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程漢簡》札記(八)
作者:姚磊  發布時間:2022-11-07 16:50:27
(信陽師範學院)
(首發)
1

  十二月戊寅……屬……鹽徙□昌里第……□□鹽……受賣=(買賣)其。
  图片包含 游戏机, 标志, 鸟

描述已自动生成(鹽)賣合錢□□全□□□有高□取鹽徙,皆會正月癸未……檄……059+060+064
  按:三簡由謝明宏綴合,[1]經核查圖版,知綴合無誤,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綴合後該簡的長度。經測量059號簡長度14.4cm,060號簡長度18.0cm,064號簡長度15.5cm,三簡綴合後長度約46cm,大致是漢代的二尺,這個長度在目前的烏程漢簡中十分少見,應該是最長的一枚簡牘,豐富了我們對簡牘形製的認識。漢代文書簡的長度,程鵬萬有過梳理,“2003年湖南長沙走馬樓出土的西漢武帝時期的竹簡,長度爲二尺和一尺二種……敦煌、居延出土的文書多爲一尺”。[2]可參。新綴簡文書內容與“鹽”有關,懷疑鹽類文書在長度上與普通文書有差異。

2

  〼烝亭所部虚户口名。 A1  □□。B1
  〼前烏虚户十口,子□,卒九。A2  田□。B2
  〼中烏虚户十口,子□,卒十三,其六。A3 □□。B3
  ……A4  田□。B4  090
  按:A4部分簡文整理者未釋,從殘存字跡以及文意分析,當是“後烏虚户□口,子□,卒”。簡文可復原作:
  〼烝亭所部虚户口名。 A1  □□。B1
  〼前烏虚户十口,子□,卒九。A2 田□。B2
  〼中烏虚户十口,子□,卒十三,其六。A3 □□。B3
  〼後烏虚户□口,子□,卒……A4  田□。B4  090
090號簡文中提到了“部虚”,史料價值十分重要。“虚”本義是指“大丘”,[3]而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中恰有“部丘”的記載,摘錄如下:
  租長督□所部丘民男子    陳尊(?)不輸租□□□  □2010CWJ1③:266-6[4]
故烏程漢簡中的“部虚”當是五一廣場東漢簡牘中的“部丘”。“虚”與“丘”,又都是聚落的統稱。[5]故090號簡“烝亭所部虚户口名”大意便是“進獻轄區內聚落户口名籍”。依據簡文,“前烏虚”“中烏虚”均是“户十口”,規模很小,但這樣整齊劃一,似乎是有了一定的規劃。對於“烏程”的含義,《辭海》曾有過解讀,認爲:“烏程,舊縣名。秦置。相傳有善釀酒的烏、程二姓居此故名。”[6]從前烏虚、中烏虚、後烏虚的名稱分析,烏程縣似乎“烏”與“程”是分開的,這對探索烏程地名含義提供了新資料,印證了《辭海》的説法。前、中、後的界定,也説明居住較爲分散,可能與地理情況相關。

3

  前得六十四箕。A1       後得七十箕。B1
  □□□六十六箕。A2      合爲二〼。C1    147
  按:A2部分簡文殘斷,整理者未釋,參考090號簡,烏程縣有前、中、後的佈局,147號簡已有了前、後,只缺少了中,故懷疑A2可補釋“中得”兩字。C1整理者未釋,前、中、後的“箕”相加,正好是“二百”,故C1可補作“合爲二百箕”。簡文可復原作:
  前得六十四箕。A1       後得七十箕。B1
  (中得)六十六箕。A2        合爲二(百箕)。C1    147
經查,“箕”的本義是指“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7]由於簡文有“得”字,前、中、後分別得到了:64箕、66箕、70箕,故推測“箕”在烏程地區也被用作物品交換的標準器,具有一定的比值,起著度量衡的作用。丘光明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中曾論及度量衡研究的複雜性,認爲:“即使在統一政權下,常常也會出現一些與法定單位不統一的、地方性或行業性的單位。”[8]故“箕”應該就是極具地方特色的一個單位,只是不知道“箕”的具體量值,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1] 謝明宏:《〈烏程漢簡〉綴合(一)》,簡帛網2022年10月24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8818.html。
[2] 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02-103頁。
[3]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726頁。
[4] 長沙市文物考古硏究所等編:《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肆)》,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第147頁。
[5] 侯旭東:《近觀中古史:侯旭東自選集》,上海:中西書局, 2015年,第151頁。
[6]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第44頁。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 1990年,第2979頁。
[8] 丘光明等:《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1年,序言,第2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2年11月4日23:27。)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