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水金關漢簡》綴合拾遺(一)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2-06-06 14:49:40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肩水金關漢簡》共出五冊,此前我們分冊進行了一些綴合。由於每冊收錄不同探方,跨探方綴合案例有時會出現跨冊的現象。比如73EJT35:15+73EJC:484,就是《肩水》(肆)與(伍)的跨冊綴合。[1]因按冊綴合已不太適合後續綴合開展,今以《〈肩水金關漢簡〉綴合拾遺》為篇名,不再拘於冊數的限制,將發現的綴合條列於下向大家指教。

  73EJT21:46+73EJT23:1062釋文作:
  騂北亭長王禹A1 士吏A2 候長A3 候史□□A4 
  七石具弩一傷二角B1 六石具弩一傷三角B2 六石具弩三完B3 
  四石具弩二傷二角B4四石具弩一完B5四石具弩二傷二角B6 
  稾矢五百五十C1  陷堅矢百五十C2  䖟矢四百C3 
  □□□C4 承弦□C5  弩辟二C6
  服一D1 蘭二完四D2  □□張鐵把弦各一D3
  櫝丸三E1大黃承弦二E2槍一□櫝各三E3 
  枲長弦二F1  73EJT21:46+73EJT23:1062[2]
  我們又找到73EJT23:1040,其釋文作:
  鎧鍉瞀各一  長矛二
  鎧甲鞮瞀各三  革甲鞮各四 㡒三 73EJT23:1040[3]
  三簡綴合後,可復原茬口處的“鞮瞀各三”等字,其中“各”IMG_7881、“三”IMG_7882兩字圖版較為清晰。茬口對比見下表:  

表1
彩圖紅外
IMG_7878  IMG_7880  

  三簡文意相關,均屬兵器名單,根據茬口處復原的“鞮瞀各三”等字,當可綴合無疑。從綴合關係來看,73EJT23:1040與73EJT23:1062的關係是遙綴,73EJT23:1040與73EJT21:46的關係則是左右緊密綴合。由於73EJT23:1040與73EJT23:1062之間有殘缺,若無73EJT21:46作位置參考,是不能確定73EJT23:1040與73EJT23:1062的具體間距的。三簡綴合後該兵器簿基本復原稍有闕文,其釋文作:
  騂北亭長王禹A1 士吏A2 候長A3 候史□□A4 
  七石具弩一傷二角B1 六石具弩一傷三角B2 六石具弩三完B3 
  四石具弩二傷二角B4四石具弩一完B5四石具弩二傷二角B6 
  稾矢五百五十C1  陷堅矢百五十C2  䖟矢四百C3 
  □□□□C4 承弦□C5  弩辟二C6
  服一D1 蘭二完四D2  □□張鐵把弦各一D3
  鎧鍉瞀各一D4 長矛二D5
  櫝丸三E1大黃承弦二E2槍一E3 [4]
  鎧甲鞮瞀各三E4 革甲鞮各四E5 㡒三E6
  枲長弦二F1  73EJT21:46+73EJT23:1062+1040
  完整綴合見附圖A。  

  73EJT37:429的釋文作:
  永始三年三月己酉朔 73EJT37:429[5]
  73EJF2:45A的釋文作:
  朔乙卯肩水城尉畢移肩水金關千人令史李忠等自言遣葆
  …… 73EJF2:45A[6]
  兩簡綴合後,可復原茬口處的“朔”字,其圖版作IMG_7883IMG_7885。茬口對比見下表:  

表2
彩圖紅外
IMG_7886  IMG_7887  

  兩簡來自不同探方,分別被《肩水金關漢簡》(肆)(伍)收錄,但兩簡茬口密合且簡面紋路的疏密度一致。文意相關,書體風格相類,均是殘存左側筆劃。根據“朔”字的復原,當可綴合無疑。釋文作:
  永始三年三月己酉朔乙卯肩水城尉畢移肩水金關千人令史李忠等自言遣葆
  …… 73EJT37:429+73EJF2:45A
  完整綴合見附圖B。
   
  附圖:

AB
IMG_7893  IMG_7894  

   


[1] 見拙文:《〈肩水金關漢簡(肆)〉綴合七則》,武漢大學簡帛中心網站2022年3月7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643.html。
[2] 綴合與釋文從姚磊:《《肩水金關漢簡(貳)》綴合(二十八)》,武漢大學簡帛中心網站2020年6月28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278.html。
[3]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貳)》,中西書局2013年,第263頁。
[4] 經過綴合,可知73EJT21:46原釋的“槍一□櫝各三E3”應釋為“槍一E3”.“□櫝各三”應與73EJT23:1040的“鞮瞀各三”合併,釋為“鞮瞀各三”,從屬於綴合後的“鎧甲鞮瞀各三E4”.
[5]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肆)》,中西書局2015年,第75頁。
[6]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伍)》,中西書局2016年,第5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2年6月2日21:22。)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