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秦簡讀札(十五)
作者:謝明宏  發布時間:2024-04-25 16:14:55
(北京硬糖娛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首發)

  《病方》簡一九八背至一九七背釋文作:
   
  令字者毋餘病:已字,浴嬰兒,即取亓(其)浴少半棓(杯)而㱃(飲)之,居壹宿,即取IMG_6741 2(鞠-麴)一卷一九八背四剝之,以滫清一卮煮之,孰(熟)而熱㱃(飲)亓(其)汁,不病及不風。一九七背[1]
   
  今按:“令字者毋餘病”就是讓產婦不要患上產後疾病。女子之“字餘病”,也見於天回醫簡。《脈書·下經》簡八十曰:“· 女子余(餘)病。少復<腹>堅,重如IMG_6744 2(懷)石,寒熱,好自伏也,其惡星(腥)。”[2]
  “卷”,疑讀爲“拳”。古卷、拳通用。《禮記·檀弓下》:“執女手之卷然。”《經典釋文》:“卷本亦作拳。”《漢書·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顏師古注:“卷讀與拳同。”《莊子·人間世》:“則拳曲而不可以爲棟樑。”《經典釋文》:“拳本亦作卷。”IMG_6741 2(鞠-麴)一卷,即取與一拳體積大小相當的IMG_6741 2。拳,醫書用作量詞。《備急千金要方》:“亂髮即纏如兩拳大,燒末,醋四合和二方寸匕服之訖。”[3]《外臺秘要方》:“亂髮拳大,右三味,各燒爲灰”,又“羊肉大如拳,煮如常法。”[4]《婦人良方》:“熱艾如拳大煮汁服。”《奇效簡便良方》:“神曲(一塊如拳大)。”《證治準繩》:“頭髮(一拳大)。”《普濟方》:“燒熟艾一拳大。”
  “四”,讀爲“柶”。柶是舀取食物的禮器,形似勺子,多用角做成。《玉篇·木部》:“柶,角匕也。”剝,整理者訓割裂,可從。“四(柶)剝之”的意思,大概就是用柶的尖角一端將IMG_6741 2分散成小塊。古有麴餅者,今人言之酒餅、酒藥子,即其類也。此方用柶加工取用藥物的方法,與醫書中用匕相似,它不僅可以作容器還可以進一步將藥物加工細化。《肘後備急方》:“好蜜,以匕抄。”[5]《急救良方》:“又方用鏊子底黑煤,入於小油內,以匕打成膏子,攤在紙上貼之。”《證類本草》:“肉豆蔻一兩去皮,以匕。”綜上,釋文可以調整作:
  令字者毋餘病:已字,浴嬰兒,即取亓(其)浴少半棓(杯)而㱃(飲)之,居壹宿,即取IMG_6741 2(鞠-麴)一卷(拳),一九八背【以】四(柶)剝之,以滫清一卮煮之,孰(熟)而熱㱃(飲)亓(其)汁,不病及不風。一九七背  
  《病方》簡一九六背至一九四背釋文作:
   
  爲IMG_3267(虖):曰:「大山槐碞(巖),啻(帝)令桃殳求IMG_3267(虖)鬼,得而弗言與同辠(罪)。」即以桃支(枝)方五寸一九六背寫此,嬰之。一曰:「啻(帝)下朐(拘)轉(傳),令某行傳。」以松牒尺寫此而封之,署曰:「詣棄道。」即令一九五背IMG_3267(虖)者自棄道中,令人取之,已。一九四背
   
  今按:我們曾指出此方屬於移病巫術,[6]桃殳之“殳”,似可通作“樹”,作“桃樹”講。“殳”是禪母侯部,“樹”亦禪母侯部,兩字雙聲疊韻,音近可通。殳字聲系、尌字聲系同與朱字聲系相通。古殳、朱通用。《書·舜典》:“讓於殳斨暨伯與。”“殳斨”,《漢書·古今人表》作“朱斨”。古IMG_6701、姝通用。《詩·邶風·靜女》:“靜女其姝。”“姝”,《說文》“IMG_6701”字條引作“IMG_6701”。古尌、朱通用。《文選·嘯賦》:“踟跦步趾。”李善注:“《廣雅》曰:‘蹢躅,跢跦也。’跢跦與踟躕,古字通。”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樹臾”,整理者讀爲“茱萸”。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中也指出,三晉的“䏭”字,就是秦國的“廚”字。
  “啻(帝)令桃殳(樹)求IMG_3267(虖)鬼”,就是天帝命令桃樹去拘IMG_3267鬼。“得而弗言與同辠(罪)”,是指桃樹找到IMG_3267鬼後若不上報將與之同罪處理。古籍多認爲桃樹有驅鬼辟邪的作用。《史記》和《風俗通義》中記載兩個神人神荼、鬱壘,他們閱領萬鬼,居住的山上有大桃樹。民間將桃人垂掛在葦索上用以辟邪的習俗,或源於此。《史記·五帝本紀》:“東至於蟠木。”《集解》:“《海外經》曰:‘東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里。東北有門,名曰鬼門,萬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鬱壘,主閱領萬鬼。若害人之鬼,以葦索縛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7]《風俗通義》:“黃帝書,上古時有神荼、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有桃樹,下常簡閱百鬼,鬼無道理者,神荼與鬱壘,持以葦索,執以飼虎。是故縣官常以臘祭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以御凶也。”《初學記》引《玉燭寶典》云:“像鬱壘山桃樹,百鬼畏之也。”[8]醫者認爲桃乃五木之精,可以壓制百鬼。《本草綱目》時珍曰:“《典術》云∶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氣惡,故能厭伏邪氣,制百鬼。今人門上用桃符以此。《玉燭寶典》云∶户上着桃板辟邪,取《山海經》神荼、鬱壘居東海蟠桃樹下,主領衆鬼之義。許慎云∶羿死於桃棓。棓,仗也。故鬼畏桃,而今人用桃梗作杙橛以辟鬼也。《禮記》云∶王吊則巫祝以桃茢前引,以辟不祥。茢者,桃枝作帚也。《博物志》云∶桃根爲印,可以召鬼。《甄異傳》云∶鬼但畏東南枝爾。據此諸說,則本草桃之枝、葉、根、核、桃梟、桃橛,皆辟鬼祟產忤,蓋有由來矣。錢乙小兒方∶疏取積熱及結胸,用巴豆、硇、汞之藥,以桃符煎湯下,亦是厭之之義也。”[9]
  此方用桃枝削制的木板書寫咒語,與《玉燭寶典》所云的“桃板辟邪”相類。
   


[1]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秦簡牘》(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第867頁。
[2] 天回醫簡整理組編:《天回醫簡》(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11月,第29頁。
[3] (唐)孫思邈撰,李景榮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年,第706頁。
[4] 高文柱校注:《<外臺秘要方>校注》,學苑出版社,2010年,第415、1053頁。
[5] 沈澍農校注:《肘後備急方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第230頁。
[6] 見拙文:《北大秦簡讀札(十二)》,武漢大學簡帛網2024年1月18日,http://www.bsm.org.cn/?qinjian/9336.html。
[7]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中華書局2013年,第14-15頁。
[8]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中華書局1962(2005重印),第63頁。
[9] (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校點本上、下册)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第1751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4年4月25日00:02。)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