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秦簡讀札(二)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3-09-20 15:06:01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從政之經》附有《三種“為吏之道”題材簡文對照表》,[1]其第五十八頁第四欄,北大簡《從政之經》作“以為人君則惠”,睡虎地簡《為吏之道》作“以為人君則鬼”,嶽麓書院簡《為吏治官及黔首》則空缺。實際上,嶽麓簡1541有相關文句作“為人君則惠”,[2]表格應於此補充。
  關於《為吏治官及黔首》簡1541,陳劍先生曾指出該殘片綴在85/1541的簡首為誤綴,並將其改綴在39/1547的簡首,復原出“㱃”字。[3]該殘片又出現在《嶽麓書院藏秦簡(柒)》第四組簡中,並被標記為C10.4-6-4-b。[4]近日重新研讀《嶽麓(柒)》的殘片,發現第三組簡的C9-7-1可以加綴到85/1541上,[5]茬口對比見下表:

表1
彩圖紅外
knockout 440  knockout 441  

  兩簡茬口密合可以復原“與”字IMG_0363,簡面中部的一條暗色區域也上下貫通,當可綴合。釋文作:
  與為人君則惠,為人臣【則】忠,為人父則茲(慈),為人子則孝,為人上則明,為人下則聖,為人友則不爭,能行此,終 C9-7-1柒+85正/1541壹
  其中“與為人君則惠”的“與”,當訓“如”。《墨子·兼愛下》:“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6]王念孫按:“與者,如也。”[7]“與為人君則惠”和“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是意思相反的表達,兩者對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吏治官及黔首》的簡文。實際上,《為吏治官及黔首》這一段文句,基本可以認定脫胎於《墨子·兼愛下》。試看《墨子》相對應的文句作:“又與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兩者的君臣父子、惠忠慈孝完全對應,只是因《墨子》中有否定詞“不”而意思相反。《為吏治官及黔首》的簡文的意思是說,如果想要達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上明下聖、為友不爭的狀態,就要行此為吏治官之道。
  完整綴合見附圖。  

  《病方》簡二一七背至二一六背釋文作:
  吭(哽)魚者,取IMG_0364(獺)手入棓(杯)水中(飲)之。一曰,賁(噴),虖(嘑)三:「河柏(伯)令若入出,入出不疾走,黃IMG_0364(獺)二一七背從而後。」二一六背
  今按:整理者將“令若入出”的“入”理解為入腹,“出”指自口而出。這裏祝禱魚刺若不快速地“入”或“出”,黃獺將在後追及。此處注文的理解或有可商榷的地方,當人已經卡到魚刺了,再祝禱其快速地“入”,不是會把情況弄得更糟嗎?我們認為“入”不應理解為入腹,而應訓為“還”。《漢書·武帝紀》:“因遭虜之方入”,顏師古注引晉灼曰:“入猶還也。”[8]《戰國策·齊策一》:“將軍無解兵而入齊,”高誘注:“入,還。”[9]簡文的“入出”當即“還出”之意,指的是進入身體的魚刺由原路返出。醫書形容這種動作路徑多用“還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10]另外,《內經》的經脈循行用詞,形容經脈進入某個部位再返回主路徑繼續前行他處也用“還出”。《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入下齒中,還出挾口。”因此,簡文的“令若入出”可以理解為“令若還出”,讓你(指魚刺)從原來插入的部位原路退出,退出後若不快速離開人體(疾走),黃獺將在後追及。《說文》:“獺,如小狗也,水居食魚。从犬,賴聲。”因獺食魚,故醫方將它用來“恐嚇”卡在人體食道中的魚刺,乃是祝由術取類比象、萬物相生相剋理論的體現。這種思想在後世的醫方裏還有一些線索可尋,如《外臺秘要》引《必效》“療魚骨哽方”,其方曰:“含水獺骨,立出。”[11]雖未言明原理,但其隱含的祝由成分是不言而喻的。另外,醫書多以“獺肝”入藥。《千金要方》有“治魅方”,云“水服獺肝末,日三。”[12]《新修本草》:“獺肝,味甘,有毒。主鬼疰蠱毒,却魚鯁,治久嗽,燒服之。”[13]  

  《病方》簡二四二背至二四一背有“用甌覆之,善IMG_0365(暨)其旁,令病者伏而唶之”的內容。整理者將“IMG_0365”讀為“暨”,取塗抹意。此讀法與病方的操作流程不吻合,我們認為“IMG_0365”應讀為“摡”,取洗滌意。因為要讓病人伏而唶(吸吮)之,所以要將甌的四周清洗乾淨。《詩·檜風·匪風》:“溉之釜鬵”,《經典釋文》:“溉,本又作摡”,毛《傳》:“溉,滌也。”[14]在某些藥物的炮製過程中,洗淨器皿的要求會被強調。《肘後備急方》引崔元亮《海上方》:“淨洗釜,令乾。”[15]《證治準繩·損傷篇·杖瘡·萬應膏方》:“揩淨銅鍋。”[16]

附圖:
C9-7-1柒+85正/1541壹
IMG_0366  

   


[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秦簡牘》(卷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第58頁。
[2]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第147頁。
[3] 陳劍:《嶽麓簡〈占夢書〉校讀札記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10月5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677。
[4] 拙文:《《嶽麓書院藏秦簡(柒)》試綴(十五)》,武漢大學簡帛網2022年8月17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8772.html。
[5] C9-7-1被整理者歸為“未確定具體位置但依形制、內容等可歸入前六卷的殘片”之“第一卷遺漏殘片”。
[6] 吳毓江撰,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中華書局1993年,第175頁。
[7] (清)王念孫撰,虞萬裏主編,徐煒君等點校:《讀書雜誌》(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467頁。
[8]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2013年,第165頁。
[9] 高誘注:《戰國策》,上海書店出版社1987年,第72頁。
[10] 田代華等整理:《靈樞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14頁。
[11] 高文柱校注:《<外臺秘要方>校注》,學苑出版社2010年,第277頁。
[12] (唐)孫思邈著;李景榮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510頁。
[13] (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新修本草:輯複本第二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第224頁。
[14]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朱傑人,李慧玲整理:《毛詩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670頁。
[15] 沈澍農校注:《肘後備急方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第170頁。
[16] (明)王肯堂輯,施仲安點校:《證治準繩4.瘍醫證治準繩》,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519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9月19日23:23。)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