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段注“義”字辨誤
作者:曹景年  發布時間:2014-12-06 22:14:28
(首發)

  “義”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居“仁義禮智信”五常第二位,但真正能說清楚到底何為“義”的卻不多,而“義”也多依附於其他概念,如依附於仁,為仁義;依附於禮,為禮義;依附于信,為信義;依附于忠,為忠義;依附於節,為節義等等。可以說,“義”是一個排名靠前但又含义模糊的概念。不但如此,中國最著名的古文字典《說文解字》及段玉裁注對“義”字的解釋也有不少錯誤。
  《說文》釋“義”字云:“己之威儀也。從我羊。羛,《墨翟書》義從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
  段注略云:“古者威儀字作義。今仁義字用之。儀者,度也。今威儀字用之。誼者,人所宜也。今情誼字用之。鄭司農注周禮肆師: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是謂義爲古文威儀字。誼爲古文仁義字……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羛,《墨翟書》義從弗。《墨翟書》,《藝文志》所謂墨子七十一篇也。今存者五十三篇。義無作羛者。葢歲久無存焉爾。從弗者,葢取矯弗合宜之意。”
  以上對“義”字的解說有不少問題,今一一是正如下:

一、段注認為“誼”为“義”之古字,此說不確。

  首先,先秦無“誼”字,今所見出土的先秦文字材料,從未見“誼”字。大型古文字形工具書《戰國文字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楚系簡帛文字編》等幾乎囊括了今所見所有的先秦文字材料,但逐一翻檢都未見“誼”字。從字形看,“誼”屬於相對較為複雜的形聲字,不太可能出現很早。
  第二,先秦已大量用“義”字,且用為“仁義”之“義”。《漢語古文字字形表》主要收秦以前文字,其中就有“義”字。[1]《戰國文字編》收“義”字18個字形。[2]《楚系簡帛文字編》收“義”字形更是多达82個,其中60個左右都用為“仁義”之“義”,其餘則假借為“儀”、“犧”、“我”、“宜”等字。[3]
  第三,以“誼”为“義”,可能是汉代古文經學的用法。翻檢古籍,可以明顯發現“誼”用為“義”是漢人習慣,西漢之前無“誼”字,漢代之後也多直接用“義”,用“誼”的很少。漢代以“誼”為“義”的用例,多見於古文經學系統。首先是《漢書》大量使用“仁誼”、“禮誼”字,[4]最為人熟知的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就見於《漢書·董仲舒傳》。《漢書》喜用古語和生僻字,自古以來號稱難讀,從它剛一問世就開始有人為其作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漢書》作者班彪、班固皆與古文經學大師劉歆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趙翼《陔餘叢考》卷五《班書顏注皆有所本》條云:“葛洪云家有劉子駿《漢書》百餘卷,歆欲撰《漢書》,編錄漢事,未得成而亡,故書無宗本,但雜記而已。試以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劉書,其所不取者,二萬餘言而已……及觀葛洪所云,乃知《漢書》全取於歆也。”[5]汪春泓考證,班氏父子為劉歆文士集團的重要成員,受古文經學影響極大,而《漢書》的雛形也形成于劉歆。[6]《古文尚書》、《古文孝经》都发现于漢代,今传本虽然都被认为是伪书,但从用字看,多用“誼”為“義”,如《古文尚书》“遵王之義”原作“遵王之誼”。[7]日傳本《古文孝經》及孔傳,凡“義”字皆作“誼”。[8]這反倒可以證明今傳本《古文孝經》、《古文尚書》皆有可能確是漢人所傳的舊本。清學者惠棟指出:“古義字皆作誼。漢書猶然。”并自注云:“《史記》、《呂覽》亦作義,當是後人所改。”[9]但檢索今本《史記》,義字出現數百次,卻無一以“誼”為“義”者,難道後人改的那麼乾淨徹底?當是司馬遷時古文經學尚未興起,故用“義”而不用“誼”。但是,“誼”既非“義”古字,漢代古文學者又為何如此用法?筆者推測,“誼”可能是漢代古文學者生造之字,用來代替“義”字,是為體現其古文的特異之處。積習既久,至於東漢中後期,學者們便普遍認為“誼”是“義”之古字,東漢古文學家鄭眾注古文經《周禮》云:“古者書儀但爲義。今時所謂義爲誼。”鄭眾深信此說,而段注解說全依鄭眾,沒有考察先秦“義”字用法的實際,故而致誤。

二、《說文》及段注認為“義”為“儀”本字,此說不確。

  《說文》釋“義”為“己之威儀也”,段注則進一步認為“義”為“儀”本字,并解釋从“羊”的原因是“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據段注,因“美”、“善”皆從“羊”,故“義”也有善義,并從禮容得宜的角度解釋善。“義”之本義是否僅指禮容、威儀之善?考察先秦“義”字的用例,事實並非如此。“義”很早就作為一個抽象的道德名詞來用了,與仁、智、忠、信等並列,《論語》、《老子》等中國最早的一批典籍中“義”,皆指“道義”、“正義”之“義”,如《老子》“大道廢有仁義”,《論語》“見利思義”等等,例子不勝枚舉。郭店楚簡中“仁義”一詞大量存在,無需贅言。可見,“義”在早期的文獻中的含義並非禮容、威儀之善,甚至與其無任何瓜葛。另外,“義”字與“我”、與“心”有關,也可以證明其道德韻味。上古音系中“義”、“我”同音,義之從“我”,可能既表音,又表義,與自我的道德修、道德意識有關。在《楚系簡帛文字編》所收“義”字中,有一種從“我”從“心”的寫法,即,這一字形用例多達六個。[10]據此字形推斷,“義”與“我”、“心”有關,則其中蘊含的道德的、自律的韻味,更不言自明了,這與所謂的外在“禮容之善”,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
  可見,“義”決非“儀”之本字,“義”與“儀”不是古今字關係,而是假借關係,因“義”在先秦時多假借為“儀”,故許慎誤認為“義”是“儀”本字。假借字之出現,乃是因為書寫時字少所致,語言中有這個詞彙,但卻沒有相應的字來書寫,於是便借用同音字來表示。“師以口授,弟以筆記,倉促無字,假音而書。”[11]古代典籍一開始都是口口相傳,等到覺得有必要書寫出來時,倉促之間卻感覺字不夠用,於是就產生了大量的假借字。假借字只是借用字音,并不借用意義。古無威儀之“儀”,便借用同音字“義”代替。《戰國文字編》無“儀”字,《漢語古文字字形表》雖收“儀”字,但皆作“義”。[12]《楚系簡帛文字編》也無“儀”字,但其中所收“義”字80餘形有10餘個用為“儀”,有4個用為“犧”,一個用為“我”,一個用為“宜”。據此我們確定兩點,其一,先秦無“儀”字,凡“儀”皆借用“義”為之;其二,“義”與“儀”僅是假借關係,因為“義”還可假借為“我”、“犧”、“宜”等,不能因假借而認定為是古今字。“儀”字為秦漢後起形聲字,增加了人字偏旁,表示人的威儀;但也有加“立”旁的,《玉篇·立部》有,認為是古“儀”字,《廣韻》、《切韻》以為是異體。[13]

三、《說文》認為《墨翟書》的“羛”字為“義”的異體字,段玉裁更進而解釋為“從弗者,葢取矯弗合宜之意”。此說不確。

  “羛”乃“義”字之訛寫,並非異體字,更無所謂從“弗”。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引王引之說云:“周晉薑鼎銘我字作,與弗相似,故偽從弗也。”[14]此說可信,《戰國文字編》“義”字收有形,下部“我”就與“弗”非常相似。[15]而從《楚系簡帛文字編》所收的80多個“義”字形看,下部訛為“弗”是非常有可能的。臧克和先生也已指出:“【義一羛】为一形之分化,【我一弗】便化以为中介过渡。”[16]因此,事實應該是漢人在用隸書書寫先秦文字時,將“義”訛寫為 “羛”。其實,不但漢人曾犯此錯誤,今人也有犯此錯誤的案例。據高佑仁介紹,《柬大王泊旱》“http://www.bsm.org.cn/pic/060614/01/image009.gif”字原整理者濮茅左先生隸定作“弗”,經陳劍先生的考釋才知實為“我”字。[17]
  綜上所述,“義”在先秦很早就用作抽象的道德名詞,為“道義”、“正義”、“仁義”之“義”,與“誼”、“儀”均無甚瓜葛。段注影響甚大,學界也多信其說,而且“義”與儒家思想研究有重要關係,故為之考辨如上。對於“義”字更原始的意義,有些學者考證“義”字來源於古代祭祀,這大概從兩個方面來考證,其一,義訓宜,而宜為一種祭祀;其二,義從羊,而古代羊為祭祀的重要道具。[18]但是,這些說法都只是猜測,具體確否,年代久遠,無由得知。莊子云“六合之外,存而不論”,此所謂“六合之外”之問題,本文不擬作過多討論。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4年12月5日23:09。)
   
[1]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形表》,中華書局2010年,第483頁。
[2]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23頁。
[3]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61頁。
[4]以中華書局1964年版《漢書》為例,卷二十有“言以仁誼綏民者無敵於天下也”,見第4冊第1086頁。卷四十八有“棄禮誼捐廉恥日甚”,見第8冊第2244頁。其他用例尚多。
[5]清趙翼:《陔餘叢考》,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9頁。
[6]汪春泓:《論劉向劉歆和<漢書>之關係》,《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5期。
[7]惠棟:《九經古義》卷四云:“唐玄宗詔曰:毎讀尚書洪範至無偏無頗遵王之誼……此詔及《匡謬正俗》遵王之義‘義’皆作‘誼’。”見槐盧叢書二編,清光緒刻本。
[8]見知不足齋本《古文孝經孔傳》。
[9]惠棟:《九經古義》卷四。
[10]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第1063頁。
[11]胡樸安:《訓詁學史》,上海書店1984年,第294頁。
[12]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形表》,第317頁。
[13]徐海東:《古文四聲韻疏證(一二三卷)》,西南大學2013年博士論文,第92頁。
[14]徐灝:《說文解字注箋》第十二卷上,見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湯餘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第823頁。
[16]臧克和:《“義一羛一義”使用及年代問題》,《中國文字研究》第16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1頁。
[17]高佑仁:《談<曹沫之陣>簡36“義”字的形體來源》,簡帛網,2006年6月14日。
[18]如劉雪河:《“義”之起源易禮新探》,《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查中林:《說“義”》,與上同刊2000年第1期。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