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泉漢簡(貳)》綴合札記(三十四)
作者:姚磊  發布時間:2024-01-28 10:38:44

(信陽師範大學)
(首發)

  〼直四萬一千八百七十五 Ⅱ90DXT0112②:92
  ·凡吳斧五百五十一枚並重十四石二鈞□〼 Ⅱ90DXT0113④:33
我們把兩簡拼合後,截取碴口部分圖版如下:

紅外彩圖
   

對比可知,兩簡不是同一探方,但屬於同一區,碴口吻合,紅柳材質,[1]字形、形制以及書寫風格等較爲一致,文意通暢。懸泉漢簡中有近似辭例如下:
  入吳斧三百枚枚重三斤五兩八銖並重八石一鈞十斤直二萬二千八百〼 Ⅱ90DXT0113④:31
  今餘吳斧五百卅一枚枚重三斤五兩八銖並重十四石廿斤七兩十六銖直四萬三百 Ⅱ90DXT0111①:271+247
查核《懸泉漢簡》提供的兩簡尺寸規格,Ⅱ90DXT0112②:92號簡8.6×0.8×0.2cm,Ⅱ90DXT0113④:33號簡6.5×0.7×0.2cm,兩簡厚度相同、寬度趨同、長度適宜。
  由此,兩簡當可綴合,訂補釋文作:
  ·凡吳斧五百五十一枚並重十四石二鈞……直四萬一千八百七十五 Ⅱ90DXT0113④:33+Ⅱ90DXT0112②:92
  經仔細核查圖版,Ⅱ90DXT0113④:33+Ⅱ90DXT0112②:92與Ⅱ90DXT0113④:31、Ⅱ90DXT0111①:271+247兩簡書風一致,當爲同一書手,且內容趨同,都圍繞“吳斧”展開,且吳斧的重量一致(重三斤五兩八銖),數量接近,價格趨同——76錢/枚,故懷疑三簡可以編聯,暫定名作“吳斧出入簿”(附圖)。具體信息如下表:

簡號吳斧/枚單枚重量並重(合重)  總價/錢單價/錢[2]  
ⅡT0113④:31300三斤五兩八銖[3]  八石一鈞十斤[4]  2280076
ⅡT0111①:271+247531三斤五兩八銖十四石廿斤七兩十六銖[5]  4030076[6]  
ⅡT0113④:33+T0112②:92551——十四石二鈞……[7]  4187576[8]  

需要註意的是表中的“並重”(合重)有複雜的換算關係,涉及到石、鈞、斤、兩、銖等衡制單位,而且數目較大計算不易,這無疑對財務人員的要求比較高,除去Ⅱ90DXT0113④:31號簡所記準確外,其餘兩簡的計算均存在問題。
  王子今曾論述漢簡出現有地方品牌,[9]“吳斧出入簿”中的“吳斧”應該是指吳地所出斧子。除去吳斧外,懸泉漢簡中還有“廣斧”,如下:
  ·凡廣斧四百九十四枚並重九石四兩十五銖直二萬四千八百六十八 Ⅱ90DXT0112②:8
  □少內犁冠六十          犁冠六枚  鉏刃百卌七
  □犁金十二            鐅卌六
  □釰刃卅   定還 審      吳斧廿一
  二己巳安樂鄉嗇夫並付少内嗇夫   廣斧卅五入錢畢 Ⅱ90DXT0114②:235
依據《漢書·地理志》,帶“廣”字之大的郡國有廣漢郡、廣平國、廣陽國、廣陵國等,“廣斧”可能就是其中之一所產。由“吳斧出入簿”可知“吳斧”的重量是“三斤五兩八銖”,依據Ⅱ90DXT0112②:8推算,“廣斧”重量是“二斤三兩”, “吳斧”比“廣斧”重一些。另外,從價格看,“吳斧”比“廣斧”要貴。從中可看出“吳斧”的質量或品牌影響力更好。

附圖
Ⅱ90DXT0113④:33+Ⅱ90DXT0112②:92吳斧出入簿
   

   


[1] 整理者誤認作Ⅱ90DXT0112②:92號簡是松木材質,當是紅柳。
[2] 精確到個位。
[3] 即1280銖。
[4] 實際計算是8石1鈞9.9999999斤,財務人員進行了約數運算。
[5] 實際計算是14石3鈞,與簡文記錄約相差0.57石。
[6] 實際計算是75.8945錢。
[7] 按照三斤五兩八銖計算,此處合重約是“15石1鈞6斤14兩10銖”,與簡文存在差異。
[8] 實際計算是75.9981錢。
[9] 王子今:《河西簡文所見漢代紡織品的地方品牌》,《簡帛》2018年第17輯,第245、255、256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1月25日21:20。)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