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藏秦簡(柒)》試綴(二十九)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2-10-24 14:34:25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嶽麓》(肆)373/0391的文字漫漶,原有多個未釋字。王可曾調整373/0391肆紅外圖版簡尾殘片的拼貼位置,並將其與《嶽麓》(伍)的269、270兩枚簡的內容對讀,釋文補作:
  丞、令、令史、官嗇夫、吏主者【奪爵各一級。毋(無)爵】者以其官爲【新地吏四歲,執灋令都吏循行案】373/0391肆[[1]]
  今按:王可關於373/0391殘片位置調整與簡文補釋的意見皆可從。我們在《嶽麓》(柒)第三組簡“第四卷遺漏殘片”中找到C10.3-8-4,可與373/0391綴合,茬口處復原“吏循行”三字。其中,“吏”字圖版作IMG_8279,“行”字圖版作IMG_8280。茬口對比見下表:

表1
彩圖紅外
knockout 142  knockout 143  

  兩簡茬口密合,根據“吏循行”的復原,當可綴合無疑。《嶽麓》(柒)疑殘片C10.3-8-4末字作“縣”,[[2]]不確。從字形和《嶽麓》(伍)的269、270相關簡文看,當為“案”字所殘。(字形對比見表1紅外圖版)綴合釋文作:
  丞、令、令史、官嗇夫、吏主者【奪爵各一級。毋(無)爵】者以其官爲【新地吏四歲,執灋令都】吏循行 373/0391肆+C10.3-8-4柒
  完整綴合見附圖A。

  《嶽麓》(柒)第四組簡片C10.4-3-5釋文作:
  〼爵〼 C10.4-3-5[[3]]
  此“爵”字頂部筆劃有缺,我們將其綴合在《嶽麓》(柒)第三組殘片“第六卷遺漏殘片”C10.4-9-3後,恰可復原其圖版作IMG_8284。C10.4-9-3+C10.4-3-5綴合釋文作“其故爵〼”,還可進一步加綴在《嶽麓》(柒)第一組簡030/0362的簡首。茬口對比見下表:

表2
彩圖紅外
knockout 144  knockout 145  

  三簡茬口密合,色澤接近,文意緊密相關,當可綴合為一枚整簡。[[4]]030/0362柒頂部原殘,根據編連圖可推知缺失三字左右的簡文。整理者據《嶽麓》(伍)1863簡,補“其故爵”三字。今據綴合,得以驗證其增補不誤。綴合釋文作:
  其故爵之當即者以除貲贖。為人除貲贖者,內史及郡各得為其畍(界)中人除,毋得為它郡人除∟。 C10.4-9-3柒+C10.4-3-5柒+030/0362柒
  簡文中的“郡”、“其畍”、“中人”、“毋”、“它”諸字,整理者原存疑。今與《嶽麓》(伍)1863簡對讀,加以同卷字形對比,皆可確定。對比見下表:

表3
1863伍(左)與0362柒(右)字形對比
knockout 150  

  我們曾總結嶽麓簡殘片綴合規律:屬於同一枚竹簡的殘片,其編號開頭可能是相同的,殘片之間在圖書上的具體排版位置也相去不遠。[[5]]C10.4-9-3柒與C10.4-3-5柒同屬030/0362柒,其編號開頭均為C10.4,符合該規律。
  過去,嶽麓簡不同卷的相似簡文,為文字釋讀和編連起了很大的助益。172/C10.3-6-5陸+C10.4-11-5柒、[[6]]C10.4-9-3柒+C10.4-3-5柒+030/0362柒這兩組綴合,則顯示了相似簡文對綴合的重要作用。前者是《嶽麓》(伍)的簡232有“及多其賈(價),以告治者”的簡文,提示《嶽麓》(陸)C10.3-6-5的“【少】及多其賈(價),以”與殘片C10.4-11-5的“□告治者”有密切聯繫。後者則是整理者據《嶽麓》(伍)1863簡直接補出030/0362柒簡首為“其故爵”,我們綴合後驗證所補正確。
  完整綴合見附圖B。

附圖:
AB
knockout 148  knockout 149  

   


[1] 王可:《讀嶽麓秦簡札記一則》,武漢大學簡帛中心網站2019年5月8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8077.html。
[2] 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柒)》,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第219頁。
[3] 唐強、李蓉:《〈嶽麓書院藏秦簡(柒)〉第四組簡釋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7月15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8748.html。
[4] 殘片C10.4-9-3的彩圖與紅外圖版寬度均比030/0362柒偏窄,綴合時我們有一定程度地放大調整。疑這種比例差異,是殘片與整簡的含水量與脫水率不同導致。
[5] 见拙文:《<嶽麓書院藏秦簡(柒)>試綴(十八)》,武漢大學簡帛中心網站2022年8月30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8781.html
[6] 见拙文:《<嶽麓書院藏秦簡(柒)>試綴(二十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22年10月18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8814.html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為2022年10月21日21:51。)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