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所見典籍殘簡
作者:黄浩波  發布時間:2013-08-01 10:58:11
(南寧沛鴻民族中學)
(首發)

  自2011年起,《肩水金關漢簡》第一、二卷陸續刊佈,[[1]]其中見有不少典籍殘簡;今試就個人研讀所見,簡記如下。
   
  1、《孝經》殘簡
   
  □之法言不□     (削衣)                          73EJT14:42
   
  此簡形制為削衣,或為學習抄寫之後從木觚上削下。[[2]]與該簡同一探方所出僅有42簡,紀年簡有永光五年(73EJT14:10)、五鳳三年(73EJT14:12)及地節二年(73EJT14:21),則該簡年代應在西漢中期。簡文殘見“之法言不”四字,即出自《孝經•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3]]
  漢代極為重視“孝”,歷代皇帝諡號中多有“孝”字,《漢書·霍光傳》有:“漢之傳諡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4]]《漢書》多見皇子王孫自幼便習讀《孝經》,《昭帝紀》載始元五年詔書即有“通保傅,傳《孝經》、《論語》、《尚書》,未云有明。”[[5]]《宣帝紀》《霍光傳》載霍光奏議立劉病已為帝時均有“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一句。[[6]]《景十三王傳》有“去即繆王齊太子也,師受《易》、《論語》、《孝經》皆通,好文辭方技博弈倡優。”[[7]]《疏廣傳》有“在位五歲,皇太子年十二,通《論語》、《孝經》。”[[8]]士人階層亦有習讀《孝經》之風氣,《楊王孫傳》載祁侯即引《孝經》“為之棺槨衣衾”以反對楊王孫裸葬;[[9]]《韓延壽傳》中門卒亦能嫺熟引用《孝經》進言。[[10]]至元始三年,在王莽主導之下“序、庠置《孝經》師一人”,[[11]]則《孝經》風行天下。
  此簡之發現,則可窺見西北邊塞戍邊將士中習讀《孝經》者亦不乏其人。有此現象,自然與有漢一代重視“孝”有關,更與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大興密不可分。
  2、《論語》殘簡
   
  子曰大伯其可                                     73EJT15:20
   
  此簡製作精良,字跡優美;“大伯”即“泰伯”,簡文內容即《論語•泰伯》首句。敦煌所見唐人抄本《論語》亦或作“太伯”。陳鐵凡曰“經傳‘大’‘太’‘泰’通用。……‘太伯’寫作‘泰伯’為漢以後事。” [[12]]而漢簡所見 “太”則一律寫作“大”。[[13]]由此推測,此簡所見“大伯”應是漢時通行寫法。
  西北漢簡所見《論語》殘簡,不止於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4.6A簡見有“所由觀之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14]]簡文即《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5]]《敦煌懸泉漢簡釋粹》ⅤT1812②: 119簡亦見有“乎張也難與並而為仁矣‧曾子曰吾聞諸子人未有自致也者必也親喪乎‧曾子曰吾聞諸子孟莊子之孝其它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16]]此即《論語•子張》“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而為仁矣。’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17]]
   
  3、其他儒家著作簡
   
  •子曰君子不假人君子樂□                               73EJT9:58
  •子曰必富小人也必貧小人也必貴小人也必賤小人           73EJT14:7
   
  以上兩簡雖出土探方不同,但相同之處頗多,或出自同一典籍。簡文出處不明,然而以“子曰”起首,且涉及“君子”“小人”“富”“貧”“貴”“賤”等儒家經常討論議題,故歸入儒家著作簡。
   
  •孔子知道之昜也昜昜云省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             73EJT22:6
   
  此簡與上兩簡亦有頗多相似之處,或亦出自同一典籍。簡文出處同樣不明。然而簡文後段“此道之美”四字,可見於《孔子家語》卷五“顔回”章。[[18]] 此外,以上三簡起首均有墨點,參照《敦煌懸泉漢簡釋粹》所見《論語•子張》殘簡以墨點為分章標記之形制,此三簡所出典籍或與《論語》同為語錄體。
   
  何以復見乎子贛為之請子曰是                           73EJT24:104
   
  該簡簡文出處不明。簡文中“子贛”即“子貢”,故亦歸入儒家著作簡。漢石經《論語》凡“子貢”皆寫作“子贛”。[[19]]定州八角廊40號漢墓所出《儒家者言》《論語》所見有“子贛”“子”“子貢”寫法,[[20]]整理者言“、貢皆贛之省”。[[21]]則其省寫途徑當為:“贛”省寫為“”,“”再省寫為“貢”。由此可知,“子貢”漢時亦寫作“子贛”“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端木賜字子贛,凡作子貢者,亦皆後人所改。”[[22]]《史記•孔子世家》仍兩見“子贛”,《貨殖列傳》前見“子贛”,後見“子貢”;[[23]]或是後人改而未盡。
   
  4、《國語》殘簡
   
  論曰吾其子謀                            73EJT21:454
  吳子曰未可今□                          73EJT21:455
   
  此二簡簡片厚實,字體古雅,字跡優美,當是彼時精心製作頗受珍視之典籍。據圖版,73EJT21:454簡首字殘形為,與“論”字不類,或當釋為“焉”。此二簡可綴合,簡文內容可見於《國語•越語下》,《國語•越語下》中“又一年,王召范蠡而問焉,曰:‘吾與子謀吳,子曰:“未可也。”今……’”一語凡三見。[[24]]故姑且稱此二簡為“《國語》殘簡”。
  至於簡文所見為何與今本《國語》有異。韋昭《國語解敘》有:“遭秦之亂,幽而復光。賈生、史遷頗綜述焉。及劉光祿於漢成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謬。” [[25]]由是可知,《國語》在成帝時經過劉向整理。而與此二簡同一探方所出紀年簡最早為昭帝始元二年,最晚為平帝元始元年,另外亦見有新莽簡,但是仍以昭宣二帝年號為多,故此二簡年代有可能早於成帝時期。因而,此二簡簡文或出自經劉向整理前之古本。
  此次肩水金關漢簡得見有《國語》殘簡,亦可窺見《國語》在漢時流布之一斑。宋庠《國語補音序錄》言“當漢世,《左傳》秘而為行,又不立於學官,故此書亦弗顯,唯上賢達識之士好而尊之,俗儒弗識也。逮東漢,《左傳》漸布,名儒始悟向來《公》、《穀》膚近之說,而多歸於左氏。” [[26]]此二簡並未晚至東漢,而戍邊將士中已有習讀《國語》者,由此觀之“唯上賢達識之士好而尊之,俗儒弗識也”一語或不甚恰切。
   
  5、其他典籍
   
  今吾年穀番熟百姓殷眾此吾逢時也而王弗用失其時矣臣聞時不可失
  73EJT21:58
  此簡簡文出處不詳。據簡文文意亦應屬先秦典籍殘簡,內容為臣子對君王勸諫之言。
  簡文中“番熟”即“蕃熟”;《史記•滑稽列傳》載淳于髡引祝者言有“甌窶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27]]“年穀番熟”一語與“五穀蕃熟”相近。“百姓殷眾”一語,亦可見於《管子•權脩》:“百姓殷眾,官不可以無長。” [[28]]
  “時不可失”一語在先秦兩漢典籍中更是屢見不鮮,《國語•晉語二》有“寡人聞之,得國常於喪,失國常於喪。時不可失,喪不可久,公子其圖之。” [[29]]《國語•晉語四》有“敗不可處,時不可失,忠不可棄,懷不可從,子必速行!” [[30]]《戰國策•秦策四》載春申君黃歇上秦昭王書,其中即有“臣聞,敵不可易,時不可失。”[[31]]《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此事,此句寫作“臣聞之,敵不可假,時不可失。”[[32]]《新序•善謀》所載與《史記•春申君列傳》相同。[[33]]簡文句意正與春申君黃歇所言相近。
  肩水金關漢簡所見典籍殘簡,尤以儒家典籍為多,應有其深刻原因在焉。然限於學力,只能簡記如上,並借用邢義田先生《秦漢基層員吏的精神素養與教育》文中一段作結:“這些典籍簡可以說共同構成了漢代邊塞卒吏思想精神面貌的重要側面。它們出現在邊塞,反映了邊塞卒吏的文化素養,也反映了中華文化在帝國邊緣,尤其是河西地帶的擴張。” [[34]]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13年7月30日11:44。)


[1]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肩水金關漢簡(壹)》中西書局,2011年;《肩水金關漢簡(貳)》中西書局,2012年
[2]籾山明:《削衣、觚、史書》,《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2月,第93—98頁
[3]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孝經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13頁
[4]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2938頁
[5]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223頁
[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238、2947頁
[7]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2428頁
[8]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3039頁
[9]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2908頁
[10]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3212頁
[11]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355頁
[12]轉引自李方:《敦煌〈論語集解〉校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290—291頁
[13]張俊民《〈敦煌懸泉漢簡釋文選〉校補》,《敦煌學輯刊》2001年第1期,第84頁
[14]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1月,第5頁
[15]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論語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0頁
[16]胡平生、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第175頁
[17]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論語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96頁
[18]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上海書店,1987年1月,第127頁
[19]楊麗君:《歷代石經〈論語〉考》,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4月,第18頁
[20]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儒家者言〉釋文》,《文物》1981年第8期,第13—19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文物出版社,1997年7月
[2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定州漢墓竹簡〈論語〉》,文物出版社,1997年7月,第10頁
[2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280頁
[23]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63年6月,第1927、1945、3245頁
[24]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580—582頁
[25]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附錄》,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594頁
[26]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附錄》,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596頁
[27]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63年6月,第3198頁
[28]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上),中華書局,2004年6月,第48頁
[29]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附錄》,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295頁
[30]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附錄》,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325頁
[31]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48頁
[32]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1963年6月,第2391頁
[33]劉向編著,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中華書局,2001年1月,第1206頁
[34]邢義田:《秦漢基層員吏的精神素養與教育》,《第三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年3月,第319頁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