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簡帛文字校《列女傳》訛字一例
作者:陳家寧  發布時間:2007-09-15 00:00:00

(厦門大學歷史系)

(首發)

  [摘要]本文根據前人的質疑,通過與出土簡帛字形的比較,論證《列女傳》“鄒孟軻母”篇中孟子所說的“不敏”當爲“不殹”之訛,讀爲“否也”。
   
  《列女傳》卷一《母儀傳》“鄒孟軻母”載:
  孟子處齊而有憂色。孟母見之曰:“子若有憂色,何也?”孟子曰:“不敏。”异日閑居,擁楹而嘆。孟母見之曰:“鄉(嚮)見子有憂色,曰‘不也’,今擁楹而嘆,何也?”孟子對曰:“軻聞之:君子稱身而就位,不爲苟得而受賞,不貪榮祿。諸侯不聽,則不達其上。聽而不用,則不踐其朝。今道不用于齊,願行而母老,是以憂也。”
  孟子面有憂色而嘆息,孟母兩次詢問緣由,孟子先是搪塞,第二次才解釋了原因。第一次回答“不敏”,答非所問,不知何意。孟母第二次問話,引述孟子第一次答話作“不也”,“不”讀如“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是”或“沒什麽”。這才是合情合理的。
  王照圓在《列女傳補注》中也提出了這個意見,稱:“據下文‘敏’當作‘也’。或作‘敢’字,形之誤耳。”[1]另臧庸《列女傳校正》曰:“(臧)庸案:庸著《拜經日記》向以‘敏’爲衍字,淺人妄增入。”[2]在這幾種推測中,以‘敏’當作‘也’字用的是校勘學中的內證法,可能性最大。下面我們再從字形上加以補證。
也”在秦系石刻、銅器文字中常以“殹”代之,段玉裁已經指出。[3]古音“也”在餘母歌部,“殹”在影母脂部,二者聲類准旁紐,韵部旁轉,故得通。在秦漢簡牘帛書中也有這種用法,如《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11簡:
  甲盜錢以買絲,寄乙,乙受,弗智(知)盜,乙論可(何)殹(也)?毋論。
  又《馬王堆漢墓帛書·胎産書》:
  故人之産殹(也),入于冥冥,出于冥冥,乃始爲人。
  原字作下揭諸形:
  1.  2.  3.  (《睡虎地秦簡文字編》45頁)
  4.  5.  6.  7.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122頁)
  古文字構形中作爲義符的“殳”與“攴”常常可以互換,上揭5號字形右旁即徑從“攴”作。另《包山楚簡》105簡中“殹”作“”,右亦從“攴”作。[4]對比漢簡“敏”字作“”(《武威儀禮簡·泰射》64簡),右從“攴”,左邊的“每”與上揭諸“殹”字所從的“醫”很相像,尤其其中2、3號字形,“醫”的上部有一尖筆,極易與“每”相混。
  因此我們從字形上推測,《列女傳》中孟子所說的“不敏”很可能爲“不殹”之訛。這可能是《列女傳》成書後在漢簡上傳抄的過程中,“殹”字被誤寫作了“敏”;或者稍後用楷書轉寫時,將隸書中的“殹”誤當作了與其字形極爲相近的“敏”。
  用“殹”表示“也”本是秦地的用法,秦統一全國以後,影響到關東地區,西漢以降還有傳承,體現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列女傳》的作者劉向是西漢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一生多半時間在三秦故地長安京城爲官,他生活的公元前一世紀,比馬王堆墓主下葬時約晚一個世紀。這個時代在這個地方很可能還保留著以“殹”爲“也”的用法,而被劉向所使用。武威《儀禮》簡寫于西漢末至莾新時期,略晚于劉向時代,此時“敏”的寫法與“殹”非常接近,或許《列女傳》中的這個訛誤就是在此前後産生的。
  “不殹”當讀爲“否也”。用“不(否)也”表示否定判斷在先秦兩漢時期的典籍中很常見。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須賈見之(范雎)而驚曰:“范叔固無恙乎?”范雎曰:“然。”須賈笑曰:“范叔有說于秦邪?”曰:“不也。雎前日得過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說乎!”
  范雎肯定回答用“然”,否定用“不(否)也”。又如《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
  專諸曰:‘君言甚露乎,於公子何意也?’光曰:‘不也,此社稷之言也,小人不能奉行,惟委命矣。’

  照我們的推測,《列女傳》記孟子第一次答話用“不殹”,孟母轉述時却寫作“不也”,一段之中“也”字用了兩種寫法,看似不合理。其實一段之中“殹”、“也”幷用在秦簡中就有例證,不足爲奇。《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64簡:
  頃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盜徙之,贖耐。可(何)重也?是不重。[5]
  因此孟子答話中的“敏”當爲“殹”字之訛。古人講“古書不可妄改”,故此說是否允當,還請方家指教。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07年9月13日。)


[1]王照圓《列女傳補注》,673頁,《續修四庫全書》(515)“史部·傳記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2]臧庸、王念孫《列女傳校正》,754頁,《續修四庫全書》(515)“史部·傳記類”。
[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三“殹”字條,120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
[4]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圖版46,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5]《睡虎地秦墓竹簡》108頁,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原書此句標點有誤,此處據文意改。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