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醫簡》讀札(四十九)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3-12-29 15:12:55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療馬書》有一種炮製烏喙的方法“IMG_2838IMG_2841炫孰”,見於以下三處:
  〼甘(泔)一斗,烏二升,段(煅)烏蒃(喙),IMG_2838=(煮,煮)IMG_2841(猒)炫孰(熟),即搜(溲)抾(去)烏蒃(喙),〼八四
  洎IMG_2838(煮)烏蒃(喙)一參,段(煅),IMG_2838(煮)IMG_2841(猒)八六IMG_2844孰(熟),溲抾(去)烏蒃(喙),即以洎漬美黄市土……八七
  澤(IMG_2845)甘(泔)三斗,以IMG_2838(煮)烏蒃(喙)一參,段(煅),IMG_2838(煮)IMG_2841(猒)炫孰(熟),即溲取洎,燔□〼一三一
  今按:整理者注“IMG_2838IMG_2841炫孰,又作‘IMG_2838IMG_2841IMG_2844孰’,本篇常語,皆用於烏喙炮製,當指久煮烏喙指極熟,以去毒存性。《玉篇》:‘猒,亦作IMG_2841,足也。’[[1]]我們認爲“炫孰”之“炫”,當通作“匀”。“炫孰”即“匀熟”,即把段制(搗碎)後的烏喙均匀地煮熟煮透。
  古玄、匀通用。《國語·魯語》:“無洵涕。”韋昭注:“無聲涕出爲洵涕。”段玉裁注《說文》“泫”字曰:“洵者,泫之假借字也。”《文選·劇秦美新》:“臣常有顛眴病。”李善注:“賈逵《國語》注曰:‘眩,惑也。’眴與眩古字通。”
  匀熟,醫書多見。有兩義,一指研磨藥石粉末的粗細均匀,一指炮製火候的透熟。簡文用煮烏喙的方法,顯然屬於後者。《外臺秘要方·李補闕研煉鐘乳法一首》:“勿使著錘,即得匀熟。”[[2]]《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候天南星微烈,取出剉碎,再炒令匀熟。”《小兒藥證真訣》:“右爲末再研匀熟”。《世醫得效方》:“生薑四兩炒令匀熟。”
  附帶提一下,簡文的“段”,整理者括注爲“煅”是錯誤的,高嶠朕先生指出“煅”是把藥材放火裏燒,這種方法在唐代才出現。故“段”應該理解爲搗碎、擊碎。[[3]]簡文的“搜”與“溲”字,整理者皆通作“縮”。袁開惠先生認爲“溲”本身有過濾義,可如字讀,不煩通“縮”,[[4]]可從。簡一三一原釋文“段IMG_2838(煮)IMG_2841(猒)炫孰(熟)”,應在“段” 字後加逗號作“段,IMG_2838(煮)IMG_2841(猒)炫孰(熟)”。  
  《脈書·下經》“喉痹”條釋文作:
  • 喉痹。始發,應(膺)㴔=(翕翕),如被露衣,息短,氣IMG_2667=(喝喝),肩言之疾也,手辟(臂)用過度,發肩北(背)〼六四唾血而星(腥),狀唊=(唊唊),居則好伏;至其廔音而斯(IMG_3050),不治。六五[[5]]
  今按:整理者注“廔,當讀爲‘縷’,形容聲音細微。”[[6]]我們認爲“廔”當通作“驟”,“音”當讀爲“瘖”。“廔音”即“驟瘖”,義同醫書中的“暴瘖”和“猝瘖”,指突然失聲或聲音嘶啞。
  从“婁”得聲的字,與从“取”得聲的字,古書多可通。《禮記·禮運》:“皆在郊棷。”《經典釋文》:“棷,本或作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驟如崔氏。”“驟”,《史記·齊太公世家》作“數”。
  “驟”有倉猝和暴疾的含義。《助字辨略》卷四:“驟,猝也。”《正字通》:“暴,猛也,驟也,橫也,侵也,猝也。”《詞林韻釋》:“驟,馬疾行,又卒也。”《說文·馬部》王筠句讀:“驟,引申之爲凡暴疾之偁,暴疾者必頻數,故又爲頻數之偁。”段玉裁注《說文》“驟”字云:“今字驟爲暴疾之詞,古則爲屢然之詞。”
  醫書中的“卒瘖”、“瘁喑”、“猝瘖”,與簡文的“驟瘖”義近。《太素·十五絡脈》:“其病氣逆則喉痹卒瘖。”[[7]]《靈樞·經脈》:“其病氣逆則喉痹瘁喑。”[[8]]《甲乙經·十二經脈絡脈支別第一下》:“其病氣逆則喉痹,瘁瘖。”[[9]]醫書中“喉痹”與“瘁瘖”常相伴並稱,簡文名爲“喉痹”,發展到後期變成“瘁瘖”,是符合病程由淺及深的變化規律的。釋文可以調整作:
  • 喉痹。始發,應(膺)㴔=(翕翕),如被露衣,息短,氣IMG_2667=(喝喝),肩言之疾也,手辟(臂)用過度,發肩北(背)〼六四唾血而星(腥),狀唊=(唊唊),居則好伏;至其廔(驟)音(瘖)而斯(IMG_3050),不治。六五
   


[1]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140頁。
[2] 高文柱校注:《<外臺秘要方>校注》,學苑出版社2010年,第1348頁。
[3] 高嶠朕:《成都老官山漢墓<醫馬經>中的煮字有關簡選釋》,《文化遺產與公衆考古》(第二輯),2016年,第80-82頁。
[4] 袁開惠:《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以天回醫簡校讀<五十二病方>藥物舉例》,“中醫藥文化雜志”公衆號,2013年4月15日,https://mp.weixin.qq.com/s/Fsc6HmX5dIIflPmRaqt13w。
[5] 我們曾指出“㴔㴔”當讀爲“翕翕”,見拙文《<天回醫簡>讀札(四十七)》,武漢大學簡帛網2023年12月23日,http://www.bsm.org.cn/?hanjian/9311.html。
[6] 同[1],第28頁。
[7] (隋)楊上善注:《黃帝內經太素》,中醫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16頁。
[8] 中醫研究院研究生班編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年,第80頁。
[9] 張燦玾,徐國仟主編:《鍼灸甲乙經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261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12月28日22:07。)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