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三)》73EJT29:117A簡解讀
作者:魏德勝  發布時間:2014-06-26 14:32:07
(北京語言大學)
(首發)

  新近出版的《肩水金關漢簡(三)》(中西書局2013年12月)帶給我們很多新的材料。 其中73EJT29:117A是一枚較特殊的木牘。紅外圖像如下:
   
  
   
  原書釋文:
  
   
   
  從釋文看,這應該是日曆一類的木牘。但它到底是怎麼讀的?內容是什麼?我們經過仔細揣摩,發現這是一年十二個月355天的日曆。設計之巧妙,確屬罕見。
  上欄排列著正月至十一月共6個奇數月份,下欄則是二至十二月共6個偶數月份。每個月份下的干支是這個月初一的干支,這個好理解。
  左欄有24個干支,右欄有26個干支。而右上角的“甲戌”是誤增的,不應該有。看紅外圖版,可能是原作者誤寫了“甲戌”二字,發現有誤以後,就把這兩字給削掉了,留下一點痕跡。為了對稱,右下角也被削掉了一點。
  去掉右上角的“甲戌”後,可以看到,左右欄共49個干支,加上上下欄12個月下的干支,共有61個干支。其中七月、九月初一的干支相同,都是“乙亥”。因此上下左右四面的干支剛好是完整的60干支表。
  使用時,按逆時針方向閱讀。如正月初一為戊寅、初二為己卯……。讀完左欄的干支後,繼續借用下欄月份下的干支,二十六癸卯、二十七甲辰、二十八乙巳、二十九丙午、三十丁未。剛好下面就接著二月初一戊申,初二己酉……。讀完右欄的干支後,同樣借用上欄月份下的干支,二十七甲戌、二十八乙亥、二十九丙子。因為七月、九月朔日的干支相同,所以二月小二十九天。接著用同樣地方法,就可以數完共十二個月的355天。
  至此,我們就明白了,這枚木牘的正面是一個設計精巧的年曆。有些干支下還注有節氣等曆注,在相應的月份下就可知道立夏、夏至等日子。
  查方詩銘、方小芬編著的《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可知這塊木牘正面記錄的是西漢宣帝五鳳三年,即公元前55年的曆日。
  這枚木牘的背面(73EJT29:117B)是這一年二月每天的干支表,第一行的18天下都畫了“卩”,可能是記事用的。第八日下還有“到”字。第十日丁巳下有“十日”,二十九丙子下標注了“晦”。因左上角被削去一塊,所以十八日乙丑下缺了5天的干支。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4年6月25日15:33。)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