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秦簡札記之八
作者:方勇  發布時間:2023-09-20 15:10:13
(吉林外國語大學語言文字中心)
(首發)

   
  北大秦簡《病方》簡二四〇背:“已:用豕昔膏,令病者坐,燔膏顛上令銷,以久(灸)之。此牡豕膏。”[1]
  按:其中的“”字,應為病名,其字形作,整理者的隸定正確,但是無說解。此醫方通過在患者頭頂的百會穴熱灸公豬脂膏來治療疾病。故“”字釋讀也應該是和百會穴的功能主治分不開。
  《中醫大辭典》載“百會”:[2]
  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三陽五會、天滿、巔上。屬督脈。督脈、足太陽脈之會。位於頭正中線,入髪際線5寸,約當兩耳尖連線之中點處……主治頭痛、昏厥、耳鳴、目眩、眩暈、癲狂、陰挺、脫肛、痔瘡、中風失語等。
  可見,簡文“顛上”正是“巔上”,即百會穴。《靈樞·熱病》曰:“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間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頭入發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痏。耳前後口下者各一,項中一,凡六痏。巔上一,聰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即指此。而上引《中醫大辭典》歸納的諸症狀大部分與人體陰陽不調、濕熱留滯、氣滯血虧有關。我們猜想北大秦簡這條簡文治療的疾病名稱也應是如此。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認為“”字似可以讀爲“湮”,按照文字的一般構形規律,此字應从湮得声,《說文解字·水部》曰:“湮,没也。从水垔聲。”又《說文解字·土部》曰:“垔,塞也。《尚書》曰:‘鯀垔洪水。’从土西聲。,古文垔。”所以“(湮)”因聲得義,可以表示滯塞不通;鬱抑不暢。《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物乃坻伏,鬱湮不育。” 杜預注:“鬱,滯也;湮,塞也。”
  “湮”又可讀為“鬱”,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首惡湮沒。”《漢書·司馬相如傳》《文選·封禪文》“湮”作“鬱”。[3]《呂氏春秋》:“精氣鬱也。”注:“不通也。”《漢書·路溫舒傳》:“忠良切言皆鬱於胸。”劉勰《文心雕龍·附會》:“若首唱榮華,而媵句憔悴,則遺勢鬱湮,餘風不暢。”可見,二者音通義近。
  我們懷疑“(湮)”或者“(鬱)”可能即後世常見的“鬱證”。《中醫大辭典》載“鬱證”曰:
  證名。凡滯而不得發越之證,總稱鬱證。簡稱鬱。見《赤水玄珠·鬱證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載有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屬五氣之鬱,後世合稱五鬱。《丹溪心法》將鬱證分為氣鬱、血鬱、濕鬱、熱鬱、痰鬱、食鬱六種,總稱“六鬱”。《張氏醫通》卷三:“郁證多緣於志慮不伸,而氣先受病。”
眾所周知,中醫一般認為陰陽平衡、臟腑調和、氣血充盈暢達是人體精神活動得以正常進行的基礎;而“鬱證”就是由於情志失調或其它疾病引起的氣血虧耗或不暢、臟腑失和以及陰陽失調的結果。
  據《中藥大辭典》載“豬脂膏”:
  功能主治:補虛,潤燥,解毒。主治虛勞羸瘦,肺虛咳嗽,便秘,皮膚皸裂, 惡瘡,燙火傷。
由上引可知,用豬脂膏來補虛、潤燥應該也能講得通,但簡文主要是通過外炙的形式來治病。
  此外,因為身體虛勞,陰陽不調,極易患寒病。我們認為“”也可能讀爲“㾕”,上引《說文解字》曰:“湮,没也。从水垔聲。”又《說文解字》曰:“垔,塞也。《尚書》曰:‘鯀垔洪水。’从土西聲。,古文垔。”故“”字歸根結底是从聲素“西”得聲。《說文解字》:“㾕,寒病也。”段注認為:“玉裁謂凡《素問》、《靈樞》、《本艸》言洒洒、洗洗者,其訓皆寒,皆㾕之假借。古辛聲、先聲、西聲同在眞文一類。”按段注所說是。此外,《玉篇·尸部》:“屖,遲也,今作栖,亦作犀。”以上可證,“”讀爲“㾕”語音沒有障礙。
  上引《說文》訓釋“㾕”爲“寒病”,徐鍇《繫傳》曰:“《字書》:寒噤也。”桂馥《義證》:“《六書故》:噤㾕,感寒健忍之狀也。”《正字通·疒部》:“㾕,今感寒體戰曰㾕。”故此可知,“㾕”指寒病,寒顫之意。又《玉篇·疒部》:“瘮,寒病也。㾕同上。”《集韻·沁韻》:“瘮,病也。”余雲岫先生認為“㾕”爲“瘮”之重文。[4]可見,“㾕”“瘮”皆指寒顫、寒慄之意。
  我們進一步猜想此處的“(㾕)”即中醫常見的病證名“振寒”“寒栗(慄)”“振慄”。《中醫大辭典》載“振寒”:
  證名。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指發冷時全身顫動。有謂係戰慄之輕者。《證治準繩·雜病》:“振寒,謂寒而顫振也。”《靈樞·口問》:“寒氣客于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栗。”《張氏醫通·寒熱門》:“經言,邪虛之中人也,洒洒動形,正邪之中人也,微見於色,不知其身。又曰,陽明所謂洒洒振寒,陽明者,午也,五月盛陽之陰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洒洒振寒,當瀉陽也。又云,陽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振振寒栗,當補陽者也。如六脈弦細而澀,按之空虛,此大寒證,亦傷精氣,當溫補者也。瀉陽,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補陽,黃 建中湯。若夫真陽虛證,但寒栗耳,不作振也,或兼風寒則振,桂枝加附子湯。”
《中醫大辭典》載“振慄”:
  證名。指身體畏寒而顫抖。多因虛寒或熱鬱所致。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熱發暴,振栗癃閉。”張志聰注:“民病嗌塞、振栗諸證,皆悉燥熱之氣而為病也。”《傷寒廣要》卷三:“振近戰也,而輕者為戰矣。戰為正與邪爭,爭則為鼓栗而戰;振但虛而不至爭,故止聳動而振也。下後複發汗振寒者,謂其表裡俱虛也。亡血家發汗,則寒栗而振者,謂其血氣俱虛也。”
  其實,無論是將“”讀爲“湮”或者“鬱”,還是讀爲“㾕”或“瘮”,都是從“百會穴”能夠升溫補陽的主治功能來講的。
  此外,在向周祖亮先生請教過程中,周先生曾指出:“‘’字从艸、从湮,字義未載。而‘湮’有沉沒、沒落之義,‘’是否可表示草木凋零,再引申出人如凋零的草木之義(表現為身體虛弱、精神不振等症狀)。‘燔膏顛上令銷’相當於灸治百會穴,其作用是:溫陽,提升正氣,增強體質。適合體質虛弱者。”[5]我們認為,周先生的觀點有道理,與我們上述的理解具有相通之處。
  最後,希望我們的討論能夠爲這條簡文的理解帶來一些解决思路和辦法。
   
  附記:本文寫作過程中也曾向袁開慧先生請教,在此表示感謝! 


[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秦簡牘(叄)》,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圖版第695頁;《北京大學藏秦簡牘(肆)》,釋文第860頁。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第516頁。下印此書不另注。
[3] 高亨纂著,董志安整理:《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1989年,第118頁。
[4] 余雲岫:《中醫疾病名候疏義》,學苑出版社,2012年,第126頁。
[5] 見周祖亮先生2023年9月12日來函。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3年9月19日23:45。)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