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書·下經》簡二二一釋文作:
善弱(溺),足(跗)種(腫),□,三病=(病,病)有而心煩,死,勿治也。•
有陽脈與之俱病,可治也。三陰相亂,不過十日,死。二二一[1]
今按:“種”下一字圖版作,對比簡二八的“流”,當釋作“流”。因其下還有殘筆作,故宜在“流”字下、“三”字前增加一個未釋字。釋文可訂作:
善弱(溺),足(跗)種(腫),流□,三病=(病,病)有而心煩,死,勿治也。•
有陽脈與之俱病,可治也。三陰相亂,不過十日,死。二二一
• 狐之陽倀(脹)。弱(溺)㴆(浸)降下,以晨入宮,弱(溺)通,偏臧(藏)少腹處,齊(臍)上倀(脹),欬,毆(嘔)沫。九三
今按:“降”字或當讀為“癃”。《説文》“癃”之籀文省作“”()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其所產病:熱中,降(癃),隤(㿗),扁(偏)山(疝),【為五】=病=。”[2]阜陽漢簡《萬物》:“已石(癃)也。”[3]癃者,溺閉也。《素問·宣明五氣論》:“膀胱不利為癃。”[4]簡文提到“以晨入宮”可以達到“溺通”的效果,應是借助男性精液從尿道排射時的壓力衝開原本蔽塞的尿路。釋文可以訂作:
• 狐之陽倀(脹)。弱(溺)㴆(浸)降(癃)下,以晨入宮,弱(溺)通,偏臧(藏)少腹處,齊(臍)上倀(脹),欬,毆(嘔)沫。九三
• 尾帶。狀如帶,即=(即即)也。 一五〇
【•】肉帶。辛痛,狀帶也,多肉而赤。一五一
今按:即即,整理者未注。此詞對於理解該症有重要作用。《漢書·禮樂志》:“磑磑即即,師象山則。”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即即,充實也。”[5]即即,又見於簡一五五描述“馬尤”時,“馬尤。狀(壯)尤也,大而痛亟長,其端即=(即即)赤白。”尤,整理者讀為“疣”,應是人體皮膚表面的疣狀贅生物。“其端即=(即即)赤白”,是説贅生物的末端形態充盈顏色赤白。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有“大帶”,“大帶者:燔,與久膏而靡(磨),即傅之。”整理者原注:“大帶,古病名,未詳。或推測為纏帶風一類疾病。”[6]纏帶風,即今西醫所云的帶狀疱疹。我們認為馬王堆帛書整理者的懷疑,在天回醫簡裏得到了證實,天回醫簡的“尾帶”、“肉帶”與馬王堆帛書的“大帶”均為帶狀疱疹一類的疾病。首先,“狀如帶”,指其形狀如帶。因此簡一五一的“狀帶也”,也是形狀如帶的意思,“狀”可如字讀,不煩通作注文裏的“壯”,而與馬王堆的“大帶”強作關聯説成一病。其次,即即也,應指帶狀疱疹所生水泡中水泡液的充盈和明亮的色澤,這是其臨床判斷的重要標準之一。
帶狀疱疹,中醫習稱為“蛇串瘡”,民間又有蛇盤瘡、蜘蛛瘡、蛇纏腰、纏腰火龍等諸多叫法。“是一種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疱,呈帶狀分佈,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膚病。”“水疱往往成批發生,各簇水疱群間皮膚正常,疱液透明。”[7]
《諸病源候論》有“甑帶瘡候”,或可幫我們窺見此病早期命名的成因就是其形如帶。“甑帶瘡者,繞腰生。此亦風濕搏血氣所生,狀如甑帶,因以為名。又云:此瘡繞腰匝,則殺人。”[8]繞腰匝,即繞腰一圈。筆者四川籍,幼年曾聞家中長者論及“蛇纏腰”説走滿腰杆一圈就死,與《諸病》此記相合。今以大量的臨床觀察證之,實不必過玄。因帶狀疱疹的皮損多發於身體單側,少有超過正中線者,故“蛇纏腰”多數病症只見“蛇纏半腰”。若遷延至身體兩側“繞腰匝”,則全身發生類似水痘樣皮疹,伴高熱,可并發肺、腦損害,嚴重者可致死亡。
甑帶,唐及唐以前的醫書多見。《肘後備急方》記有以甑帶捆綁夢魘不醒之人的雙手,可見其結實耐用。《千金翼方》與《外臺秘要》則多燒甑帶灰入藥。元及以後的醫書,則用“蛇”或“蜘蛛”來形容帶狀疱疹少用“帶”。元《世醫得效方》稱“蛇纏瘡”,明《證治要訣》稱“火帶瘡”,《證治準繩》稱“纏腰火丹”,《外科啓玄》稱蜘蛛瘡與蛇窼瘡類似,《醫宗金鑒》《外科大成》稱“蛇串瘡”。[9]同樣的病症,在較長的歷史長河裏出現了主體形容物的變化(由“帶”到“蛇”),是一個頗有趣味的現象。
清代名醫趙學敏曾於1796年治療過一名蛇纏瘡的病患,“吳氏家次子,年十五,忽腹背患起紅瘰,蔓延及腰如帶,或云蛇纏瘡,或云丹毒,乃風火所結血凝滯而成。”[10]趙氏先懷疑吳家子入山沾染了蟲毒,以蟾酥犀黃錠塗之無效,又以如意金黃散敷之無效。後有老嫗教趙氏用翠云草搗汁塗上,一夕立消,趙氏遂認為翠云草解火毒有神效。在此病的病因機制上,中醫多認為是濕熱火毒蘊結於肌膚或肝鬱氣滯外溢肌膚,西醫則認為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其思維角度之迥異可見一斑。
[1]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45頁。
[2]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六册,中華書局2014年,第12頁。
[3] 中國簡牘集成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簡牘集成》(第十八册)河北省 安徽省(上),敦煌文藝出版社2005年,第1682頁。
[4] 郭靄春主編:《黃帝內經素問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第235頁。
[5]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2013年,第1050頁。
[6]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第五册,中華書局2014年,第240頁。
[7] 李元文主編:《中醫皮膚科臨證必備》,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年,第5頁。
[8] 丁光迪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年,第677頁。
[9] 其病名變化繁多,可參看鄒碧青、顧偉《帶狀疱疹中醫診療源流考》(《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22-9-22)與李敏、胡錦麗、張帆《中醫對帶狀疱疹的認識》(《中國臨床醫生》2011-08)及孫力力《蛇串瘡治療概論》(《當代醫學》2008-13)等論文。
[10] (清)趙學敏著:《本草綱目拾遺》,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第9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3年9月10日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