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月朔考索
作者:許名瑲  發布時間:2013-09-28 09:46:18
(台北市立大學)
(首發)

  摘要  拙文復原漢初實曆,以出土秦漢簡牘曆日文獻為線索;張家山247號漢墓竹簡《曆譜》、隨州孔家坡漢墓竹簡〈曆日〉、臨沂銀雀山2號漢墓竹簡〈七年視日〉為曆點,依大小月、連大月排列規律及秦漢初置閏,排比漢初漢王(高帝)元年(西元前206年)至武帝元封七年(太初元年;前104年)漢用實曆月朔干支。辨正漢初實曆非漢傳古《顓頊曆》、《殷曆》。論證漢承秦制,曆用《顓頊》,高祖稱帝,稍改易之;文帝之時,小退朔策餘分,更十七年為後元,並仍《顓頊》,至武帝元封七年,改元太初,行用《太初曆》。
  關鍵字  簡帛文獻、漢簡牘、曆法、顓頊曆
   
  一.前言
  漢承秦制,曆用《顓頊》,史有明文。《史記‧張丞相列傳》云:
  張蒼文學律曆,為漢名相,而絀賈生、公孫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曆》。[1]
  《史記‧曆書》云: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
  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曆及張倉等,咸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2]

  《史記‧曆書》雖未明言漢初採用何種曆法,亦未見《顓頊曆》之名,然以為漢初「襲秦正朔服色」,則秦、漢初行用《顓頊曆》固可知也。《漢書‧律曆志》承用史遷之意。云:
  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喪紀,疇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記有《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曆》。戰國擾攘,秦兼天下,未皇暇也。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乃以十月為正,色上黑。
  漢興,方綱紀大基,庶事草創,襲秦正朔。以北平侯張倉言,用《顓頊曆》,比於六曆,疏闊中最為微近。然正朔服色,未暏其真,而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3]

  後代皆沿用《史記》、《漢書》漢初襲用秦顓頊曆之說。《後漢書‧律曆志‧熹平論曆章》云:
  議郎蔡邕議,以為曆術精微,去聖久遠,得失更迭,術無常是。漢興承秦,曆用《顓頊》,元用乙卯。[4]
  劉昭注云:
  蔡邕《月令論》曰:「《顓頊曆術》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俱以日月起於天廟營室五度。』今《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
  《晋書‧律曆志》云:
  秦并天下,頗推五勝,自以獲水德之瑞,用十月為正。漢氏初興,多所未暇,百有餘歲,襲秦正朔。[5]
  《新唐書‧曆志三上》云:
  及漢興,張蒼等亦以為《顓頊曆》比五家疏闊中最近密。[6]
  《顓頊曆》為漢傳古六曆之一,採四分曆術,以「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為曆元,上元乙卯至唐開元二年甲寅(西元714年)積年2761019。[7]《淮南子‧天文》云:
  日行一度,以周於天。日冬至峻狼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歲,天一元始,正月建寅,日月俱入營室五度。天一以始建七十六歲,日月復以正月入營室五度無餘分,名曰一紀。凡二十紀,一千五百二十歲大終,日月星辰復始甲寅元。日行一度,而歲有奇四分度之一,故四歲而積千四百六十一日而復合,故舍八十歲而復故日。……[8]
  又云:
  太陰元始建于甲寅,一終而建甲戌,二終而建甲午,三終而復得甲寅之元。[9]
  《顓頊曆》曆術,載諸史傳,歷歷清晰,然考之史事曆日,率多不符,反不如《殷曆》較多相合。此宋代劉羲叟固知之矣,故其《長曆》兩存之。劉氏輯術全書久佚,僅存乎《通鑑目錄》。[10]清人汪曰楨以為漢用殷術。《歷代長術輯要》高帝元年乙未下,氏云:
  漢用殷術,丁卯蔀七十年,十丁亥,……
  顓頊術十丙戌,……《通鑑目錄》載劉氏長術起此年。漢初承秦,仍以十月為歲首,用殷術,或云仍用顓頊術。今從劉氏長術兩存之(引者謹案:其下自注:以史文攷之,似殷術為合。)。[11]

  近人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以殷術多合史志,故專採用之。其〈例言〉云:
  漢未改曆前用《殷曆》,或云仍秦制,用《顓頊曆》,故劉氏、汪氏兩存之。今考紀志多與《殷》        合,故從《殷曆》。
  秦、漢初行用何種曆術,聚訟兩千載,未能暏其真。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二號漢墓出土《七年視日》,記錄武帝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曆日,與《顓頊曆》、《殷曆》皆未能全合。是年有閏,十三月朔干支,合於顓頊術者七,而合於殷術者十,似於《殷曆》為近,然其「二至啟閉」節氣干支則合於《顓頊》。以是知秦、漢初曆法皆非古《顓頊曆》、《殷曆》之舊。近出秦簡牘曆日文獻,足以構築復原秦曆支點,窺探秦用實曆全豹,循此推步可恢復漢王稱帝前用曆舊觀。以張家山247號漢墓竹簡《曆譜》、隨州孔家坡漢墓竹簡〈曆日〉、臨沂銀雀山2號漢墓竹簡〈七年視日〉結合《史》、《漢》所載,知漢初漢王稱帝前,高帝五年至文帝後元,文帝後元至武帝改朔,用曆小異。拙文以是三段考索漢初實曆,第徵諸簡牘曆日文獻,不據曆術推步,非先建曆元,用歲實(365又1/4日)、朔策(29又499/940日)參數步算,而採用大小月、連大月排列規律[12]及秦漢初置閏[13],排比漢初實曆月朔。
   
  二.漢王稱帝前月朔考索
  秦漢之際,兵馬倥傯,戰禍連年,楚漢相爭,天下無主,自不遑改曆。漢承秦曆,順循秦曆排比,其連大月如下:
  秦始皇37年9月、後9月(15個月)[14]      4年3月、4月(15)
  秦二世2年1月、2月(15)         高帝5年8月、9月(15)
   3年5月、6月(13)           7年12月、1月(13)
  漢王元年8月、9月(15)
  3年12月、1月(13)
  漢初實曆連大月信如上文,則可排比漢王元年至五年各月大小及朔日干支。如下:
  漢王元年(前206年)
  十月大丁亥    正月小丙辰   四月大甲申   七月小癸丑
  十一月小丁巳   二月大乙酉   五月小甲寅   八月大壬午
  十二月大丙戌   三月小乙卯   六月大癸未   九月大壬子
  漢王二年(前205年) 有閏
  十月小壬午    正月大庚戌   四月小己卯   七月大丁未
  十一月大辛亥   二月小庚辰   五月大戊申   八月小丁丑
  十二月小辛巳   三月大己酉   六月小戊寅   九月大丙午
                           後九月小丙子
  漢王三年(前204年)
  十月大乙巳    正月大甲戌   四月小癸卯   七月大辛未
  十一月小乙亥   二月小甲辰   五月大壬申   八月小辛丑
  十二月大甲辰   三月大癸酉   六月小壬寅   九月大庚午
  十一月小乙亥  《漢書‧高帝紀》39.5:「(三年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漢書‧五行志》1500.4:「高帝三年十月甲戌晦,日有食之,在斗二十度,燕地也。」案:日食必在朔日,然四分曆術法數過強,曆用久則後天,故漢初日食記錄多在晦日。十月甲戌朔,則十一月乙亥朔。十月甲戌,西曆前205年12月20日,儒略日164 6901,日偏食,食分0.85。[15]
  十二月大甲辰  《漢書‧高帝紀》39.6:「(三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漢書‧五行志》1500.5:「(三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虛三度,齊地也。」案:十一月癸卯晦,則十二月甲辰朔。十一月癸卯,西曆前204年1月18日,儒略日164 6930,不入食限,無日食。
  漢王四年(前203年)
  十月小庚子    正月大戊辰   四月大丁酉   七月小丙寅
  十一月大己巳   二月小戊戌   五月小丁卯   八月大乙未
  十二月小己亥   三月大丁卯   六月大丙申   九月小乙丑
  高帝五年(前202年) 有閏
  十月大甲午    正月小癸亥   四月大辛卯   七月小庚申
  十一月小甲子   二月大壬辰   五月小辛酉   八月大己丑
  十二月大癸巳   三月小壬戌   六月大庚寅   九月大己未
                            後九月小己丑
   
  三.高帝五年至文帝十六年月朔考索
  張家山M247漢簡《曆譜》記錄漢高帝五年(前202年)至呂后二年(前186年)間各年月朔日干支,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之漢初實用曆表。[16]其曆日與上文不能盡符:《曆譜》六年正月、二月連大月,而上文六年無連大月,此其不合者一也;《曆譜》六年十月戊午朔,十一月丁亥朔,十二月丁巳朔,推知十月必小月,而五年後九月必大月戊子朔(謹案:此處適簡文殘斷),然上文作「後九月小己丑」,此其不合者二也。知秦亡至高帝五年九月其間曆有改易,高帝五年後九月,曆面與漢初實曆已不相符,故知至遲在高帝五年漢所承用秦《顓頊曆》必當已改革。五年二月壬辰朔甲午,劉邦即位稱帝于氾水之陽。《史記‧高祖本紀》云:
  (五年)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17]
  《史記‧曆書》云: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18]
漢家既得天下,雖承秦制,襲用秦《顓頊曆》,而稍異之,則無改曆之名,而有正朔之實。且夫四分曆術法數過強,久則後天,朔先於曆,月或朔見,日食在晦。《漢書‧律曆志》云:
  然正朔服色,未暏其真,而朔晦月見,弦望滿虧,多非是。[19]
故高祖初登大寶,改革秦《顓頊曆》,退朔策餘分,以正漢朔,以明受命於天,自在情理,事在高帝五年,推曆元歲首十月起算,理不得遠。
  檢張家山漢簡《曆譜》,可得如後數組連大月:高帝六年一月、二月;【七年四月、五月】;八年九月、後九月;十年十一月、十二月;十一年三月、四月;十二年八月、九月;惠帝二年十月、十一月;三年三月、四月;四年六月、七月;六年十月、十一月;七年二月、三月;【呂后元年五月、六月】;【二年後九月、三年十月】。依大小月、連大月排列規律及秦漢初置閏,可排比高帝五年(前202年)至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實曆連大月真貌。如下:
  高帝6年1月、2月(13)
  【7年4月、5月】(15)
  8年9月、後9月(13)
  10年11月、12月(15)        4年6月、7月(15)
  11年3月、4月(15)         6年10月、11月(15)
  12年8月、9月(13)         7年2月、3月(13)
  惠帝2年10 月、11月(15)        【呂后元年5月、6月】(15)
  3年3月、4月(13)          【2年後9月、3年10月】(13)
  4年12月、1月(15)         2年7月、8月(15)
  5年5月、6月(15)          4年11月、12月(15)
  6年9月、7年10月(13)        5年4月、5月(13)
  8年12月、1月(15)          6年6月、7月(15)
  文帝元年4月、5月(13)          8年11月、12月(13)
  9年1月、2月(15)          15年8月、9月(15)
  10年6月、7月(15)         【文帝改元】
  12年10月、11月(13)
  13年1月、2月(15)
  14年5月、6月(13)
  漢用實曆信其如是者,當可布排高帝五年(前202年)至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各月大小及朔日干支。如下:
  高帝五年(前202年) 有閏
  十月大甲午    正月小癸亥   四月大辛卯   七月小庚申
  十一月小甲子   二月大壬辰   五月小辛酉   八月大己丑
  十二月大癸巳   三月小壬戌   六月大庚寅   九月小己未
                           後九月大戊子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五年:十月甲午,十一月甲子,十二月癸巳,正月癸亥,二月壬辰,三月壬戌,】四月辛卯,五月辛酉,六月庚寅,七月庚申,八月己丑,九月己未,後九月【戊子大】。
  高帝六年(前201年)
  十月小戊午    正月大丙戌   四月大乙卯   七月小甲申
  十一月大丁亥   二月大丙辰   五月小乙酉   八月大癸丑
  十二月小丁巳   三月小丙戌   六月大甲寅   九月小癸未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六年:十月戊午,十一月丁亥,十二月丁巳,正月丙戌,二月丙辰,三月丙戌,四月乙卯,五月乙酉,六月甲寅,七月甲申,八月癸丑,九月癸未小。
  高帝七年(前200年)
  十月大壬子    正月小辛巳   四月大己酉   七月大戊寅
  十一月小壬午   二月大庚戌   五月大己卯   八月小戊申
  十二月大辛亥   三月小庚辰   六月小己酉   九月大丁丑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十月壬子,十一月壬午,十二月辛亥,正月【辛巳,二月庚戌,三月庚辰,四月己酉,五月己卯,六月己酉,七月戊寅,八月戊申,九月丁丑】大。
  高帝八年(前199年) 有閏
  十月小丁未    正月大乙亥   四月小甲辰   七月大壬申
  十一月大丙子   二月小乙巳   五月大癸酉   八月小壬寅
  十二月小丙午   三月大甲戌   六月小癸卯   九月大辛未
                           後九月大辛丑
  四月小甲辰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68:「八年四月甲辰朔乙巳」。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八年:十月丁未,十一月丙子,十二月丙午,正月乙亥,二月乙巳,三月甲戌,四月甲辰,五月癸酉,六月癸卯,七月壬申,八月壬寅, 九月辛未,後九月辛丑大。
  高帝九年(前198年)
  十月小辛未    正月大乙亥   四月小戊辰   七月大丙申
  十一月大庚子   二月小乙巳   五月大丁酉   八月小丙寅
  十二月小庚午   三月大戊戌   六月小丁卯   九月大乙未
  七月大丙申  《漢書‧高帝紀》67.6:「(九年)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漢書‧五行志》1500.8:「九年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既,在張十三度。」《漢紀‧高祖皇帝紀》49.9:「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案:六月乙未晦,則七月丙申朔。六月乙未,西曆8月7日,儒略日1649322,日環食,食分0.94。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九年:十月辛未,十一月庚子,十二月庚午,正月己亥,二月己巳,三月戊戌,四月戌辰,五月丁酉,六月丁卯,七月丁酉[丙申],八月丙寅,九月乙未大。案:七月丁酉必誤,當作「七月丙申」。若七月丁酉,則五月、六月連大,上距八年九月、後九月連大月7個月,下距十年十一月、十二月連大月6月,此四分術平朔推步曆理所必無,此其必誤者一也;七月丁酉朔,八月丙寅朔,九月乙未朔,則七月、八月連小月,違反四分術平朔推步「無連小」曆理,此其必誤者二也。
  高帝十年(前197年) 有閏
  十月小乙丑    正月小甲午   四月大壬戌   七月小辛卯
  十一月大甲午   二月大癸亥   五月小壬辰   八月大庚申
  十二月大甲子   三月小癸巳   六月大辛酉   九月小庚寅
                           後九月大己未
  七月小辛卯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7:「十年七月辛卯朔癸巳」。
  八月大庚申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27:「十年八月庚申朔癸亥」。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十年:十月乙丑,十一月甲午,十二月甲子,正月甲午,二月癸亥,三月癸巳,四月壬戌,五月壬辰,六月辛酉,七月辛卯,八月庚申,九月庚寅,後九月己未。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
  十月小己丑    正月大丁巳   四月大丙戌   七月小乙卯
  十一月大戊午   二月小丁亥   五月小丙辰   八月大甲申
  十二月小戊子   三月大丙辰   六月大乙酉   九月小甲寅
  八月大甲申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十一年八月甲申朔己丑」。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十一年:十月己丑,十一月戊午,十二月戊子,正月丁巳,二月丁亥,三月丙辰,四月丙戌,五月丙辰,六月乙酉,七月乙卯,八月甲申,九月甲寅。
  高帝十二年(前195年)
  十月大癸未    正月小壬子   四月大庚辰   七月小己酉
  十一月小癸丑   二月大辛巳   五月小庚戌   八月大戊寅
  十二月大壬午   三月小辛亥   六月大己卯   九月大戊申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十二年:十月癸未,十一月癸丑,十二月壬午,正月壬子,二月辛巳,三月辛亥,四月庚辰,五月庚戌,六月己卯,七月己酉,八月戊寅,九月戊申。
  惠帝元年(前194年) 有閏
  十月小戊寅    正月大丙午   四月小乙亥   七月大癸卯
  十一月大丁未   二月小丙子   五月大甲辰   八月小癸酉
  十二月小丁丑   三月大乙巳   六月小甲戌   九月大壬寅
                           後九月小壬申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元年:十月戊寅,十一月丁未,十二月丁丑,正月丙午,二月丙子,三月乙巳,四月乙亥,五月甲辰,六月甲戌,七月癸卯,】八月癸酉,九月壬寅,後九月壬申。
  惠帝二年(前193年)
  十月大辛丑    正月大庚午   四月小己亥   七月大丁卯
  十一月大辛未   二月小庚子   五月大戊辰   八月小丁酉
  十二月小辛丑   三月大己巳   六月小戊戌   九月大丙寅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二年:十月辛丑,十一月辛未,十二月辛丑,正月庚午,二月庚子,三月己巳,四月己亥,五月戊辰,六月戊戌,七月丁卯,八月丁酉,九月丙寅。
  惠帝三年(前192年)
  十月小丙申    正月大甲子   四月大癸巳   七月小壬戌
  十一月大乙丑   二月小甲午   五月小癸亥   八月大辛卯
  十二月小乙未   三月大癸亥   六月大壬辰   九月小辛酉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三年:十月丙申,十一月乙丑,十二月乙未,正月甲子,二月甲午,三月癸亥,四月癸巳,五月癸亥,六月壬辰,七月壬戌,八月辛卯,九月辛酉。
  高帝四年(前191年) 有閏
  十月大庚寅    正月小己未   四月大丁亥   七月大丙辰
  十一月小庚申   二月大戊子   五月小丁巳   八月小丙戌
  十二月大己丑   三月小戊午   六月大丙戌   九月大乙卯
                           後九月小乙酉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四年:十月庚寅,十一月庚申,十二月己丑,正月己未,二月戊子,三月戊午,四月丁亥,五月丁巳,六月丙戌,七月丙辰,八月丙戌,九月乙卯,後九月乙酉。
  惠帝五年(前190年)
  十月大申寅    正月小癸未   四月大辛亥   七月小庚辰
  十一月小甲申   二月大壬子   五月小辛巳   八月大己酉
  十二月大癸丑   三月小壬午   六月大庚戌   九月小己卯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五年:十月甲寅,十一月甲申,十二月癸丑,正月癸未,二月壬子,三月壬午,四月辛亥,五月辛巳,六月庚戌,七月庚辰,八月己酉,九月己卯。
  惠帝六年(前189年) 有閏
  十月大戊申    正月大丁丑   四月小丙午   七月大甲戌
  十一月大戊寅   二月小丁未   五月大乙亥   八月小甲辰
  十二月小戊申   三月大丙子   六月小乙巳   九月大癸酉
                           後九月小癸卯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六年;十月戊申,十一月戊寅,十二月戊申,正月丁丑,二月丁未,三月丙子,四月丙午,五月乙亥,六月乙巳,七月甲戌,八月甲辰,九月癸酉,後九月癸卯。
  惠帝七年(前188年)
  十月大壬申    正月小辛丑   四月小庚午   七月大戊戌
  十一月小壬寅   二月大庚午   五月大己亥   八月小戊辰
  十二月大辛未   三月大庚子   六月小己巳   九月大丁酉
  正月小辛丑  《漢書‧惠帝紀》92.1:「(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0.9:「惠帝七年正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在危十三度。」《漢紀‧孝惠皇帝紀》74.1:「七年春正月辛酉朔,日有食之。」案:《漢紀》作「正月辛酉朔」,為「正月辛丑朔」之誤。正月辛丑,西曆2月21日,儒略日165 2808,不入食限,無日食。此條日食記錄當是「十二月辛未朔」日食之誤。十二月辛未,西曆1月22日,儒略日165 2778,日環食,食分0.99。
  六月小己巳  《漢書‧惠帝紀》92.1:「(七年)夏五月丁卯,日有蝕之,既。」《漢書‧五行志》1500.11:「(七年)五月丁卯,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幾盡,在七星初。」案:五月己亥朔,廿九日丁卯,先晦一日,則卅日戊辰晦,六月己巳朔。五月丁卯,西曆7月17日,儒略日165 2954,日全食,食分1.00。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七年:十月壬申,十一月壬寅,十二月辛未,正月辛丑,二月庚午,三月庚子,四月庚午,五月己亥,六月己巳,七月戊戌,八月戊辰,九月丁酉。
  呂后元年(前187年)
  十月小丁卯    正月大乙未   四月小甲子   七月小癸巳
  十一月大丙申   二月小乙丑   五月大癸巳   八月大壬戌
  十二月小丙寅   三月大甲午   六月大癸亥   九月小壬辰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呂后)元年:十月丁卯,十一月丙申,十二月丙寅,正月乙未,二月乙丑,三月甲午,四月甲子,五月癸巳,六月癸亥,七】月癸巳,八月壬戌,九月壬辰。
  呂后二年(前186年) 有閏
  十月大辛酉    正月小庚寅   四月大戊午   七月小丁亥
  十一月小辛卯   二月大己未   五月小戊子   八月大丙辰
  十二月大庚申   三月小己丑   六月大丁巳   九月小丙戌
                           後九月大乙卯
  二月大己未  《漢紀‧高后紀》82.13:「二月乙卯晦,地震。」案:二月己未朔,無乙卯;二月乙卯晦,則三月丙辰朔,不合三月己丑朔。兩證之,《漢紀》記日有誤。
  七月小丁亥  《漢書‧高后紀》97.1:「(二年)夏六月丙戌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1.1:「高后二年六月丙戌晦,日有食之。」案六月丙戌晦,則七月丁亥朔。六月丙戌,西曆7月26日,儒略日165 3693,不入食限,無日食。
  張家山漢簡《曆譜》作:【二年:十月辛酉,十一月辛卯,十二月庚申,正月】庚寅,二月己未,亖月己丑,四月戊午,五月戊子,六月丁巳,七月丁亥,八月丙辰,九月丙戌,後九月乙【卯】。
  呂后三年(前185年)
  十月大乙酉    正月小甲寅   四月大壬午   七月小辛亥
  十一月小乙卯   二月大癸未   五月小壬子   八月大庚辰
  十二月大甲申   三月小癸丑   六月大辛巳   九月小庚戌
  呂后四年(前184年)
  十月大己卯    正月大戊申   四月小丁丑   七月大乙巳
  十一月小己酉   二月小戊寅   五月大丙午   八月小乙亥
  十二月大戊寅   三月大丁未   六月小丙子   九月大甲辰
  呂后五年(前183年) 有閏
  十月小甲戌    正月大壬寅   四月小辛未   七月小庚子
  十一月大癸卯   二月小壬申   五月大庚子   八月大己巳
  十二月小癸酉   三月大辛丑   六月大庚午   九月小己亥
                           後九月大戊辰
  十一月大癸卯  荊州沙市關沮鄉謝家橋1號漢墓竹牘:「五年十一月癸卯朔庚午」。[20]案十一月癸卯朔,廿八日庚午。十一月癸卯,西元前184年11月29日,儒略日165 4550;十一月廿八日庚午,西曆12月26日,儒略日165 4577。
  呂后六年(前182年)
  十月小戊戌    正月大丙寅   四月小乙未   七月大癸亥
  十一月大丁卯   二月小丙申   五月大甲子   八月小癸巳
  十二月小丁酉   三月大乙丑   六月小甲午   九月大壬戌
  呂后七年(前181年)
  十月大壬辰    正月小辛酉   四月大己丑   七月小戊午
  十一月小壬戌   二月大庚寅   五月小己未   八月大丁亥
  十二月大辛卯   三月小庚申   六月大戊子   九月小丁巳
  二月大庚寅  《漢書‧高后紀》99.5:「(七年正月)己丑晦,日有蝕之,既。」《漢書‧五行志》1501.2:「七年正月己丑晦,日有食之,既,在營室九度,為宮室中。」案:正月己丑晦,則二月庚寅朔。正月己丑,西曆3月4日,儒略日,165 5376,日全食,食分1.03。
  呂后八年(前180年) 有閏
  十月大丙戌    正月大乙卯   四月小甲申   七月大壬子
  十一月小丙辰   二月小乙酉   五月大癸丑   八月小壬午
  十二月大乙酉   三月大甲寅   六月小癸未   九月小辛巳
  文帝元年(前179年)
  十月大庚戌    正月小己卯   四月大丁未   七月大丙子
  十一月小庚辰   二月大戊申   五月大丁丑   八月小丙午
  十二月大己酉   三月小戊寅   六月小丁未   九月大乙亥
  十月大庚戌  《史記‧呂太后本紀》411.5:「「(呂后八年)後九月晦日己酉。」案:呂后八年後九月晦日己酉,則文帝元年十月庚戌朔。呂后八年後九月己酉,西曆前180年11月14日,儒略日165 5996。
  文帝二年(前178年) 有閏
  十月小乙巳    正月大癸酉   四月小壬寅   七月大庚午
  十一月大甲戌   二月小癸卯   五月大辛未   八月大庚子
  十二月小甲辰   三月大壬申   六月小辛丑   九月小庚午
                           後九月大己亥
  十二月小甲辰  《漢書‧文帝紀》116.1:「(前元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漢書‧五行志》1501.4:「文帝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在婺女一度。」《漢紀‧孝文皇帝紀》96.1:「(前元二年十一月)癸卯晦.日有食之。」案:十一月癸卯晦,則十二月甲辰朔。十一月癸卯,西曆前178年1月2日,儒略日165 6410,日偏食,食分0.68。
  文帝三年(前177年)
  十月小己巳    正月大丁酉   四月小丙寅   七月大甲午
  十一月大戊戌   二月小丁卯   五月小乙未   八月小甲子
  十二月小戊辰   三月大丙申   六月小乙丑   九月大癸巳
  十一月大戊戌  《史記‧孝文本紀》424.5:「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漢書‧文帝紀》119.1:「三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漢書‧五行志》1501.5:「(文帝前元)三年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在斗二十二度。」《漢紀‧孝文皇帝紀》99.8:「三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案:十月丁酉晦,則十一月戊戌朔。十月丁酉,西曆前178年12月22日,儒略日165 6764,日環食,食分0.90。
  十二月小戊辰  《漢書‧文帝紀》119.1:「(前元三年)十一月丁卯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1.6:「(文帝前元三年)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在虛八度。」案:十一月丁卯晦,則十二月戊辰朔。十一月丁卯,西曆前177年1月21日,儒略日165 6794,不入食限,無日食。
  文帝四年(前176年)
  十月小癸亥    正月小壬辰   四月大庚申   七月小己丑
  十一月大壬辰   二月大辛酉   五月小庚寅   八月大戊午
  十二月大壬戌   三月小辛卯   六月大己未   九月小戊子
  文帝五年(前175年) 有閏
  十月大丁巳    正月小丙戌   四月大甲寅   七月大癸未
  十一月小丁亥   二月大乙卯   五月大甲申   八月小癸丑
  十二月大丙辰   三月小乙酉   六月小甲寅   九月大壬午
                           後九月小壬子
  文帝六年(前174年)
  十月大辛巳    正月小庚戌   四月大戊寅   七月大丁未
  十一月小辛亥   二月大己卯   五月小戊申   八月小丁丑
  十二月大庚辰   三月小己酉   六月大丁丑   九月大丙午
  文帝七年(前173年)
  十月小丙子    正月大甲辰   四月小癸酉   七月大辛丑
  十一月大乙巳   二月小甲戌   五月大壬寅   八月小辛未
  十二月小乙亥   三月大癸卯   六月小壬申   九月大庚子
  十月小丙子  江陵高台18號漢墓木牘:「七年十月丙子朔庚子」。[21]案:十月丙子朔,廿五日庚子。十月丙子,西元前174年11月10日,儒略日165 8183;十月廿五日庚子,西曆12月4日,儒略日165 8207。
  文帝八年(前172年) 有閏
  十月小庚午    正月小己亥   四月大丁卯   七月小丙申
  十一月大己亥   二月大戊辰   五月小丁酉   八月大乙丑
  十二月大己巳   三月小戊戌   六月大丙寅   九月小乙未
                           後九月大甲子
  文帝九年(前171年)
  十月小甲午    正月大壬戌   四月大辛卯   七月小庚申
  十一月大癸亥   二月大壬辰   五月小辛酉   八月大己丑
  十二月小癸巳   三月小壬戌   六月大庚寅   九月小己未
  文帝十年(前170年) 有閏
  十月大戊子    正月小丁巳   四月大乙酉   七月大甲寅
  十一月小戊午   二月大丙戌   五月小乙卯   八月小甲申
  十二月大丁亥   三月小丙辰   六月大甲申   九月大癸丑
                           後九月小癸未
  文帝十一年(前169年)
  十月大壬子    正月小辛巳   四月大己酉   七月小戊寅
  十一月小壬午   二月大庚戌   五月小己卯   八月大丁未
  十二月大辛亥   三月小庚辰   六月大戊申   九月小丁丑
  文帝十二年(前168年)
  十月大丙午    正月大乙亥   四月小甲辰   七月大壬申
  十一月大丙子   二月小乙巳   五月大癸酉   八月小壬寅
  十二月小丙午   三月大甲戌   六月小癸卯   九月大辛未
  二月小乙巳  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遺策紀事木牘:「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22]案:二月乙巳朔,西曆3月12日,儒略日166 0132;二月廿四日戊辰,西曆4月4日,儒略日166 0155。
  八月小壬寅  江陵毛家園1號漢墓木牘〈告地書〉:「十二年八月壬寅朔己未」。[23]案:八月壬寅朔,西曆9月5日,儒略日166 0309;八月十八日己未,西曆9月22日,儒略日166 0326。
  文帝十三年(前167年) 有閏
  十月小辛丑    正月大己巳   四月大戊戌   七月小丁卯
  十一月大庚午   二月大己亥   五月小戊辰   八月大丙申
  十二月小庚子   三月小己巳   六月大丁酉   九月小丙寅
                           後九月大乙未
  文帝十四年(前166年) 有閏
  十月小乙丑    正月大癸巳   四月小壬戌   七月小辛卯
  十一月大甲午   二月小癸亥   五月大辛卯   八月大庚申
  十二月小甲子   三月大壬辰   六月大辛酉   九月小庚寅
  文帝十五年(前165年)
  十月大己未    正月小戊子   四月大丙辰   七月小乙酉
  十一月小己丑   二月大丁巳   五月小丙戌   八月大甲寅
  十二月大戊午   三月小丁亥   六月大乙卯   九月大甲申
  文帝十六年(前164年) 有閏
  十月小甲寅    正月大壬午   四月小辛亥   七月大己卯
  十一月大癸未   二月小壬子   五月大庚辰   八月小己酉
  十二月小癸丑   三月大辛巳   六月小庚戌   九月大戊寅
                           後九月小戊申
  後九月小戊申  江陵鳳凰山九號漢墓木牘記錄「十六年●=□●=□月戊申朔壬戌」,[24]漢初紀年唯文帝有十六年,後九月確為戊申朔,壬戌,九月十五日。
   
  四.文帝後元元年至武帝元封七年(太初元年)月朔考索
  1974年4月臨沂銀雀山2號漢墓出土竹簡〈七年視日〉(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2000年3月隨州孔家坡8號漢墓出土竹簡〈曆日〉(景帝後元二年;前142年),兩曆日文獻均載有一年月朔干支,是年均有連大月,〈七年視日〉且有後九月(武帝元光元年置閏)。以是逆推曆日,不能與張家山247號漢墓《曆譜》所推步曆日盡符,證史載文帝十七年改元事不誤。《史記‧曆書》云:
  至孝文時,魯人公孫臣以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當有瑞,瑞黃龍見」。事下丞相張蒼,張蒼亦學律曆,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成紀,張蒼自黜,所欲論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氣見,頗言正曆服色事,貴幸,後作亂,故孝文帝廢不復問。[25]
文帝雖無「改正朔,易服色」事,然確有進退朔策餘分,更改紀元事。〈孝文本紀〉云:
  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於是天子始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26]
  今可擬以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七年視日〉、隨州孔家坡漢簡〈曆日〉為曆點,依大小月、連大月排列規律及秦漢初置閏,逆推至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往下步算至武帝元封七年(太初元年;前104年),排比實曆連大月如下:
  【文帝改元】
  後元元年12月、1月(15)         7年7月、8月(15)
  2年5月、6月(15)        景帝2年11月、12月(15)
  3年9月、4年10月(13)        3年4月、5月(13)
  5年12月、1月(15)          4年7月、8月(15)
  6年4月、5月(13)          6年11月、12月(13)
  7年1月、2月(15)          6年8月、9月(15)
  景帝中元2年5月、6月(15)    景帝後元2年12月、1月(15)
  3年10月、11月(13)         3年5月、6月(13)
  4年1月、2月(15)      武帝建元元年7月、8月(15)
  5年6月、7月(13)          3年12月、1月(13)
  4年3月、4月(15)           4年9月、5年10月(15)
  5年7月、8月(15)          6年2月、3月(15)
  武帝元光元年12月、1月(13)   武帝元朔元年4月、5月(13)
  2年2月、3月(15)          2年9月、3年10月(15)
  3年7月、8月(13)          4年1月、2月(13)
                      3年3月、4月(15)
                      4年8月、9月(15)
  5年4月、5月(15)[27]          6年12月、1月(13)
  6年8月、9月(15)      武帝元鼎元年7月、8月(15)
  武帝元狩2年1月、2月(13)        2年8月、9月(13)
  4年10月、11月(15)          4年5月、6月(15)
  5年2月、3月(15)           5年9月、6年10月(15)
  6年7月、8月(13)           7年1月、2月
  武帝元封元年後9月、2年10月(15)   【武帝改元太初,以十一月甲子
  3年2月、3月(13)         朔旦為曆元,以正月為歲首。】
   
  以上所擬步算文帝後元元年至武帝元封七年實曆連大月如為可信,則可排比其間各月大小、朔日干支如下:
  文帝後元元年(前163年)
  十月大丁丑    正月大丙午   四月小乙亥   七月大癸卯
  十一月小丁未   二月小丙子   五月大甲辰   八月小癸酉
  十二月大丙子   三月大乙巳   六月小甲戌   九月大壬寅
  文帝後元二年(前162年) 有閏
  十月小壬申    正月大庚子   四月小己巳   七月小戊戌
  十一月大辛丑   二月小庚午   五月大戊戌   八月大丁卯
  十二月小辛未   三月大己亥   六月大戊辰   九月小丁酉
                           後九月大丙寅
  文帝後元三年(前161年)
  十月小丙申    正月大甲子   四月小癸巳   七月大辛酉
  十一月大乙丑   二月小甲午   五月大壬戌   八月小辛卯
  十二月小乙未   三月大癸亥   六月小壬辰   九月大庚申
  文帝後元四年(前160年)
  十月大庚寅    正月小己未   四月大丁亥   七月小丙辰
  十一月小庚申   二月大戊子   五月小丁巳   八月大乙酉
  十二月大己丑   三月小戊午   六月大丙戌   九月小乙卯
  四月大丁亥  《漢書‧文帝紀》130.2、《漢紀‧孝文皇帝紀下》125.7並云:「(文帝後元)四年夏四月丙寅晦,日有蝕之。五月,赦天下。」並誤。四月丁亥朔,無丙寅。四月丙寅晦,則五月丁卯朔,誤。今年無日食。
  五月小丁巳  《漢書‧五行志》1501.7:「(文帝)後四年四月丙辰晦,日有食之,在東井十三度。」案:四月丙辰晦,則五月丁巳朔。四月丙辰,西曆6月9日,儒略日166 3143,不入食限,無日食。
  文帝後元五年(前159年) 有閏
  十月大甲申    正月大癸丑   四月小壬午   七月大庚戌
  十一月小甲寅   二月小癸未   五月大辛亥   八月小庚辰
  十二月大癸未   三月大壬子   六月小辛巳   九月大己酉
                           後九月小己卯
  文帝後元六年(前158年)
  十月大戊申    正月小丁丑   四月大乙巳   七月大甲戌
  十一月小戊寅   二月大丙午   五月大乙亥   八月小甲辰
  十二月大丁未   三月小丙子   六月小乙巳   九月大癸酉
  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
  十月小癸卯    正月大辛未   四月小庚子   七月大戊辰
  十一月大壬申   二月小辛丑   五月大己巳   八月大戊戌
  十二月小壬寅   三月大庚午   六月小己亥   九月小戊辰
  正月大辛未  《漢書‧五行志》1501.8:「(文帝後元)七年正月辛未朔,日有食之。」案:正月辛未,西曆2月9日,儒略日166 4118,不入食限,無日食。
  景帝元年(前156年) 有閏
  十月大丁酉    正月小丙寅   四月大甲午   七月小癸亥
  十一月小丁卯   二月大乙未   五月小甲子   八月大壬辰
  十二月大丙申   三月小乙丑   六月小癸巳   九月小壬戌
                           後九月大辛卯
  景帝二年(前155年)
  十月小辛酉    正月小庚寅   四月大戊午   七月小丁亥
  十一月大庚寅   二月大己未   五月小戊子   八月大丙辰
  十二月大庚申   三月小己丑   六月大丁巳   九月小丙戌
  景帝三年(前154年)
  十月大乙卯    正月小甲申   四月大壬子   七月大辛巳
  十一月小乙酉   二月大癸丑   五月大壬午   八月小辛亥
  十二月大甲寅   三月小癸未   六月小壬子   九月大庚辰
  二月大癸丑  《漢紀‧孝景皇帝紀》137.9:「(景帝三年)二月辛巳朔,日有食之。」誤。案:二月癸丑朔,二月廿九日辛巳,西元前154年4月3日,儒略日166 5268,不入食限,無日食。
  三月小癸未  《漢書‧五行志》1501.9:「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日有食之,在胃二度。」《漢書‧景帝紀》142.6:「「(三年)二月壬子晦,日有食之。」案:《漢書》作「二月壬子晦」,誤。二月癸丑朔,無壬子,「壬子」為「壬午」之誤。二月壬午晦,則三月癸未朔。二月壬午,西元前154年4月5日,儒略日166 5269,日全食,食分1.03。
  景帝四年(前153年) 有閏
  十月小庚戌    正月大戊寅   四月小丁未   七月大乙亥
  十一月大己卯   二月小戊申   五月大丙子   八月大乙巳
  十二月小己酉   三月大丁丑   六月小丙午   九月小乙亥
                           後九月大甲辰
  十月小庚戌  《漢書‧景帝紀》143.8:「(四年)十月戊戌晦,日有蝕之。」誤。案:十月庚戌朔,無戊戌。十月庚戌,西元前154年10月30日,儒略日166 5477;十月戊寅晦,西曆11月27日,儒略日166 5505,均不入食限,無日食。
  景帝五年(前152年)
  十月小甲戌    正月大壬寅   四月小辛未   七月大己亥
  十一月大癸卯   二月小壬申   五月大庚子   八月小己巳
  十二月小癸酉   三月大辛丑   六月小庚午   九月大戊戌
  景帝六年(前151年) 有閏
  十月小戊辰    正月小丁酉   四月大乙丑   七月小甲午
  十一月大丁酉   二月大丙寅   五月小乙未   八月大癸亥
  十二月大丁卯   三月小丙申   六月大甲子   九月小癸巳
                           後九月大壬戌
  景帝七年(前150年)
  十月小壬辰    正月大庚申   四月大己丑   七月小戊午
  十一月大辛酉   二月大庚寅   五月小己未   八月大丁亥
  十二月小辛卯   三月小庚申   六月大戊子   九月小丁巳
  十二月小辛卯  《漢書‧景帝紀》144.4:「(景帝)七年冬十一月庚寅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1.10:「(景帝)七年十一月庚寅晦,日有食之,在虛九度。」案:十一月庚寅晦,則十二月辛卯朔。十一月庚寅,西曆1月22日,儒略日166 6657,日環食,食分0.91。
  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
  十月大丙戌    正月小乙卯   四月大癸未   七月大壬子
  十一月小丙辰   二月大甲申   五月小癸丑   八月小壬午
  十二月大乙酉   三月小甲寅   六月大壬午   九月大辛亥
  正月小乙卯  《漢書‧五行志》1501.11:「(景帝)中元年十二月甲寅晦,日有食之。」案:十二月甲寅晦,則正月乙卯朔。十二月甲寅,西曆2月10日,儒略日166 7041不入食限,無日食。
  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 有閏
  十月小辛巳    正月大己酉   四月小戊寅   七月大丙午
  十一月大庚戌   二月小己卯   五月大丁未   八月小丙子
  十二月小庚辰   三月大戊申   六月小丁丑   九月大乙巳
                           後九月小乙亥
  後九月小乙亥  《漢書‧景帝紀》146.6:「(景帝中元二年九月)甲戌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1.12:「(景帝)中二年九月甲戌晦,日有食之。」案:景帝中元二年有閏,九月甲戌晦,則後九月乙亥朔。九月甲戌,西曆10月22日,儒略日166 7661,不入食限,無日食。
  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
  十月大甲辰    正月大癸酉   四月小壬寅   七月大庚午
  十一月大甲戌   二月小癸卯   五月大辛未   八月小庚子
  十二月小甲辰   三月大壬申   六月小辛丑   九月大己巳
  景帝中元四年(前146年)
  十月小己亥    正月大丁卯   四月大丙申   七月小乙丑
  十一月大戊辰   二月大丁酉   五月小丙寅   八月大甲午
  十二月小戊戌   三月小丁卯   六月大乙未   九月小甲子
  十月小己亥  《漢書‧景帝紀》147.1:「(景帝中元三年)秋九月,蝗。有星孛于西北。戊戌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1.13:「(景帝中元)三年九月戊戌晦,日有食之,幾盡,在尾九度。」案:三年九月戊戌晦,則四年十月己亥朔。三年九月戊戌,西曆11月10日,儒略日166 8045,日全食,食分1.01。
  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 有閏
  十月大癸巳    正月小壬戌   四月大庚寅   七月大己未
  十一月小癸亥   二月大辛卯   五月小庚申   八月小己丑
  十二月大壬辰   三月小辛酉   六月大己丑   九月大戊午
                           後九月小戊子
  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
  十月大丁巳    正月小丙戌   四月大甲寅   七月小癸未
  十一月小丁亥   二月大乙卯   五月小甲申   八月大壬子
  十二月大丙辰   三月小乙酉   六月大癸丑   九月大壬午
  八月大壬子  《漢書‧景帝紀》150.2:「(景帝中元六年)秋七月辛亥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1.14:「(景帝中元)六年七月辛亥晦,日有食之,在軫七度。」案:七月辛亥晦,則八月壬子朔。七月辛亥,西曆9月8日,儒略日166 9078,日環食,食分0.93。
  景帝後元元年(前143年) 有閏
  十月小壬子    正月大庚辰   四月小己酉   七月大丁丑
  十一月大辛巳   二月小庚戌   五月大戊寅   八月小丁未
  十二月小辛亥   三月大己卯   六月小戊申   九月大丙子
                           後九月小丙午
  八月小丁未  《漢書‧景帝紀》150.3:「(景帝後元元年)五月,地震。秋七月乙巳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2.1:「(景帝)後元年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十七度。」案:七月大丁丑朔,乙巳,七月廿九日;晦在,七月卅日丙午。〈景帝紀〉作「乙巳晦」,誤;〈五行志〉作「乙巳,先晦一日」,是。七月丙午晦,則八月丁未朔。七月乙巳,西曆8月28日,儒略日166 9432,日環食,食分0.99。
  景帝後元二年(前142年)
  十月大乙亥    正月大甲辰   四月大癸酉   七月大辛丑
  十一月小乙巳   二月小甲戌   五月大壬寅   八月小辛未
  十二月大甲戌   三月小癸卯   六月小壬申   九月大庚子
  隨州孔家坡漢簡《曆日》作「【十月大 乙亥】;十一月小 乙巳;【十二月大】 甲戌;正月大 甲辰;二月小 甲戌;三月大 癸卯;四月小 癸酉;五月大 壬寅;六月小 壬申;七月大 辛丑;八月小 辛未;九月小 庚子。」案:簡文作「九月小」誤,四分曆術無連小,八月小辛未朔,必九月大庚子朔。拙文步算朔日干支與簡文合。
  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
  十月小庚午    正月大戊戌   四月小丁卯   七月小丙申
  十一月大己亥   二月小戊辰   五月大丙申   八月大乙丑
  十二月小己巳   三月大丁酉   六月大丙寅   九月小乙未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有閏
  十月大甲子    正月小癸巳   四月大辛酉   七月小庚寅
  十一月小甲午   二月大壬戌   五月小辛卯   八月大己未
  十二月大癸亥   三月小壬辰   六月大庚申   九月大己丑
                           後九月小己未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
  十月大戊子    正月小丁巳   四月大乙酉   七月小甲寅
  十一月小戊午   二月大丙戌   五月小乙卯   八月大癸未
  十二月大丁亥   三月小丙辰   六月大甲申   九月小癸丑
  二月大丙戌  《漢書‧武帝紀》158.1:「(武帝建元二年)春二月丙戌朔,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2.2:「建元二年二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在奎十四度。」案:二月丙戌,西曆3月21日,儒略日166 0733,不入食限,無日食。
  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
  十月大壬午    正月大辛亥   四月小庚辰   七月大戊申
  十一月小壬子   二月小辛巳   五月大己酉   八月小戊寅
  十二月大辛巳   三月大庚戌   六月小己卯   九月大丁未
  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 有閏
  十月小丁丑    正月大乙巳   四月大甲戌   七月小癸卯
  十一月大丙午   二月小乙亥   五月小甲辰   八月大壬申
  十二月小丙子   三月大甲辰   六月大癸酉   九月小壬寅
                           後九月大辛未
  十月小丁丑  《漢書‧武帝紀》159.1:「(建元三年)九月丙子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2.4:「(建元)三年九月丙子晦,日有食之,在尾二度。」《漢紀‧孝武皇帝紀》160.5:「(建元三年)九月丙子晦,日有蝕之。」案:三年九月丙子晦,則四年十月丁丑朔。三年九月丙子,西曆前138年11月1日,儒略日167 1323,日環食,食分0.99。
  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
  十月小辛丑    正月大己巳   四月小戊戌   七月大丙寅
  十一月大庚午   二月小己亥   五月大丁卯   八月大丙申
  十二月小庚子   三月大戊辰   六月小丁酉   九月小丙寅
  正月大己巳  《漢書‧五行志》1502.5:「(建元)五年正月己巳朔,日有食之。」《漢紀‧孝武皇帝紀》163.14:「(建元)五年春正月己巳朔,日有食之。」案:正月己巳,西曆2月16日,儒略日167 1796,不入食限,無日食。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
  十月大乙未    正月小甲子   四月大壬辰   七月小辛酉
  十一月小乙丑   二月大癸巳   五月小壬戌   八月大庚寅
  十二月大甲午   三月小癸亥   六月大辛卯   九月小庚申
  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 有閏
  十月大己丑    正月大戊午   四月小丁亥   七月大乙卯
  十一月小己未   二月小戊子   五月大丙辰   八月小乙酉
  十二月大戊子   三月大丁巳   六月小丙戌   九月大甲寅
                           後九月小甲申
  銀雀山漢簡《七年視日》(元光元年曆日)作:「十月大【己丑】;十一月小【己未】;十二月大【戊子】;正月大戊午;二月小戊子;【三月大丁巳】;四月小丁亥;五月大丙辰;六月小丙戌;七月大乙卯;八月小乙酉;九月大甲寅;後九月小甲【申】。」拙文步算各月大小、朔日干支與簡文全符。
  三月大丁巳  《漢書‧五行志》1502.6:「元光元年二月丙辰晦,日有食之。」《漢紀‧孝武皇帝紀》176.13:「(元光元年)春二月丙辰晦,日有食之。」案:二月丙辰晦,則三月丁巳朔。二月丙辰,西曆3月25日,儒略日167 2563,不入食限,無日食。
  八月小乙酉  《漢書‧武帝紀》162.1:「(元光元年)秋七月癸未,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2.7:「(元光元年)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八度。」《漢紀‧孝武皇帝紀》177.2:「(元光元年)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有蝕之。」案:七月乙卯朔,癸未,七月廿九日,晦在七月卅日甲申。《漢書‧五行志》、《漢紀‧孝武皇帝紀》並云:「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是。七月甲申晦,則八月乙酉朔。七月癸未,西曆8月19日,儒略日167 2710,日全食,食分1.01。
  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
  十月大癸丑    正月小壬午   四月小辛亥   七月大己卯
  十一月小癸未   二月大辛亥   五月大庚辰   八月小己酉
  十二月大壬子   三月大辛巳   六月小庚戌   九月大戊寅
  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 有閏
  十月小戊申    正月大丙子   四月小乙巳   七月大癸酉
  十一月大丁丑   二月小丙午   五月大甲戌   八月大癸卯
  十二月小丁未   三月大乙亥   六月小甲辰   九月小癸酉
                           後九月大壬寅
  武帝元光四年(前131年)
  十月小壬申    正月大庚子   四月小己巳   七月大丁酉
  十一月大辛丑   二月小庚午   五月大戊戌   八月小丁卯
  十二月小辛未   三月大己亥   六月小戊辰   九月大丙申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
  十月大丙寅    正月小乙未   四月大癸亥   七月小壬辰
  十一月小丙申   二月大甲子   五月小癸巳   八月大辛酉
  十二月大乙丑   三月小甲午   六月大壬戌   九月小辛卯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 有閏
  十月大庚申    正月小己丑   四月小戊午   七月大丙戌
  十一月小庚寅   二月大戊午   五月大丁亥   八月小丙辰
  十二月大己未   三月大戊子   六月小丁巳   九月大乙酉
                           後九月小乙卯
  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
  十月大甲申    正月小癸丑   四月大辛巳   七月大庚戌
  十一月小甲寅   二月大壬午   五月小辛亥   八月小庚辰
  十二月大癸未   三月小壬子   六月大庚辰   九月大己酉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
  十月小己卯    正月大丁未   四月小丙子   七月大甲辰
  十一月大戊申   二月小丁丑   五月大乙巳   八月小甲戌
  十二月小戊寅   三月大丙午   六月小乙亥   九月大癸卯
  三月大丙午  《漢書‧五行志》1502.10:「元朔二年二月乙巳晦,日有食之,在胃三度。」案:二月乙巳晦,則三月丙午朔。二月乙巳,西曆4月6日,儒略日167 5132,日全食,食分1.05。
  四月小丙子  《漢書‧武帝紀》170.7:「(元朔二年)三月乙亥晦,日有蝕之。」《漢紀‧孝武皇帝紀》198.7:「(元朔二年)二月乙亥晦,日有食之。」案:二月丁丑朔,無乙亥,《漢紀》作「二月」為「三月」之誤。三月乙亥晦,則四月丙子朔。三月乙亥,西曆5月6日,儒略日167 5162,不入食限,無日食。
  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 有閏
  十月大癸酉    正月小壬寅   四月大庚午   七月小己亥
  十一月小癸卯   二月大辛未   五月小庚子   八月大戊辰
  十二月大壬申   三月小辛丑   六月大己巳   九月小戊戌
                           後九月大丁卯
  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
  十月小丁酉    正月大乙丑   四月大甲午   七月小癸亥
  十一月大丙寅   二月大乙未   五月小甲子   八月大壬辰
  十二月小丙申   三月小乙丑   六月大癸巳   九月小壬戌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 有閏
  十月大辛卯    正月小庚申   四月大戊子   七月大丁巳
  十一月小辛酉   二月大己丑   五月大戊午   八月小丁亥
  十二月大庚寅   三月小己未   六月小戊子   九月大丙辰
                           後九月小丙戌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
  十月大乙卯    正月小甲申   四月大壬子   七月小辛巳
  十一月小乙酉   二月大癸丑   五月小壬午   八月大庚戌
  十二月大甲寅   三月小癸未   六月大辛亥   九月大庚辰
  十二月大甲寅  《漢書‧五行志》1502.11:「(元朔)六年十一月癸丑晦,日有食之。」案:十一月癸丑朔,則十二月甲寅朔。十一月癸丑,西曆1月23日,儒略日167 6520日環食,食分0.91。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
  十月小庚戌    正月大戊寅   四月小丁未   七月大乙亥
  十一月大己卯   二月小戊申   五月大丙子   八月小乙巳
  十二月小己酉   三月大丁丑   六月小丙午   九月大甲戌
  六月小丙午  《漢書‧武帝紀》175.1:「(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2.12:「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日有食之,在柳六度。」《漢紀‧孝武皇帝紀》208.13:「(元狩元年)五月乙巳晦,日有食之。」案:五月乙巳晦,則六月丙午朔。五月乙巳,西曆7月9日,儒略日,167 7052,日環食,食分0.99。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 有閏
  十月小甲辰    正月大壬申   四月大辛丑   七月小庚午
  十一月大癸酉   二月大壬寅   五月小辛未   八月大己亥
  十二月小癸卯   三月小壬申   六月大庚子   九月小己巳
                           後九月大戊戌
  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
  十月小戌辰    正月大丙申   四月大乙丑   七月小甲午
  十一月大丁酉   二月小丙寅   五月小乙未   八月大癸亥
  十二月小丁卯   三月大乙未   六月大甲子   九月小癸巳
  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
  十月大壬戌    正月小辛卯   四月大己未   七月小戊子
  十一月小壬辰   二月大庚申   五月小己丑   八月大丁巳
  十二月大辛酉   三月小庚寅   六月大戊午   九月大丁亥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有閏
  十月小丁巳    正月大乙酉   四月小甲寅   七月大壬午
  十一月大丙戌   二月小乙卯   五月大癸未   八月小壬子
  十二月小丙辰   三月大甲申   六月小癸丑   九月大辛巳
                           後九月小辛亥
  四月小甲寅  肩水金關漢簡EJT10:311「元狩四年四月甲寅朔甲寅,尉史●=□敢言之」[28]案:「元狩四年」應為「元狩五年」之誤。元狩四年四月己未朔,無甲寅。
  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
  十月大庚辰    正月大己酉   四月小戊寅   七月大丙午
  十一月小庚戌   二月小己卯   五月大丁未   八月小丙子
  十二月大己卯   三月大戊申   六月小丁丑   九月大乙巳
  三月大戊申  《史記‧三王世家》2105.7:「(元狩)六年三月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書令、丞非,下御史書到。」案:三月戊申,西曆4月16日,儒略日167 8795。
  四月小戊寅  《史記‧三王世家》2111.7:「(元狩)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案:四月戊寅,西曆5月16日,儒略日167 8825。
  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
  十月小乙亥    正月大癸卯   四月大壬申   七月小辛丑
  十一月大甲辰   二月小癸酉   五月小壬寅   八月大庚午
  十二月小甲戌   三月大壬寅   六月大辛未   九月小庚子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 有閏
  十月大己巳    正月小戊戌   四月大丙寅   七月小乙未
  十一月小己亥   二月大丁卯   五月小丙申   八月大甲子
  十二月大戊辰   三月小丁酉   六月大乙丑   九月大甲午
                           後九月小甲子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十月大癸巳    正月小壬戌   四月大庚寅   七月小己未
  十一月小癸亥   二月大辛卯   五月小庚申   八月大戊子
  十二月大壬辰   三月小辛酉   六月大己丑   九月小戊午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 有閏
  十月大丁亥    正月大丙辰   四月小乙酉   七月大癸丑
  十一月大丁巳   二月小丙戌   五月大甲寅   八月小癸未
  十二月小丁亥   三月大乙卯   六月小甲申   九月大壬子
                           後九月小壬午
  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
  十月大辛亥    正月小庚辰   四月小己酉   七月大丁丑
  十一月小辛巳   二月大己酉   五月大戊寅   八月小丁未
  十二月大庚戌   三月大己卯   六月小戊申   九月大丙子
  十一月小辛巳  《史記‧孝武本紀》467.2「齊人公孫卿曰:『今年(元鼎五年)得寶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與黃帝時等。」《史記‧封禪書》1395.1:「(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太一。《漢書‧武帝紀》185.7:「(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漢書‧封祀志》1231.1:「(元鼎五年)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漢紀‧孝武皇帝紀》234.1云:「十有二月辛巳朔旦冬至,始立泰畤於甘泉。」案:《漢紀》作「十有二月辛巳朔旦冬至」,誤,當作「十有一月辛巳朔旦冬至」。十一月辛朔,西曆前113年12月24日,儒略日166 0508。
  五月大戊寅  《漢書‧武帝紀》186.:「(元鼎五年四月)丁丑晦,日有蝕之。」《漢書‧五行志》1503.1:「元鼎五年四月丁丑晦,日有食之,在東井二十三度。」《漢紀‧孝武皇帝紀》235.1云:「(元鼎五年四月)丁丑晦.日有食之。」案:四月丁丑晦,則五月戊寅朔。四月丁丑,西曆6月18日,儒略日168 0684,日環食,食分0.94。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
  十月小丙午    正月大甲戌   四月小癸卯   七月大辛未
  十一月大乙亥   二月小甲辰   五月大壬申   八月大辛丑
  十二月小乙巳   三月大癸酉   六月小壬寅   九月小辛未
  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 有閏
  十月大庚子    正月小己巳   四月大丁酉   七月小丙寅
  十一月小庚午   二月大戊戌   五月小丁卯   八月大乙未
  十二月大己亥   三月小戊辰   六月大丙申   九月小乙丑
                           後九月大甲午
  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
  十月大甲子    正月小癸巳   四月大辛酉   七月小庚寅
  十一月小甲午   二月大壬戌   五月小辛卯   八月大己未
  十二月大癸亥   三月小壬辰   六月大庚申   九月小己丑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
  十月大戊午    正月小丁亥   四月小丙辰   七月大甲申
  十一月小戊子   二月大丙辰   五月大乙酉   八月小甲寅
  十二月大丁巳   三月大丙戌   六月小乙卯   九月大癸未
  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 有閏
  十月小癸丑    正月大辛巳   四月小庚戌   七月小己卯
  十一月大壬午   二月小辛亥   五月大己卯   八月大戊申
  十二月小壬子   三月大庚辰   六月大己酉   九月小戊寅
                           後九月大丁未
  六月大己酉  《漢書‧五行志》1503.2:「元封四年六月己酉朔,日有食之。」案六月己酉,西曆6月24日,儒略日168 2516,元狩四年不入食限,無日食。
  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
  十月小丁丑    正月大乙巳   四月小甲戌   七月大壬寅
  十一月大丙午   二月小乙亥   五月大癸卯   八月小壬申
  十二月小丙子   三月大甲辰   六月小癸酉   九月大辛丑
  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 有閏
  十月大辛未    正月小庚子   四月大戊辰   七月小丁酉
  十一月小辛丑   二月大己巳   五月小戊戌   八月大丙寅
  十二月大庚午   三月小己亥   六月大丁卯   九月小丙申
                           後九月大乙丑
  武帝元封七年(太初元年;前104年)
  十月小乙未    正月大癸亥   四月大壬辰
  十一月大甲子   二月大癸巳   五月小壬戌
  十二月小甲午   三月小癸亥
  十一月大甲子  《史記‧孝武本紀》481.3:「其後二歲,(元封七年;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曆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脩封禪。」《史記‧曆書》1260.12:「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史記‧太史公自序》3296.1:「五年而當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曆始改,建於明堂,諸神受紀。」《漢書‧武帝紀》199.3:「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于明堂。」《漢書‧律曆志》975.10:「元封七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太歲在子,已得太初本星度新正。」案:十一月甲子,西曆前105年12月25日,儒略日168 3431。
  十二月小甲午  《史記‧孝武本紀》481.6:「(元封七年)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里,祠后土。」《漢書‧郊祀志》1244.3:「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里,祠后土。」十二月甲午,西曆前104年1月24日,儒略日168 3461。
  五月  《史記‧孝武本紀》483.1:「夏(五月),漢改曆,以正月為歲首,而色上黃,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為太初元年。」《漢書‧武帝紀》199.6:「夏五月,正曆,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數用五,定官名,協音律。」
  漢武太初改曆,曆用《太初》,其曆術法數載諸《漢書‧律曆志》,即《三統曆》是也。太初元年,上元積年143127;積月1770255,無閏餘;朔積日52277160,無小餘;氣積日52277160,無小餘。得: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
  正月小癸亥   四月大辛卯   七月小庚申   十月大戊子
  二月大壬辰   五月小辛酉   八月大己丑   十一月小戊午
  三月小壬戌   六月大庚寅   九月小己未   十二月大丁亥
   
  五.結語
  出土文獻最能存真,如睡虎地秦簡、周家台秦簡、里耶秦簡、岳麓秦簡、北京大學藏秦簡、張家山漢簡、孔家坡漢簡、銀雀山漢簡所載曆日,固為當時用曆實錄,然清代汪曰楨《歷代長術輯要》、近人陳垣《二十史朔閏表》所推秦漢曆表,皆未能盡符。秦、漢初施用《顓頊曆》,史有明文,固無疑也,以是知秦漢實曆殆非漢傳六曆舊觀。夫復原古曆,編製曆表,貴乎冥副故籍,不在彌合天行。徵諸簡牘曆日文獻,以之步算,最能得其真也。睡虎地秦簡、周家台秦簡、里耶秦簡、岳麓秦簡、北京大學藏秦簡所載曆日屬秦代;張家山247號漢簡《曆譜》載高帝五年至呂后二年十七年間月朔;銀雀山2號漢墓簡〈七年視日〉(武帝元光元年)、孔家坡8號漢墓簡〈曆日〉(景帝後元二年)乃屬文帝改元後之曆表,細考之,此三時期用曆固同《顓頊》,其術非一,蓋朔策餘分小異,各有進退。復原秦漢實曆,編製曆表,固不可一術貫之,江譜、陳表,所以致誤,其故在此。吾生也後,幸得地寶,據實曆以製曆,恰可密切無差。拙文考索漢初曆日,以大小月、連大月排列及置閏規律排比,不據曆術推步。以秦簡曆日為支點,排比漢高稱帝前月朔;以張家山247號漢簡《曆譜》為基,步算高帝五年至文帝十六年朔日干支;以銀雀山〈七年視日〉、孔家坡〈曆日〉為曆點,推步文帝後元至武帝元封年間月朔。徵諸近出散見簡牘、傳世史傳,幸無差誤,其未見徵文者,核覈有時,敬俟新出文獻。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13年9月27日16:45。)


[1]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八冊,頁2685。
[2]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四冊,頁1256~1260。
[3]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第二冊,頁973~974。
[4]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第十一冊,頁3037~3038。
[5]唐‧房玄齡:《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第二冊,頁498。
[6]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第二冊,頁611。
[7]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秘書集成》,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年10月,第十二冊,頁239。
[8]西漢‧劉安著;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頁203~206。
[9]仝上註,頁261。
[10]請參見清‧汪曰楨:《歷代長術輯要》附〈二十四史月日攷〉,《叢書集成續編》,第七九冊,頁547。
[11]仝上註,頁592。
[12]請參閱朱桂昌:〈古四分曆解說〉,《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歷史專輯,收入氏著《顓頊日曆表》附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頁548~549。
[13]請參閱朱桂昌:〈古四分曆解說〉,頁546;李忠林:〈秦至漢初(前246至前104)曆法研究〉,《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2期,頁44。
[14]括號中數字表示與下一組連大月相距月數;下同。
[15]日食天象根據李廣宇〈5000年日食表(西元前2500~西元2500年)〉,《夏商周時期的天象和月相》,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以下不另出注。
[16]請見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頁1。以下張家山漢簡《曆譜》皆徵引自本書,不另出注。
[17]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二冊,頁379。
[18]同上揭,第四冊,頁1256~1260。
[19]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第二冊,頁973~974。
[20]荊州博物館:《荊州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頁191圖版、194頁。
[21]湖北省荊州博物館:〈荊州高台18號漢墓發掘報告〉,《文物》1993年第8期,頁12、頁17圖11.3。
[22]《文物》1974年第7期,頁43、圖版拾貳-11。
[23]湖北博物館編:《書寫歷史──戰國秦漢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頁77。
[24]請見文物編委會:《文物》,1974年第6期,頁46、圖版六。
[25]《史記‧曆書》,頁1261。
[26]《史記‧孝文本紀》,頁420。
[27]以下為連大月另一週期。有關連大月週期步算請參閱朱桂昌:〈古四分曆解說〉《顓頊日曆表》,頁548~549。
[28]《文物》1978年第1期,頁10。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