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北大漢簡《老子》小札一則
作者:方勇  發布時間:2013-03-17 19:09:2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首發)

  北京大學藏漢簡《老子》198-200簡云:【1】
  大制無畍,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非可為。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炊,或強或,或伓或隋,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对于其中“或熱或炊”一句,整理者注釋曰:
  “熱”,帛乙同,帛甲作“”,乃“熱”之異體;王本作“歔”,河本作“呴”,想本作“噓”,傅本作“噤”。“歔”、“噓”、“呴”爲一字之異體,《説文·口部》:“噓,吹也”,《欠部》:“歔,欷也。一曰出氣也。”“熱”(日母月部)與“噓”(曉母魚部)音近可通,應讀爲“噓”。“炊”,當如傳世本讀爲“吹”。
按,我們覺得以上北大漢簡《老子》整理者的注解有商榷的餘地,我們準備就此問題談一下自己的不成熟意見:
  第一,從音韻上來說,“熱”(日母月部)與“噓”(曉母魚部)音近可通的說法本身就有問題,二者韻部相差太遠,聲母發音部位不同,故通假之說是勉強爲了把北大漢簡本和王本、河上本、想本牽連在一起,這一點是很難成立的。不過整理者所說“歔”、“噓”、“呴”爲一字之異體,倒是可從。
  第二,馬王堆漢墓帛書甲乙本,相關字形作“” 或“熱”,北大漢簡本亦作“熱”,這就說明帛書甲乙本和北大漢簡本在傳抄系統來說是很接近的,而且這幾者都為漢代中前期的作品,可信程度高,所以不能簡單地把“熱”讀爲“噓”或“歔”來處理了事。
  第三,前人很多將“噓”或“歔”解釋為“吹”意,并認爲“歔”和“吹”兩種行爲相反,如陳鼓應先生引清代學者易順鼎《讀老札記》云:
  按“歔”本字當作“噓”。下文“或強或羸”,“強”與“羸”反,則“噓”與“吹”反。《玉篇》引《聲類》云:“出氣急曰吹,緩曰噓”,此“吹”、“噓”之別。
陳鼓應先生於是翻譯此句爲“有的性緩,有的性急。”【2】我們認爲此説也是有問題的,這裡 “噓”和“吹”都是吹義,只是緩急的區別,其實和老子本義並不密合,詳後文的原因說明。
  綜上,我們認爲,北大漢簡和帛書本的“熱”字應該按照本義解釋即可,因為前人早已將文中與“熱”相對的“炊(吹)”解釋為“寒”義,如《故訓匯纂》引河上公注《老子》“或呴或吹”云:“吹,寒也。”【3】清代陳澧《老子注》云:“‘歔’,河上本作‘呴’。‘呴’,溫也。溫,寒也。”(民國十九年石氏抄本)因陳澧《老子注》引用王弼、河上諸家舊注,采擇極嚴,最得古注原貌,所以將“吹”解釋為寒義應可信,又因“吹”與文中“隨”、“ ”、“隋”同押歌部韻,所以《老子》原文沒用“寒”字來進行表述,簡文“或熱或炊(吹)”之義應翻譯爲:有的炎熱,有的寒冷。其和簡文的“物或行或隨,或強或,或伓或隋”正可互為呼應,我們想這應該是《老子》此篇的本意。
  下面來看一下爲什麽典籍中會出現了“歔”、“噓”、“呴”、“噤”乃至等不同的傳抄字,爲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把不同版本的流傳字樣羅列出來,高明先生《帛書老子校注》曾对此搜罗甚广,高先生云:
  景龍、遂州、敦煌丁、顧、徽、邵、彭諸本作“或噓或吹”;易玄、邢玄、樓正、河上、司馬、蘇、吳、志、焦諸本作“或呴或吹”;景福、磻溪二本作“或煦或吹”;樓古作“或或吹”;傅、范二本作“或噤或吹”。【4】
  按,我們認爲“歔”、“噓”、“呴”、“ ”四者應和景福、磻溪二本“或煦或吹”的“煦”字有關, “歔”、“噓”、“呴”、“ ”與“煦”古音相近,“煦”爲曉母侯部,《説文》曰:“烝也。一曰赤皃。一曰溫潤也。从火昫聲。”《説文》:“昫,日出溫也。从日句聲。北地有昫衍縣。”段注認爲 :“昫煦古通用。”所以,“昫”即是“煦”。又“呴”,《集韻》:“吁句切,並音昫。”馬王堆漢墓帛書《卻谷食氣》中亦有“昫”、“呴”通假的例子。【5】而“”亦從“句”聲。可見,“煦”、“昫”與“呴”、“”讀音極近。又“歔”、“噓”古音皆爲曉母魚部 ,其和“昫”、“煦”聲母相同,韻部旁轉,故可通假。我們認爲 “昫” 、“呴”二者雖是通假關係 ,但“昫”、“呴”二者字形卻也十分相近,所以可能有淺人遂改“昫” 爲“呴”。但無論怎樣,“歔”、“噓”、“呴”、“ ”應是 “煦”字的通假字。又揚雄《方言》云:“煦,熱也。”可證“煦”、“熱”義正同,所以“或熱或炊”即“或煦或吹”。
  要之,漢簡“或熱或炊”與景福、磻溪二本作“或煦或吹”最得《老子》語義之真貌,後因音近,遂有將“煦”讀爲“歔”、“噓”、“呴”、“”的傳本。需要说明的是,所謂傅、范二本作“或噤或吹”之“噤”,疑是受“吹”字意義的牽連而致。《説文》曰:“噤,口閉也。”其和合脣開口吹氣的“吹”之動作正好相反,後人遂改“歔”、“噓”、“呴”、“ ”之類為“噤”。
  最後說一下簡文中的“大制無畍”,因為此句在今本的二十八章,其作“大制不割”,帛書本作“大制無割”, 所以整理者認爲“畍”同“界”,讀爲“割”。按,實則“大制無畍”的“畍”作本義解釋,也可以讀通簡文。陳鼓應先生在解釋“大制不割”這句時,引釋得清的意見云:“不割者,不分彼此界限之意。”【6】我們認為此意正可作“無畍”的註腳。
   
  附記:小文蒙陳劍、陳偉二位先生指正,在此表示謝意!
   
  註釋:
  【1】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釋文第99頁,註釋第15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89、190頁。
  【3】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故訓匯纂》,商務應書館,2003年,第332頁。
  【4】高明:《帛書老子校注》,中華書局,1996年,第378頁。
  【5】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73頁。
  【6】同注【2】第18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13年3月14日21:11)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