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漢簡《脈書》簡六有如下文句:
在心胠下,堅痛,爲□□蒸□□。在腸中,小者 六[1]
今按:“蒸”下一字圖版作,對比《脈書》諸“叚(瘕)”字(簡7A)、(簡7B)、(簡7C)、(簡8B)、(簡9),當釋作“叚(瘕)”。
“蒸叚(瘕)”,我們認爲當即天回醫簡《脈書·下經》與《治六十病和齊湯法》所見的“承瘕”、“心腹承瘕”。《脈書·下經》簡一三一“•
承瘕。輔脅交張(脹),振寒汗出,類匈(胸)蹷。毆(嘔)沫聞臭,死。”[2]蒸、承古字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以承輔天子”,“承”,《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贊》作“丞”。《史記·酷吏列傳》:“於是丞上指。”“丞”,《漢書·張湯傳》作“承”。《漢書·王子侯表下》:“承陽侯景。”顏師古注:“承,或作蒸。”《儀禮·聘禮》:“大夫爲承擯。”“承”,《大戴禮記·朝事》作“蒸”。
醫書中也有“承”“蒸”互代之異文。《太素·營氣》:“承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蕭延平按:《靈樞》《甲乙》承津液,承字均作蒸。[3]
承瘕,羅寶珍與袁開惠先生均認爲是傳世醫書中的“心承伏梁”,是一種心腹部病症。[4]張家山漢簡《脈書》中的“蒸叚(瘕)”顯然是“承瘕”的同音異寫。《漢書王莽傳》:“封邯爲承陽侯”,顏師古注:“承音蒸”。可見,承、蒸二字在漢代是常可相通的。作爲一種同音異寫,顯然還是要以“承”爲該病的本字,“蒸”只同其音,而不表示“心承伏梁”中“承”之承接、承於其下的含義。楊上善云:“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如臂,上至心下,其筋循膈下臍,在此痛下,故曰承也。”簡文所謂的“堅痛”即脹滿而按壓發硬的痛感。傳世醫書多寫作“堅痛有積”、“堅痛如筋”、“心下堅痛”、“心下堅痛不可手迫”。《和齊湯法》則描述“此皆有積,案(按)之應手”。
由於“蒸叚(瘕)”是發於心下脅下之病,天回醫簡也云“輔脅交張(脹)”,故張家山漢簡《脈書》的“心胠下”之“胠”,應當理解爲“脅”,表示從腋下到肋骨的部位。《素問·欬輪》:“轉則兩胠下滿”,王冰注:“胠,亦脅也。”“在腸中”上一字圖版作,對比簡七“其”,可知當釋“其”字,應屬下讀。綜上,我們認爲《脈書》的“蒸叚(瘕)”是天回醫簡“承瘕”的同音異寫,與傳世醫書裏的伏梁、心承伏梁爲同一種疾病。釋文可以訂作:
在心胠下,堅痛,爲□□蒸(承)叚(瘕)。其在腸中,小者 六
在統計《脈書·病候》的病症總數時,袁開惠與和中浚老師曾指出,該篇不少病名較為冷僻,早期字書不見記載,後世醫書與文史醫籍難覓其蹤跡。這一方面反映出其病名產生的時代較早,具有鮮明的上古漢語特徵;另一方面體現出了醫學詞語不同於一般通用詞語的性質,且處在逐步形成的過程中。[5]以天回醫簡的“承瘕”與張家山漢簡“蒸叚(瘕)”合證,當可更具體地說明這種漢初醫學辭彙演化的複雜面貌。其在傳世文獻失載的同時,還有同音異寫的可能。
[1] 韓厚明:《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第221頁。
[2]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34頁。
[3] (隋)楊上善注:《黃帝內經太素》,中醫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74頁。
[4] 參羅寶珍《老官山醫簡<諸病>病名考釋四則》,《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年第1期,第136-137頁;袁開惠等《老官山漢墓醫簡<六十病方>病名釋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8年第4期,第3-4頁。
[5] 袁開惠;和中浚:《張家山漢墓<脈書病候>的病症總數考論》,《中醫文獻雜志》2018年第3期,第3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7月5日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