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西漢墓出土漆銘補札
作者:范常喜  發布時間:2015-11-09 08:21:57
(中山大學國際漢語學院  廣州  510275)
(首發)

  2015年11月4日,江西新聞網發表了一張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銘文照片[1],具體如下圖所示:
  
照片公佈之後,有同事因看不懂上面的字而將新聞推送給我求解,我也只好查閱工具書勉強作了解釋。後來上網發現,鄔勖、何有祖、林獻忠三位先生已分別撰文對漆銘作了釋文和考證[2]。但拜讀之后發現,三位先生的結論與我們並不相同,故草此小札,對漆銘略作補釋。為了便於行文,先將漆銘釋寫如次:
  □府木笥一合,用漆一斗一升六籥,丹臾(斞),醜布。財用,工牢,并直九百六十一。昌邑九年造,卅合。
  漆銘首尾部分較易明曉,我們着重討論其中間部分。“丹臾”中的“丹”本指丹砂,在此似指丹漆。丹砂作為一種紅色礦物顏料多用於漆器製作,一般是將其加在漆液中,製成丹漆,再塗飾於器物表面。出土的戰國秦漢漆器一般多外髹黑漆,內髹朱漆。文獻中亦有關於“丹漆”的記載,如《左傳·宣公二年》:“役人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禮記·月令》:“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幹、脂膠丹漆,毋或不良。”《後漢書·祭祀志上》:“時以印工不能刻玉牒,欲用丹漆書之。”用作丹漆時在出土簡牘材料中也多寫作“𣲥”,如湖北雲夢大墳頭一號墓出土遣策木牘:“𣲥畫盂二”“𣲥畫盛二合”[3]。其中的“𣲥”即“漆丹”,指紅黑兩種漆[4]。睡虎地秦簡《效律》45:“殳、戟、弩,𣲥相易殹(也),勿以為贏、不備,以職(識)耳不當之律論之。”整理小組將“𣲥”解釋為“塗黑色塗紅色”,並進一步注釋說:“‘𣲥’,疑即‘彤’字,《說文》‘丹’字古文的一種寫法也作‘彤’。古書常見‘彤漆’、‘丹漆’,均指紅黑兩種塗料。”[5]朱德熙、裘錫圭二位先生進一步認為,秦漢簡以“𣲥”指丹漆,“𣲥”應讀作“丹”[6]
  “臾”字寫作,鄔勖先生釋作“革”,何有祖先生釋作“曳”。我們認為當釋“臾”。戰國及秦漢文字中“臾”及從“臾”之字作如下之形:
  (三年垣上官鼎)[7](集成16·10365斞半灷量)
  (睡虎地•日甲135)(睡虎地•日甲97背)
  (馬王堆•稱160)(馬王堆•老乙242)
對比上述字形可知,漆銘中的字可釋作“臾”,在此似應讀作“斞”,上引三年垣上官鼎中的“臾”字即用作“斞”。《說文·斗部》:“斞,量也。從斗,臾聲。《周禮》曰:桼[8]三斞。”量名“斞”在古書中又寫作“庾”和“斔”,其容量自來說法不一,近年吳振武先生推測一斞合53.5毫升[9]。漆銘“丹臾(斞)”即丹漆一斞之意。
  “醜布”何有祖先生認為指品相、質地皆差的布。何說似可從。《說文·鬼部》“醜,可惡也。”《詩·小雅·十月之交》:“日有食之,亦孔之醜。”毛傳:“醜,惡也。”“惡”有粗劣之意,如《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韓非子•說疑》:“不明臣之所言,雖節儉勤勞,布衣惡食,國猶自亡也。”據此推測,“醜布”與古書中所說的疏布意近。《禮記·禮器》:“犠尊疏布鼏。”孔穎達疏:“疏,麤也。鼏,覆也。謂郊天時以麤布為巾以覆尊也。”秦漢漆器胎骨主要有木胎、夾紵胎、布胎、皮革胎等,其中布胎的製作方法是先以木或泥做成器形,作為內胎,然後以麻布或繒帛若干層,附於內胎上,然後上漆,等麻布或繒帛干實后去掉內胎,則所存麻布或繒帛與原來器形的輪廓一樣,僅稍大一些而已[10]。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遣策簡中有關於漆器胎骨的記錄,如簡233有“布繒檢”,簡232有“布檢”。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麻布胎漆器,銘文中分別有“布平盤”、“布檢”、“布方脯檢”等,對照的出土實物均為麻布為胎的漆器[11]。據此看來,漆銘中的“醜布”當即制作漆器胎底所用的粗布材料[12]
  “財用”,既可指財物亦可指材料與用具。《管子·重令》:“民不務經產,則倉廩空虛,財用不足。”《左傳·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財用,平板榦。”結合後文“工牢”來看,漆銘此處當指購買“漆、丹、醜布”等材料所用的錢款。
  “工牢”當指漆器製作工人的勞務費,其中“牢”應訓為“價直”或“廩食”,字亦或作勞。《史記·平準書》:“願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顏師古注引蘇林曰:“牢,價直也,今世人言顧手牢。”又引如淳曰:“牢,廩食也,古者名廩為牢。盆,煮鹽盆也。”《後漢書·應劭傳》:“簡其精勇,多其牢賞。”李賢注:“牢,稟食也。或作‘勞’。勞,功也。”
  綜上可知,漆銘中間一段大意是說:“□府䰍飾了一件木笥,用漆一斗一升六籥,丹漆一斞,漆胎用的是粗布。所用材料與人工費用,總共是九百六十一錢。”
  順便一提漆銘首字的釋讀問題,該字殘甚,鄔勖先生疑釋作“祕”,我們懷疑此字也可能是“私”。“私府”在漢代可指諸侯藏錢物的府庫。《漢書·路溫舒傳》:“上善其言,遷廣陽私府長。”顏師古注:“藏錢之府,天子曰少府,諸侯曰私府。”若此釋不誤,那麼此漆木笥可能是昌邑王私府儲錢物之器。也可能正因為如此,當昌邑王劉賀被改封為海昏侯後才將其一起帶到了新的封地江西南昌,後來又葬在了墓中。
   
  附記:小札寫成後發現,彭浩先生又發表了《讀海昏侯墓出土木笥上的漆文》(簡帛網2015年11月8日)一文,對漆銘作了新的釋讀,但對字詞的解釋與本文有同有異,小文權作彭先生文的補充。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11月8日21:29。)


[1]謝子玥:《揭開2000年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面紗 發現刻“南昌”字樣文物》,江西新聞網,2015年11月4日,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5/11/04/014424154.shtml
[2]鄔勖:《南昌西漢墓漆器銘“丹革醜”蠡測》,簡帛網,2015年11月6日;何有祖:《南昌西漢墓所出漆器銘補釋》,簡帛網,2015年11月6日;林獻忠:《南昌西漢墓所出漆器銘再補釋》,簡帛網,2015年11月6日。按:後文所引三位先生的說法皆出於此,不再一一出注。
[3]湖北省博物館:《雲夢大墳頭一號漢墓》,《文物資料叢刊》1981年第4期,第17頁。
[4]參見洪石:《戰國秦漢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81—184頁。
[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線裝本第1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第25頁。
[6]朱德熙、裘錫圭:《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考釋補正》,《文史》第10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69頁。
[7]蔡運章、趙曉軍:《三年垣上官鼎銘考略》,《文物》2005年第8期,第90—93頁。此字釋讀參見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簡帛網,2005年11月4日,又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6期,第5—9頁。
[8]按:“桼”字原误作“求”,据段玉裁注改。
[9]吳振武:《關於新見垣上官鼎銘文的釋讀》,簡帛網,2005年11月4日,又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6期,第5—9頁。
[10]洪石:《戰國秦漢漆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13頁。
[11]安徽省文物工作隊等:《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8期,第20頁。
[12]關於漆銘此處的“布”,已有網友懷疑指夾紵胎漆器所用之布。參見病書生:《南昌西漢墓所出漆器銘文中的“布”》,簡帛網·簡帛論壇,2015年11月8日,http://www.bsm.org.cn/bbs/read.php?tid=3282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