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烏程簡中的“防葵”
作者:張飛  發布時間:2022-11-07 16:49:19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
(首發)

  烏程簡醫藥簡部分第269號簡牘正面中有如下一句話:[1]
  防八分。
  關於,整理者釋爲“祭”,讀爲“己”。[2]
  細察就會發現其上部作,而這個偏旁不見於“祭”字。實爲“艸”旁。“艸”旁草書一般作是在的基礎上又省去一横。漢簡文字中可見類似寫法的“艸”旁,如“芩”或作[3]“蓋”或作[4]我們認爲當釋爲“蔡”。漢簡文字“蔡”或作:
  [5]  [6]  [7]
  與上舉“蔡”字在構形上基本相同。然而,即使將釋爲“蔡”,也不能説沒有疑問了。上古音“蔡”屬清紐月部,“己”屬見紐之部。[8]二字聲紐、韻部均有距離,難以通假。我們認爲“蔡”當爲“葵”之訛,“防葵”是一種藥草名。下面加以解釋。
  漢代文字“葵”或作:
  [9]  [10]  [11]
  與上舉“葵”字在字形上十分接近。此外,傳世文獻中可見“蔡”“葵”相訛。如《國語•齊語》:“筑葵兹、晏、負夏、領釜丘,以御戎狄之地,所以禁暴於諸侯也。”徐元誥先生説:
  此文“葵”即“蔡”之譌,與《晉語》“負蔡”,宋庠本作“負葵”同類。[12]
不過,高亨先生認爲“葵”“蔡”是通假字的關係。[13]上古音“葵”屬群紐脂部。[14]“蔡”“葵”聲紐、韻部均有隔,恐難通假。所以,我們認爲“蔡”當爲“葵”字訛寫。
  “防葵”是藥草名。《唐本草》記其根葉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風,故名“防葵”。[15]《證類本草》引《圖經本草》:“防葵,生臨淄川谷及嵩高、少室、泰山。蘇恭云:襄陽、望楚、山東及興州西方有之。其興州采得乃勝南者,爲鄰蜀土也。今惟出襄陽,諸郡不聞有之。其葉似葵,每莖三葉,一本十數莖,中發一枝幹,其端開花,如蔥花、景天輩而色白。”[16]《證類本草》附圖作:[17]
  
“防葵”還有其他稱呼。如《本草綱目·草之六·防葵》:“【釋名】房苑別錄梨蓋本經利茹吳普。”[18]另外,出土文獻中有“防葵”的記載,如馬王堆帛書《養生方》:
  非廉、方葵、石韋、桔梗、茈威各一小束,烏豙(喙)三果(顆)……[19]
其中的“方葵”就是“防葵”。[20]值得一提的是,《養生方》中的“桔梗”“烏喙”等中藥名也見於第269號簡牘正面,[21]可見“防葵”與“桔梗”“烏喙”等關係也比較密切。  

2022年11月7日急就

[1] 曹錦炎等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漢字文化研究所編:《烏程漢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22年,第297頁。
[2] 曹錦炎等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漢字文化研究所編:《烏程漢簡》,第297頁。
[3] 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下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第14頁。
[4] 趙丹丹:《敦煌馬圈灣漢簡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第18頁。
[5] 白海燕:《“居延新簡”文字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第32頁。
[6] 趙丹丹:《敦煌馬圈灣漢簡文字編》,第18頁。
[7]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叁)》,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第231頁。
[8]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137、234頁。
[9] 李瑤:《居延舊簡文字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第34頁。
[10] 王夢鷗:《漢簡文字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第91頁。
[11] 臧克和主編:《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第1306頁。
[12]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240頁。
[13] 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第492頁。
[14] 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第194頁。
[15] 陶耀武、宋平順:《防葵的原植物考訂》,《中藥材》1997年第12期,第640頁。
[16] (宋)唐慎微撰,尚志鈞等校點:《證類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第162頁。
[17] (宋)唐慎微撰,尚志鈞等校點:《證類本草》,第162頁。
[18] (明)李時珍編著,張守康校注:《本草綱目》,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年,第488頁。
[19] 裘錫圭主編,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貳)》,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118頁;《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第59頁。
[20] 張顯成:《論簡帛的中醫藥學史研究價值》,《簡牘學研究》第4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55頁。
[21] 曹錦炎等主編,中國美術學院漢字文化研究所編:《烏程漢簡》,第297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2年11月7日11:10。)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