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耶秦簡(叁)》的出版[1],爲學界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我們在閱讀第10層簡文時有一些想法,今條列出來,敬請方家指教。
少内畜員。AⅠ
【牝】彘一,|少[1]。AⅡ
□一[2],少。AⅢ10-1
〖校釋〗
[1]少,原釋文闕釋。
[2]一,原釋文未釋。“一”前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豶”字。10-6第一欄第一列爲“牝彘一”,緊接着下一列即是“豶一”,可參看。《說文》豕部:“豶,羠豕也。”
人【存】所縣言[1],問之,適戍,署遷陵。 佐除。〼10-4
〖校釋〗
[1]存,原釋文作“在”。存所,即在所。8-534“今不智(知)死産、存所”之“死産、存所”,對應8-894“不智(知)衣服、死産、在所”之“死産、在所”,可參看。
遣說書下久矣[1],何故乃【謝】〼10-8
〖校釋〗
[1]久,原釋文作“乙”。
(願)大夫勿罪[1],敢言之。10-12
〖校釋〗
[1] ,原釋文作“𩕾”,周海鋒釋爲“顯”,認爲“顯大夫”多見於秦漢簡牘,其犯法會得到寬宥。[2]按:原釋可從,簡文作
,與“顯”字不類,即“
”字,與《說文》訓作“顛頂”的“𩕾”爲一字異體,裘錫圭曾指出“
(𩕾)”被借來表示“欲願”的“願”,[3]謝明文進而指出“
(
)”、“願”爲一字異體。[4]“
(願)大夫勿罪”,希望大夫不要怪罪。
二月令史中舍[1]。10-38
〖校釋〗
[1]史,原釋文作“平”。9-2265有“中舍令史”可參。
雌雞五,備[1]。BⅢ10-41+10-808
〖校釋〗
[1]備,原釋文未釋。
二片整理者綴合。
〼□横與庫嗇夫上造旬陽都梬武責券,負效不備,【直】[1]〼10-47+10-203
〖校釋〗
[1]直,原釋文作“真”。10-452有“……效不備,直錢三百廿六”,可參看,
二片整理者綴合。
□□上會□□有□□會九月□□[1]10-59
〖校釋〗
[1]“上”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是“會”。“九”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是“月”。
〼□【鄄】[1]〼10-60
〖校釋〗
[1]鄄,原釋文作“毀”。
丗三年二月壬寅朔庚戌,【遷】[1]〼Ⅲ10-70
〖校釋〗
[1]遷,原釋文未釋。
金布廿【九】年與它Ⅰ縣官相付受計Ⅱ校書具此笥中[1]。Ⅲ10-72
〖校釋〗
[1]廿九,原釋文作“卅□”。
“年”字後二字,原釋文未釋。按:參9-1107,當爲“與它”二字。
“具”、“此”之間原釋文有一未釋字,今删。
原釋文號誤作10-74,現據楊先雲《〈里耶秦簡(叁)〉校勘》一文校正[5]。
〼□以給事[1]10-74
〖校釋〗
[1]“以”前一字疑是“足”。 8-197有“居吏少,不足以給事”,10-2有“足以給縣事”,可參看。
原釋文號誤作10-78,現據楊先雲《〈里耶秦簡(叁)〉校勘》一文校正[6]。
〼□□書□□新黔首求盗輿[1]Ⅰ
〼敢言之。Ⅱ
〼□□□/□手。Ⅲ10-78
〖校釋〗
[1]輿,原釋文未釋。
原釋文號誤作10-73,現據楊先雲《〈里耶秦簡(叁)〉校勘》一文校正[7]。
〼賦城旦頡等六十人夏衣[1],出券三,其10-82
〖校釋〗
[1]頡(原釋文作“蝢”),人名。“頡”用作人名,見於8-1069+8-1434+8-1520。
〼應律令。·□【沈】□自劾[1]10-89
〖校釋〗
[1]自,原釋文作“具”。
〼史卒人尉□□□□卒史□□□□[1]10-95
〖校釋〗
[1]卒、尉、卒,原釋文未釋。
〼丙寅筭盡,丙寅筭盡即行[1]〼10-99
〖校釋〗
[1]盡,原釋文未釋。
丗三年八月己亥朔丙午,尉從、令佐信、貳春鄉守【吾】[1]〼Ⅱ10-100
〖校釋〗
[1]吾,原釋文未釋,參11-16釋。
課(副)亡,已論□坐者□[1]〼10-107
〖校釋〗
[1]者,原釋文未釋。
丗□年□Ⅰ
……已[1]Ⅱ
……Ⅲ
豤(墾)田□[2]Ⅳ10-119
〖校釋〗
[1]已,原釋文未釋。
[2]豤田,原釋文未釋。
事變,毋以問,進書[1]〼10-120
〖校釋〗
[1]進,原釋文未釋,周海鋒作“”[8]。8-823+8-1997:“柏得毋爲事䜌虖(乎)?毋以問,進書爲敬。敢謁之。”可參看。
史以上衍獄□脩以[1]10-130
〖校釋〗
[1]以,原釋文作“匄”。
“獄”下一字,原釋文作“副”,疑是“史”。10-826有“覆獄獄史脩治所”,可參看。
〼獄詰[1]10-132
〖校釋〗
[1]獄,原釋文作“謝”。詰,原釋文作“議”。
□□小男子□□有貲錢三百八十四弗能入[1]。10-134
〖校釋〗
[1]小,原釋文未釋。“有”前一字疑是“得”。
三百八十四錢相當於貲一盾的金額[9]。
〼日廷[1]。今貳【春】鄉至今弗上[2],失期10-135
〖校釋〗
[1]日,原釋文作“曰”。8-175背有“恒會正月七月朔日廷”,可參看。
[2]今,原釋文作“令”。
〼【毋聞】王侯家[1]10-151
〖校釋〗
[1]毋,原釋文未釋。侯家,原釋文作“倠宋”。
〼【徒】治□它[1]。 傳詣10-152
〖校釋〗
[1]“治”右下有一小字,疑是“之”。
〼未備六百八十[1]〼10-156
〖校釋〗
[1]十,原釋文未釋。
〼□日初行【卻】[1]〼10-161
〖校釋〗
[1]“日”前一字,原釋文作“戌”,疑是“何”。
〼□之敢敢[1]〼10-167背
〖校釋〗
[1]敢敢,原釋文未釋。
□得毋【恙】……[1]〼Ⅰ
廿丗八月斿斿斿〼Ⅱ10-168
〖校釋〗
[1]恙,原釋文未釋。
〼【十】月丙子到[1],即下吏,恒10-179
〖校釋〗
[1]十,原釋文作“七”。
〼【空】守扁敢言之[1]:廷下冗佐上【造】[2]〼Ⅰ
〼□·歸家,家環(還),曰:不能入。廷曰〼Ⅱ
〼□□□□□□【校券】[3]〼Ⅲ10-188
〖校釋〗
[1]扁,人名。
[2]“上”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按:“冗佐”後可能接爵稱,如 8-1089“冗佐上造武陵當利敬”。從“上”後一字殘留筆劃以及文例看,當是“造”字殘筆。
[3]“校券”前二字,原釋文未釋,疑是“爲除”。
遷陵敝當糞【不】[1]〼Ⅰ10-198+10-262
〖校釋〗
[1]敝,原釋文未釋。糞,原釋文作“薄”。不,原釋文作“五”。里耶9-200號簡有“遷陵敝當糞不當輸内史者”,可參看。
二片整理者綴合。
〼□未朔朔日,發弩□、佐過出貸更戍士五(伍)□里申[1]Ⅰ
〼令佐□視平[2]。Ⅱ10-199
〖校釋〗
[1]“發弩”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網友“Abc”以10-199與簡11-28、8-761對讀,釋該字爲“繹”[10]。
過、出,原釋文未釋,此從網友“Abc”釋[11]。
“里”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是“申”,用作人名。
[2]“佐”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網友“Abc”釋“兼”[12]。
〼已言守府[1],令縣十二月廷者益□[2]10-210
〖校釋〗
[1]言,原釋文未釋。
[2]“者”前一字,原釋文作“徒”,或是“廷”。
“益”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或是“進”。
〼及而□[1]〼Ⅰ
〼 之□〼Ⅱ10-219
〖校釋〗
[1]“而”,原釋文未釋。
〼大犯令殹(也)[1],以〼10-223
〖校釋〗
[1]殹,原釋文未釋。
令進□ 主遺【史】□□□□[1]10-236
〖校釋〗
[1]遺,原釋文作“遣”。
最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從米從童,爲“穜”字異構。
〼斤有奇[1],有奇當□□□更以下□簪褭〼10-240
〖校釋〗
[1]有奇,原釋文未釋,有餘。《漢書·食貨志下》:“而罷大小錢,改作貨幣,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奇”,顔師古注:“奇音居宜反,謂有餘也。”
〼行䌛(徭)二百五日,贏員百【九】□[1]〼10-247
〖校釋〗
[1]員,原釋文作“負”。“贏員”見於9-1392、9-1608及睡虎地秦簡《秦律十八種·徭律》簡115-124,指規劃徭役時超出實際需要的用徭數。
“九”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或是“十”。
志疏恒【與計】偕[1]10-251
〖校釋〗
[1]疏恒,原釋文未釋。疏,或指疏書,即分條記錄。參看參看《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二卷9-1392注釋2。
不智(知)不以故,今定遣式書一牘[1]10-252
〖校釋〗
[1]定,原釋文未釋。
劾奏。遷陵守丞巸曰□[1]〼10-256
〖校釋〗
[1]巸,原釋文未釋。8-197、9-49、10-659等有“遷陵守丞巸”,在秦始皇丗四年,可參看。
曰,原釋文未釋。
與此簡近似的表述見於8-1060“〼□劾奏。遷陵守丞銜曰:移□〼”。
〼【作】務錢八十。 丗二年十一月□〼Ⅰ
〼令□[1]〼Ⅱ10-275
〖校釋〗
[1]“令”後一字,原釋文未釋,似是“史”字殘筆。
〼牝犬一[1],|少[2]。〼Ⅰ
〼雌雞五,少。〼Ⅱ
〼雄雞一[3],少。〼Ⅲ10-279
〖校釋〗
[1]牝犬一,原釋文未釋。10-1有“牝犬一”,可參看。
[2] | 少,原釋文未釋。
[3]一,原釋文作二未釋字。
〼監御史主移劾一牒[1],曰:掾遷[2]10-297
〖校釋〗
[1]主,原釋文作“壬”。
[2]10-974或接此後。
前夬(決)[1]〼10-300
〖校釋〗
[1]夬,原釋文作“史”。
粟米五斗[1]〼10-302
〖校釋〗
[1]“粟米”合文,原釋文未釋。
粟米百𠦜五石□斗少半斗[1]。 丗三年七月己巳朔壬辰,遷〼10-303
〖校釋〗
[1]𠦜,原釋文作“丗”。
“石”後一字,原釋文未釋,似是“二”。
出錢五百五十五。 丗五年六月戊午朔癸亥,□〼Ⅰ
卒士五(伍)成都少曲芮牛一[1],雜夬(決)賈(價),臨沅守丞□〼Ⅱ10-306
〖校釋〗
[1]曲,原釋文作“齒”。字也見於周家臺秦簡339號簡“曲池”。少曲。似是里名。芮,人名。
〼……□□□□〼Ⅰ
〼□姱□橐[1] 〼Ⅱ10-310
〖校釋〗
[1]姱,原釋文未釋。姱,人名。8-145有“一人爲席:姱”,可參看。
橐,原釋文未釋。橐,人名。8-145有“五人墼:婢、般、橐、南、儋”,可參看。
〼效不備[1],直錢三百廿六,司空色[2]〼10-313
〖校釋〗
[1]效不備,原釋文未釋。
[2]色(原釋文未釋),人名。
〼府□尉令〼[1]10-320
〖校釋〗
[1]府,原釋文未釋。
倉嗇夫冗佐上造旬陽都梬武主廿七年工官所賦白翰羽、翠羽、鳨(鳧)【鴈毛】、Ⅰ雞輔[1],今已罷【歸】。□□Ⅱ10-327
〖校釋〗
[1]都梬,原釋文未釋,羅怡佳釋[13]。武,原釋文作“吏”。武,人名。10-47+10-203有“上造旬陽都梬武”,可參看。
所賦,原釋文未釋,此從羅怡佳釋[14]。
雞,原釋文作“襍”。輔,原釋文作“輸”。10-330“襍輸”,也當改釋作“雞輔”,可互相參看。
倉□冗史士五(伍)□宜都薄且主廿七年【工】官所賦白翰羽、翠羽、鳨(鳧)鴈毛、Ⅰ雞輔[1],今已罷歸。Ⅱ10-330
〖校釋〗
[1]且,原釋文作“書”。主,原釋文未釋,周海鋒謂當刪除[15]。
工官、賦,原釋文未釋,此從羅怡佳釋[16]。
雞,原釋文作“襍”。輔,原釋文作“輸”。
臾□□[1]〼10-336
〖校釋〗
[1]“臾”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去”。
〼□即□所求捕而賣縣官殹(也)[1],更[2]10-340
〖校釋〗
[1]“即”前一字或爲“是”。
[2]本簡和10-704、10-270或與有關。
所所□□[1]10-345背
〖校釋〗
[1]第一個“所”,原釋文未釋,此從張瑞釋[17]。
第二個“所”,原釋文未釋。
〼□毋恙也[1],得毋爲寒温暑㙷變[2],處□10-351
〖校釋〗
[1]“毋”上一字,原釋文未釋,看殘劃和文例,是“得”。“恙”以小字書於“毋”字右下方,原釋文闕釋。
[2]《說文》土部:“㙷,下入也。”段玉裁注:“此與‘下溼曰隰’義略同。”㙷,疑讀作“濕”。暑濕,亦作“暑溼”。《史記·大宛列傳》:“條枝在安息西數千里,臨西海,暑溼。”[18]“得毋爲寒温暑㙷變”,與8-650+8-1462等簡“得毋爲事䜌(變)”句式相同。
〼權=安□[1]10-357
〖校釋〗
[1]權,原釋文未釋。
“安”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書”。
〼醯、(醬)各一升半升[1]10-363
〖校釋〗
[1]醯,原釋文作“”。《說文》皿部:“醯,酸也。”《論語·公冶長》“孰或乞醯焉”,邢昺疏:“醯,醋也。”
,讀作“醬”。《二年律令》298號簡:“二千石食
(糳)、粲、穤(糯)各一盛,醯、醬各二升,介(芥)一升。”
棄累就大【事】[1],不可〼10-367
〖校釋〗
[1]累,原釋文作“”。
□重□有它□□□[1]〼10-369
〖校釋〗
[1]它,原釋文未釋。
□□□與未□□[1]〼10-370
〖校釋〗
[1]“未”後一字,原釋文作“可”,疑是“何”字。
〼【倉】嗇夫□□□□□□□主丗三年【工】官所賦白翰羽、鳨(鳧)[1]〼10-397
〖校釋〗
[1]倉,原釋文未釋,此從網友“Abc”釋[19]。夫,原釋文未釋,此從羅怡佳釋[20]。
“夫”下第四字,原釋文作“賜”。此處應是地名,疑爲“陽”。
主,原釋文未釋,此據殘筆及10-327、10-330文例釋。
遷陵以以郵郵人行以洞□庭[1]10-398
〖校釋〗
[1]人,原釋文未釋。
〼主中吏卒追□[1]〼10-403
〖校釋〗
[1]追,原釋文作“退”。
〼□牒,其以□爲直,當論負言[1],論負□□〼Ⅰ
……Ⅱ10-404
〖校釋〗
[1]言,原釋文未釋。
雄雞一[1],直(值)三〼AⅠ
雌雞一[2],直(值)二[3]〼AⅡ
·雄一[4]〼BⅠ
·雌四〼BⅡ
〼午朔戊午□□〼BⅢ10-405+10-925
〖校釋〗
[1]雞,原釋文作“雌”。
[2]雌雞,原釋文未釋。
[3]直,原釋文未釋。直,讀作“值”,價值。
“直”後一字,原釋文作“三”,按:簡文“直”與“三”間距很小,仔細辨認,其中第一橫當是“直”字收筆。“直”後一字當改釋作“二”。
[4]“雄一”及下列“雌四”,即雄雞一、雌雞四,其中“雞”字承前省略。
簡文記載了雄雞、雌雞的單價及數量,可能是交易記錄。
網友“Abc”認爲:“簡10-405與簡10-925可綴合。”[21]可從。
遷陵及報符到守府不令縣【以】[1]〼10-415
〖校釋〗
[1]以,原釋文未釋。
〼□㠯(以)□罷不羅丗三年九月[1]10-421
〖校釋〗
[1]㠯,原釋文未釋。
校丗三年[1]〼10-426
〖校釋〗
[1]丗,原釋文未釋。8-784+8-943有“貲校丗三年”[22],可參看。
〼收責留不□責登[1]Ⅰ
〼月貲□□[2]。襄手。Ⅱ10-463
〖校釋〗
[1]“不”下一字,或是“效”。
[2]月貲,原釋文未釋。
〼戌朔甲子,少内守信出買牡羊〼Ⅰ
〼已前[1]。 令史監。〼Ⅱ10-474
〖校釋〗
[1]已,原釋文未釋。
10-768所記似同爲一事。
廷金□曹[1]〼10-484
〖校釋〗
[1]曹,原釋文作“發”。9-741有“廷金布曹”,可參看。
〼□□□丞史匄□□[1]〼10-494
〖校釋〗
[1]丞,原釋文未釋。
〼徒隸貳春[1]〼10-509
〖校釋〗
[1]隸,原釋文作“薄”。
付資中扁錢八十[1]〼10-516
〖校釋〗
[1]資,原釋文未釋。中,原釋文作“印”。資中,縣名,《漢書·地理志》屬犍爲郡,治所在今四川資陽市。扁,人名。
簡首有墨塊。
訊童建【曰:童】[1]〼10-528
〖校釋〗
[1]建(原釋文作“律”),人名。
簡首有墨塊。
〼亡□□[1]〼10-544
〖校釋〗
[1]亡,原釋文未釋。“亡”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馬”。
廿八年五月壬戌,司空守昌薄作□[1]〼Ⅰ
一人學輪零陽[2]Ⅱ
□□□□□廟牧馬武陵□□[3]Ⅲ
〼……┕悍┕豤┕謹┕處┕ⅣA
九人[4]〼B10-545
〖校釋〗
[1]薄,原釋文作“等”。“作”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看殘筆、文例,應是“徒”。
[2]一,原釋文未釋。
[3]陵,原釋文未釋,此從周海鋒釋[23]。8-199+8-688+8-1017+9-1895有“一人牧馬武陵:獲”。
[4]第一字,原釋文作“九”,也可能是“六”。
【二人行】書咸陽[1]:慶[2]〼Ⅲ10-579
〖校釋〗
[1] 二,原釋文未釋。
[2]“慶”(原釋文未釋),人名。
〼一人行書〼Ⅰ
〼二人□革〼[1]Ⅱ10-613
〖校釋〗
[1]“革”前一字,原釋文未釋,8-2144+8-2146+9-1803“一人”“革”之間一字類似,我們曾疑是“事”[24],待考。
〼□□櫌□[1]〼Ⅰ
〼□□幺〼Ⅱ10-616
〖校釋〗
[1]第二字,左從車。櫌,原釋文作“椱”。其下一字,原釋文未釋,或是“北”。
〼數上□[1]〼Ⅰ
〼【謁言】〼Ⅱ10-632
〖校釋〗
[1]數上,原釋文未釋。
〼□□□〼Ⅰ
〼□書□[1]〼Ⅱ10-648
〼【以律論】[2]〼Ⅰ
〼□□〼Ⅱ
〼言之□〼[3]Ⅲ10-648背
〖校釋〗
[1]書,原釋文未釋。
[2]以律論,原釋文未釋。
[3]言,原釋文未釋。
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己亥,庫後敢言之[1]:□當輸内史者多[2],固當以木樻(櫃)盛弦[3]。Ⅰ泰(大)抵在貳春鄉[4]。謁令【貳春】鄉以書到日日夜輸輕木樻(櫃)四,唯毋乏輸。輸□Ⅱ急[5]。敢言之。Ⅲ
二月庚子水下二刻,佐赾以來。□半[6]。Ⅳ10-655正+10-1093背
二月己亥,遷陵守丞敦狐告貳春鄉主:庫後言貳春鄉多故荆盛書Ⅰ木樻(櫃)[7],其以書到時以盛主鄉弦當輸者,有(又)輸亶樻(櫃)四,且以盛弦當輸Ⅱ内史者,以屬佐□□。/手[8]。/即水下四【刻】[9],佐赾行。赾手。Ⅲ10-655背+10-1093正
〖校釋〗
[1]後(原釋文未釋),人名。
[2]當,原釋文未釋。8-1510有“廿七年三月丙午朔己酉,庫後敢言之:兵當輸內史”,或與有關。
[3]固,原釋文作“皆”。樻,讀作“櫃”,盛放物品的匣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爲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弦,原釋文未釋。同牘有“主鄉弦當輸者”“以盛弦當輸内史者”,多次提及“弦”,可參看。
[4]抵,原釋文作“柢”。
[5]“輸”後有一字,原釋文闕錄。
[6]“半”前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赾”。
[7]書,原釋文未釋。
[8]“手”前一字,原釋文作“爽”,存疑。
[9]下,原釋文未釋。
二片整理者綴合。
書之毋恙也[1],公勉力戒慎,事必勝之[2]10-657
〖校釋〗
[1]書,原釋文未釋。之,原釋文作“止”。
[2]“必”“勝”間只有一字,原釋文排版誤作“弦羪”,今刪改。
〼鐔□子小女子壬覞[1],赤色,長可三尺五寸,年六歲,衣禪衣一〼10-676
〖校釋〗
[1]“鐔”後一字作,原釋文作“鉃”,存疑。壬覞(原釋文作“賏”),人名。
〼入封□□詣[1]Ⅰ
〼入封□□□[2]Ⅱ10-679
〖校釋〗
[1]封、詣,原釋文未釋。
[2]封,原釋文未釋。
□等以買此鳨(鳧)毛何年出[1],訊其10-721+10-762
〖校釋〗
[1]鳨(鳧),原釋文於10-721釋爲“鳥”,於10-762未釋。
二片整理者綴合。
〼……旦[1]……〼10-733
〖校釋〗
[1]旦,原釋文未釋。
〼倉十一月癸未付□[1]〼10-738
〖校釋〗
[1]十一,原釋文以爲一字,未釋。
〼脯二朐,腊羹【半】[1]〼10-739
〖校釋〗
[1]腊,原釋文作“臘”。
【戍卒坐以論】[1],【謁】毋所遷【陵】[2]〼10-761
〖校釋〗
[1]戍卒坐以論,原釋文未釋。
[2]所,原釋文未釋。
十一月戊辰□□啓【陵】[1]10-775
〖校釋〗
[1]陵,原釋文未釋。
□□年□月□□朔癸巳,遷陵【守】丞有敢言之:守府卻遷陵言Ⅰ䊮(糴)便曰:亟更言粟貴賤賈(價),論當坐者言夬(决)。·今Ⅱ問之[1],遷陵粟貴,䊮(糴)【不】便[2]。謁除前書□用論夬(决)[3]。Ⅲ10-778+10-1102
〼□Ⅰ
〼橫半[4]。Ⅱ10-1102背
〖校釋〗
[1]問之,原釋文未釋。
[2]不,原釋文未釋。
[3]前書,原釋文未釋。9-700+9-1888有“謁除庚子書”,可參看。“書”下一字,原釋文作“衣”,待考。論夬,原釋文作“詣史”。
[4]橫(原釋文未釋),人名。
二片整理者綴合。
式□智(知)其[1]〼10-790
〖校釋〗
[1]智,原釋文未釋。
〼【智(知)】主食□□[1]〼10-795
〖校釋〗
[1]主食,原釋文未釋。
〼得[1]〼10-803
〖校釋〗
[1],原釋文作“寬”。
〼室有彘罷必[1]〼10-818
〖校釋〗
[1]彘,原釋文作“齔”。
〼·問之,已以十月己未遣[1]〼10-834
〖校釋〗
[1]己,原釋文作“已”。
遣,原釋文作“過”。
〼□□書曰:上對、請[1]10-838
〖校釋〗
[1]曰、上,原釋文未釋。
〼□弗……惡[1]〼10-841
〖校釋〗
[1]恶,原釋文未釋。
〼造旬陽宜秋上計未來。 丗四年[1]10-851
〖校釋〗
[1]丗四年,原釋文缺釋。
〼……三月戊午……四人治□已䌛(徭)□□□……〼[1]Ⅰ
木攻弩良[2]……取□□□、榮、䜌、□、益□[3]……Ⅱ10-855
〖校釋〗
[1]三月,原釋文未釋,此從張瑞釋[25]。人,原釋文缺釋。
[2]攻,原釋文作“增”。
[3]良、益,原釋文未釋。“榮”“䜌”等字下均有勾識符,皆用作人名。
〼□佐署□□[1]10-858
〖校釋〗
[1]“佐”前一字,殘存筆劃爲“工”,疑是“空”字之殘。
最後一字,疑是“連”。
書廿八年九月□□到[1],丁未起,留一日。具治而【留】。〼10-881
〖校釋〗
[1]到,原釋文未釋。里耶9-747號簡“書廿八年六月乙未到,丙申起,留一日。”本簡文例與之相同,可推知“到”前二字爲“丙午”。
〼署主符發[1]〼Ⅰ10-883
〖校釋〗
[1]署,原釋文作“陵”。
予史殷錢十[1]〼Ⅰ10-887
〖校釋〗
[1]史殷錢十,原釋文未釋。殷,人名。
〼【夫】□工□□〼[1]10-910
〖校釋〗
[1]夫,原釋文未釋。
寫上,謁以臨夬(決)[1]。敢〼10-911
〖校釋〗
[1]夬,原釋文作“計”。8-1060+8-1405有“寫上,謁以臨夬(决)”[26],可參看。
〼□城父柳里【書】[1]〼10-919
〖校釋〗
[1]柳,原釋文作“桃”。柳里,里名。書,原釋文未釋。
〼笥筥緘屬守府隷臣卬不備者疏[1]10-930
〖校釋〗
[1]笥,原釋文未釋。筥,原釋文作“笞”。
雌雞五[1],【少】。〼BⅡ10-952
〖校釋〗
[1]五,原釋文作“三”。
〼□□責券貧[1],效不備[2],直□□百丗[3]Ⅰ
〼獵手[4]。Ⅱ10-955
〖校釋〗
[1]責,原釋文作“陵”。券貧,原釋文未釋。9-2856有“責券貧”,可參看。
[2]效,原釋文未釋。里耶9-505號簡有“效不備,直錢卌”,可參看。
[3]直,原釋文未釋。
[4]獵,原釋文未釋。
〼糳米□□□[1]〼10-959
〼□之糳米□[2]〼10-959背
〖校釋〗
[1]糳米,原釋文未釋。
[2]之糳米,原釋文未釋。
上迣□□[1],□會九月朢(望)泰守府[2]。已[3]。10-962
〖校釋〗
[1]迣,原釋文未釋。
[2]會九月朢,原釋文未釋。里耶8-67+8-652號簡有“歲上物數會九月朢(望)大(太)守府”[27],可参看。
[3]已,原釋文作“以”。
五月壬申,倉蓏敢言之。遷[1]〼10-964
〖校釋〗
[1]蓏,原釋文作“苻”,字也見於《容成氏》26號簡“蓏州”,其中“蓏”,陳偉釋作“藕”,讀作“耦”[28]。這裡用作人名。
〼飧斂【斂】□□□[1]〼10-967
〖校釋〗
[1]飧,原釋文作“養”。10-934有“斂飧”,可參看。
〼□敬□□[1]〼10-973
〖校釋〗
[1]“敬”前一字疑是“爲”。
〼巳朔甲寅[29],尉守□敢言之[30]:吏[1]〼Ⅰ
〼□□□□鐔□□[2]〼Ⅱ
〼□及[3]〼Ⅲ10-975
〖校釋〗
[1]吏,原釋文未釋。
[2]“鐔”前一字,原釋文未釋,網友“日拱一卒”謂或是“詣”[31]。“鐔”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網友“日拱一卒”釋“成”。“鐔成”爲縣名[32]。其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有”。
[3]及,原釋文未釋。
書丗四年十月甲子□□[1]〼10-986
〖校釋〗
[1]四、十月,原釋文未釋。
〼陵令佐□守造取□四□[1]〼10-991
〖校釋〗
[1]取,原釋文作“敢”。四,原釋文未釋。
〼六十□叚(假)□六百廿□□□[1]〼10-1009
〖校釋〗
[1]叚,原釋文作“段”。
〼獄史書曰[1]:與洞庭監御史10-1014
〖校釋〗
[1]“書曰”二字較小,似補寫,原釋文以爲一字,未釋。
〼……留……日毋馬□□□[1]10-1026
〖校釋〗
[1]留,原釋文未釋。日,原釋文作“曰”。
·遷陵敝可補繕當予洞庭[1]〼10-1027
〖校釋〗
[1]補,原釋文作“爲”。當,原釋文作“者”。9-1616有“敝可補繕當輸内史者”,9-42有“·遷陵餘完可用當予洞庭縣不當輸内史者”,可參看。
〼□何□[1]〼10-1053
〖校釋〗
[1]何,原釋文未釋。“何”前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有”。“有何”見於里耶9-1297號簡“鐵籥(鑰)一,有何。”其中“何”,9-776號簡作“柯”,爲鐵籥的附件。
〼榫質[1],遷陵爲校券一上,謁告Ⅱ
〼□廿六年,謁報遷陵,敢言之Ⅲ
〼【可】以從吏(事),敢告主。/儋手。 |Ⅳ10-1064
〖校釋〗
[1]榫,原釋文作“椎”。
【廿六】年三月壬午朔戊戌[1],倉定敢言之:前日言出稻廿六石六【斗】〼[2]Ⅰ
□上□徒淫濕成會等丗八人稗校券三予遷陵□□〼[3]Ⅱ
石□六十三錢,令計用故方,謁告遷陵以從事□□〼Ⅲ
陵倉校計[4],問何官計付□□□□報[5],司〼Ⅳ10-1085
□□□敢言之……遷陵□令□〼Ⅰ
廿七年……有……新武陵校券令□□□□〼[6]Ⅱ10-1085背
〖校釋〗
[1]“年”前二字,原釋文未釋,楊先雲認爲:“據曆表和里耶簡文可知,‘三月壬午朔’僅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簡首年份可補釋作‘廿六’,且簡文載有‘新武陵’,‘新武陵’出現時間集中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二十七年間,亦可佐證。”[33]今從之。
[2]言,原釋文未釋。斗,原釋文未釋。
[3]徒,原釋文作“往”。“徒淫”,縣名。《二年律令》452號簡有“徒涅”,整理者注:“徒涅,疑爲‘徒經’之誤,漢初屬西河郡或上郡。”董珊認爲:“地名‘徒淫’當爲《漢書·地理志》西河郡屬縣‘徒經’,‘經’字爲‘淫’之誤。秦兵置用地‘徒淫’還見于:1、三年呂不韋矛(《考古》1996年第3期86頁),2、三年上郡殘戈內(《集成》11287)。”[34]
濕成,疑爲里名。會,人名。
[4]校,原釋文未釋。
[5]計,原釋文作“署”。“付”“報”之間,原釋文作六個未釋字,實只有四個字,疑釋作“署計年爲”。其中“計年爲”仍可辨部分筆劃。9-2號簡有“問何縣官計付,署計年爲報。”可参看。
[6]券,原釋文未釋。
廿六年十二月癸丑朔甲子[1],司空守武敢言之:□□□□□Ⅰ
芋三百九十九斗□升輸司空[2],謁令倉□[3]。敢言之。……Ⅱ10-1089
〖校釋〗
[1]十二,原釋文未釋,此從楊先雲釋[35]。
甲,原釋文未釋,此從楊先雲釋[36]。
[2]九十,原釋文未釋。
[3]謁令,原釋文未釋。
〼陵丞昌敢言之:令曰恒以Ⅰ
〼□䌛(徭)徒爲殹[1],毋有亦言。·問Ⅱ10-1101
〖校釋〗
[1]殹,原釋文未釋。
丗年十一月庚申朔甲午[1],倉是敢言之□……餘籍錢不備[2]〼Ⅰ
二石七斗□分升五,直錢三百𠦜。·凡錢……□問故倉上造〼Ⅱ
佐同縣公士上□蔡□主不能歐處[3]。/[4]□歜四百丗三、茹四[5]〼Ⅲ
·言謁令家入□□□□及爲校券各一[6],皆上,謁告□□[7]〼Ⅳ10-1104+10-1105+10-1106
〼署倉曹發。敢告主。〼Ⅰ
〼……少内主:亟言,署金布□[8]〼Ⅱ
〼……□□不定之□□□書□□□[9]〼Ⅲ
上真書謁□□□陵□□□□□□□手
〼Ⅳ
【丗】一年五月壬子朔乙□□守丞敢告遷陵丞主【寫】[10]〼Ⅴ10-1104背+10-1105背+10-1106背
〖校釋〗
[1]8-141+8-668亦記“丗年十一月庚申朔”。甲午在其後35日,“午”字或有誤寫。
[2]餘,原釋文作“縣”。
[3]不、處,原釋文未釋。
[4]/,原釋文未釋。
[5]歜、茹,人名。從殘畫和文意看,“歜”前一字疑是“責”。
[6]·,原釋文未釋。
入,原釋文作“人”。按:簡文作“謁令家入”。8-1730“〼□家入即爲”,《校釋一》:“入,也可能是‘人’。”[37]當以釋“家入”爲是。該簡“家”前一字,原釋文未釋,當是“令”字殘筆。
[7]“告”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枳”。
[8]少内,原釋文未釋。9-368“遷陵守丞□告少内主:聽書亟言,署金布發。”可參看。
[9]不定,原釋文未釋。
[10]主寫,原釋文未釋。
三片整理者綴合。
〼【年】五月壬子朔朔日[1],倉是敢言〼Ⅰ
〼日上麥穜(種)數[2]。·問之,毋當令〼Ⅱ10-1109
〼壬子旦,走□以來[3]。□發。〼10-1109背
〖校釋〗
[1]楊先雲認爲“五月壬子朔”僅有秦始皇三十一年,簡文缺失年份補作“【卅一】”[38]。
[2]日,原釋文未釋,劉盼釋“曰”[39]。8-154有“恒以朔日上所買徒隸數。·問之,毋當令者”,可參看。
[3]走,原釋文未釋。
〼□離[1]〼10-1117
〼彑【彘彘彘】[2]〼10-1117背
〖校釋〗
[1]“離”前一字,在“离”左右有一個未寫完的“隹”。
[2]彘彘彘,原釋文作“彖彖彖”。
〼三月壬午朔□□[1],倉守不害敢言之:佐亭□〼Ⅰ
〼市,謁令倉以乙未【旦食】[2]。倉以副從事[3]。敢言Ⅱ10-1122
〼□水十一刻刻下□,佐亭以來。成半[4]。【敬】手。10-1122背
〖校釋〗
[1]楊先雲認爲“三月壬午朔”僅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可補作“【廿六年】”,簡文紀年爲秦始皇二十六年[40]。
[2]旦,原釋文未釋。
[3]副,原釋文未釋。“以副從事”見于9-328。
[4]成,原釋文未釋,人名。
遷陵曰:□□船司空□……[1]〼10-1127
□□□□不輸[2],失期□〼10-1127背
〖校釋〗
[1]曰,原釋文作“匄”。8-140有“遷陵曰:趙不到,具爲報”,可参看。
“曰”後二字,原釋文未釋,疑是“已入”。
[2]不,原釋文未釋。
〼巳朔丁□遷陵守丞兹敢告〼Ⅰ
〼□鄉遣詣庫,報之□□[1]〼Ⅱ10-1129
〖校釋〗
[1]鄉,原釋文未釋,此從網友“日拱一卒”釋[41]。
詣庫,原釋文未釋,此從網友“日拱一卒”釋[42]。
“詣”前一字,原釋文未釋,是“遣”。
“報之”前原釋文作7個未釋字,實只有5個字。
都鄉金印一[1]。 丗四年六月甲午朔戊申,令佐連受少内守信[2]Ⅰ10-1161
〖校釋〗
[1]“金”後一字,原釋文作“宛”,網友“落葉掃秋風”釋“印”[43]。今從之。
[2]連、信(原釋文未釋),人名。
具上治□書亡印□毋當令□□□□[1]10-1170
〖校釋〗
[1]書,原釋文作“署”。印,原釋文未釋。
毋,原釋文未釋。
〼……它毋[1]……〼10-1180
〖校釋〗
[1]它,原釋文未釋。
〼□□劓□[1]〼10-1181
〖校釋〗
[1]劓,原釋文未釋。
〼□定署所、定志名[1],皆以書言Ⅰ
〼□發,它如律令,□一書Ⅱ10-1186
〖校釋〗
[1]所,原釋文未釋。
〼【事事事】[1]〼10-1221
〖校釋〗
[1]事事事,原釋文作“稟□□”,張瑞作“稟吏卒”[44]。
〼【枲參】□□□□□□□□□[1]〼Ⅰ
〼襌緘□
〼Ⅱ10-1224
〖校釋〗
[1]枲參,原釋文未釋。8-913有“枲參絇緘袤三丈四”,可參看。
“參”後二字左部皆從“糸”。
訊闒【諜】[1]〼10-1229
〖校釋〗
[1]“闒”後一字,原釋文未釋,是“諜”字之殘,8-1386有“闒諜扇”,可参看。
〼卯朔朔日,遷陵丞昌敢言之〼Ⅰ
〼□適(謫)辠(罪)[1],毋有亦言。·問之[2]〼Ⅱ10-1252
〖校釋〗
[1]適辠,原釋文作“□得”。里耶9-23號簡“遷陵上坐反適(謫)辠當均輸郡中者六十六人”,10-1112有“恒以朔日上反者□□適辠(罪),毋有亦言”[45],可参看。
[2]問,原釋文未釋,此從張瑞釋[46]。
〼【佐】辰、稟人案稟[1]〼Ⅰ10-1261
〖校釋〗
[1]佐,原釋文未釋。
問之,丞昌、令佐氣當坐[1],昌〼10-1270
〖校釋〗
[1]丞昌,原釋文未釋。
〼□佐□、稟人□出稟大隸□□四月、五月□Ⅰ
〼□手[1]Ⅱ10-1290
〖校釋〗
[1]“手”前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巸”。
粟米二石□斗少半斗[1]。
丗四年後九月壬辰朔丁未,倉□□□〼Ⅰ
九月廿三日食〼Ⅱ10-1294
〖校釋〗
[1]二石,原釋文未釋。
〼□沅䊮見□□乙=[1]〼Ⅰ
〼□臨沅巳即言三[2]〼Ⅱ10-1311
〖校釋〗
[1]沅、乙,原釋文未釋。
[2]臨沅,原釋文未釋。“沅”下勾識符,原釋文作“以”。
9-454+9-1178+9-2194或與有關。
雄雞一。 少[1]。10-1377
〖校釋〗
[1]少,原釋文未釋。
爰大夫季、大夫何[1]〼10-1383
〖校釋〗
[1]“爰”字下“大夫”合文,原釋文作“求”。
季,原釋文作“李”。
丗四年遷陵豤(墾)田課。Ⅰ
豤(墾)田𠦜二【頃】五十二【畝】,多前歲五十五【畝】□□[1]〼Ⅱ10-1390
〖校釋〗
[1]畝,原釋文未釋。前歲,即丗三年。
〼【者勿】許[1]〼10-1439
〖校釋〗
[1]許,原釋文作“計”。
〼□□□肥城□[1]〼10-1441
〖校釋〗
[1]肥,原釋文未釋。肥城,縣名。《漢書·地理志》作“肥成”,屬泰山郡,治所在今山東肥城縣。
〼□鄉守恬[1]〼Ⅰ
〼□徒□□[2]〼Ⅱ10-1455
〖校釋〗
[1]恬,原釋文未釋。8-58、8-770等簡有“啓陵鄉守恬”,可參看。
[2]徒,原釋文未釋。“徒”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疑是“爲”。
〼敢告吏□□□□[1]〼10-1505
〖校釋〗
[1]吏,原釋文未釋。
〼安居䌛(徭)使[1],未來。〼10-1514
〖校釋〗
[1]安,原釋文未釋,人名。
·鞫之:人課信、横□[1]〼10-1516
〖校釋〗
[1]信,人名。横,人名。“横”後一字,似爲“日”。
〼不丗五年徙爲啓陵鄉成里[1]〼10-1528
〖校釋〗
[1]不(原釋文作“遇”),人名。
成里,原釋文未釋。8-1813有“陵鄉成里戶人士五(伍)成隸”,8-1546有“南里小女子苗丗五年徙爲陽里戶人大女子嬰隸”,可與本簡參看。
〼【朔壬戍倉兹】[1]〼10-1569
〖校釋〗
[1]朔,原釋文未釋,據殘筆、文例補。
操□〼Ⅰ
耳□[1]〼Ⅱ10-1579
百九十五□□〼Ⅰ
五十五萬□□[2]〼Ⅱ10-1579背
〖校釋〗
[1]耳,原釋文作“瓦”。
[2]萬,原釋文未釋。
〼□曰:高里大[1]Ⅰ
〼爲報·今官Ⅱ10-1583
〼主壬手。即走Ⅰ
〼【葆】手[2]。Ⅱ10-1583背
〖校釋〗
[1]曰,原釋文未釋。
[2]葆,原釋文作“操”,8-657背有“葆手”可参看。葆,人名。
〼□〼Ⅰ
〼府□[1]〼Ⅱ
〼刻〼Ⅲ10-1586背
〖校釋〗
[1]府,原釋文未釋。
〼之〼Ⅰ
〼【當】[1]〼Ⅱ10-1589
〼□手〼10-1589背
〖校釋〗
[1]當,原釋文未釋。
〼麗山禁□[1]〼10-1598
〼繞[2]〼10-1598背
〖校釋〗
[1]麗,原釋文作“酈”,“禁”後一字似是“園”。7-81+7-170+7-183+7-259+8-394+13-269有“麗山禁”、“麗山園”[47],可參看。
[2]繞,原釋文作“陵”。
〼□【遷陵】〼Ⅰ
〼□問·少内主以□[1]〼Ⅱ10-1599背
〖校釋〗
[1]•,原釋文缺寫。“以”後一字,原釋文作“爲”,待考。
春[1]〼Ⅰ
鄉貳[2]〼Ⅱ10-1606
〖校釋〗
[1]春,原釋文未釋。
[2]貳,原釋文未釋。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里耶秦簡(叁)》,文物出版社2024年。
[2] 周海鋒:《〈里耶秦簡(叁)〉校讀(上)》,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3]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第185-186頁,商務印書館2013年。
[4] 謝明文:《説“”及其相關之字》第1-14頁,《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3期,2016年。
[5]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校勘》,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6]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校勘》,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7]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校勘》,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8] 周海鋒:《〈里耶秦簡(叁)〉校讀(上)》,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9] 參看于振波:《秦律中的甲盾比價及相關問題》,《史學集刊》2010年第5期。
[10]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4年11月1日網友“Abc”跟帖。
[11]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4年11月1日網友“Abc”跟帖。
[12]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4年11月1日網友“Abc”跟帖。
[13] 羅怡佳:《〈里耶秦簡(叁)〉“捕羽”類簡札記》,簡帛網2025年1月6日。
[14] 羅怡佳:《〈里耶秦簡(叁)〉“捕羽”類簡札記》,簡帛網2025年1月6日。
[15] 周海鋒:《〈里耶秦簡(叁)〉校讀(上)》,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16] 羅怡佳:《〈里耶秦簡(叁)〉“捕羽”類簡札記》,簡帛網2025年1月6日。
[17] 張瑞:《里耶秦簡(叁)札記(三)》,簡帛網2024年11月1日
[18]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修訂本),第3841頁,中華書局2014年。
[19]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4年10月26日網友“Abc”跟帖。
[20] 羅怡佳:《〈里耶秦簡(叁)〉“捕羽”類簡札記》,簡帛網2025年1月6日。
[21]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4年10月22日網友“Abc”跟帖。
[22] 何有祖:《里耶秦簡新研》第42-4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23] 周海鋒:《〈里耶秦簡(叁)〉校讀(上)》,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24] 陳偉主編 魯家亮、何有祖、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二卷)》第363-364頁,武漢大學出版社2018年。
[25] 張瑞:《里耶秦簡(三)札記(三)》,簡帛網2024年11月1日。
[26] 何有祖:《里耶秦簡新研》第5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27] 陳偉主編 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第52-53頁,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28] 陳偉:《竹書〈容成氏〉所見的九州》第44-45頁,《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
[29] 巳,原釋文未釋,此從網友“日拱一卒”釋(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5年1月15日網友“日拱一卒”跟帖)。
[30] “守”後一字,原釋文未釋,網友“日拱一卒”釋“㝡”(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5年1月15日網友“日拱一卒”跟帖)。
[31]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5年1月15日網友“日拱一卒”跟帖。
[32]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5年1月15日網友“日拱一卒”跟帖。
[33]楊先雲:《〈里耶秦簡(叁)〉紀年簡考證》,簡帛網2024年10月17日。
[34]董珊:《論陽城之戰與秦上郡戈的斷代》,《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35]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紀年簡考證》,簡帛網2024年10月17日。
[36]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紀年簡考證》,簡帛網2024年10月17日。
[37] 陳偉主編 何有祖、魯家亮、凡國棟撰著:《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第383頁。
[38]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紀年簡考證》,簡帛網2024年10月17日。
[39] 劉盼:《里耶秦簡所見秦遷陵縣“貸種”記錄》,簡帛網2024年11月1日。
[40] 楊先雲:《〈里耶秦簡(叁)〉紀年簡考證》,簡帛網2024年10月17日。
[41]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5年1月15日網友“日拱一卒”跟帖。
[42]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5年1月15日網友“日拱一卒”跟帖。
[43] 簡帛網簡帛論壇《〈里耶秦簡(叁)〉初讀》2024年10月24日網友“落叶扫秋风”跟帖。
[44] 張瑞:《里耶秦簡(三)札記(四)》,簡帛網2024年11月1日。
[45] 里耶秦簡牘校釋小組:《〈里耶秦簡(叁)〉選釋(一)》,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
[46] 張瑞:《里耶秦簡(叁)札記(四)》,簡帛網2024年11月1日。
[47] 里耶秦簡牘校釋小組:《〈里耶秦簡(叁)〉選釋(一)》,簡帛網2024年10月18日;謝明宏:《〈里耶秦簡(叁)〉綴合札記(四)》,簡帛網2024年10月29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5年1月20日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