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書·下經》簡一八二釋文作:
• 小腸癉。弱(溺)赤,出,少腹熱,得之(怵)愓(惕)恐。一八二[1]
今按:“怵惕”與“恐”之間應加逗號。《國語·周語上》:“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韋昭注:“怵惕,恐懼也。”[2]“怵惕”與“恐”雖義近,但分屬恐懼的兩種情態,故應斷讀。釋文可訂作:
• 小腸癉。弱(溺)赤,出,少腹熱,得之(怵)愓(惕)、恐。一八二
• 飢而壹飽產承,氣張(脹)。一二九
今按:整理者認為“承”即“承瘕”,因暴食而得,可從。簡文的“壹”若作數詞講,不通。如果“飢”前也有數詞作“壹飢壹飽”或“數飢壹飽”,形容患者不規律的飲食尚可曉暢。《論衡·祀義》認為祭祀應該按時,“壹祭壹否,則神壹饑壹飽;壹饑壹飽,則神壹怒壹喜矣。”[3]由於“飢”前無數詞,我們考慮“壹”或應讀為“噎”。噎者,噎塞不通也。《諸病源候論》有“五噎候”,“謂一曰氣噎,二曰憂噎,三曰食噎,四曰勞噎,五曰思噎。”[4]人在過度饑餓的狀態下,不能吃得過飽。《救荒活民書》:“久飢腸胃噎塞,乍飽多死,惟米飲可以通腸。”[5]《諸病源候論》還有一種“蛇瘕”,“其狀常苦饑,而食則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內即吐出。”[6]釋文可調整為:
• 飢而壹(噎),飽產承,氣張(脹)。一二九
• 治腐痹方。陳彘脂,冶礜三,黃芩一,合和,膏絮以窒傷空。三六
今按:“空”應通作“孔”。“傷孔”即傷口。腐痹這一類病症,常因化膿和破潰在皮膚表面形成漏斗型創面甚至是瘻孔。古“孔”、“空”通用。《釋名·釋車》:“孔笭笭也。”[7]《太平御覽》引作“空笭笭也。”[8]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以膱膏濡,而入之其空(孔)中。”[9]《證治準繩·損傷門》:“量傷孔大小,取一塊填於傷孔中。”釋文可訂作:
• 治腐痹方。陳彘脂,冶礜三,黃芩一,合和,膏絮以窒傷空(孔)。三六
[1]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39頁。
[2] (吳)韋昭注:《國語》,商務印書館1958年,第5頁。
[3]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中華書局1990年,第1054頁。
[4]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第410頁。
[5] (宋)董煟撰:《救荒活民書》,中國書店2018年,第286頁。
[6] 同4,第391頁。
[7] (漢)劉熙撰:《釋名》,中華書局2016年,第110頁。
[8]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2月第1版、1995年10月北京第5次印刷,第3443頁。
[9]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五冊,中華書局2014年,第260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6月4日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