址分區,接其後是代表發掘年度的數字,D、X分別代表敦煌與懸泉置,後面是探方、層位與探方內簡牘的流水編號。本文省略代表發掘年度的數字與D、X。下同。
[3]本文所引簡文尊重釋文均作“縣泉”,一般行文作懸泉。下同。
[4]甘肅省文物工作隊等編:《漢簡研究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為行文方便,人名後省尊稱。
[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簡牘學研究》第四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李均明:《居延漢簡居延都尉與甲渠候人物志》,《文史》第36輯,中華書局1992年版。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