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叁)》73EJT26:6曆日簡年代考釋
作者:許名瑲  發布時間:2015-01-29 23:15:26
(台北市立大學)
(首發)

  《肩水金關漢簡(叁)》73EJT26:6為宣帝《本始二年曆日》簡冊之散簡。原簡冊屬編聯横讀式曆簡,或用三十枚簡編製而成,其形制若類肩水金關漢簡《元始六年(居攝元年)曆日》有篇題簡,[1]則當有簡卅一枚。各簡簡頭書寫日序,其下列出一年十三月同日干支,該簡保存完整,簡文如下:
   

十六日



壬申

辛丑

辛未

庚子

庚初
午伏

己亥

己巳

己亥

戊辰

戊戌

丁卯

丁酉

   
  由簡文可推導該年朔序為:
  丁亥  丁巳  丙戌  丙辰  乙酉  乙卯  甲申  甲寅  甲申  癸丑  癸未  壬子  壬午
  是年置閏,故有十三個月,第七、八月連大月,此外各月依大小月排序,由簡文及年朔序極易察知。兩漢(含新莽時期)426年間,符合此年朔序者有二:一是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一是質帝本初元年(146年)。兩者相距217年(31×7=217年),恰合年朔序複現規律。[2]簡文具注伏日,成為檢覈曆簡年屬重要的線索。《陰陽書‧曆法》云:「候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然出土多種漢代《曆日》簡牘,其伏日曆注似樊然無章,初無定制。舉例說明,略以年代排序如下:
  1)銀雀山《七年曆日》 (前134年)初伏在夏至後二庚,中伏在夏至後三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
  2)敦煌清水溝《地節元年曆日》(前69年)初伏在夏至後四庚,中伏在夏至後六庚(立秋後初庚),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3)《五鳳三年曆日》(前55年)初伏在夏至後三庚,中伏在夏至後五庚(立秋後初庚),後伏在立秋後三庚。
  4)敦煌漢簡1560《永光五年曆日》(前39年)初伏在夏至後四庚,中伏在夏至後五庚,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5)尹灣《元延元年曆日》(前12年)初伏在夏至後三庚,中伏在夏至後四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
  其他若干《曆日》散簡殘牘,載有伏日曆注者,雖未能睹其全豹,猶可管窺一隅。如:
  1)肩水金關T32:40《永光五年曆日》(前39年)曆日同于敦煌漢簡1560,載「七月八月日庚戌後伏」,在立秋後二庚。
  2)額濟納漢簡2000ES7SF1:89B《鴻嘉元年曆日》(前20年):「[六月]十八日庚午中伏」、「[六月廿八]日庚辰後伏」,[3]中伏在夏至後四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
  3)肩水金關T23:332《居攝三年曆日》(8 年):「(六月)五日庚辰中伏」,在夏至後四庚。
  4)甲渠候官T65:100《更始三年(建武元年)曆日》(25年):「(六月)三日庚子初伏」,[4]在夏至後三庚。
  5)甲渠候官F22:637A+638A《建武七年曆日》(31年):「(六月)八日庚午初伏」,[5]在夏至後三庚(案:五月十八日庚戌夏至,算上。)
  6)甲渠候官T65:425《永元二年曆日》(25年):「(六月)十一日庚寅中伏」,[6]在夏至後四庚。
  惟尹灣《元延元年曆日》初伏在夏至後三庚,中伏在夏至後四庚,後伏在立秋後初庚,則全然符合伏日注曆的曆例。再細察上列散簡殘牘例2-6,所記伏日雖僅存一二,却皆符合曆例。斷簡殘編,攸關全局。筆者不敏,大膽假設,成帝鴻嘉年間,伏日注曆已然形成曆例。私議如為可信,則73EJT26:6當為宣帝《本始二年曆日》簡冊之散簡。宣帝本始二年五月三十甲寅夏至,「(閏五月)十六日庚午初伏」,在夏至後二庚;質帝本初二年五月廿九日癸丑夏至,夏至後三庚初伏,在六月廿六日庚辰。其次,質帝本初元年(146年)遠在考察參照年代下限之後,故予排除;《肩水金關漢簡(壹》73EJT4:107出現「大初五年」(太初五年;天漢元年;前100年),又《史記‧匈奴列傳》2916.2「是歲太初三年也。……使彊弩將軍路博德築居延澤上。」《居延新簡》出現多枚「建武」紀年簡,擴大考察參照年代,定居延、肩水地區屯戍活動上限在太初元年(前104年),下限為建武中元二年(57年)。
  文未敬列宣帝本始二年及質帝本初元年氣朔表,以資比較。
  宣帝本始二年天正入甲子統癸卯章13年
  太初上元積年 14 3159  太歲在酉
  積月177 0650    閏餘15 閏年
  朔積日5228 8824   小餘56
  氣積日5228 8848   小餘24
   

月建

 朔干支  小餘

儒略日 (月 日)

節氣干支  小餘  日期  節氣名


正月大 丁亥 61

1695154( 1.29)

丁酉 3054 十一立春

壬子 4064 廿六驚蟄


二月小 丁巳 23

   5184 ( 2.28)

戊辰  457 十二雨水

癸未 1467 廿七春分


三月大 丙戌 66

   5213 ( 3.29)

戊戌 2477 十三穀雨

癸丑 3487 廿八清明


四月小 丙辰 28

   5243 ( 4.28)

戊辰 4497 十三立夏

甲申  890 廿九小滿


五月大 乙酉 71

   5272 ( 5.27)

己亥 1900 十五芒種

甲寅 2910 三十夏至

 

閏五小 乙卯 33

   5302 ( 6.26)

己巳 3920 十五小暑

 


六月大 甲申 76

   5331 ( 7.25)

乙酉  313 初二大暑

庚子 1323 十七立秋


七月大 甲寅 38

   5361 ( 8.24)

乙卯 2333 初二處暑

庚午 3343 十七白露


八月小 甲申  0

   5391 ( 9.23)

乙酉 4353 初二秋分

辛丑  746 十八寒露


九月大 癸丑 43

   5420 (10.22)

丙辰 1756 初四霜降

辛未 2766 十九立冬


十月小 癸未  5

   5450 (11.21)

丙戌 3776 初四小雪

壬寅  169 二十大雪


十一月大 壬子 48

   5479 (12.20)

丁巳 1179 初六冬至

壬申 2189 廿一小寒


十二月小 壬午 10

   5509 ( 1.19)

丁亥 3199 初六大寒

壬寅 4209 廿一立春

   
  質帝本初元年天正入天紀庚子蔀2年
  四分曆積年306   太歲丙戌
  積月3784      閏餘 14 閏年
  朔積日11 1744   小餘696
  氣積日11 1766   小餘 16
   

月建

 朔干支  小餘

儒略日 (月 日)

節氣干支  小餘  日期  節氣名


正月大 丁亥 754

177 4414 ( 1.30)

丙申  5 初十立春

辛亥 12 廿五雨水


二月小 丁巳 313

   4444 ( 3. 1)

丙寅 19 初十驚蟄

辛巳 26 廿六春分


三月大 丙戌 812

   4473 ( 3.30)

丁酉  1 十二清明

壬子  8 廿七穀雨


四月小 丙辰 371

   4503 ( 4.29)

丁卯 15 十二立夏

壬午 22 廿七小滿


五月大 乙酉 870

   4532 ( 5.28)

丁酉 29 十三芒種

癸丑  4 廿九夏至


六月小 乙卯 429

   4562 ( 6.27)

戊辰 11 十四小暑

癸未 18 廿九大暑

閏六大 甲申 928

   4591 ( 7.26)

戊戌 25 十五立秋


七月大 甲寅 487

   4621 ( 8.25)

甲寅  0 初一處暑

己巳  7 十六白露


八月小 甲申  46

   4651 ( 9.24)

甲申 14 初一秋分

己亥 21 十六寒露


九月大 癸丑 545

   4680 (10.23)

甲寅 28 初二霜降

庚午  3 十八立冬


十月小 癸未 104

   4710 (11.22)

乙酉 10 初三小雪

庚子 17 十八大雪


十一月大 壬子 603

   4739 (12.21)

乙卯 24 初四冬至

庚午 31 十九小寒


十二月小 壬午 162

   4769 ( 1.20)

丙戌  6 初五大寒

辛丑 13 二十立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1月29日13:51。)


[1]簡冊由七日簡23:901、八日簡23:315、十日簡23:318、十一日簡23:902、十二日簡23:264、十五日簡23:903、十七日簡23:904、十九日簡23:593+837+835+860、廿二日簡9:282、廿三日簡23:691+802、廿五日簡23:801+760、廿八日簡23:269+803等散簡、殘簡綴合組成。請參見程少軒:《肩水金關漢簡“元始六年(居攝元年)曆日”復原》收入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五輯,上海:中西書局,頁274-283;羅見今:《〈肩水金關漢簡(貳)〉曆簡年代考釋》,收入《敦煌研究》2014年2期,頁109-115。
[2]請參羅見今:《中國曆法的五個周期性質及其在年代學中的應用》,黃留珠、魏全瑞:《周秦漢唐文化研究》3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頁6-18。
[3]請參羅見今、關守義:《〈額濟納漢簡〉年代考釋》,《敦煌研究》2012年2期,頁113。
[4]請參羅見今、關守義:《〈居延新簡──甲渠候官〉六年曆譜散簡年代考釋》,《文史》46輯,1999年,頁52。
[5]請參上揭,頁50。
[6]請參鄧文寬:《居延新簡〈東漢永元二年(90)曆日〉考》,《鄧文寬敦煌天文曆法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319-327。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