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山漢簡《脈書》改綴二則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4-07-25 08:57:23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脈書》簡49釋文作:
  〼【• 凡三】陽,天氣殹,其病唯折骨裂膚,不死。49[1]
  王元鈞先生曾將《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第125頁的“附竹簡殘片”之第4個殘片與簡49綴合,並將釋文補作“……陽天氣殹,其病候:折骨裂膚,不死。”[2]其釋“候”字,學者多認為當釋“唯”讀為“雖”,此可由馬王堆帛書《陰陽脈死候》與天回醫簡《脈書·下經》簡二三五對讀可知。王氏的綴合意見是正確的,但審其綴合圖版却存在問題。如“裂”字IMG_2357右部的“刀”完全下移,無法成字。“骨”字IMG_2358的左右兩側則完全錯位,其左側上移到了“折”字的左邊。
  總體來看,“折骨裂”三字完全錯位,或與簡49中段比例失真有關。不難看出,簡49原由三段殘簡拼綴而成。第一段與第二段似在“病”字斷裂,[3]第二段與第三段在“膚”字下“不”字上斷裂。我們將此三段分別命名爲簡49A、簡49B和簡49C。根據殘片4的諸字相對位置,可知簡49B原拼綴位置有誤,當向右側平移一些。同時,由於兩簡均存在一定的形變,故我們重綴時做了一定比例的縮放。(主要放大簡49A和49B)復原後的字形對比見下表:  

表1
簡49+殘片4
IMG_2333  IMG_2336  IMG_2338  IMG_2339  IMG_2340  
對比簡號簡29簡18簡8簡8簡50
IMG_2335  IMG_2334  IMG_2337  IMG_2341  IMG_2342  

  可以看出,兩簡在上部字形不密合(中部有缺損簡面),但在下部“不死”二字字形復原完整。同時,殘片4的中部編繩也和簡49的中部編繩痕跡貫通(見紅框處),殘片4下部較細的簡面也和簡49左側缺損的長度大致相等,確爲一簡所斷裂爲二者。茬口見下表:

表2
簡49+殘片4改缀茬口
IMG_2344 3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左側簡面殘損,我們仍然無法確定从“隹”的字是“唯”還是“雖”。同時,多枚殘簡拼綴時有可能出現因為形變或圖版比例失真導致的字形錯位、甚至是完全錯拼,造成整體綴合意見正確但字形無法對應的參差,應予注意。釋文可訂作:
  〼【• 凡三】陽,天氣殹,其病唯(雖)折骨裂膚,不死。簡49+殘片4
  改綴圖版見附圖A。  

  近查《脈書》圖版,發現簡四頂部帶編繩痕跡的殘片位置頗可疑。(將其命名爲簡4A)IMG_2345 2首先,《脈書》頂部編繩上是沒有寫字的,其上的殘筆不屬於簡首的“在”字,原拼綴方案可能有誤;其次,頂部的殘筆明顯有倒置的傾向,故我們懷疑它應是《脈書》某簡之簡尾,倒置後被錯置在簡四頂部。
  細審諸簡簡尾,在長度和編繩位置上只有簡59合理。拼綴後可復原“胃”字IMG_2346,其形雖略有殘缺,但大致走向是吻合的。可知簡4A確實被倒置,原向上延伸的兩畫殘筆,其實是“肉”尾部的兩畫被倒置後的形狀。關於同一卷簡牘“簡首錯置”的問題,陳劍先生曾在嶽麓秦簡《占夢書》中指出一例,[4]我們也在嶽麓秦簡(柒)的殘片裏找到過一些原被正確綴合在簡首但後來脫落的殘片。[5]《脈書》此例與嶽麓秦簡類似,只不過是簡尾誤綴至它簡之簡首。由於殘畫不顯眼,加之殘片不一定有正確的歸屬位置(比如其原屬整簡殘損佚失),故此類誤綴具有一定的隱蔽性。茬口及綴入編連圖後的圖片見下表:

表3
簡59+簡4A
IMG_2347  

  綴合釋文作:
  稱其小大而爲之IMG_2348 2(砭)=(砭。砭)有四害,一曰IMG_2351(農-膿)深而IMG_2348 2(砭)淺,胃(謂)之不遝;二曰IMG_2351(農-膿)淺而IMG_2348 2(砭)深,胃(謂)之泰(太)過;三曰IMG_2351(農-膿)大而IMG_2348 2(砭)小,胃(謂)簡59+簡4A
  完整綴合見附圖B。

附圖:
AB
IMG_2352  IMG_2353  

   


[1] 韓厚明:《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第227頁。
[2] 王元鈞:《張家山漢墓殘簡綴合五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3月24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441。
[3] 不確定是原簡有裂痕,還是整理者進行過拼綴。
[4] 陳劍:《嶽麓簡〈占夢書〉校讀札記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10月5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677
[5] 見拙文:《嶽麓書院藏秦簡(柒)》試綴(二十四),武漢大學簡帛網2022年10月4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8804.html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7月24日01:22。)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