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置漢簡釋文校讀(五)
作者:張俊民  發布時間:2022-01-17 11:41:59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首發)

  懸泉置漢簡1990—1992年發掘出土,早年曾在2003年有一個定稿,2019年懸泉置漢簡的第一部分由中西書局出版,書名作《懸泉漢簡(壹)》。因為“新冠”疫情參與甘肅簡牘博物館與蘭州大學文學院合作的線上讀簡班,適得居家進行補課。探方T0109S是比較獨特的一部分,是1991年上半年過篩子時得到的簡牘,探方名是根據柴生芳的回憶完成的。結合已有簡牘文書分類的行為格式與用語,試對探方T0109S的部分簡文進行修訂。不當之處,請方家賜教。
  簡1.效穀定漢里男子
    =詣言何罪耐司寇    T0109S:138[1]
  本簡紅柳,兩行,上、下殘,官文書。字體草,左行首起一字不識作“□”可,而其下的重文號亦可隸作“□”。釋讀疑問者是“詣言”二字,“詣言何罪耐為司寇”如何解釋呢?疑有它釋。
  “詣”字作“”形,右下近似兩點,釋作“詣”字不妥。作為草字簡筆應釋作“論”字,馬圈灣漢簡或作“證”字。陳建貢字書居延漢簡或作“”形。[2]馬圈灣漢簡簡馬•55作“”形。[3]肩水金關漢簡73EJC:288作“”形。[4]
  “言”字作“”形,“言”字雖有此形,感覺釋作“云”字較妥。
  簡2.奇立遣馬醫行    T0109S:141A
  本簡紅柳,上殘,過書刺。按照辭例“立遣”,屬於郵書傳遞記錄。因為是過書刺,“立遣”二字之上的格式可以反證“受奇”的釋讀是否合適。“受奇”,只能理解爲“奇”參與傳遞,“受”通“授”。類似的較完備格式如:
  1……  晨時受魚離御  立遣徒行   T0111:91
  2…… 魚離御李棄奴立遣御許尚行   T0114:127
  3)入西板檄一樊隆印詣府   元始五年四月辛丑日失中時縣泉置御張恭受廣至魏大房即立遣大房持付遮要    T0114:425
  4)出東合檄一楊記一   周晨私印  孟昌私印 陽朔二年十月癸卯日食蚤受遮要御張偃立遣□當行    ⅡT0214②:38
  由四簡可知,“受”與“立遣”之間是傳遞機構名+身份+人名,即如2)之“魚離御李棄奴”、4)之“遮要御張偃”。1)之“魚離御   ”缺少御之人名。前三簡二簡受魚離、一簡受廣至,可知郵書從東向西傳遞,4)受遮要,由西向東傳遞。由此四簡可知,簡2之“受奇”也是不完整。是缺少要素的原因,還是釋讀的問題呢?
  解決的關鍵是“受”字的釋讀是否合理。審圖版“受”字作“”形,右側稍微殘損,與其釋作“受”還不如“牛”字更妥帖。“牛奇”是人名。
  簡3.一封詣府淵泉
      合檄詣□□    A
  入囚到福        B    T0109S:146AB  
  本簡紅柳,上、下殘,過書刺。A面記郵書發文與收文名稱,“淵泉”為發文,“詣府”則為由東向西傳遞的文書。“詣”後二字,原釋作“廣漢”《壹》存疑可,但細審第二字為“”形,應釋作“羌”字。其前的未釋字無疑是“護”字。懸泉置漢簡有“護羌使者”與“護羌校尉”,與本簡吻合。
  B面“入囚”,原釋作“□四”,恐均不妥。首先是本簡過於殘,剩餘的字比較少,但“到”字可以提供一定信息。“到”即到達某地之義。“福”字多作人名,地名一般是“祿福”。一般說西漢酒泉郡有祿福縣,後改稱福祿縣。但懸泉置漢簡亦有元始年間的“福祿”。簡文為:
  5)  以食福祿傳馬二匹            
   祿福廣至騎馬各一匹凡四匹匹再食    元始□    T0114:9 
  此簡一作“福祿”,一作“祿福”,若按照常識是祿福。因為二字都是吉祥的用意,從文義上祿福與福祿都是一個意思。這可能就是一簡出現不同寫法的原因。
  而疑問最大的“囚”字,作為“到”的前綴詞,釋作“日”字更妥。此字作“”形,釋作“日”字可。“入”字存疑不釋。
  4.□里韓      (削衣)    T0109S:154
  本簡削衣,殘存原簡的名籍部分。“敞”字釋讀不妥,此字作“”形,與“敞”字左上區別較大。字書“敞”字或作“”,或作“”形。[5]與之接近“赦”字或作“”,或作“”“”形。[6]所以此字應釋作“赦”字。人名多以“赦之”出現,不過名單字“赦”者亦有。如:
  6)熒陽宜都里郭赦年卌字君功 乘方箱駕騧    73EJT23:108
  7給要虜隧長趙赦正月奉       73EJT23:114[7]
  5.三斗    馬一匹所行從事檄     T0109S:163
  本簡紅柳,下殘,“糜”字為“穈”之誤。以“入”字始,可以歸入出入簿類文書。所記數字較小“三斗”,側面是否有刻齒不明。若有刻齒或背不平,此簡則屬於券刺類文書。“馬”字以下,爲小字書,《壹》未作分別,補註三斗穈的具體食用情況。
  6.     其三□□
            十六□□其三各毋一鈈√一鈇折    T0109S:186
  本簡紅柳,上、下、右殘,簿計文書。首起二字,漫漶不識。其下文字兩行,字體較小。其中右行僅存左側半字,“其三”之下殘作“”形,參照左行可釋作“韋”字;再下一字,應釋作“把”字。
  左行“十六”之下的兩個字,原釋作“韋把”,《壹》未釋。今據圖版第一個字作“”形,類似的字形字書有“”“”,[8]據之可釋作“革”字。“其下字“”形,釋作“把”字,可從。
  “韋把”“革把”多指“轡”。如:
  8正月餘轡卅四匹   其十六匹韋把一匹繕
   十八匹革把四匹繕  T0112:7
  9四匹    T0110:82
  簡8)見之於《貳》作“轡”,簡9)見之於《壹》作“”。懸泉置漢簡多作“”形,類似《壹》字體,而《貳》又多作“轡”形。如:
  ⅠT0110①:14作“”作“”,簡9)T0110:82”,T0111:60 作“”。
  T0309:233兩個字均作“轡”,字形一個是“”,一個是“”。簡T0309:234作“”。
  是不是漢簡中都是作“”而不是作“轡”呢?就目前的懸泉置漢簡圖版而言是如此。肩水金關漢簡有一簡,似作“”,無“心”部。簡文為:
  10出居延尉□所乘傳車一乘        □□
   靳一   篋一  73EJT22:149[9]
  常見“轡”字作“”形,似無“心”部。除此而外,還有兩個字的釋讀存在疑問,即“三”與“緣”字。
  “三”字圖版字體左側殘損,作“”形,此字似可釋作“一匹”。
  “緣”字作“”形,左上“厶”明顯,應釋作“參”,即“”字左側“革”部簡筆所致。此簡所出傳車,可能是提供給居延尉方面使用的,車之外還有配套的備件、用具。
  如是10)的釋文隸作:
  10出居延尉□所乘傳車一乘   一匹     □□
   靳一     篋一  73EJT22:149
  從簡8)、9)以及10)三簡所示的“”的計量詞“匹”來看,在考慮到簿計文書的格式,懷疑簡6的首起二字為“九匹”。其中“匹”字殘存字形類似,“九”字揣測的成分更大。基於此,簡6釋文隸作:
  九匹    其三韋把          
          十六革把其三各毋一鈈√一鈇折  T0109S:186
  懸泉置漢簡《壹》之“”與《貳》之“轡”的差異,應該是釋讀者不察所致。造成的差異除了用字之外,可能還與“”“轡”的使用有關。以我們所舉漢簡多作“”,不作“轡”,少數“”或無“心”部。如果將《說文》所言的“”形聯係起來,可能就會與字體演變拉上關係。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作:[10]
  ,馬𦆕也。从絲車。各本篆文作轡,解作从絲从軎。五經文字同,中从軸末之軎也。惟廣韵六至轡下云:說文作𦆕。此葢陸法言、孫愐所見說文如此,而僅存焉。以絲運車,猶以㚘輓車,故曰𦆕與連同意,衹應从車,不煩从軎也。今據以正誤。
  簡7. 效穀  T0109S:188
  本簡松木,下殘,文書性質不明。殘存文字三,其中“逆”字原釋文作“廷”字。“效穀逆”是何義?此字作“”形,是“逆”字?還是“廷”字?從字形上來看,右側的上部有點類似兩點,與“逆”有點像,但與下部稍異;右側雖與“廷”近似,但下部出頭且上部亦有差異。
  “廷”漢簡中一般指縣廷,“效穀廷”三字在此處出現的原因雖然不是十分清楚,但“效穀廷”還是可以理解的,“效穀逆”則不好理解。類似的“效穀廷”三字懸泉置它簡亦有:
  11)效穀廷     效穀廷  ⅡT0115③:337
  12)效穀廷  五穀庸平賈               ⅡT0216②:119
  “廷”字,字書或作“”與“”。[10]原釋作“廷”字是合理的。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韓日出土簡牘公文書資料分類整理與研究(20&ZD217)”部分成果之一。
   


[1]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懸泉漢簡(壹、貳)》,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因簡文與簡號直接對應,頁碼不贅。下同。行文簡稱《壹》《貳》,超出《壹》《貳》之外的懸泉置漢簡釋文源自2003年定稿。
[2]陳建貢、徐敏:《簡牘帛書字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年第763頁。
[3]此字張德芳主編:《敦煌敦煌馬圈灣漢簡集釋》作“從”字,以字形應釋作“證”字。
[4]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
[5]陳建貢、徐敏:《簡牘帛書字典》,第371頁。
[6]陳建貢、徐敏:《簡牘帛書字典》,第785頁。
[7]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
[8]陳建貢、徐敏:《簡牘帛書字典》,第899頁。
[9]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貳)》,中册,第111頁。
[10]段玉裁:《說文解字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3頁。
[10]陳建貢、徐敏:《簡牘帛書字典》,第29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2年1月14日20:55。)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