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所見“磬折”與“微磬”
作者:馬怡  發布時間:2011-08-13 14:48:56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內容提要:在文獻中,屢見用“磬折”、“微磬”來形容腰身的傾曲。這種身形符合禮儀規範,是示敬的樣貌。“磬折”一詞來源於磬,指磬的“倨句”,為135°。當古人描述身形時,所謂“磬折”,是指腰身像磬那樣,傾曲角度約135°;所謂“微磬”,是指該角度大於135°。在漢代畫像裏,可以見到不少相應的實例。
  關 鍵 詞:漢代  漢畫像  古代禮儀  磬折
   
  在古代文獻中,往往有關於“磬折”的記載。例如:
   
  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應。(《莊子·漁父》)[1]
  西門豹曰:“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復投三老河中。西門豹簪筆磬折,嚮河立待良久。【《正義》:簪筆,謂以毛裝簪頭,長五寸,插在冠前,謂之為筆,言插筆備禮也。磬折,謂曲體揖之,若石磬之形曲折也。磬,一片黑石;凡十二片,樹在虡上擊之。其形皆中曲垂兩頭,言人腰側似也。】(《史記·滑稽列傳》)[2]
   
  (公孫)述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禮饗官屬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將軍位。【李賢注: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曲折,敬也。】(《後漢書·馬援列傳》)[3]
   
  乃步擔乾飯,兒負鹽豉,門徒從者千餘人……乃下道至土牛,磬折而立,云:“門生為縣所役,故來送別。”(《三國志·魏書·王脩傳》注引王隱《晉書》)[4]

  上述記載中的“磬折”,都是對人的身形的描述。將石磬豎起來,懸在虡(磬架)上,“其形皆中曲垂兩頭”,故以此來描述腰身的傾曲。“曲體揖之,若石磬之形曲折”,即曲腰向前拱手,身形曲折如石磬。《莊子·漁父》曰“曲要磬折”,“要”即“腰”,此“磬折”說的是傾腰站立而拜的身形。《史記·滑稽列傳》曰“簪筆磬折,嚮河立待良久”,王隱《晉書》曰“磬折而立”,此“磬折”說的是傾腰站立的身形。《後漢書·馬援列傳》曰“磬折而入”,此“磬折”說的是傾腰行走的身形。這些例子都表明,身形“磬折”是一種十分恭敬的樣貌。
  這種樣貌符合禮儀規範。《禮記·曲禮下》曰:
  立則磬折垂佩。【孔穎達疏:此明授受時禮也。立,倚也。佩,謂玉佩也,帶佩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也。身既僂折,則所著之佩從兩邊出,縣垂於前也。】[5]
可知君臣授受之時,臣子當“磬折”而立,即“身宜僂折如磬之背”。又賈誼《容經》曰:
  立容: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間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揺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行容:行以微磬之容,臂不揺掉,肩不上下,身似不則,從然而任。趨容:趨以微磬之容,飄然翼然,肩狀若流,足如射箭。跘旋之容:旋以微磬之容,其始動也,穆如驚倐,其固復也,旄如濯絲。跪容:跪以微磬之容,揄右而下,進左而起,手有抑揚,各尊其紀。拜容:拜以磬折之容,吉事上左,凶事上右,隨前以舉,項衡以下,寧速無遲,背項之狀如屋之[6]
按《容經》所說,除“磬折”外,還有“微磬”。立容作“磬折”或“微磬”,前者“肅立”,後者“共立”;拜容作“磬折”;行容、趨容、跘旋之容和跪容皆作“微磬”。
  “磬折”一詞來源於磬。磬,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以石、玉製作,用槌子擊打演奏。它既是樂器,也是殿堂、宗廟等場所和禮儀活動中的禮器。在漢畫像裏,可以見到擊磬的畫面:

擊磬,山東沂南漢墓中室東壁橫額畫像[7]


此為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畫面中正面是一磬架,上有四磬。磬為曲折形,以繩子懸吊。在磬架旁側,一男子戴冠著袍坐席上,持槌擊磬。
   
  磬的出土實物頗不少。例如:
   
     
   
     
  周磬,(1)、(2)、(3)陝西扶風召陳乙區出土,(4)陝西扶風雲塘出土
   
以上四磬中,第(1)、(2)、(3)件為陝西扶風召陳乙區出土的夔紋石磬,第(4)件為陝西扶風雲塘出土的素面石磬,其年代皆屬西周晚期。據研究者測量,這四件周磬的“倨句”,即所謂“磬之背”的角度(靠近磬孔的鈍角的角度),分別為135°、140°、134°和135°。[8]考慮到其年代久遠、古人測量與製作的誤差、器物的磨損等因素,可推測周磬的“倨句”或一般當為135°。[9]
  在文獻中,有關於磬的“倨句”的記載。《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曰:
  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10]
對於以上文字,古人有不同的解說。[11]清代學者程瑤田《通藝錄·磬折古義》的考辨最為周備:
  一矩可判為半矩,即一矩可加以半矩。其法,用兩曲矩相背合并之,一居右,一居左,乃判去其左矩之半,而留其半以加於右一矩,而為一矩有半之倨句,謂之“倨句磬折”也。夫一矩有半之倨句,何以謂之“倨句磬折”也?蓋磬氏為磬者,為磬折也,為磬折而有倨句,其倨句一矩有半,故謂凡一矩有半之倨句通謂之“倨句磬折”也。夫兩矩合并而得一矩有半之倨句矣,所餘者半矩耳。以半矩加於一矩有半,則向之見為倨句者,今為一直矩。[12]
  在這裡,有一些概念應當明確。首先,“矩”的本義為矩尺,是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13]《漢書·律暦志》:“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14]由此引申,“矩”又指方形的角度。程瑤田《通藝錄·考工創物小記·倨句矩法通例述》:“正角者,一矩之象也。”[15]故這裡的“矩”即今所謂直角,為90°。則“半矩”為45°,“一直矩”為180°。其次,“倨”,即今所謂鈍角;“句”,通“鉤”,即今所謂銳角。《說文解字·句部》“句,曲也”段玉裁注:“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大戴禮記·曾子立事》“與其倨也,寧句”孔廣森《補注》:“凡三角,過於矩為倨,不及矩為句。古曰倨句,今曰鈍銳。句音鉤。”[16]則“倨句”之義同今所謂“角度”。故《考工記·磬氏》曰“倨句一矩有半”,就是說磬的角度為“一矩”加上“半矩”,即90°+ 45°=135°。該數值正與上述幾件周磬的“倨句”相合。此即“磬折”。
  附帶說一下,《周禮·冬官考工記》中另有一條關於“磬折”的記載與此不同。見《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
  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半[謂]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17]
按此,1宣 = 90°×½ = 45°,1欘 = 45°+ 45°×½ = 67°30′,1柯=67°30′+
  67°30′×½ = 101°15′,則1磬折=101°15′+101°15′×½ = 151°52′30″。計算結果表明,該“磬折”(151°52′30″)與《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所記載的“磬折”(135°)有較大差異。應當如何看待這一差異?程瑤田認為,《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一柯有半謂之磬折”句有誤,“轉寫是《記》者,乃順上文讀之,遂譌‘矩’為‘柯’”。程氏遂將此句改為“一矩有半謂之磬折”,並說:“刊本并譌‘矩’為‘柯’,今改正之。”[18]其說似可從。又近人錢寶琮認為,《考工記》“磬氏”節與“車人”節對“磬折”的說法“顯然不同”,“大概在135°上下的鈍角都得稱為‘倨句磬折’。於此可見《考工記》中宣、欘、柯、磬折等名詞的定義是不很明確的。”[19]這種解釋亦值得注意。
  不過,無論“磬折”角度的確切數值究竟是多少,它與本文所關注的禮儀中的“磬折”實際上並無太大的關礙。當古人描述身形時,所謂“磬折”,大致是指腰身像磬那樣曲折,其角度約135°(即前傾約45°);而所謂“微磬”,則大致是指腰身曲折而成的角度大於135°(即前傾小於45°)。
  漢代畫像中,常可見到拜謁者、陪侍者等向尊者示敬的場景。在畫面里,拜謁者、陪侍者一般皆面朝尊者,腰身前傾,形成一定的角度。這種身形應當就是“磬折”或“微磬”。以下試舉幾例。
   
  
  圖1.周公輔成王,武氏祠左石室後壁小龕西壁畫像[20]
   
  
  圖2.孔子見老子,武氏祠西闕正闕身南面畫像[21]
   
  
  圖3.人物拜謁圖,橫山孫家園子墓室壁組合畫像[22]
   
  
  圖4.奉謁門吏,綏德墓門右立柱畫像[23]
   
  圖1為“周公輔成王”。畫面中,正面直立、戴王冠者是年幼的成王,跪者似是周公。此外有五人,皆傾腰侍立,其身形當為“磬折”或“微磬”。 圖2為“孔子見老子”。畫面中,扶杖者是老子,下跪者是孔子,二人正在交談。其餘四人皆捧簡冊隨侍,腰略傾,其身形當為“微磬”。圖3為“人物拜謁圖”。畫面中,憑几而坐者當係墓主人。其對面有四人,除一人伏地叩拜外,餘皆拱手持謁傾腰,其身形當為“磬折”。圖4為“奉謁門吏”。畫面中,一門吏雙手舉謁,似在迎迓。腰略傾,其身形當為“微磬”。此人所戴冠帽前斜出一支,頗似筆,疑即《史記·滑稽列傳》所謂“簪筆磬折”之“簪筆”。

2010年9月

  刊於《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七輯,岳麓書社,2011年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11年8月12日。)
   
[1][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卷八《漁父》,《諸子集成》3,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08頁。
[2]《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3212頁。
[3]《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829—830頁。
[4]《三國志》卷十一《魏書·王脩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348頁。
[5]《禮記正義》卷四《曲禮下》,《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第1256頁上欄。
[6][漢]賈誼:《賈誼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06—107頁。
[7]山東省沂南漢墓博物館:《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齊魯書社2001年版,第43頁。
[8]羅西章:《周原出土的西周石磬》,《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6期,第84—85頁。
[9]聞人軍認為,在春秋末期以前,磬未定型,春秋末期時出現規範化的傾向。到戰國中期,隨著《考工記》的流行,“倨句一矩有半”(135°)的磬纔大量出現。聞人軍:《“磬折”的起源與演變》,《杭州大學學報》,第13卷第2期,1986年4月,第167—172頁。此或可備一說。
[10]《周禮注疏》卷四一《冬官考工記·磬氏》,《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第923頁下欄。
[11]例如,《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鄭玄注:“必先度一矩為句,一矩為股,而求其弦,既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磬之制有大小,此假矩以定倨句,非用其度耳。”按:鄭氏所說迂曲含混,且與《考工記》語意不合,程瑤田謂“此注大誤”。見程瑤田:《阮中丞寄示李尚之考工記鄭氏磬圖第一、鄭氏求磬倨句圖第二、懸磬圖第三凡三圖率爾書後》,《程瑤田全集》貳,《通藝錄·考工創物小記》,黃山書社2008年版,第277頁。此外,宋代聶崇義的《新定三禮圖》、陳元靚的《事林廣記》,明代王圻、王思義的《三才圖會》、朱載堉的《律呂精義》、徐光啓的《考工記解》,清代江永的《周禮疑義舉要》、戴震的《考工記圖》等所作的解釋亦皆有誤。參聞人軍,前引文,第172—173頁。
[12][清]程瑤田:《程瑤田全集》貳,《通藝錄·磬折古義》,第299頁。
[13]楊伯峻:《孟子譯注》卷七《離婁上》,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62頁。
[14]《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中華書局標點本,第970頁。
[15][清]程瑤田:《程瑤田全集》貳,《通藝錄·考工創物小記·倨句矩法通例述》,第271頁。
[16][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卷四,《叢書集成初編》第1029冊,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第47頁。
[17]《周禮注疏》卷四二《冬官考工記·車人》,《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第933頁中欄—下欄。
[18][清]程瑤田:《程瑤田全集》貳,《通藝錄·考工創物小記·宣欘柯磬折倨句度法述》、《通藝錄·考工創物小記·倨句矩法通例述》,第236頁、第271頁。
[19]錢寶琮:《中國數學史》,科學出版社1964年版,第15頁。
[20]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漢畫像石》,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頁,圖八二。
[21]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漢畫像石》,第9頁,圖一七。
[22]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畫像石全集》5《陝西、山西漢畫像石》,山東美術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頁,圖二三〇。
[23]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畫像石全集》5《陝西、山西漢畫像石》,第101頁,圖一三五。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