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念海先生與《河山集》
作者:曹旅寧  發布時間:2015-01-19 14:41:43
(華南師範大學法學院)
(首發)

  幾年前,《史念海教授紀念文集》出版,陝西師大西北環發中心的朋友張萍女士送了我一本。最近,張世林先生又推出了《想念史念海》一書,大概由于有字數限制,篇幅不是很大。展卷之餘,不免有一些聯想。
  1985年我考入陝西師範大學讀研究生時,全校只有兩位博士生導師,一位是從事蝗蟲分類研究的生物學家鄭哲民先生,一位是從事歷史地理研究的史念海先生。當時讀書熱方興未艾,年輕人總有點崇拜名人的心理,所謂“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是也。由于專業接近,我有機會聽過史先生的兩次講演。一次是講歷代都城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一次是歷代都城與糧食的關係。史先生講演的口才,平心而論,不是黃河長江滔滔不絕一路。但史先生《河山集》中的文字却娓娓道來,頗能引人入勝。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史先生寫于抗戰末期的《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一文,對諸葛亮名聞千古的《隆中對》一文作了實事求是的評論,否定了益州天府之國的舊說,又說諸葛亮迂回祁山,實際上是爲了軍糧的關係。後來周一良、田余慶先生的相關論述都無法超越。大概史先生他這一時期流寓川中,有實地踏訪之感的緣故吧。
  至于歷史時期鎮江、揚州之間長江的南北擺動;以及歷史上陝西森林的破壞,拓荒者在大樹上鑿洞燃火,使其化爲木炭以爲肥料,可獲高産;都是從史先生的《河山集》上看來的。還有,史先生行文,文字之美也是值得稱道的。如他對黃河壺口瀑布的刻畫,“浩渺的河水在這裏緊束如帶,直向懸崖沖下。水勢之猛,宛如由壺中倒出來一樣。白浪沸騰,波濤翻滾,激起的水珠飄蕩空際,仿佛一片雲霧,遠在數里外已可望見。而峽窄槽深,巨流砰磅訇磕,聲如雷鳴,更是震耳欲聾。”八六年我于役延安,有壺口之游,信哉不虛!
  1990年8月間,我曾與周宏偉兄到史念海先生府上拜謁。宏偉兄那年剛考取史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客廳不大,墻上挂著一對條幅,書架上盡是平裝書和精裝書。
  那天史先生的興致很高,談話幽默風趣,與他講演時的木訥及不善言辭截然不同。那天他說的有句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搞歷史地理就是要堅持實地調查,不搞實地調查,他自己都不敢寫文章。楊守敬的《輿地圖》有很多錯,就是他當時不可能騎著小毛驢到陝北來。原來,史先生在七十年代爲陝西軍區主持《陝西軍事地理》時曾走遍三秦大地,故有此感慨!
  史先生還談起電影的特技鏡頭的厲害,拍的是兩人講戀愛,說不定兩人在吵架;有人從山上摔下來,實際上是上平地上打滾仰拍的;因爲北京農業製片廠拍黃土高原侵蝕(這是史先生研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一個主要貢獻所在),實際上是用水龍頭到一盆黃泥巴上沖出來的,然後用攝影機對著拍,可效果比在野外觀察到的還要逼真。
  史先生還說,現在南北差別大了,南方來的學生總不願意留在西安,有的學生不好自己出面,就叫老丈母娘出來理論,說我自己只有一個女兒,女婿是要養老的。大概當時電視臺正在播映古都的系列節目,史先生還談起歷史上開封的鬥鷄風俗……
  我後來在廣州還買到一册史念海與曹爾琴先生合撰的宋代張禮的《游城南記校注》,卷首有一張二位先生踏訪西安南郊樊川的照片,兩位先生興致勃勃,指點江山,史先生的女兒在一旁作著記錄。
  史先生出自顧頡剛先生門下,爲顧門高弟,與同出顧門的譚其驤、侯仁之幷爲治歷史地理學巨孽。史先生又是業師黃永年先生的恩公。黃先生的岳父童書業先生亦出自顧門,與史先生是《禹貢》時代的老朋友,黃先生尊稱史先生爲世叔。2001年史先生去世後,黃先生則撰寫了一幅情真意切的挽聯:“上庠追隨,曾蒙推轂;梁木折壞,痛失賞音。”另外,史先生《河山集》封面上所鈐一方“史念海”篆文小印,從刀法上來看,好像亦爲黃先生所鐫刻。
  2002年長沙吳簡會上,我還聽到辛德勇學長親口講述的一件逸事,1982年他隨史先生前往河南浚縣考察黃河故道,自己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也提不出一點看法;史先生回來後不僅很快寫出了萬字長文《河南浚縣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發表在《歷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上,而且赴河南之前在陝西省人民政府開公函時,省政府的工作人員剛開始蓋得是辦公廳的公章,史先生堅持蓋省人民政府的公章才行。果真後來到河南後,河南省人民政府派了專車、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這說明史先生不僅精于學問,而且也長于人事。在科舉時代,定是一位治事之能臣也。
   
  附記:2011年我撰寫《黃永年先生編年事輯》(中華書局2013年版)時在書中曾出過一條關于史念海先生的注釋:“史念海(一九一二——二〇〇一年),山西平陸人,一九三二年入輔仁大學,抗戰之前追隨顧頡剛,積極參與“禹貢學會”,後成爲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主要著作有《河山集》等,即將彙編爲全集出版。史先生主持陝西師大文科期間,先後延攬斯維至(先秦史)、何清谷(秦漢史)、黃永年(唐史及古文獻)、牛致功(唐史)、楊德泉(宋史)、秦輝(明史)、胡錫年(中日關係史)、朱本源(世界史)、孫達人(農民戰爭史)諸先生,使陝西師大成爲西北地區史學重鎮。史先生發揚清人經世致用學風,倡導實地考察與文獻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筆者一九九〇年曾隨史先生弟子周宏偉學長在先生寓所談話一次。那天史先生說:搞歷史地理就是要堅持實地調查,不搞實地調查,自己都不敢寫文章。楊守敬《輿地圖》有很多錯,就是他當時不可能騎著小毛驢到陝北來。按:史先生七十年代曾主持“陝西軍事地理”研究,曾走遍三秦大地,故有此感慨。”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5年1月19日12:11。)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