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絭
作者:馬怡  發布時間:2011-08-15 10:16:48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在漢晉畫像中,常可見到一些動作中的人物。他們往往衣袖高捲,露出手肘,顯得頗為生動。值得注意的是,當其手肘向下或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時,寬大的衣袖仍留在手肘或手肘的上方,並不落下。由此看來,這些衣袖的樣貌當不僅與人的姿勢、動作有關,大概也與使用了一種推捲衣袖之物——“絭”有關。
        
  歷史故事“二桃殺三士”,嘉祥宋山漢畫像石,東漢[1]      蹶張,唐河馮君孺人墓畫像石,東漢[2]
   
                
  烹鼎,密縣打虎亭畫像石(摹本),東漢[3]         庖丁切肉,嘉峪關魏晉五號墓壁畫,西晉[4]
   
  《說文》糸部:“絭,攘臂繩也。”段玉裁注:“臂袖易流,以繩約之,是繩謂之絭。”《說文》手部:“攘,推也。”又《淮南子·原道訓》:“短袂攘卷,以便刺舟。”[5]此“卷”應即“絭”。則“絭”是“攘臂繩”,可將衣袖向上推捲,以露出手肘。漢代的服裝,大多衣袖寬大。這樣的衣袖頗不便於活動,故有“絭”。
  “絭”應當是一種常用之物。《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索隱曰:“謂解雜亂紛糾者,當善以手解之,不可控捲而擊之.捲即拳也。”[6]索隱說“捲即拳也”,似乎不夠準確。“捲”應即“絭”。“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捲”,其大意是說:開解糾纏爭鬥的人不能去牽拉爭鬥者的攘臂繩。《朱子語類》:“‘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拳音絭,攘臂繩,今之骨袖手圈也。言解鬬者當善解之,不可牽引絭繩也。”[7]又《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西烏夜飛》:“感郎﨑嶇情,不復自顧慮。臂繩雙入結,遂成同心去。”[8]此詩也表明,“臂繩”的確為人們所熟知習見。
  “絭”的樣式如何?漢晉畫像大多勾勒較粗,而“絭”非重要服飾,當時的刻工、畫匠或並不著意刻畫。此物又細小,即使原有刻畫,也易與衣褶相雜,很難辨別。加之年代久遠,磨泐漫漶,故今日在畫面上已幾乎找不到其確切的痕跡。宋戴侗《六書故·工事》曰:“絭……《説文》曰攘臂繩也。絭,取其可卷。”[9]又前引《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西烏夜飛》曰:“臂繩雙入結,遂成同心去。”“可卷”,“雙入結”、“同心”,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絭”的特點和用法。
  日本也有縛袖之繩,稱作“手繦”(或“襻”)。日本的傳統服裝衣袖頗寬大,故用此物。手繦的用法是:用一根長繩,繞過兩肩和腋下,在背後交叉,推捲并固定雙袖,然後將繩頭打結,捆紮起來。捆紮好的繩結,可通過牽動繩子而將其推移到合適方便的位置。

手繦,日本奈良時代(710—794年)[10]

使用方法示意

  清黃遵憲《日本國志·禮俗志·服飾》“腰襻、圍裙、臂縄”條記載:“貧賤女子多習操作……或用小帶巨繩,繫袖於臂,盤衣於膊,交叉橫斜,結於半腰,蓋襟袖寬博,廻旋多礙,汲井上竈,不得不爾也。”【注:“臂繩,古謂之絭。”】[11]黃氏認為日本人縛袖的“臂繩”即古代的“絭”,其說似有一定道理。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臂繩”的使用者并不限於女子,也包括習武者和其他勞作者。[12]
  宋代有“襻膊”,亦推捲衣袖之物,是以掛在頸項間的繩索將衣袖摟起。較為講究的“襻膊”,或用銀索。如南宋廖瑩中《江行雜錄》:“廚娘更圍襖、圍裙,銀索攀膊,掉臂而入。”[13]此“攀”,即“襻”。“襻膊”可能與“絭”有某些相近之處,它亦頗似前引《朱子語類》中所說的“今之骨袖手圈”。其樣式見宋人所繪《百馬圖》:

切鍘草料的馬夫,百馬圖(局部,摹本)[14]

  據《西湖老人繁勝錄》、《武林舊事》記載,南宋時,“京都有四百十四行”,為各種商販和工匠,其中包括製作販賣“襻膊兒”的手藝人。[15]沈從文認為“襻膊”係宋代發明,并指出:當時社會上有從事這種專業的手藝人,可知“襻膊”的使用必相當普遍。[16]其說大致不差,唯“襻膊”是否宋代發明似尚可推敲。宋時衣袖已較漢晉時窄小,而仍用此推捲之物。從“襻膊”的使用及樣式看,其淵源或早於宋代。
   
  刊於中國漢畫學會、四川博物院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香港)2010年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爲2011年8月12日。)


[1]朱錫祿:《嘉祥漢畫像石》,山東美術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頁,圖45。
[2]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畫像石全集》第6冊《河南漢畫像石》,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頁,圖版三八。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縣打虎亭漢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頁,圖一〇九。
[4]張寶璽:《嘉峪關酒泉魏晉十六國墓壁畫》,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頁。
[5]何寧:《淮南子集釋》卷一《原道訓》,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39頁。
[6]《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中華書局標點本,第2163—2164頁。
[7][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卷一三四《歷代一》,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203頁。
[8][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九《清商曲辭六》,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22頁。並載《古今樂錄》曰:“《西烏夜飛》者,宋元徽五年,荊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
[9][宋]戴侗《六書故》三〇《工事六》,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第737頁。
[10]関根真隆:《奈良朝服飾の研究》(本文編),日本東京:吉川弘文館昭和四十九年(1974)版,第165頁插圖。
[11][清]黃遵憲:《日本國志》卷三五《禮俗志·服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65頁。
[12]承日本友人奈良大學教授角谷常子女士告知:日本的臂繩多用於勞動場合,工人、農民和女子皆用。有身份的人(如武士習武時)也用。老百姓有爭鬥、報仇時也用。
[13][宋]廖瑩中:《江行雜錄》,《說郛》卷四七上,《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纂之屬,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本,第878冊,第543頁下。
[14]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增訂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頁。
[15][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諸行市”條,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年版,第18—19頁,“襻”作“攀”;[宋]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條,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 年版,第128頁。
[16]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增訂本),第347頁。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