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書刺郵站傳遞路線
作者:陳慧敏  發布時間:2024-07-05 16:29:06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首發)

  郵書刺,即記錄郵書傳遞程序的刺帖。
  郵書刺一般記錄三個或四個受付郵站名稱,“南”(由北向南)與“北”(由南向北)的郵站傳遞次序相反,依照郵站傳遞次序,可以推斷郵書傳遞路線。陳夢家指出凡稱“受某隧卒”者,指承受的前站隧名卒名;凡稱“付某隧卒”者,指傳付的下站隧名卒名。[1]
  郵書刺記錄四個受付郵站名稱者,其書寫格式一般作“B受A∕C付D”或“B受A∕付C∕付D”,郵站傳遞次序為“A→B→C→D”。若向南傳遞的郵書,傳遞次序為“A→B→C→D”,則向北傳遞的郵書,傳遞次序為“D→C→B→A”,由此推斷出傳遞路線“A、B、C、D”(A、B、C、D亦為受付者)。郵書刺記錄三個受付郵站名稱者,其書寫格式一般作“B受A∕付C”或“B受A∕B付C”,體現郵站傳遞次序為“A→B→C”。若向南傳遞的郵書,傳遞次序為“A→B→C”,則向北傳遞的郵書,傳遞次序為“C→B→A”,由此推斷出傳遞路線“A、B、C”(A、B、C亦為受付者)。
  郵站傳遞路線一般與郵書刺所記錄郵書傳遞程序、受付者職稱與姓名相關,其中受付者職稱包含受付郵站名稱。根據郵書傳遞程序、郵站名稱歸納出六條雙向郵書傳遞路線,以下與郵書傳遞路線相關文例僅節錄郵書傳遞程序、郵站名稱、受付者職稱與姓名。
  第一條郵書傳遞路線途經“居延收降”、“當曲”、“臨木”、“卅井誠𠢕北”四個郵站。向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居延收降→當曲→臨木→卅井誠𠢕北”,其書寫格式作“當曲卒【姓名】受居延收降卒【姓名】∕臨木卒【姓名】付卅井誠𠢕北卒【姓名】”;向北傳遞的郵書,的郵站傳遞順序為“卅井誠敖北→臨木→當曲→居延收降”,其書寫格式作“臨木卒【姓名】受卅井誠敖北【姓名】∕當曲卒【姓名】付居延收降卒【姓名】”(“居延收降”或省作收降;“卅井誠𠢕北”或省作“卅井”、“誠𠢕北”、 “誠北”,“誠”或作“城”)。兩者文例如:
  當曲卒湯受居延收降卒襃…臨木卒護付卅井誠𠢕北隧卒則。  《居延漢簡》56.37
  當曲卒同受收降卒嚴…臨木卒祿付誠𠢕北隧卒則。  《居延漢簡》203.2
  當曲卒昌受收降卒輔…臨木卒□付卅井卒弘。  《居延漢簡》317.27
  當曲卒王受收降卒敞…臨木卒僕付卅井卒得。  《居延新簡集釋》EPT51:357
  當曲卒便受收降卒友…臨木卒得付卅井城敖北卒參。  《居延新簡集釋》EPW:1
  臨木卒副受卅井卒弘…當曲卒昌付收降卒福。  《居延漢簡》157.14
  臨木卒護受卅井城敖北隧卒則…當曲卒〔湯〕付居延收降卒襃。  《居延漢簡》229.4
  推木隊卒勝有受三十井誠敖隊卒樊隆…當曲隧卒蔡崇付居延收降亭卒尹馮界。  《居延新簡集釋》EPT59:156
  臨木卒賞受城敖卒勝…當曲卒並付收降卒海。  《居延新簡集釋》EPC:26
  第二條郵書傳遞路線途經“收降”、“當曲”、“不侵”、“吞遠”四個郵站,因簡文殘損無法得知為何官署往來郵書,與第一條傳遞路線比對,可知“收降→當曲”為向南傳遞的郵書,“當曲→收降”為向北傳遞的郵書。向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收降→當曲→不侵→吞遠”,其書寫格式作“當曲卒【姓名】受收降卒【姓名】∕付不侵卒【姓名】∕付吞遠卒【姓名】”;向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吞遠→不侵→當曲→收降”,其書寫格式作“不侵卒【姓名】受吞遠卒【姓名】∕付當曲卒【姓名】∕付收降卒【姓名】”。兩者文例如:
  當曲卒樂受收降卒敞…付不侵卒賀…付吞遠卒蓋。  《居延漢簡》104.44
  不侵卒受王受吞遠卒賜…付當曲卒樂[2]…付收降卒敞[3]。  《居延漢簡》56.41
  第三條郵書傳遞路線途經“吞遠”、“誠北”、“臨木”三個郵站,與“南書”比對,可知“臨木→誠北→吞遠”為北書。向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吞遠→誠北→臨木”,其書寫格式作“誠北卒【姓名】受吞遠卒【姓名】∕付臨木卒【姓名】”;向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臨木→誠北→吞遠”,其書寫格式作“誠北卒【姓名】受臨木卒【姓名】∕付吞遠卒【姓名】”。兩者文例如:
  誠北卒胊受吞遠卒壽…付臨木卒常。  《居延新簡集釋》EPT52:169+52[4]
  誠北卒世受臨木卒丙…付吞遠卒壽。  《居延新簡集釋》EPT52:365
  第四條郵書傳遞路線途經“莫當”、“騂北”、“沙頭”三個郵站,因簡文殘損無法得知為何官署往來郵書。向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莫當→騂北→沙頭”,其書寫格式作“騂北卒【姓名】受莫當卒【姓名】∕付沙頭卒【姓名】”(或可省略“騂北”後職稱與姓名);向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沙頭→騂北→莫當”,其書寫格式作“騂北卒【姓名】受沙頭卒【姓名】∕付莫當卒【姓名】”。兩者文例如:
  騂北受橐〔他〕莫當卒單崇…付沙頭卒周良。  《居延漢簡》288.30A
  騂北卒富受沙頭卒護…付莫當卒禹。  《肩水金關漢簡》73EJT4H:27
此一路線經常省略中間郵站名稱“騂北”、職稱、姓名,相關文例如:
  賀受莫當卒昌…賀付沙頭卒放。  《肩水金關漢簡》73EJT23:624
  卒高宗受橐他莫〔當〕[5]隧卒趙人…付沙頭亭卒充。  《肩水金關漢簡》73EJT23:938
  良受莫當卒良…付沙頭卒益有。  《肩水金關漢簡》73EJT24:634A +627A[6]
  卒未央受莫當卒疾去…付沙頭卒枚[7]。  《肩水金關漢簡》73EJT28:60
  卒充受莫當卒禹…卒付沙頭卒生。  《肩水金關漢簡》73EJC:618+72EJC:47+72EJC:25[8]
  永受沙頭吏趙卿…付莫當。  《肩水金關漢簡》73EJT23:804B
  第五條郵書傳遞路線途經“騂北”、“沙頭”、“騂馬”、“介亭”四個郵站。向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騂北→沙頭→騂馬→介亭”,其書寫格式作“沙頭卒【姓名】受騂北卒【姓名】∕騂馬卒【姓名】付介亭卒【姓名】”;向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介亭→騂馬→沙頭→騂北”,其書寫格式作“騂北卒【姓名】受沙頭卒【姓名】∕付莫當卒【姓名】”(或可省略中間郵站名稱“騂馬”)。兩者文例如:
  沙頭卒忠受騂…騂馬卒憲付介亭卒恭。  《居延漢簡》495.21
  卒憲受介亭卒恭…沙頭卒忠付騂北卒護。  《居延漢簡》502.9A+505.22A
  卒憲受介亭卒恭…沙頭卒忠付騂北卒朝。  《居延漢簡》503.1
  卒憲受介亭小史晏…沙頭卒忠付騂北卒護。  《居延漢簡》505.6
  第六條郵書傳遞路線途經“沙頭”、“騂馬”、“介亭”三個郵站。向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沙頭→騂馬→介亭”,其書寫格式作“騂馬卒【姓名】受沙頭卒【姓名】∕付介亭卒【姓名】”(或可重複書寫騂馬卒姓名;或可省略中間郵站名稱“騂馬”);向北傳遞的郵書,郵站傳遞順序為“介亭→騂馬→沙頭”,其書寫格式作“騂北卒【姓名】受沙頭卒【姓名】∕付莫當卒【姓名】”(或可省略中間郵站名稱“騂馬”)。兩者文例如:
  騂馬卒良受沙頭卒同…良付介亭卒豐。  《居延漢簡》495.15+495.28+495.13
  受沙頭卒同…付介亭卒同。  《居延漢簡》502.1A
  騂馬卒良受沙頭卒同…良付介亭卒豐。  《居延漢簡》506.5
  受介亭卒同…付沙頭卒同。  《居延漢簡》495.19
  其他單向路線有八條,由北往南的有七條。第一,“收降→當曲→不侵→執胡”,文例如“當曲隧卒豬受收降亭卒青…付不侵卒放…付執胡卒捐”(EPT51:273);第二,“不侵→吞遠→誠北”,文例如“吞遠卒賜受不侵卒受王…付誠北卒胊”(EPT51:14);第三,“不侵→執胡→誠北”,文例如“執胡卒常受不侵卒樂…付誠北卒良”(185.3+49.22);第四,“執胡→誠北→臨木”,文例如“誠北卒偃受執胡卒□…付臨木卒楚”(EPT51:504);第五,“城(誠)北→〔武〕賢→臨木→卅井誠𠢕北”,文例如“〔武〕賢隧卒□受城北隧卒捐之…臨木隧付卅井誠𠢕北隧卒尊”(484.34);第六,“騂北→沙頭→騂馬”,文例如“沙頭亭長受騂北卒音…沙頭卒宣付騂馬卒同”(505.2)、“沙頭亭長受騂北卒音…沙頭亭卒宣付騂馬卒同”(506.6A);第七,“甲渠臨木→誠𠢕北→卅井南界→廣地北界”,文例如“誠𠢕北隧卒戍受甲渠臨木隧卒有…卅井南界隧卒輔付廣地北界隧卒明”(163.19)。由南往北的有一條。第八,“卅井→臨木→誠北”,文例如“臨木隧卒沓受卅井卒乾願…付誠北隧卒楊最”(EPT52:39+405[9])。
  image.png
  上面兩張郵書傳遞路線圖,右邊是陳夢家所畫,左邊是根據《居延漢簡》、《居延新簡集釋》、《肩水金關漢簡》中的郵站名稱所畫的圖。[10]
  陳夢家郵書表中傳遞路線“殄北—鉼庭”(161.6),與大部分路線並不連貫,故將其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不備—執胡—城(誠)北”(49.22+185.3),其中“不備站”是“不侵站”之誤釋,應作“不侵—執胡—城(誠)北”。宋會群、李振宏指出陳夢家的失誤多由於釋文方面的原因,如其表中的“不備”便是對“不侵”的誤釋,這樣不僅憑空多出一個“不備隧”,而且一個“不侵”也不得不拆成兩處,在《郵站表》中加進去一個“不備”的位置。[11]因此,應將郵站表中的“不備站”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城(誠)北—幹庭—臨木”(132.27),其中“幹庭站”是人名,整理者(史語所《居延漢簡》)釋作韓受。宋會群、李振宏指出陳夢家表中的“幹庭”應釋為“韓庭”,本是人名,卻誤以為是隧名。[12]因此,應將郵站表中的“幹庭站”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正戍—臨木”(214.86),整理者釋這一句釋“正戊申下餔五分半〼日入二分付臨木〼”,其中“正戊申”脫了“月”字,完整應作“正月戊申”。[13]陳夢家將“戊”誤釋作“戍”,同時誤將月份和干支釋作隧名或郵站名,因此在“臨木”之前多出“正戍”。因此,應將郵站表中的“正戍站”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沙頭卒同—騂馬卒良—不今卒豐”(495.13+28)、“沙頭卒同—不今卒同”(495.19)、“沙頭卒同—騂馬卒良—不今卒恭”(495.21)、“卒憲—不今卒恭”(502.9+505.22、503.1)、“卒憲—不今小史晏”(505.6)、“沙頭亭卒忠—騂馬卒良—不今卒豐”(506.5),其中“不今”整理者釋作“介亭”,與“界亭”相同。陳夢家誤將“介亭”釋作“不今”,因此在“騂馬”之後多出“不今”,又與“界亭”不連接。因此,應將郵站表中的“不今站”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收降卒福—當曲卒昌—臨木卒副—卅井卒弘”(157.14)、“居延收降卒□—當曲卒同—臨木卒午—卅井〔卒〕□”(270.2)、“收降卒輔—當曲卒昌—臨木卒□—卅井卒弘”(317.27),其中“卅井”應為“卅井城敖北”的簡寫。陳夢家誤將“卅井”與“卅井城敖北”分為兩個郵站,“卅井”與“卅井城敖北”的其他收發郵站同為“收降”、“當曲”、“臨木”,故應為同一站。因此,應將郵站表中的“卅井站”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金關時…沙頭卒同—□□□□—不今卒同”(502.1),其中“金關”整理者釋作“食坐”。陳夢家誤將時辰釋作郵站名稱,因此在“騂北”旁邊多出“金關”站。因此,應將郵站表中的“金關站”去除。
  陳表中傳遞路線“臨渠隧長—乘胡隧長—並山隧長普”(502.3),與大部分路線並不連貫,故將其去除。
  陳夢家郵書表中傳遞路線“沙頭卒良—□□卒良—破虜卒□”(495.3),因簡文殘損及漫漶的緣故,無法準確釋出其中兩個郵站名稱,故將其去除。
  將“殄北—鉼庭”、“不備”、“幹庭”、“正戍”、“不今”、“卅井”、“金關”、“臨渠隧長—乘胡隧長—並山隧長普”、“沙頭卒良—□□卒良—破虜卒□”等路線及站去除後,根據“居延收降⟷當曲⟷臨木⟷卅井誠𠢕北”、“收降⟷當曲⟷不侵⟷吞遠”、“臨木⟷誠北⟷吞遠”、“莫當⟷騂北⟷沙頭”、“騂北⟷沙頭⟷騂馬⟷介亭”、“沙頭⟷騂馬⟷介亭”、“收降→當曲→不侵→執胡”、“不侵→吞遠→誠北”、“不侵→執胡→誠北”、“執胡→誠(城)北→臨木”、“城北→〔武〕賢→臨木→卅井誠𠢕北”、“騂北→沙頭→騂馬”、“甲渠臨木→誠𠢕北→卅井南界→廣地北界”、“卅井→臨木→誠北”重新畫出郵站表。
  “臨木⟷誠北⟷吞遠”、“騂北⟷沙頭⟷騂馬⟷介亭”、“沙頭⟷騂馬⟷介亭”、“收降→當曲→不侵→執胡”、“不侵→吞遠→誠北”、“不侵→執胡→誠北”、“執胡→誠(城)北→臨木”、“卅井→臨木→誠北”等路線在陳表中無法通行。


[1] 陳夢家:《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22。
[2] 原整理者未釋,劉增貴釋“樂”,可從。參見劉增貴:〈《居延漢簡》釋文補正〉,《古今論衡》第35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頁15。
[3] 原整理者釋“敬”,劉增貴釋“敞”,可從。參見劉增貴:〈《居延漢簡》釋文補正〉,《古今論衡》第35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0),頁15。
[4] 林宏明先生綴。林宏明:〈破城子探方52所出漢簡綴合七則〉,《古文字研究》第32輯(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頁528-529。
[5] 原整理者釋“橐他莫隧卒趙人”,黃艷萍指出“橐他莫隧卒”疑脫一“當”字,據文例補作“橐他莫〔當〕隧卒”。參見黃艷萍:〈《肩水金關漢簡》所見“燧”及其命名探析〉,《敦煌研究》2016年第01期(蘭州:敦煌研究院,2016年),頁121。
[6] 伊強綴合。伊強:〈肩水金關漢簡綴合十五則〉,《簡帛》第十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頁121。
[7] 原整理者釋“枚”,姚磊釋“放”,暫從整理者釋。
[8] 謝明宏綴合。參見謝明宏:〈《肩水金關漢簡》綴合拾遺(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頁”:http://www.bsm.org.cn/?hanjian/8719.html,發表日期:2022年06月07日。
[9] 林宏明先生綴。林宏明:〈破城子探方52所出漢簡綴合七則〉,《古文字研究》第32輯(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頁528-529。
[10] 陳夢家:《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23。
[11] 宋會群、李振宏:〈漢代居延地區郵釋方位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01期(開封:河南大學,1993年),頁32。
[12] 宋會群、李振宏:〈漢代居延地區郵釋方位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01期(開封:河南大學,1993年),頁32。
[13] 簡文原作“正戊申”,應為脫文,據文例補“月”,詳見“正戊申→正〔月〕戊申”例。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7月5日12:54。)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