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日書研究論著目錄
作者:張國艷  發布時間:2017-01-17 08:20:00
(濟南大學文學院)
(首發)

  日書簡牘在上個世紀初的敦煌漢簡中有零星出現,後在居延漢簡、武威漢簡中也有發見;不過當時此類簡牘被歸入“術數”,並未獲得類別名稱。1976年睡虎地秦簡出土了自題“日書”的批量簡牘,尤其是1981年簡牘材料公佈後,這類文獻逐漸受到學界重視,之後出土的相同相近內容的文獻也獲得“日書”這一“類別”名稱。
  至今已有28種日書類簡牘(含見於漢簡中的散簡日書簡牘)發掘出土,除定縣漢簡日書、張家山M327漢簡日書、睡虎地M77漢簡日、湖北隨州曾都4批日書,或由於簡文殘缺過甚或由於新近發掘,釋文、照片尚未公佈以外,其他已全部或部分公佈。簡牘日書給學界諸多學科提供了豐富的資料,簡牘日書材料也受到諸多學科的關注,從1976年睡虎地秦簡日書出土,至2015年底,40年間日書文獻的相關研究成果大量湧現,期刊論文1300餘篇,專著58部,還有幾十篇碩博論文和上百篇網絡論文。
  本目錄編寫説明:
  1.收錄範圍:1976—2015年間有關簡牘日書的研究論著。
  2.論文來源:論文來自國內學術期刊、論文集、學術網站。國外研究論文收錄國內期刊刊發、轉載或學者徵引之目,未及覆核。
  3.編排分類:論著目錄分專著、期刊論文、碩博學位論文、網絡論文四類,以核心研究和相關研究兩種形式展示。核心研究包括日書釋文與圖版發佈的專著、日書資料本體研究、以日書材料爲出發點和以日書材料爲主要論據所進行的諸學科闡發的論著;相關研究包括較多篇章(篇幅)涉及日書材料、單列篇章涉及日書材料的諸學科研究的專著、碩博論文,將日書材料作爲輔助或補充論證的期刊論文、網絡論文和包含日書材料在內的簡牘批次發掘報告、圖版釋文選釋、普及性介紹等方面的論著。各種成果的標註信息如下:
  專著:以出版年月爲序排列,無法查明出版月份者,列於本年度之末。標註信息是: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專著若爲碩博論文或以碩博論文爲基礎修補而成,則於該項後括注碩博論文信息。專著不含論文集。
  期刊論文:以第一作者姓名音序按發表年份爲序排列,未標作者者,列於本年度之末。標註信息是:作者、論文名、期刊名與期號、頁碼。論文集析出論文的標註信息是:作者、論文名、論文集名、出版社、出版時間、起止頁碼[1](出自相同論文集中的不同文章,首次出現各項標齊,其餘只標註論文名、論文集名和起止頁碼)。若論文於學術網站首發,爲凸顯研究歷程,其後補注網絡首發信息。重見論文或後被收錄論文集的論文,一般只標註首次刊發信息;若篇題、內容均有修改,則分別錄入。
  碩博學位論文:分博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兩類,以論文提交時間爲序排列。標註信息是:作者、論文名、校名、時間。在學位論文基礎上已整理出版者,排列於著作類,標註學位論文信息,此處不重複收入。
  網絡論文:以網絡發表時間爲序排列。標註信息是:作者、論文名、網站名,發表時間。在網絡論文基礎上已整理正式發表者,排列於期刊論文類,標註網絡首發信息,此處亦不重複收錄。
  4.參考材料:目錄編排的過程中,參考了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論著目錄》[2]、徐在國《戰國文字論著目錄索引》[3]、徐艷芳《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土文獻研究論文索引》[4]、馬彪《日本雲夢秦簡研究文獻目錄(1977-2004)》[5]、朱紅林《有關睡虎地秦簡、張家山漢簡的研究成果》[6]、鄭有國《中國出土簡牘論著目錄》[7]、劉信芳《簡帛宗教神話文獻論著目》[8]、姜守誠《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考釋·附錄:放馬灘秦簡研究文獻目錄》、[9]吕亞虎《放馬灘秦簡資料及相關著述目錄(1989-2014)》《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著述目錄(1976-2014)》[10]及《簡帛研究》《簡帛》《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等刊物所刊發論著目錄、研究綜述類論文(皆已收入此目錄中),在此謹表謝意。
  5.未盡事宜:會議論文和立項課題也有不少與簡牘日書研究相關的內容[11],因會議論文除收入會議論文集或公開發表的論文外,多查詢不易,立項課題爲尚在進行之研究,故暫不收錄。由於簡帛學發展迅速,四十年來涉及簡牘日書的研究論著極多;筆者雖盡力搜集,但所見有限,個人能力必有不達之處,敬盼專家不吝指正,以供增補,修正疏失與不足。
  
(一)專著

  1.核心研究
  (1)日書的圖版發佈與釋文整理
  《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云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9月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2001年12月再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東周墓》,科學出版社,1995年7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簡》,中華書局,2000年5月。
  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1年1月。
  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年8月。
  初师宾、张德芳主編:《中國簡牘集成》(一編、二編),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年、2005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考古隊:《隨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
  陳偉主編:《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九店楚簡》,经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放馬灘秦簡》,中華書局,2009年8月。
  孫占宇:《天水放馬灘秦簡集釋》,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3月。
  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壹﹞•睡虎地秦墓竹簡》,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叁﹞•周家臺秦墓簡牘 嶽山秦墓木牘》,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肆﹞•放馬灘秦簡》,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2)日書的諸學科研究
  饒宗頤、曾憲通:《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12]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1992年博士學位論文)。
  吴小强:《秦簡日書集釋》,嶽麓書社,2000年7月。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湖北教育出版,2003年2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增訂本)。
  黄儒宣:《〈日書〉圖像研究》,中西書局,2013年12月(臺灣大學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
  2.相關研究
  勞幹:《漢晉西陲木簡新考》,(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年12月。
  吴昌廉:《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簡牘二、三》,1986年5月、6月。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李零:《中國方術考》,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12月(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修訂本;2006年5月中華書局重版改名爲《中國方術正考》)。
  李零主編:《中國方術概觀》,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12月。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95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新版)。
  金良年主編:《中國方術大全》,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簡よりみた秦代の國家と社會》,東洋學叢書,創文社1998年2月(中譯本《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廣瀨薰雄、曹峰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修訂本)。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胡文輝:《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胡平生、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增訂本)。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詞彙研究》,華夏出版社,2003年1月。
  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三聯書店,2004年4月(三聯書店2008年1月出版修訂本)。
  劉道超:《擇吉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吉仕梅:《秦漢簡帛語言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9月。
  徐富昌:《簡帛典籍異文側探》(臺灣)國家出版社,2006年3月。
  黃文傑:《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08年2月(中山大學1997年博士學位論文)。
  鄒濬智:《西漢以前家宅五祀及其相關信仰研究──以楚地簡帛文獻資料爲討論焦點》,(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臺灣師範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
  孫鶴:《秦簡牘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首都師範大學2004年博士學位論文)。
  江達智:《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台灣師範大學2002年博士學位論文)。
  李明曉:《戰國楚簡語法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中山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
  晏昌貴:《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江達智:《春秋、戰國時代生育及婚喪禁忌之研究》,(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成功大學1993年碩士學位論文)。
  吕亞虎:《戰國秦漢簡帛文獻所見巫術研究》,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陝西師範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
  孔慶典:《10世紀前中國紀曆文化源流——以簡帛爲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
  (日)工藤元男:《占いと中國古代の社會》,(日本)東方書店,2011年12月。
  劉嬌:《言公輿剿説:從出土簡帛古籍看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綫狀書局,2012年1月(《西漢以前古籍中相同或類似內容重複出現現象的研究——以出土簡帛古籍爲中心》,復旦大學2009年博士學位論文)。
  方勇《秦簡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秦簡牘文字彙編》,吉林大學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
  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現狀書局,2012年12月(復旦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
  朱湘蓉:《秦簡詞彙初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秦簡單音詞研究》,南京大學2005年博士學位論文)。
  洪燕梅:《出土秦牘文化研究》,(臺灣)文津出版社,2013年3月。
  劉玉環:《秦漢簡帛訛字研究》,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年8月(北京師範大學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
  何飛燕:《出土文字資料所見先秦秦漢祖先神崇拜的演變》,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陝西師範大學2010年博士學位論文)。
  譚步雲:《古楚語詞彙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中山大學1998年博士學位論文)。
  (日)大野裕司:《戰國秦漢出土術數文獻之基础研究》,日本北海道大學出版會,2014年6月。
  劉信芳:《出土簡帛宗教神话文獻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
  
(二)期刊論文

  1976
  季勳:《雲夢睡虎地秦簡概述》,《文物》1976年第5期,第1—6頁。
  孝感地區第二期亦工亦農文物考古訓練班:《湖北雲夢睡虎地十一號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76年第6期,第1—10頁。
  1979
  朱德熙:《@HICFJ1L5P@EM@CL4O$)@46LQP{WR}A97]ZZQM53@US_53P$T(K%1M$M1{K@QQJ%)TZLJ解》,《方言》1979年第4期,第303頁。
  1980
  曾憲通:《楚月名初探——兼談昭固墓竹簡的年代問題》,《中山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第97—107頁。
  朱德熙、裘錫圭:《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考釋補正》,《文史》第10輯,1980年,第61—74頁。
  1981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何直剛、劉世樞執筆):《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1981年第8期,第11—13頁。
  李學勤:《秦簡的古文字學考察》,《雲夢秦簡研究》,中華書局,1981年7月,第336—345頁。
  梅祖麟:《古代楚方言中“夕(P$T(K%1M$M1{K@QQJ%)TZLJ)”字的詞義和語源》,《方言》1981年第3期,第215—218頁。
  (日)平勢隆郎:《“楚曆”小考——對〈楚月名初探〉的管見》,《中山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第107—111頁。
  舒之梅:《珍貴的雲夢秦簡》,《雲夢秦簡研究》,第1—7頁。
  于豪亮:《秦簡〈日書〉記時記月諸問題》,《雲夢秦簡研究》,第351—357頁。
  1982
  李洪甫:《江蘇連雲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漢代簡牘》,《考古》1982年第5期,第476—480頁。
  朱德熙、裘錫圭:《七十年代出土的秦漢簡册和帛書》,《語文研究》1982年第1輯,第4—13頁。
  1983
  阜陽漢簡整理組:《阜陽漢簡簡介》,《文物》1983年第2期,第21—23頁。
  裘錫圭:《釋“IMG_256”》,《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第217—228頁。
  饒宗頤:《秦簡日書中“夕”()字含義的商榷》,《中國語言學報》第1期,商務印書館,1983年4月,第167—172頁(以《秦簡日書中夕()字含義初探》爲題,收錄於《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中華書局,1993年8月,第473—480頁)。
  1984
  (日)太田幸男:《睡虎地秦墓竹簡の〈日書〉にみえる“室”“戸”“同居”をめぐって》(《從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看“室”“户”“同居”的意義》),《西嶼定生博士還暦記念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國家と農民》,(日本)山川出版社,1984年(又載《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99册,1986年2月)。
  李學勤:《干支紀年和十二生肖起源新證》,《文物天地》1984年第3期,第41—43頁。
  《江陵九店磚瓦厂楚墓的發掘(春秋晚期——戰國中晚期)》,《楚文化考古大事記》,文物出版社,1984年7月,第131頁。
  1985
  何幼琦:《論楚國之曆》,《江漢論壇》1985年第10期,第76—81頁。
  荆州地區博物館(衛斯執筆):《江陵張家山三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85年第1期,第1—8頁。
  李學勤:《紀念于豪亮同志》,《于豪亮學術文存》,中華書局,1985年1月,第3—6頁。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日書〉與楚、秦社會》,《江漢考古》1985年第4期,第60—64頁(以《〈日書〉與楚、秦社會》爲題,收錄於《簡帛佚籍與學術史》)。
  陳耀鈞、閻頻:《江陵張家山漢墓的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古》1985年第12期,第1124—1129頁。
  林劍鳴:《日本學者對中國簡牘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85年第12期,第24—26頁。
  彭浩:《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大批珍貴竹簡》,《江漢考古》1985年第2期,第1—3頁。
  (美)夏德安:《公元前三世紀的一篇中國鬼怪故事》,《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5卷第2號(1985),第459—498頁。
  饒宗頤:《秦簡中的五行説與納音説》,(香港)《中國語文研究》第7期,1985年3月(又載《古文字研究》第14輯,中華書局,1986年6月,第261—280頁)。
  郁侃:《張家山漢簡——西漢典籍的重大發現》,《文史知識》1985年第2期,第57頁。
  張家山漢墓整理小組:《江陵張家山漢簡概述》,《文物》1985年第1期,第9—15頁。
  《繼雲夢竹簡之後又一重大發現 湖北江陵出土西漢早期竹簡》,《光明日報》1985年1月18日第001版。
  1986
  (日)工藤元男:《論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日本)《史滴》第7號,1986年1月,第15—39頁。
  李曉東、黃曉芬:《從秦簡〈日書〉看秦人的鬼神觀》,《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通訊》1986年第3期。
  林劍鳴:《從價值系統看秦文化的特點》,《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通訊》1986年第3期。
  (法)馬克:《戰國晚期的擇日術與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國)《通報》第72卷,1986年,第175—227頁。
  (日)清水康教:《關於六十干支的吉凶》,(日本)《福星》復刊,第119號,1986年3月。
  (日)清水康教:《關於二十八宿占》,(日本)《福星》復刊,第121—125號,1986年7月—1987年3月。
  《日書》研讀班(胡正明執筆):《日書:秦國社會的一面鏡子》,《文博》1986年第5期,第8—17頁。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臺灣)《九州島學刊》1986年秋季刊,第9—24頁。
  朱由:《介紹近年江陵張家山出土的西漢簡書》,《書法》1986年第5期,第18—21頁。
  1987
  (日)大櫛敦弘:《雲夢秦簡〈日書〉所見的“囷”》,(日本)《中國——社會と文化》第2號,1987年,第117—125頁。
  高明士:《有關雲夢秦簡的參考文獻》,《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增訂二版)》,(臺灣)明文書局,1987年9月。
  (日)工藤元男:《二十八宿占(一)——秦簡〈日書〉札記》,(日本)《史滴》第8號,1987年1月。
  李曉東、黄曉芬:《從〈日書〉看秦人鬼神觀及秦文化特徵》,《歷史研究》1987年4期,第56—63頁。
  林富士:《試釋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夢”》,(臺灣)《食貨復刊》1987年第3—4期,第30—37頁。
  林劍鳴:《從秦人價值觀看秦文化的特點》,《歷史研究》1987年第3期,第66—91頁。
  宋鎮豪:《先秦時期是如何記時的》,《文史知識》1986年第6期,第80—84頁。
  王勝利:《〈雲夢秦簡《日書》初探〉商榷》,《江漢論壇》1987年第11期,第76—80頁。
  王子今:《秦人屈肢葬仿象“窋卧”説》,《考古》1987年第12期,第1105—1106轉1144頁。
  邢義田:《秦漢簡牘與帛書研究文獻目錄(1905—1985)》,《秦漢史論稿》,(臺灣)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6月,第569—635頁。
  (韓)尹在碩:《關於秦代的士伍身份》,(韓國)《慶北史學》第10輯,1987年。
  張聞玉:《雲夢秦簡〈日書〉初探》,《江漢論壇》1987年第4期,第68—73頁。
  張演生:《十二生肖的來龍去脈》,《化石》1987年第4期,第28—29頁。
  1988
  陳安利:《古文物中的十二生肖》,《文博》1988年第2期,第41—50頁。
  陳躍鈞:《江陵縣張家山漢墓竹簡》,《中國考古學年鑒1987年》,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第202—203頁。
  (日)好並隆司:《雲夢秦簡日書小論》,《中國社會史百態》,(日本)勁草書房,1988年,第1—51頁。
  賀潤坤:《從〈日書〉看秦國的穀物種植》,《文博》1988年第3期,第64—67頁。
  (日)工藤元男:《被埋没的行神——以秦簡〈日書〉爲主》(又譯作《冥冥中的行神——主要根據秦簡“日書”所見》),(日本)《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06冊,1988年3月,第163—207頁。
  (日)工藤元男:《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ょヮた見法と習俗》,(日本)《木簡研究》第10號,1988年11月,第113—129頁(莫枯譯:《雲夢秦簡〈日書〉所見法與習俗》,《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5期,第105—112頁)。
  林富士:《〈日書〉正文標題與內容分類表》,《漢代的巫者》附表一,(臺灣)稻香出版社,1988年。
  林劍鳴:《秦人的價值觀與中國的統一》,《人文雜志》1988年2期,第85—90頁。
  林劍鳴:《曲徑通幽處 高樓望路時——評介當前簡牘〈日書〉研究狀況》,《文博》1988年第3期,第58—77頁。
  (英)魯惟一:《睡虎地〈日書〉初探》,《大亞洲》1.2,1988年,第1—27頁。
  潘嘯龍:《從〈秦楚月名對照表〉看屈原的生辰用曆》,《江漢論壇》1988年第2期,第74—77轉41頁。
  王桂鈞:《〈日書〉所見早期秦俗發微——信仰、習尚、婚俗及貞節觀》,《文博》1988年第4期,第65—72轉95頁。
  王勝利:《關於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中國史研究》1988年第2期,第137—143頁。
  (美)夏德安:《中國上古與中古時期的魘夢術》,(美國)《唐研究》第6卷,1988年,第69—76頁。
  楊巨中:《〈日書·星〉釋議》,《文博》1988年第4期,第73—74頁。
  張金光:《關於秦的父權、家長權、夫權與婦女地位》,《山東大學學報》1988年第3期,第1—8頁。
  張金光:《商鞅變法後秦的家庭制度》,《歷史研究》1988年第6期,第74—110頁。
  張銘洽:《雲夢秦簡〈日書〉占卜術初探》,《文博》1988年第3期,第68—75頁。
  1989
  (日)成家徹郎著,萇嵐譯:《中國古代的占星術和占星盤》,《文博》1989年第6期,第67—78頁。
  程真:《天水放馬灘的幾項重大考古發現》,《中國科技史雜志》1989年第3期,第38頁。
  竇連榮、王桂鈞:《秦代宗教之歷程——原始帝神在秦代的復歸》,《寧夏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第9—16頁。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區文化館(何雙全執筆):《甘肅天水放馬灘戰國秦漢墓群的發掘》,《文物》1989年第2期,第1—11轉31頁。
  (日)工藤元男:《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所見秦、楚二十八宿占——先秦社會文化的地域性和普遍性》,(日本)《古代》第88號,1989年9月。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文物》1989年第2期,第23—31頁。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考述》,《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7—28頁。
  賀潤坤:《雲夢秦簡所反映的秦國漁獵活動》,《文博》1989年第3期,第49—50轉27頁。
  賀潤坤:《中國古代最早的相馬經——雲夢秦簡〈日書·馬〉篇》,《西北農業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第9頁。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國的六畜飼養業》,《文博》1989年第6期,第63—67頁。
  (日)崛毅:《日本的睡虎地秦簡研究》,《秦漢史論叢》第4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
  李曉東、黄曉芬:《秦人鬼神觀與殷周鬼神觀比較》,《人文雜志》1989年第5期,第88—93頁。
  秦簡整理小組:《天水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釋文》,《秦漢簡牘論文集》,第1—6頁。
  任步雲:《放馬灘出土竹簡日書芻議》,《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第82—88頁。
  (日)太田幸男:《“雲夢秦簡”和“社會史”——戰國末期社會史研究的一個方法》,《秦漢史論叢》第4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
  王子今:《秦國交通的發展與秦的統一》《史林》1989年第4期,第6—9轉21頁。
  吴小强:《論秦人宗教思維特徵——雲夢秦簡〈日書〉的宗教學研究》,《秦漢史論叢》第5輯,1989年3月(又《江漢考古》1992年第1期,第92—97頁)。
  吴小强:《試論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觀念》,《中國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102—168頁。
  吴小强:《秦人生育意願初探》,《江漢論壇》1989年第11期,第73—80頁。
  楊劍虹:《從雲夢秦簡看秦代手工業和商業的若干問題》,《江漢考古》1989年第2期,第87—92轉70頁。
  張銘洽:《秦簡〈日書〉“玄戈“篇解析》,《秦漢史論叢》第4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4月。
  張培瑜:《出土漢簡帛書上的曆注》,《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35—147頁。
  周慶基:《十二生肖説的起源和功用》,《河北大學學報》1989年第4期,第78—82頁。
  1990
  鄧文寬:《天水放馬灘秦簡〈月建〉應名〈建除〉》,《文物》1990年第9期,第83—85頁。
  方建軍:《先秦文字所反映的十二律名稱》,《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第4期,第78—79頁。
  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天水秦簡》(部分),《書法》1990年第4期,21—39頁。
  (日)工藤元男:《秦簡占書〈日書〉與秦律》,《亞細亞檔案》第58號,1990年,第24—37頁。
  (日)工藤元男:《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和道教的習俗》,(日本)《東方宗教》第76號,1990年11月,第43—61頁。
  李零:“The formulaic structure of Chu divinatory bamboo slips,translated by William G. Boltz,Early China,no.15, pp.71-86,1990(中文版《“式”與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發表於《中國文化》第4期,1991年8月,第1—30頁)。
  林劍鳴:《秦簡〈日書〉校補》,《簡牘學報》第13期,(臺灣)蘭臺出版社,1990年3月,第37—42頁(又載《文博》1992年第1期,第63—68頁)。
  林劍鳴著,林世景譯:《中國人學者による〈日書〉研究の現狀》(《中國人學者〈日書〉研究現狀》),《史滴》第11號,日本早稻田大學,1990年1月。
  林梅村:《十二生肖源流考》,《瞭望》1993年第34、35期(又載《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語言和宗教新論》,東方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11—132頁)。
  劉信芳:《秦簡〈日書〉與〈楚辭〉類徵》,《江漢考古》1990年第1期,第62—65頁。
  劉信芳:《〈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質疑》,《文物》1990年第9期,第85—88頁。
  毛惠明:《從天水秦簡看秦統一前的文字及其書法藝術》,《書法》1990年第4期,第21—39轉41—44頁。
  求實:《〈秦人生育意願初探〉補正》,《江漢論壇》1990年第6期,第81頁。
  饒宗頤:《楚帛書天象再議·帛書丙篇與日書合證》,(香港)《中國文化》第3期,1990年12月,第66—73頁(後收入饒宗頤、曾憲通《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研究》,中華書局,1993年8月,第332—340頁)。
  (日)申英秀:《雲夢秦簡〈日書〉歳星占所見古代中國人的天文圖法》,《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哲學•史學編)》別冊16(1989年度),1990年。
  王勝利:《再談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文物》1990年第3期,第66—70頁。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内河航運》,《歷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26—41頁。
  吴福助:《〈有關雲夢秦簡的資料和著述目錄〉補遺》,(臺灣)《中國文化月刊》第124期,1990年2月。
  吴小强:《〈日書〉與秦社會風俗》,《文博》1990年第2期,第87—92頁。
  吴小强:《從秦簡看秦俑的社會內涵》,《文博》1990年第5期,第102—106轉129頁。
  饒宗頤:《楚帛書天象再議》,《中國文化》1990年第3期,第66—73頁。
  張桂修:《天水〈放馬灘地圖〉的繪製年代》,《復旦學報》1991年第1期,第44—48頁。
  張聞玉:《試論楚曆非亥正》,《貴州社會科學》1990年第8期,第58—64頁。
  1991
  (日)成家徹郎著,王維坤譯:《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文博》1991年第3期,第65—76頁。
  (日)工藤元男:《〈日書〉中看到的風景——通過數據化浮現出來的先秦社會的各種形態》(又譯作《日書之風景——根據資料所見的先秦社會種種》),(日本)《古代文化》第43卷第8號,1991年8月。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寓人”“寄者”“寄人”身份考》,《文博》1991年3期,第77—80轉13頁。
  李零:《楚帛書與“式圖”》,《江漢考古》1991年第1期,第59—62頁。
  李學勤:《傘》,《語文建設》1991年第6期,第47頁。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中的〈艮山圖〉》,《文物天地》1991年4期,第30—48頁。
  李學勤:《時分與〈吴越春秋〉》,《历史教學問題》1991年第4期,第17—19頁。
  林劍鳴:《秦漢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義》,《歷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107—117頁。
  林劍鳴:《日書與秦漢時代的吏治》,(臺灣)《新史學》1991年第2期,第31—35頁。
  劉信芳:《關於雲夢秦簡編年記的補書、續編和削改等間題》,《江漢考古》1991年第3期,第79—84頁。
  劉信芳:《雲夢秦簡〈日書·馬〉篇試釋》,《文博》1991年4期,第66—67轉72頁。
  劉昭瑞:《論“禹步”的起源及禹與巫、道的關係》,《梁釗韜與人類學》,中山大學出版杜,1991年11月,第264—279頁。
  唐鈺明:《上古判斷句的變换考察》,《中國語文》1991年第5期,第388—389頁。
  吴小强:《從雲夢秦簡看戰國秦代人口再生産類型》,《西北大學學報》1991年2期,第59—65頁。
  楊巨中著,工藤元男譯:《〈日書〉」より見た秦人の神々の観念とその占いの方法について》(《〈日書〉所見秦人鬼神觀念與占卜方法》),(日本)《古代探叢——早稻田大學考古學會創立40周年記念考古學論叢》,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91年。
  張修桂:《天水〈放馬灘地圖〉的繪制年代》,《復旦學報》1991年第1期,第44—49頁。
  1992
  陳守亭:《由“秦俗多禁忌”論漢簡資料中極少日書禁忌問題》,《簡牘學報》第14期,(臺灣)蘭臺出版社,1992年3月,第31—45頁。
  戴春陽:《秦墓屈肢葬管窺》《考古》1992年第8期,第751—756頁。
  (日)工藤元男《雲夢秦簡〈日書〉與秦史研究》,《秦漢史論叢》第5輯,法律出版社,1992年8月,第309—311頁。
  賀潤坤:《〈日書〉與秦國社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第17—19頁。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國的農業水利等有關狀況》,《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第50—53頁。
  黄文傑:《睡虎地秦簡疑難字試釋》,《江漢考古》1992年第4期,第59—64頁。
  江達智:《〈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中所見到的道教因素》,(臺灣)《道教學探索》第6期,1992年,第59—72頁。
  荆州地區博物館(院文清執筆):《江陵張家山兩座漢墓出土大批竹簡》,《文物》1992年第9期,第1—11頁。
  劉樂賢:《五行三合局與納音説——讀饒宗頤先生〈秦簡中的五行説與納音説〉》,《江漢考古》,1992年第1期,第297—314頁。
  劉信芳:《秦簡中的楚國〈日書〉試析》,《文博》1992年4期,第49—52頁。
  盧鹰:《研究秦國社會的珍貴史料》,《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第12—13頁。
  譚前學:《〈日書〉與秦國法制研究》,《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第23—24頁(又載《秦文化論叢》第4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302—311頁)。
  王維坤:《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再析》,《陳直先生紀念文集》,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第111—127頁。
  吴福助:《睡虎地秦簡十四年研究述評》,《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發展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收入《睡虎地秦簡論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第253—310頁)。
  吴小强:《論秦人宗教信仰的層次性》,(臺灣)《簡牘學報》第14期,第247—258頁。
  吴小强:《〈日書〉所見秦人之生死觀》,《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第20—23頁。
  吴小强:《論秦人的多神崇拜特點——雲夢秦簡〈日書〉的宗教學研究》,《文博》1992年第4期,第53—57頁。
  曾憲通:《説及其他》,《江漢考古》1992年第2期,第77—80頁。
  曾憲通:《秦漢時制芻議》,《中山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第106—114頁。
  張銘洽:《〈日書〉中的二十八宿問題》,《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第2期,第14—16頁。
  1993
  (日)坂出祥伸:《能避開災難的步行術——禹步》,《“氣”與養生——道教的養生術語咒術》,(日本)人文書院,1993年。
  陳守亭:《睡虎地秦簡〈日書〉歲星禁忌之研究》,《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1號,蘭臺出版社,1993年12月。
  (韓)崔德清:《關於戰國、秦漢時期小農民的住宅結構的研究》,(韓國)《釜大史學》第17輯,1993年6月。
  高明、張純德:《秦簡日書“建除”與彝文日書“建除”比較研究》,《江漢考古》1993年第2期,第65—76頁。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看秦的吏治》,《西安石油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第51—59頁。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門〉圖初探》,《簡牘學報》第15期,(臺灣)蘭臺出版社,1993年12月,第97—102頁。
  金良年:《雲夢秦簡〈日書〉“啻”篇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51輯,1993年8月,第159—166頁。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日書〉盜者章研究》,《慶祝饒宗頤教授七十五歲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73—78頁。
  林劍鳴:《〈睡〉簡與〈放〉簡〈日書〉比校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第15—20頁。(以《從放馬灘〈日書〉(甲種)再論秦文化的特點》爲題,發表於《簡帛研究》第1輯,第62—73頁)
  劉寶才、梁濤:《論重功利輕倫理的秦國文化》,《秦漢文化和華夏傳統》,學林出版社,1993年9月,第16—26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的內容、性質及相關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3年第1期,第69—76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四法日”小考》,《考古》1993年第4期,第365—367頁。
  劉樂賢:《睡地虎秦簡日書〈詰咎篇〉研究》,《考古學報》1993年第4期,第436-445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反支篇”及其相關問題》,《簡帛研究》第1輯,法律出版社,1993年10月,第56—61頁。
  劉信芳:《〈日書〉四方四維與五行淺説》,《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2期,第87—95頁。
  蒲慕州:《睡虎地秦簡〈日書〉的世界》,(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4分冊,1993年4月,第623—675頁(英譯本《中國先秦的民間宗教:睡虎地〈日書〉試探》,發表於(英國)《通報》第79期,1993年,第225—248頁,爲了照顧英文讀者的要求和習慣做了少許修改)。
  裘錫圭:《讀簡帛文字資料札記》,《簡帛研究》第1輯,第26—33頁。
  宋會群、李振宏:《秦漢時制研究》,《歷史研究》1993年第6期,第3—16頁。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秦楚行忌比較》,《秦文化論叢》第2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18—320頁。
  王子今:《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所反映的秦楚交通狀況》,(臺灣)《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1號。
  吴小强:《從〈日書〉看秦人的生與死》,(臺灣)《簡牘學報》第15期,第115—124頁。
  饒宗頤:《雲夢秦簡日書賸義》,《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第442—454頁。
  (韓)尹在碩:《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室”的結構與戰國末期秦的家族類型》,(韓國)《東洋史學研究》第44輯,1993年(中文載《中國史研究》1995年3期,第137—151頁)。
  張銘洽:《〈史記·日者列傳〉小察》,(臺灣)《簡牘學報》第15期,第161—182頁。
  張文立、武曉穎:《秦人的多神崇拜及王權影響下的中國宗教》,《秦漢文化和華夏傳統》,學林出版社,1993年9月,第207—215頁。
  鄭剛:《論睡虎地秦簡日書的結構特徵》,《中山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第96—102頁。
  1994
  陳守亭:《睡虎地秦簡〈日書〉廿八宿禁忌之研究》,(臺灣)《法商學報》第30期,1994年8月。
  (日)大西克也:《帛書的語法特點》,《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湖南出版社,1994年5月,第125—131頁。
  (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病因論與鬼神的關係》,(日本)《東方學》第88輯,1994年7月,第33—53頁。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民間的災變與救災》,《江漢考古》1994年第2期,第50—53轉49頁。
  呼林貴:《〈日書〉反映的秦民宅建築初探》,《考古學研究——紀念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571—573頁。
  胡文輝:《“人日”考辨》,《中國文化》1994年第1期,第90—92頁。
  黄建榮:《十二生肖圖騰崇拜的延伸——中華民族十二生肖探源》,《社會科學戰綫》1994年第5期,第252—258頁。
  黄留珠:《秦文化的南播》,《秦漢史論叢》第6輯,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53—266頁。
  黄文傑:《睡虎地秦簡文字形體的特點》,《中山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第123—131頁。
  蔣英炬:《讀〈説秦簡中“女筆”之“筆”〉的一點意見》,《中國文物報》1994年12月25日第004版。
  金良年:《建除研究——以雲夢秦簡〈日書〉爲中心》,《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第6集,科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第261—281頁。
  李學勤:《〈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序》,《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
  劉樂賢:《馬王堆漢墓醫書與睡虎地秦簡日書》,《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湖南出版社,1994年5月,第132—135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篇”新解》,《文博》1994年第4期,第74—76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論著簡目》,《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附錄一》,(臺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第477—484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注釋商榷》,《文物》1994年第10期,第37—42頁。
  劉釗:《説秦簡中“女筆”之“筆”》,《中國文物報》1994年11月20日第004版。
  毛玉玲:《判斷詞“是”和指示代詞“是”的再探討》,《云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第82—87頁。
  沈頌金:《中日兩國學者研究秦簡〈日書〉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1994年第9期,第16—20頁。
  王鍔:《甘肅簡牘述論》,《西北師大學報》1994年第2期,第97—101頁。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行歸宜忌》,《江漢考古》1994年第2期,第45—49頁。
  吴榮曾:《稷粟辨疑》,《北大史學》第2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10頁。
  曾憲通:《〈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序》,《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
  1995
  (韓)崔德清:《戰國秦漢時期對於山林藪澤的保護政策》,(韓國)《大丘史學》第49輯,1995年。
  (日)大川俊隆:《雲夢秦簡〈日書·詰篇〉初考》,(日本)《大阪産業大學論集(人文科學編)》第84號,1995年3月。
  (日)大形徹:《“鬼”系病因論——以新出土資料爲中心》,(日本)《大阪府立大學紀要(人文·社會科學)》第43卷,1995年3月。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的良、忌日看〈氾勝之書〉的五穀忌日》,《文博》1995年第1期,第65—68轉74頁。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所反映的秦國社會階層》,《江漢考古》1995年第1期,第62—65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楊定愛、韓楚文執筆):《湖北江陵縣九店東周墓發掘紀要》,《考古》1995年第7期,第589—605頁。
  胡文輝:《居延新簡中的〈日書〉殘文》,《文物》1995年第4期,第56—57頁。
  黄留珠:《近二十年大陸秦文化研究評述》,《中國是研究動態》1995年第10期,第2—6頁。
  荆州地區博物館(劉德銀執筆):《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第37—43頁。
  金仕起:《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分與地位》,(臺灣)《新史學》1995年第1期,第1—48頁。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人字圖考釋》,《大陸雜誌》1995年第5期,第1—5頁。
  李文瀾:《先秦、六朝“人日”風俗的演變及其意義——睡虎地〈日書〉與〈荊楚歲時記〉所見“人日”的比較研究》,《長江文化論集——首届長江文化暨楚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310—316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人字篇”研究》,《江漢考古》1995年第1期,第58—61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人字篇”補釋》,《江漢考古》1995年第2期,第82—83頁。
  劉釗:《談睡虎地秦簡中的“濆”字》,《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3期,第55—56頁。
  劉昭瑞:《“承負説”緣起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第100—107頁。
  (法)馬克:《馬王堆帛書〈刑德〉試探》,《華學》第1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82—110頁。
  饒宗頤:《殷代的日祭與日書蠡測——殷禮提綱之一》,《華學》第1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第50—58頁。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的探討》,(臺灣)《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集,1995年9月,第15—112頁。
  張强:《近年來秦簡〈日書〉研究評介》,《文博》1995年第3期,第105—112頁。
  張聞玉:《雲夢秦簡〈日書〉再探——答王勝利先生》,《古代天文曆法論集》,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80—188頁。
  1996
  陳春慧:《秦人靈魂觀與秦始皇帝陵》,《秦文化論叢》第4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319—325頁。
  陳松長:《帛書〈陰陽五行〉與秦簡〈日書〉》,《簡帛研究》第2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第138—147頁。
  方建軍:《從樂器、音階、音律和音樂功能看秦音樂文化之構成》,《中國音樂學》1996年第2期,第24—30頁。
  (日)工藤元男著,徐世虹、郗仲平譯:《禹形象的改觀和五祀》,《簡帛研究譯叢》第1輯,湖南出版社,1996年6月,第1—26頁。
  管仲超:《從秦簡〈日書〉看戰國時期的擇吉民俗》,《武漢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第5期,第79—85頁。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行”及有關秦人社會活動考》,《江漢考古》1996年第1期,第90—92頁。
  賀潤坤:《雲夢秦簡〈日書〉所反映秦人的衣食狀況》,《江漢考古》1996年第4期,第69—72頁。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民居建築的概況》,《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2號,(臺灣)蘭臺出版社,1996年6月。
  (英)胡司德:《古代中國的祭馬儀式》,(英國)《古代中國》第21號,1996年,第47—79頁。
  胡文輝:《〈日書〉起源考——兼論春秋戰國時期的曆法問題》,《簡帛研究》第2輯,第125—133頁。
  胡文輝:《釋“歲”——以睡虎地〈日書〉爲中心》,《文化與傳播》第4期,海天出版社,1996年6月,第101—122頁(發表時有删節,原文收入《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88—134頁)。
  胡新生:《禹步探源》,《文史哲》1996年第1期,第72—77頁。
  黄留珠:《重新認識秦文化》,《西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第1—5頁。
  黄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月),第159—186頁(又載《社會天文學史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71—311頁。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量詞考察》,《樂山師專學報》1996年第3期,第55—59頁。
  李解民:《秦漢時期的一日十六時制》,《簡帛研究》第2輯,第80—88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往亡”與“歸忌”》,《簡帛研究》第2輯,第116—124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二十年》,《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第10期,第2—10頁。
  劉樂賢:《九店楚簡日書研究》,《華學》第2輯,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61—70頁。
  劉信芳:《〈日書〉驅鬼術發微》,《文博》1996年第4期,第74—80頁。
  劉釗:《讀秦簡字詞札記》,《簡帛研究》第2輯,第108—115頁。
  (法)馬克:《早期中國曆法計日中對二十八宿的使用》(又譯作《中國早期的二十八宿紀日法》),《中國科學》第13卷,1996年,第55—81頁。
  馬新:《漢代民間禁忌與擇日之術》,《民俗研究》1996年第1期38—44頁。
  尚民傑:《從〈日書〉看十六時制》,《文博》1996年第4期,第81—85頁。
  史黨社:《試論雲夢秦簡〈日書〉中楚文化色彩》,《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3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154—159頁。
  田靜、史黨社:《論秦人對天或上帝的崇拜》,《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34—144頁。
  王子今:《漢代人饮食生活中的“盐菜”、“醬”、“豉”消费》,《盐業史研究》1996年第1期,第34—39頁。
  武家璧:《楚用亥正曆法的新證據》,《中國文物報》1996年4月21日第003版。
  (美)夏德安:《〈詰篇〉英譯》,《實踐中的中國宗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1996年,第241—250頁。
  (美)夏德安撰,陳松長、熊建國譯:《戰國民間宗教中的復活問題》,《簡帛研究譯叢》第1輯,湖南出版社,1996年6月,第27—43頁。
  饒宗頤:《論天水秦簡中之“中鳴”、“後鳴”與古代以音律配合時刻制度》,《簡帛研究》第2輯,第134—137頁。
  曾憲通:《選堂先生與荊楚文化研究》,《華學》第2輯,第127—134頁。
  1997
  蔡靖泉:《楚文化在秦統治時期的存在和影響》,《江漢考古》1997年第1期,第55—61頁。
  蔡哲茂:《讀〈睡虎地秦墓竹簡〉札記兩則》,《訓詁論叢(第2輯)——第二届中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第143—150頁。
  陳松長:《九店楚簡釋讀札記》,《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問學社,1997年10月,第545—555頁。
  陳偉:《新發表楚簡資料所見的紀時制度》,《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599—612頁。
  陳偉武:《曾憲通先生學術成就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2期,第28—33頁。
  陳偉武:《戰國楚簡考釋斠議》,《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637—661頁。
  (日)池澤優:《被祭的神和不被祭的神——戰國時代楚“卜筮祭禱記錄”竹簡所見關於靈的存在的構造記錄》,(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創刊號,1997年3月。
  郭玉峰:《秦代婚姻初探》,《歷史教學》1999年第7期,第5—8頁。
  胡文輝:《馬王堆〈太一出行圖〉與秦簡〈日書•出邦門〉》,《江漢考古》1997年第3期,第83—88頁。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料的利用與漢語詞彙語法之研究》,《樂山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第34—39頁。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介詞考察》,《樂山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第31—37頁。
  江達智:《由〈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論中國古代風水術的形成》,(臺灣)《歷史學報》第23期,1997年12月。
  康德文:《論春秋戰國之際“孝”觀念的變遷》,《社會科學戰綫》1997年4期,第103—109頁。
  李家浩:《包山楚簡“”字即其相關之字》,《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555—578頁。
  李零:《古文字雜識(二則)》,《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757—762頁。
  李守奎:《讀〈説文〉札記一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3期,第68—69頁。
  李守奎:《江陵九店56號墓竹簡考釋四則》,《江漢考古》1997年第4期,第67—69頁。
  李文瀾:《先秦漢唐“人日”節俗的演變及其意義》,《唐代的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届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第390—396頁。
  連劭名:《商代的日書與卜日》,《江漢考古》1997年第4期,第56—63頁。
  劉洪石:《東海尹灣漢墓術數類簡牘試讀》,《東南文化》1997年第4期,第67—72頁。
  劉樂賢:《尹灣漢簡〈行道吉凶〉初探》,《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50—53頁。
  劉信芳:《九店楚簡日書與秦簡日書比較研究》,《第三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517—544頁。
  劉增貴:《門户與中國古代社會》,(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4分,1997年9月,第817—897頁。
  劉釗:《談考古資料在〈説文〉研究中的重要性》,《訓詁論叢(第2輯)——第二届中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第151—178頁。
  劉釗:《談秦簡中的“鬼怪”》,《文物季刊》1997年第2期,第56—60頁(以《秦簡中的鬼怪》爲題,發表於《中國典籍與文化》1997年第3期,第102—106頁)。
  劉昭瑞:《居延新出漢簡所見方術考釋》,《文史》第43輯,第49—59頁。
  潘嘯龍:《論“歲星紀年”及屈原生年之研究》,《安徽師大學報》1997年第3期,第317—325頁。
  饒宗頤:《説九店楚簡之武(君)與復山》,《文物》1997年第6期,第36—38頁。
  尚民傑:《雲夢〈日書〉與五行學術》,《文博》1997年第2期,第33—38頁。
  尚民傑:《雲夢〈日書〉十二時名稱考辨》,《華夏考古》1997年第3期,第68—79頁。
  王勝利:《包山楚簡曆法芻議》,《江漢論壇》1997年第2期,第58—61頁。
  吴小强:《秦簡〈日書〉與秦漢社會的生命意識》,《廣州師院學報》1997年1期,第36—44頁。
  吴小强:《略論秦代社會的神秘文化》,《廣州師院學報》1997年第4期,第48—55轉83頁。
  (美)夏德安:《戰國秦漢時期有關術數陰陽的簡帛資料》,《中國古代史新資料:閱讀寫本和銘文入門》,(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23—252頁。
  徐在國:《楚簡文字拾零》,《江漢考古》1997年第2期,第81—84頁。
  趙平安:《夬的形義和它在楚簡中的用法——兼釋其他古文字資料中的夬字》,《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711—723頁。
  趙汝清:《日本學者簡牘研究述評》,《簡牘學研究》第1輯,1997年10月,第31—52頁。
  (日)中村璋八:《中國思想史上における術數》,(日本)《東洋の思想と宗教》第14號,早稻田大學東洋哲學會,1997年3月。
  1998
  晁福林:《戰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3—13頁。
  陳偉:《九店楚日書校讀及其相關問題》,《人文論叢(1998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51—164頁。
  陳偉武:《睡虎地秦簡核詁》,《中國語文》1998年第2期,第142—143頁。(《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有同名文章,科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204—212頁,討論22則字詞釋讀,涵蓋了《中國語文》同名文章的6則字詞釋讀)
  陳偉武:《出土文獻之於古漢語研究十年回眸》,《古漢語研究》1998年4期,第28—36頁。
  陳偉武:《從簡帛文獻看古代生態意識》,《簡帛研究》第3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34—140頁。
  (日)村上陽子:《穀物的良日、忌日》,(日本)《明大亞洲史論集》第3集,1998年。
  (日)大西克也:《“殹”“也”の交替——六國統一前後に於ける書面言語の一側面——》,(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2號,1998年3月,第4—24頁(任鋒譯,宋起圖校:《“殹”“也”之交替——六國統一前後書面語言的一個側面》,《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614—626頁)。
  (日)大西克也:《並列連詞“及”“與”在出土文獻中的分布及上古漢語方言語法》,《古漢語語法論集》,語文出版社,1998年6月,第130—143頁。
  (日)冨谷至:《書評:〈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日本)《東方》第212號,1998年。
  (日)冨谷至:《睡虎地秦簡研究的勝利者》,(日本)《東方》第212號,1998年。
  (日)高村武幸:《中國西北部烽燧遺址出土漢簡所見占術、曆注關係與簡牘集成注釋》,(日本)《文學研究論集》第8號,明治大學大學院,1998年。
  (日)高村武幸:《九店楚簡日書的性格——通過睡虎地日書、放馬灘日書的比較》,(日本)《明大アジア史論集》第3集,1998年。
  何雙全:《漢簡〈日書〉叢釋》,《簡牘學研究》第2輯,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45—51頁。
  賀潤坤:《從雲夢秦簡看秦社會有關捕盗概况》,《簡帛研究》第3輯,第141—151頁。
  胡平生:《阜陽雙古堆漢簡數術書簡論》,《出土文獻研究》第4輯,中華書局,1998年11月,第12—30頁。
  胡文輝:《秦簡〈日書·出邦門篇〉新證》,《文博》1998年1期,第91—94頁。
  黄文傑:《秦至漢初簡帛形近字辨析》,《簡帛研究》第3輯,第182—192頁。
  李零:《讀幾種出土發現的選擇類古書》,《簡帛研究》第3輯,第96—104頁。
  劉樂賢:《九店楚簡日書補釋》,《簡帛研究》第3輯,第83—95頁。
  尚民傑:《雲夢〈日書〉星宿記日探討》,《文博》1998年第2期,第62—68頁。
  施謝捷:《簡帛文字考釋札記》,《簡帛研究》第3輯,第168—181頁。
  譚前學:《秦始皇爲何不焚“卜筮”之書》,《秦漢史論叢》第7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6月,第261—271頁。
  唐鈺明:《戰國文字資料釋讀三題》,《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486—492頁。
  汪維輝:《係詞“是”發展成熟的時代》,《中國語文》1998年第2期,第133—136頁。
  王子今:《秦代民間簡字舉例》,《秦文化論叢》第6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199—216頁。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副詞》,《中華文化論叢》第1輯,中國文化出版社,1998年6月,第34—80頁。
  吴榮曾:《漢簡中所見的鬼神迷信》,《簡帛研究》第3輯,第448—454頁。
  吴小强:《中國古代社會的“鬼”觀念》,《周秦漢唐研究》第1輯,三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58—173頁。
  吴小强:《秦簡〈日書〉與秦漢時期的生殖文化》,《簡帛研究》第3輯,第152—163頁。
  (美)夏德安著,陳松長譯:《戰國時代兵死者的禱辭》,《簡帛研究譯叢》第2輯,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30—42頁。
  俞世偉、劉麗:《〈靈樞〉第二經文系統考證——〈黃帝內經〉、〈外經〉研究(二)》,《長春中醫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第2—3頁。
  張衛星:《試論秦人的信仰》,《秦文化論叢》第6輯,第92—102頁。
  1999
  陳寶勤:《係詞“是”字判斷句的産生與發展》,《沈陽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第26—31頁。
  陳偉武:《出土戰國秦漢文獻中的縮略語》,《中國語言學報》第9期,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第306—315頁。
  陳文傑:《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字略論》,《山東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第90-94頁。
  (日)池田知久:《基於出土資料的新的中國史學的嘗試——讀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簡所見的秦代的國家與社會〉》,(日本)《創文》第403號,1998年。
  (日)大西克也:《秦漢避諱芻議》,《古典文獻與文化論叢》第2輯,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122—129頁。
  (日)大櫛敦弘:《工藤元男著〈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日本)《東洋史研究》第58卷第1號,1999年6月。
  郭玉峰:《秦代婚姻初探》,《歷史教學》1999年第7期,第5—8頁。
  郝茂:《秦國簡牘文字的出土與纂研》,《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第61—66頁。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彭錦華執筆):《關沮秦漢墓清理簡報》,《文物》1999年第6期,第26—47頁。
  胡文輝:《放馬灘〈日書〉小考》,《文博》1999年第6期,第26—29頁。
  黄一農:《從尹灣漢墓簡牘看中國社會的擇日傳統》,(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第589—626頁(又載《社會天文學史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21—166頁)。
  金良年:《“五種忌”研究——以雲夢秦簡〈日書〉爲中心》,《史林》1999年第2期,第51—57頁。
  李家浩:《睡虎地秦簡〈日書〉“楚除”的性質及其他》,(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4分,1999年12月,第883—903頁。
  李家浩:《讀睡虎地秦簡〈日書〉“占盜疾等”札記三則》,《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集刊》第1輯,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第92—98頁。
  李零:《讀九店楚簡》,《考古學報》1999年第2期,第141-152頁。
  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5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139—162頁。
  李樹輝:《十二生肖的起源及其流變》,《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第50—60頁。
  劉國忠:《試論十二生肖與三十六禽》,《清華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第12—15頁。
  劉樂賢:《尹灣漢墓出土數術文獻初探》,《尹灣漢墓簡牘綜論》,科學出版社,1999年2月,第175—186頁。
  馬英昌:《中國十二生肖起源探微》,《西北師大學報》1999年第4期,第43—46頁。
  駢宇騫、段書安:《論著目錄篇》,《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臺灣)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第129—208頁(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再版,《論著目錄篇》所收範圍擴大,由原來止於1998年,延展至2003年)。
  (韓)任仲爀:《雲夢睡虎地11號墓“喜”的出身》,(韓國)《中國史研究》第5輯,1999年。
  尚民傑:《雲夢〈日書〉星宿記日探討》,《文博》1999年第2期,第64—70頁。
  尚民傑:《居延漢簡時制問題探討》,《文物》1999年第11期,第80—86頁。
  沈頌金:《韩國的簡牘研究》,《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7期,第22—23頁。
  石峰:《秦簡中的係詞“是”》,《四川大學學報》1999年增刊,第84-87頁。
  (日)湯淺邦弘:《工藤元男著〈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3號,1999年3月,第95—102頁。
  王勝利:《楚辭中的天文曆法知識》,《楚俗研究》第3輯,湖北美術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82—295頁。
  王志平:《睡虎地〈日書•玄戈篇〉探源》,《文博》1999年第5期,第28—34轉18頁。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連詞》,《語言文化教學研究集刊》第3輯,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319-330頁。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複音詞簡論》,《語言研究》1999年第2期,第169—178頁(同名文章又載《中華文化論叢》第2輯,商務印書館,1999年12月,第125—149頁;後者內容較前者豐富)。
  謝桂華:《百年簡帛(下)》,《文史知識》1999年第9期,第47—55頁。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鬼神信仰》,《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下冊,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1月,第873—926頁。
  張寧:《放馬灘〈墓主記〉的文學價值》,《秦文化論叢》第7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第452—457頁。
  鄭剛:《論楚帛書乙篇的性質》,《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第596—606頁。
  (日)佐藤三千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江陵九店東周墓〉評介》,(日本)《東洋學報》第80卷第4期,1999年,第62—68頁。
  2000
  鄧文寬:《傳統曆書以二十八宿注曆的連續性》,《歷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173—175頁。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雙全執筆):《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第5期,第4—20頁。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雙全執筆):《敦煌懸泉漢簡內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第21—26頁。
  (日)工藤元男:《從卜筮祭禱簡看“日書”的形成》,《人文論叢特輯·郭店楚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589—594頁。
  (日)工藤元男:《日書文獻研究目錄》,(日本)《中國研究集刊》餘號第27卷,2000年。
  郝茂:《秦簡中的傳承字與新出字》,《新疆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第99—106頁。
  湖北省江陵縣文物局、荊州地區博物館(王崇禮執筆):《江陵嶽山秦漢墓》,《考古學報》2000年第4期,第537—563頁。
  胡文輝:《睡虎地秦簡中的楚〈日書〉》,《華學》第4輯,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08—117頁。
  胡志華:《戰國楚簡概述》,《奮發荊楚 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論文集》,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9月,第210—219頁。
  黄留珠:《〈秦簡日書集釋〉序》,《秦簡日書集釋》,嶽麓書社,2000年7月,第1—5頁。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料的運用語料與大型語文辭書之編纂》,(香港)《中國語文通訊》第54期,2000年6月,第25—34頁。
  蔣南華:《楚曆辨證》,《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第59—66頁。
  劉保貞:《從〈周易〉和〈日書〉的比較看卦爻辭的含義》,《福建論壇》2000年第6期,第85—86頁。
  劉國勝:《楚簡文字雜識》,《奮發荊楚 探索文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論文集》,第216—220頁。
  彭衛:《秦漢時期兒童生活初探》,《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三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54—63頁。
  (山)山田勝芳:《前漢時代的地方“文人”——東海郡功曹師運行場所》,《中國文人的思考與表現》,(日本)汲古書院,2000年。
  尚民傑:《〈日書〉“男女日”與“生子”》,《文博》2000年第1期,第58—63頁。
  尚民傑:《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的“土神”與“土忌”》,《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三秦出版社,2000年7月,第200—206頁。
  沈頌金:《評〈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第1期,第29—30頁。
  石峰:《〈睡虎地秦墓竹簡〉的係詞“是”》,《古漢語研究》2000年第3期,第41—43頁。
  石峰:《〈秦簡〉動詞研究與大型工具書》,《雲南電大學報》2000年第2期,第52—53頁。
  孫雍長:《〈秦簡日書集釋〉序》,《秦簡日書集釋》,嶽麓書社,2000年7月,第6—12頁。
  王震中:《1998年日本先秦史研究的幾部力作》,《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第6期,第20—27頁。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以見君上數達”解》,《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第190—192頁。
  魏德勝:《居延新簡、敦煌漢簡中的“日書”殘簡》,《中國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第65—70頁。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複音詞對〈《漢語大詞典〉的補充》,《辭書研究》2000年第5期,第56—62頁。
  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幾個虛詞》,《漢語史研究集刊》第3輯,巴蜀書社,2000年12月,第50-63頁。
  張昌平:《隨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簡牘概述》,《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6期,2000年9月,第41—43頁。
  張銘洽:《秦簡〈日書〉之“建除法”試析》,《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7輯,第193—199頁。
  趙立偉:《秦簡所見稱數法考察》,《語言文史論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309—320頁。
  2001
  戴念祖:《試析秦簡〈律書〉中的樂律與占卜》,《中國音樂學》2001年第2期,第5—10頁。
  丁毅華:《漢代的類宗教迷信和民間信仰》,《南都學壇》2001年第4期,第1—6頁。
  (日)工藤元男:《包山楚簡“卜筮祭祷簡”の構造とシステム》,(日本)《東洋史研究》第59卷第4號,2001年3月,第39—64頁(陳偉譯:《包山楚簡“卜筮祭禱簡”的構造與系統》,《人文論叢(2001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日)工藤元男:《試論由建除所見〈日書〉的成立過程》,(日本)《中國——社會と文化》第16號,2001年6月。
  (日)工藤元男:《中國古代社會史研究與出土文字資料——以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錄簡”爲中心》,《殷周秦漢時代史的基本問題》,(日本)汲古書院,2001年6月。
  郭齊勇:《簡帛學與中國思想史研究》,《光明日報》2001年7月31日第B04版。
  郝茂:《秦簡文字論文目錄》,《秦簡文字系統之研究·附錄一》,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第137—144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文物局(張昌平執筆):《隨州市孔家坡墓地M8發掘簡報》,《文物》2001年第9期,第22—31頁。
  國家文物局:《湖北隨州孔家坡8號漢墓》,《2000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第78—81頁。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芻議》,《江漢考古》2001年第3期,第57—65頁。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芻議(續)》,《江漢考古》2001年第4期,第49—55轉29頁。
  李家浩:《簡評〈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中國文物報》2001年4月18日第008版。
  李守奎:《江陵九店楚墓〈歲〉篇殘簡考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3期,第41—44頁。
  連劭名:《睡虎地秦簡〈日書〉及〈詰〉篇補證》,《江漢考古》2001年1期,第78—79轉30頁。
  劉樂賢:《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江漢考古》2001年第4期,第60—64頁。
  劉增貴:《秦簡〈日書〉中的出行禮俗與信仰》,(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3分冊,2001年9月,第503—541頁。
  彭錦華、劉國勝:《沙市周家臺秦墓出土綫圖初探》,《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241—250頁。
  (日)松崎つね子:《日書出土簡介》《睡虎地秦簡一字索引 日書甲乙種對照表》,(日本)明德出版社,2001年。
  陶思炎:《祖道軷祭與入山鎮物》,《民族藝術》2001年第4期,第86—91頁。
  王輝:《秦曾孫駰告華大山明神文考釋》,《考古學報》2001年第2期,第143—158頁。
  王建民:《〈睡虎地秦墓竹簡〉量詞研究》,《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3期,第76—78頁。
  王子今:《秦法“刑棄灰於道者”試解——兼説睡虎地秦簡〈日書〉“鬼來陽(揚)灰”之術》,《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8輯,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第83—90頁。
  王子今:《睡虎地〈日書〉甲種〈稷辰〉疏證》,《簡帛研究二〇〇一》,第222—235頁。
  魏德勝:《以秦墓竹簡印證〈説文〉説解》,《中國語文》2001年第4期,第373—376頁。
  吴小强、陳南:《秦漢社會“順天”思想新探》,《周秦漢唐文明國际學術研討會文集·周秦漢唐研究》第2册,三秦出版社,2001年6月,第302—324頁。
  (美)夏德安:《中國古代醫學中的診斷、預後與疾占》,《中國傳統醫學的發明與創造》,(美國)劍橋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99—120頁。
  蕭放:《秦至漢魏民眾歲時觀念初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第43—51頁。
  楊東晨:《〈秦簡日書集釋〉》,《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01年第2期(以《評吴小强〈秦簡日書集釋〉》爲題,發表於《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第94—96頁;又以《名師高徒的研究成果——讀吴小强同志〈秦簡日書集釋〉》爲題,收入楊氏《追夢圓集》,學苑出版社,2002年)。
  張昌平:《隨州市孔家坡墓地M8發掘簡報》,《文物》2001年第9期,第21—31頁。
  張銘洽:《〈秦簡日書集釋〉與日書研究》,《文博》2001年第5期,第36—37轉35頁。
  張榮芳:《讀吴小强〈秦簡日書集釋〉》,《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通訊》2001年第2期(又發表於《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1期,第31—32頁)。
  張文立:《秦時的陰陽五行學説》,《周秦漢唐文明國际學術研討會文集·周秦漢唐研究》第2册,第226—244頁。
  張錫田:《從檔案看十二生肖的起源》,《湖南檔案》2001年第3期,第30—31頁。
  周鳳五:《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2001年12月,第941—959頁。
  2002
  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藝術散論》,《書法叢刊》2002年第3期,第90—96頁。
  陳文豪:《二十世紀出土秦漢簡帛概述》,《簡牘學研究》第3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75-100頁。
  陳偉:《睡虎地日書〈艮山〉試讀》,《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6號,(日本)中國出土資料學會,2002年3月,第145—149頁(發布於簡帛網2005年11月16日,又收入陳氏《燕説集》,商務印書館出版,2011年11月,第312—319頁)。
  (日)池澤優:《戰國時代的祖先祭祀——“卜筮祭禱記錄”楚簡與睡虎地秦簡〈日書〉》,《“孝”思想的宗教學研究》,(日本)東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日)大西克也:《從方言的角度看時間副詞“将”“且”在戰國秦漢出土資料中的分佈》,《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2年8月,第152—158頁。
  代鳴:《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國文物報》2002年8月23日第008版。
  戴念祖:《秦簡〈律書〉的樂律和占卜》,《文物》2002年第1期,第78—83頁。
  郝茂:《秦簡新構字論析》,《語言研究》2002年第1期,第54—59頁。
  何雙全:《中國簡牘的世紀綜述》,《中國文物報》2002年1月11日、18日第007版。
  黄一農:《嫁娶宜忌:選擇術中的“亥不行嫁”與“陰陽不將”》,《法制與禮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第285—308頁(又以《選擇術中的婚假宜忌》爲題,收入黄氏《社會天文學史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68—166頁)。
  姜允玉:《出土文獻中的語氣詞“也”》,《古文字研究》第24輯,中華書局,2002年7月,第490—493頁。
  李庚:《一日三餐源於何時》,《食品與健康》2002年第3期,第26頁。
  李明曉:《〈漢語大字典〉所闕書證例補》,《阿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第1期,第56—58頁。
  李明曉:《試析代詞“某”在先秦兩漢時期用法的演變》,《四川師院學報》2002年第4期,第21-23頁。
  李明曉:《〈睡虎地秦墓竹簡〉詞語札記——兼談〈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釋義之缺失》,《德州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第44—47頁(以《〈睡虎地秦墓竹簡〉詞語札記——兼談〈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釋義之不足》爲題,發表於《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巴蜀書社,2002年11月,第399—412頁,後者除討論前文提及的“人民、大內/小內、見”四個詞語外,增加了“令史、署”兩個詞語)。
  連劭名:《雲夢秦簡〈詰〉篇考述》,《考古學報》2002年第1期,第23—39頁。
  梁冬青:《出土文獻“是是”句新解》,《中國語文》2002年第2期,第130—137頁。
  林清源:《睡虎地秦簡標題格式析論》,(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1分,2002年3月,第799—802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龍”字試釋》,《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5月,第355—362頁(又收入劉氏《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84—98頁)。
  劉樂賢:《古璽人名考釋六則》,《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69—73頁。
  劉樂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評介》,《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8期,第28—30頁。
  劉玉華、劉寶堂:《馬王堆帛書〈式法〉“徙”、“式圖”篇講疏》,《江漢論壇》2002年第4期,第26—30頁。
  (美)錢存訓:《紙的起源新證:試論戰國秦簡中的紙字》,《文獻》2002年第1期,第4—11頁。
  羅正心:《中國擇日行爲之象徵意義》,(臺灣)《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002年第1期。
  沈明得:《臺灣學者研究睡虎地秦簡概況》,《簡牘學報》第18期,(臺灣)蘭臺出版社,2002年4月,第331—364頁。
  施偉青:《論秦自商鞅變法後的商品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65—69頁。
  田旭東:《張家山漢簡〈蓋廬〉中的兵陰陽家》,《歷史研究》2002年第6期,第167—171頁。
  王建民、趙立偉:《〈睡虎地秦墓竹簡〉對大型語文辭書編纂的價值》,《簡牘學研究》第3輯,第33-42頁。
  王勝利:《從九店楚簡的日躔資料看其墓葬年代》,《武漢文博》2002年第3期,第21轉20頁。
  王子今:《“爲簡牘學增一重要新資料”——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中國文物報》2002年4月19日第008版。
  魏德勝:《雲夢秦簡與〈説文〉的用字》,《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第272-292頁。
  吴小强:《從秦簡看戰國秦漢時代“順天”思想特徵》,《紀念林劍鳴教授史學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第235—252頁。
  武家璧:《雲夢秦簡日夕表與楚曆問題》,《考古與文物》2002年先秦考古專號,第318—323頁。
  晏昌貴、梅莉:《楚秦〈日書〉所見的居住習俗》,《民俗研究》2002年2期,第122—131頁。
  晏昌貴、鍾煒:《九店楚簡〈日書·相宅篇〉研究》,《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第417—422頁。
  晏昌貴:《敦煌具注曆日中的“往亡”》,《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9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26—231頁。
  晏昌貴:《〈日書〉札記十則》,《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04—341頁(以《讀〈日書〉札記九則》爲題,刪去一則,收入晏氏《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6—18頁)。
  楊西海亮:《史前基本婚制與中國十二属相史探》,《史學月刊》2002年第2期,第16—27頁。
  于振波:《近三十年大陸及港臺簡帛發現、整理與研究綜述》,《南都學壇》2002年第1期,第11—16頁。
  張二國:《兩周時期諸神的權能》,《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第45—51頁。
  張銘洽、王育龍:《西安杜陵漢牘〈日書〉“農事篇”考辨》,《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9輯,三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07—113頁(又《國際簡牘學會會刊》第4輯,(臺灣)蘭臺出版社,第392—393頁)。
  張韜:《秦簡:內化的隸變意蘊》,《青少年書法》2002年第5期,第11頁。
  張顯成:《述評文章要注重内容的科學性——讀〈中國史研究動態〉2001年第7期兩篇述評文章》,《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6期,第25—28頁。
  張顯成:《論簡帛文獻的語言研究價值》,《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第225—257頁(以《簡帛文獻與先秦兩漢漢語研究》提交1999年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召開的第一届簡帛學術研討會,發表於《簡帛研究彙刊》第1輯,2003年5月,第223—252頁)。
  章瑄文:《趨吉避凶——先秦兩漢擇吉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臺灣)《百齡高中學報》2002年第2期。
  趙立偉:《〈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字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第326-373頁。
  鍾如雄:《秦簡〈日書〉中的判斷詞“是”》,《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第204—207頁。
  2003
  陳斯鵬:《論周原甲骨和楚系簡帛中的“囟”與“思”——兼論卜辭命辭的性質》,《第四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第403—422頁(又載《文史》2006年1輯,第5—21頁)。
  陳偉:《讀沙市周家臺秦簡札記》,《楚文化研究論集》第5輯,黃山書社,2003年6月,第340—346頁(簡帛研究網2002年5月5日首發,又收入陳氏《燕説集》,商務印書館出版,2011年11月,第320—326頁)。
  (韩)崔德卿:《從秦漢代〈日書〉來看民間的生態認識與環境保護》,(韓國)《中國史研究》第23輯,2003年4月。
  (日)大西克也:《古代漢語における地域的差異と相互交流——秦楚の出土資料を中心に》,(日本)早稻田大學《長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年報》第2號,2003年10月,第83—103頁(中文《出土簡帛資料和先秦漢語語法的地域性差異》,發表於《湖南省博物館館刊》2005年第2期,第308—311頁)。
  鄧文寬:《出土秦漢簡牘曆日正名》,《文物》2003年第4期,第44—47頁。
  鄧文寬:《敦煌曆日與戰國秦漢〈日書〉的文化關聯》,《漢語史學報專輯·姜亮夫 蔣禮鴻 郭在貽先生紀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292—301頁。
  馮勝利、汪維輝:《古漢語判斷句中的係詞》,《古漢語研究》2003年第1期,第30—37頁。
  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懷化市文物處、沅陵縣博物館(郭偉民、張春龍執筆):《沅陵虎溪山一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期,第36—55頁。
  黃鳳春、劉國勝:《記荊門左塚楚墓漆梮》,《第四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第493—501頁(以《左冢三號楚墓出土的棋局文字及其用途初考》爲題,又載《荊門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27—232頁,釋文略有改動)。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連詞考察》,《樂山師院學報》2003年第2期,第31-37頁。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副詞考察》,《西南民院學報》2003年第5期,第246-253頁。
  賴光宏:《從雲夣秦簡〈日書·詰咎篇〉看楚人對鬼怪作祟及防治之道》,《大漢學報》第18期,2003年。
  李家浩:《九店楚簡“告武夷”研究》,《簡帛研究彙刊》第1輯,(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及簡帛學文教基金會籌備處,2003年5月,第635—654頁。
  李零:《簡帛的埋藏與發現》,《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2期,第4—11頁。
  李明曉:《“餓鬼”考源》,《辭書研究》2003年第6期,第135—136頁(同名文章發表於《古漢語研究》2006年第4期,第92頁。兩者稍有差別,後者較前者簡略)。
  李守奎:《出土楚文獻文字研究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1期,第9—17頁。
  李學勤、劉國忠:《重寫中國學術史是時候了——簡帛書籍的發現及其意義》,《社會科學報》2003年2月13日第004版。
  林素清:《簡牘符號試論——從楚簡上的符號談起》,《簡帛研究彙刊》第1輯,第93—108頁。
  劉道超:《擇吉民俗之性質、特徵與長期傳承之原因探析》,《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第141—147頁。
  劉芳、任曉峰:《秦人的尚武精神》,《寶雞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第21—25頁。
  劉國忠:《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中國學術》2003年第3輯,第307—310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釋讀札記》,《華學》第6輯,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第114—121頁。
  劉樂賢:《放馬灘秦簡〈日書〉甲種初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50—69頁。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二十八宿記日法補證》,《簡帛數術文獻探論》,第70—83頁。
  劉釗:《江蘇高郵邵家溝漢代遺址出土木簡神名考釋》,《東南文化》2003年第1期,第69—70頁。
  劉釗:《出土簡帛的分類及其在歷史文獻學上的意義》,《厦門大學學報》2003年第6期,第67—72頁。
  沈頌金:《從出土文物看秦漢時期的民間信仰》,《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學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76—299頁。
  田旭東:《數術與秦文化》,《秦都咸陽與秦文化研究》,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48—156頁。
  王曉衛:《秦簡〈日書〉與敦煌卷子中的宅居觀》,(臺灣)《歷史月刊》2003年8月號,第50—53頁。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病〉篇釋讀》,《秦文化論叢》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47—168頁。
  王子今:《秦漢數術文化的科學認識——評劉樂賢著〈簡帛數術文獻探論〉》,《南都學壇》2003年4期,第116頁。
  王子今:《讀劉樂賢著〈簡帛數術文獻探論〉》,《中國史研究動態》2003年8期,第29—31頁。
  魏道明:《從簡牘資料看秦的家庭結構》,《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第42—45頁。
  吴小强:《秦簡〈日書〉與戰國秦代農業經濟生活》,《秦文化論叢》第10輯,第207—215頁。
  吴小强:《從人文精神角度觀秦代社會主流文化的得失》,《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05—109頁。
  武家璧:《從出土文物看戰國時期的天文曆法成就》,《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第252—294頁。
  謝桂華、沈頌金、鄔文玲:《二十世紀簡帛的發現與研究》,《歷史研究》2003年第6期,第144—169頁。
  晏昌貴:《簡帛〈日書〉歲篇合證》,《湖北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第73—78頁。
  晏昌貴:《立足文本 闡幽發微——讀劉樂賢著〈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江漢考古》2003年第4期,第89—91轉17頁。
  楊華:《出土日書與楚地的疾病占卜》,《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第564—570頁。
  張麗華:《十二生肖的起源及墓葬中的十二生肖俑》,《四川文物》2003年第5期,第63—65頁。
  張金光:《論秦漢的學吏教材——睡虎地秦簡爲訓吏教材説》,《文史哲》2003年第6期,第65—72頁。
  趙浴沛:《睡虎地秦墓簡牘所見秦社會婚姻、家庭諸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6—12頁。
  2004
  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的內容與價值》,《新出簡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71—75頁。
  陳松長:《馬王堆帛書〈式法〉初論》,《新出簡帛研究》,第172—178頁。
  陳振裕:《湖北秦漢簡牘概述》,《新出簡帛研究》,第54—63頁。
  郭偉民:《虎溪山一號漢墓葬制及出土竹簡的初步研究》,《新出簡帛研究》,第50—53頁。
  韓劍南、郝晉陽:《〈周家臺秦簡〉虛詞研究》,《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第111—113頁。
  華瀾:《簡論中國古代曆日中的廿八宿注曆——以敦煌具注曆爲中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7卷,中華書局,2004年1月,第410—421頁。
  李守奎:《〈九店楚簡〉相宅篇殘簡補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347—351頁。
  李學勤:《〈左傳〉“荆尸”與楚月名》,《文獻》2004年第2期,第17—19頁。
  李學勤:《隨州孔家坡8號墓的年代學問題》,《新出簡帛研究》,第326—328頁。
  劉道超:《秦簡〈日書〉擇吉民俗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第137—142頁。
  劉道超:《論太歲信仰習俗》,《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9期,第341—343頁。
  劉國忠:《帛書〈式法〉“徙”篇試論》,《新出簡帛研究》,第192—194頁。
  劉釗:《睡虎地秦簡〈詰〉篇“詰咎”一詞別解》,《古文字研究》25輯,中華書局,2004年10月,第374—379頁(簡帛研究網2003年8月7日首發)。
  龍堅毅:《從秦簡〈日書〉看秦人盜竊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47—51頁。
  陸錫興:《睡虎地秦簡合成詞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第145—155頁。
  羅運環:《楚地出土簡帛與荆楚文化》,《光明日報》2004年10月12日(又載《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凯先生七十歲文集》,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6年3月,第281—289頁;又收入羅氏《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第461—470頁)。
  (日)平勢隆郎:《〈日書〉所見楚的天的方位》,(日本)《史料批判研究》第6號,2004年。
  (日)森和:《地下的禮物——簡牘資料的價值與研究狀況(4)天水放馬灘秦簡·沙市周家臺秦簡·江陵王家臺秦簡·虎溪山漢簡·隨州孔家坡漢簡》,(日本)《東方》,東方書店,2004年4月。
  沈剛:《讀〈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社會科學戰綫》2004年第6期,第270—271頁。
  孫普陽:《淺論秦代婦女生活的幾個問題》,《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第96—98頁。
  陶磊:《〈日書〉與古曆法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4年第9期,第10—18頁。
  汪濤:《馬王堆帛書〈式法〉中的“二十八宿”與“式圖”》,《新出簡帛研究》,第179—185頁。
  王紀潮:《追尋一己之福》,《讀書》2004年第5期,第34—43頁。
  王明欽:《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新出簡帛研究》,第26—49頁。
  王勝利:《睡虎地〈日書〉“除”篇、“官”篇月星關係考》,《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5期,第47—54頁。
  王蘊智:《釋甲骨文“市”字》,《平頂山師專學報》2004年第1期,第77—79頁。
  王子今:《秦漢民間信仰體系中的“樹神”和“木妖”》,《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3輯,三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80—91頁。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性別史料輯考》,《古史性別研究叢稿》,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77—202頁。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通假字研究》,《臺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4年12月,第29—84頁。
  楊華:《“五祀”祭禱與楚漢文化的繼承》,《江漢論壇》2004年第9期,第95—101頁。
  張富海:《讀楚簡札記五則》,《古文字研究》第25輯,第357—360頁。
  張銘洽:《秦代“巫現象”雜談——兼談秦代的“巫者”》,《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1輯,三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25—235頁。
  張維慎:《試釋簡帛醫籍中的“堇”》,《秦文化論叢》第11輯,三秦出版社,2004年6月,第284—289頁。
  張顯成:《簡帛標題初探》,《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第299—307頁。
  周守晉:《戰國簡帛中介引時間的“以”》,《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4期,第45—50頁。
  朱城:《出土文獻“是是”連用後一“是”字的訓釋問題》,《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4期,第34—37頁。
  朱湘蓉:《説“黔首”》,《呼蘭師專學報》2004年第1期,第91—93頁。
  未標作者:《十二生肖起源》,《蘭台世界》2004年第5期,第36頁。
  2005
  陳松長:《帛書〈出行占〉中的幾個時稱概念略考》,《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第82—87頁。
  陳松長:《湖南簡帛的出土與研究》,《湖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第20—25頁。
  陳應時:《五行説和早期的律學》,《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第39—45轉18頁。
  陳應時:《再談〈吕氏春秋〉的生律法——兼評〈從放馬灘秦簡《律書》再論《吕氏春秋》生律次序〉》,《音樂研究》2005年第4期,第39—46頁。
  (日)大野裕司:《睡虎地秦簡〈日書〉的神靈時日禁忌》,(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9號,2005年3月,第42—67頁。
  高兵:《從〈睡虎地秦簡〉看秦國的婚姻倫理觀念》,《煙臺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第36—39頁。
  谷傑:《從放馬灘秦簡〈律書〉再論〈吕氏春秋〉生律次序》,《音樂研究》2005年第3期,第39—34頁。
  胡偉:《論秦簡中的“某”非第一人稱代詞》,《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第136—138頁。
  胡雅麗:《楚人時日禁忌初探》,《楚文化研究論集》第6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439—449頁。
  李重申、李金梅:《甘肅放馬灘“秦簡”中的養生與體育符號》,《敦煌研究》2005年第6期,第93—95頁。
  李建平:《從先秦簡牘看〈漢語大詞典〉量詞釋義的闕失》,《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0期,第136—138頁。
  李建平:《從先秦簡牘看〈漢語大字典〉量詞釋義的闕失》,《德州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第66—69頁。
  李天虹:《孔家破漢簡中的“徙時”篇》,《簡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204—208頁。
  李天石:《從睡虎地秦簡看秦朝奴隸與唐代奴婢的異同》,《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32—139頁。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臺灣)《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第59—94頁。
  劉彬徽:《建除資料與楚曆研究》,《長沙三國吴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第294—296頁。
  劉國勝:《九店〈日書〉“相宅”篇釋文校補》,《簡帛研究二○○二、二○○三》,第110—112頁。
  劉國勝:《楚地出土數術文獻與古宇宙結構理論》,《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238—252頁。
  劉國忠:《中國古代數術研究綜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第133—137頁。
  劉珺:《秦人尚武精神的思考》,《秦文化論叢》第12輯,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
  劉樂賢:《從周家臺秦簡看古代的“孤虛”術》,《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第50—56頁。
  龍永芳:《周家臺秦簡〈日書〉之“戎曆日”圖符説》,《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第175—180頁。
  羅運環:《楚地出土簡帛與荆楚文化》,《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凯先生七十歲文集》,第281—289頁。
  彭錦華:《周家臺三0號秦墓簡牘綜述》,《簡帛研究二○○二、二○○三》,第121—127頁。
  蒲慕州:《命的世界:中國文化上的天命、命定論與命運觀》,(美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07—125頁。
  沈祖春:《從文化學角度試析“龍”何以有“禁忌”之意》,《渝西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第99—101頁。
  陶磊:《〈淮南子·天文〉與古代數術》,《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第73—77頁。
  王暉、王建科:《出土文字資料與古代神話原型新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第103—114頁。
  王子今:《秦德公“磔狗邑四門”宗教文化意義試説》,《隴右文化論叢》第2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9—91頁。
  吴玉梅:《出土簡帛所見楚、秦、漢用語比較(四則)》,《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第100—103頁。
  徐艷芳:《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土文獻研究論文索引》,《出土文獻探賾》,崇文書局,2005年6月,第245—284頁。
  楊華:《新蔡簡所見楚地祭禱禮儀二則》,《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253—257頁(簡帛研究網2004年8月1日首發,簡帛網2005年11月13日發表修改稿)。
  楊英:《秦簡日書〈盗者〉芻議》,《秦文化論叢》第12輯,三秦出版社,2005年7月。
  余欣:《敦煌灶神信仰稽考》,《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3期,第155—160頁。
  張富春:《先秦民間祈財信仰研究——以睡虎地秦簡〈日書〉爲中心》,《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第89—94頁。
  張銘洽:《淺談秦代的“巫”》,《秦文化論叢》第12輯。
  趙浴沛:《從秦簡〈日書〉看秦代婚姻和家庭人際關係》,《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第114—117頁。
  鍾守華:《秦簡〈天官書〉的中星和古度》,《文物》2005年第3期,第91—96頁。
  未標作者:《睡虎地秦簡考古研究背景——偉大的發現》,《長江日報》2005年9月29日第006版。
  2006
  陳紀然:《兩漢時期擇吉之風探析》,《北方論叢》2006年第4期,第106—109頁。
  陳家寧:《〈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詰”篇鬼名補正(一)》,《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49—254頁(簡帛網2005年12月24日首發)。
  程鵬萬:《釋東周金文中的“成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3期,第36—37頁。
  (日)大西克也:《戰國時代的文字詞彙差異——以秦楚簡帛差異爲中心》,《長江流域巴蜀、楚的地域文化》,(日本)雄山閣2006年11月,第146—174頁。
  (日)大野裕司:《〈日書〉禹步“五畫地”的再檢討》,(日本)《東方宗教》第108號,2006年11月。
  (德)董優進:《解釋古代墓葬的發現:睡虎地〈人字篇〉》,(德國)《漢代:司徒漢先生六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2006年,第535—553頁。
  范志軍:《從〈日書〉看漢代人的葬日》,《河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第89—91頁。
  (日)工藤元男著,廣瀨薰雄、曹峰譯:《楚文化所見卜筮祭禱習俗——以上博簡〈柬大王泊旱〉爲中心》,《簡帛》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37—151頁。
  韓麗亞:《九店楚簡通假字聲母初探》,《安徽文學》2006年第10期,第77頁。
  胡波:《〈九店楚簡〉釋文注釋校補》,《江漢考古》2006年第3期,第85—88轉73頁。
  胡偉:《秦簡第一人稱代詞研究》,《語文學刊》2006年第9期,第50—53頁。
  胡偉:《秦簡第二人稱代詞谦敬功能研究》,《出土文獻語言研究》第1輯,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9—32頁。
  黄愛梅:《秦漢簡所見女子“去夫亡”考》,《社會科學戰綫》2006年第6期,第294—296頁。
  黄靈庚:《楚辭簡帛證例》,《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2輯)——第七届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暨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巴蜀書社,2006年1月,第225—235頁。
  黄文傑:《秦漢時期形聲字義近形旁換用現象考察》,《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慶壽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134—143頁。
  黄文傑:《戰國文字中的類化現象》,《古文字研究》第26輯,中華書局,2006年11月,第450—455頁。
  洪燕梅:《〈睡虎地秦簡〉兩性文化研究》,《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2輯,(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11年。
  姜守誠:《香港所藏“松人”解除木牌與漢晉墓葬之禁忌風俗》,(臺灣)《成大歷史學報》第31號,2006年12月,第1—64頁。
  金身佳:《秦漢時期的形法相地相宅術》,《懷化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第185—189頁。
  (日)近藤浩之、大野裕司:《〈日書〉所見〈周易〉卦爻辭用語、語法的考察》,《兩漢的易經和三禮》,(日本)汲古書院,2006年9月。
  李劍國、張玉蓮:《“禹步”考論》,《求是學刊》2006年第5期,第93—100頁。
  李天虹:《孔家坡漢簡〈日書·星〉篇初探》,《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50—153頁(以《孔家坡漢簡〈日書〉“星”篇初探》爲題,於簡帛網2005年11月14日首發)。
  李文瀾:《古代社會風俗的悖異及其意義——以荊楚“人日”的衍變爲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第146—150頁。
  連劭名:《〈太平經〉所見古代方術考》,《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4輯,2006年1月,第140—149頁。
  劉保貞:《從卦爻辭的內容看其性質》,《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第54—60頁。
  劉次沅、馬莉萍:《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篇〉新探》,《秦文化論叢》第13輯,三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92—202頁。
  劉道超:《論漢代擇吉民俗的發展及其特徵》,《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133—136頁。
  劉國勝:《港中大館藏漢簡〈日書〉補釋》,《簡帛》第1輯,第341—344頁(簡帛網2005年11月22日首發)。
  劉金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補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第98—102頁。
  劉樂賢:《額濟納漢簡數術資料考》,《歷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73—177頁。
  劉樂賢:《楚秦選擇術的異同及影響——以出土文獻爲中心》,《歷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19—31頁。
  劉樂賢:《談張家山漢簡〈蓋廬〉的“地橦”、“日橦”和“日臽”》,《簡帛》第1輯,第385—389頁(簡帛网2006年8月9日首發)。
  劉樂賢:《釋“歲”補説》,《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慶壽論文集》,第113—116頁。
  劉樂賢:《簡帛札記二則》,《簡帛研究二〇〇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99—103頁。
  劉釗:《秦簡考釋一則》,《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慶壽論文集》,第78—79頁。
  彭浩:《睡虎地秦簡“王室祠”與〈齎律〉考辨》,《簡帛》第1輯,第239—248頁。
  駢宇騫:《出土簡帛書籍分類述略(數術略)》,《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2期,第7—18頁(簡帛研究網2006年5月7日首發)。
  (法)齊衝:《〈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複音結構詞彙化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2輯)——第七届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暨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4—65頁。
  (日)森和:《試論子彈庫楚帛書群中月名與楚曆的相關問題》,《江漢考古》2006年第2期,第73—79頁。
  沈祖春:《秦簡〈日書〉“夫妻同衣”新解》,《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115—116頁。
  沈祖春:《先秦簡牘〈日書〉詞語札記——〈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收詞釋義補正》,《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53—55頁。
  田旭東:《秦〈日書〉中的“五祀”》,《古代文獻的考證與詮釋:海峽兩岸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18—225頁。
  王光華、李秀茹:《試析秦簡〈日書〉辰、戌、丑、未四季土》,《求索》2006年第9期,第204—206頁。
  王輝、王偉:《〈秦出土文獻編年〉續補(二)》,《秦文化論叢》第13輯,第203—266頁。
  王蘭:《楚簡文字釋讀三體》,《古文字研究》第26輯,第367—370頁。
  魏德勝:《讀書札記三則》,《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第174—176頁。
  (法)徐丹:《某些出土簡帛文獻裏所見的趨向動詞“來”和“去”》,《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2輯)——第七届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暨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14頁。
  許曼:《小篆字體與秦文化的關係》,《漢字文化》2006年第5期,第66—69頁。
  晏昌貴:《簡帛〈日書〉與古代社會生活研究》,《光明日報》2006年7月10日第011版(收入晏氏《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第1—5頁)。
  晏昌貴:《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漢簡〈日書〉中的“人”字》,(日本)《中國出土資料學會會報》第33號,2006年12月(以《香港藏漢簡〈日書〉中的“人字”》爲題,於2003年6月5日簡帛研究網首發;又收入晏氏《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8月,第63—66頁)。
  楊華:《戰國秦漢時期的里社與私社》,《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21—28頁。
  楊澤生:《楚地出土簡帛中的總括副詞》,《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2輯)——第七届全國古代漢語學術研討會暨簡帛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5—30頁。
  楊宗兵:《秦文字“草化”論析》,《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2期,第26—33頁。
  趙逵夫:《漢水、天漢、天水——論織女傳説的形成》,《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第1—4頁。
  趙瑞民:《關於堪舆術的一個比較——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宅居”、敦煌本〈宅經〉、今本〈宅經〉》,《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與學術史:李學勤教授伉儷七十壽慶紀念文集》,第143—149頁。
  周波:《〈九店楚簡〉釋文注釋校補》,《江漢考古》2006年第3期,第85—89轉73頁(簡帛研究網2004年9月10日首發)。
  朱湘蓉:《〈睡虎地秦墓竹簡〉詞語札記十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5期,第88—90轉55頁。
  2007
  (匈牙利)貝山:《陰陽概念的時空關係與九店楚簡》,《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545—556頁。
  陳劍:《金文“彖”字考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4月,第243—272頁。
  陳斯鵬:《孔家坡漢簡補釋》,《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6期,第71—75頁。
  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的價值和意義》,《簡帛研究文稿》,文獻出版社,2007年6月,第397—405頁。
  陳偉武:《秦漢簡牘考釋拾遺》,《簡帛》第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27—432頁。
  杜林淵:《從秦簡〈日書〉看戰國時期的相宅術》,《文博》2007年第5期,第16—19頁。
  (法)鳳儀誠:《戰國兩漢“于”、“於”二字的用法與古書的傳寫習慣》,《簡帛》第2輯,第83—95頁。
  (日)工藤元男:《九店楚簡“告武夷”篇からみた〈日書〉の成立》,《福井重雅先生古稀、退職紀念論集——古代東亞社會和文化》,(日本)汲古書院,2007年3月(凡國棟譯,森和校訂:《從九店楚簡〈告武夷〉篇看〈日書〉之成立》,《簡帛》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7—62頁)。
  郝振楠:《論商鞅變法於秦人鬼神觀念之影響》,《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二)》,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361—375頁。
  何有祖:《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札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2期(簡帛網2005年11月21日首發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獻疑四題》、2006年2月14日首發的《港大簡補釋二則》,兩文合併整理而成)。
  蔣明智:《牛郎織女傳説新探》,《文化遺産》2007年第1期(創刊號),第86—94頁。
  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廣嗣”之術——兼論秦漢時期子嗣觀念之演變》,《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3期,第63—70頁。
  梁冬青:《出土文獻“是是”句的再探討》,《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1期,第57—62頁。
  林盈君:《試論睡虎地秦簡日書中“爲巫”一詞的文化意涵》,(臺灣)《新北大史學》第5期,2007年10月。
  劉彬徽:《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辩證》,《古文字與古代史》第1輯,(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9月,第335—340頁。
  劉道超:《秦簡〈日書〉五行觀念研究》,《周易研究》2007年第4期,第16—22頁。
  劉樂賢:《孔家坡漢簡〈日書〉“歲”篇初探》,《簡帛》第2輯,第409—414頁(簡帛網2007年5月26首發)。
  劉文鎖:《十二屬星占文》,《沙海古卷釋稿》,中華書局,2007年7月,第336—358頁。
  劉文鎖:《十二生肖傳播途徑與中西文化交流媒介問題》,《沙海古卷釋稿》,第359—367頁。
  劉增貴:《禁忌——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臺灣)《新史學》2007年第4期,第1—70頁。
  劉增貴:《睡虎地秦簡〈日書〉“土忌”篇數術考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4分,2007年12月,第671—705頁。
  龍永芳:《古代孤虛術小議——兼論周家臺秦簡中的孤虛法》,《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第85—89頁。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構形系統特點考察》,《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第46—49頁。
  樓蘭:《從睡虎地秦簡看漢字基礎構形元素的演化》,《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第80—83頁。
  羅運環:《論先秦兩漢時期的荆楚巫術文化》,《鄂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第28—32頁。
  吕亞虎、王暉:《馬王堆漢墓資料所見之藏胞巫術》,《求索》2007年第10期,第205—209頁。
  吕亞虎:《出土簡帛資料所見出行巫術淺析》,《江漢論壇》2007年第11期,第96—103頁。
  邱理萌:《戰國簡帛文獻語法研究綜述》,《蘭州學刊》2007年第9期,第143—145頁。
  單育辰:《秦簡“柀”字釋義》,《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第81—84轉37頁(簡帛網2006年6月7日首發)。
  王光華:《先秦軍事禁忌芻議》,《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第98—102頁。
  王光華:《禁忌與戰國秦漢社會》,《求索》2007年第3期,第218—220頁。
  王暉:《夏禹爲巫祝宗主之謎與名字巫術論》,《人文雜志》2007年第4期,第142—149頁。
  王子今:《秦漢社會的“宜子孫”意識》,《秦漢研究》第1輯,三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8—36頁。
  王子今:《秦漢兒童健康問題》,《石家莊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第74—78頁。
  (美)夏德安著,劉净譯,晏昌貴校:《周家臺的數術簡》,《簡帛》第2輯,第397—408頁。
  肖瑜、姜永琢:《對秦漢出土文獻“是是……”句討論的再思考》,《廣西大學學報》2007年增刊,第3—4頁。
  徐丹:《也談“無”、“毋”》,《語言科學》2007年第3期,第42—49頁。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歲〉篇五行配音及相關問題》,《簡帛》第2輯,第415—426頁。
  晏昌貴:《略論睡虎地秦簡〈日書〉對楚〈日書〉的繼承與改造》,《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第652—665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語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第55—62轉159頁。
  趙寵亮:《額簡釋讀獻疑二則》,《額濟納漢簡釋文校本》,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34—136頁。
  趙逵夫:《隴東、陝西的牛文化、乞巧風俗與“牛女”傳説》,《文化遺産》2007年第1期,第95—102頁。
  趙平安:《河南淅川和尚岭所出鎮墓獸銘文和秦漢簡中的“宛奇”》,《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2期,第70—75頁。
  周敏華:《〈睡〉簡、〈放〉簡及〈孔〉簡之〈日書〉盜篇比較》,(臺灣)《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第101—148頁(又簡帛網2008年4月8日)。
  周西波:《敦煌文獻中之逐盜求失物方術略考》,《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第539—553頁。
  朱玲、楊峰:《睡虎地秦簡〈日書〉醫療疾病史料淺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7年第5期,第73—74頁。
  朱湘蓉:《秦簡語言性質初探》,《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第62—65頁。
  2008
  常光明:《生肖與干支起源考》,《英才高職論壇》2008年第4期,第21—26頁。
  陳谷棟:《再考隸書所起——以雲夢睡虎地秦簡隸書爲據》,《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第51—54頁。
  陳于柱:《敦煌寫本〈禄命書·推人遊年八卦圖(法)〉研究》,《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第38—41頁。
  范常喜:《孔家坡漢簡〈日書〉札記四則》,《東南文化》2008年第3期,第56—58頁(簡帛網2006年12月26日首發)。
  (日)工藤元男著,刁小龍譯:《從地域文化論的觀點考察“楚文化”》,《珞珈講壇》第4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88—102頁(以《地域文化論所見“楚文化”》爲題,於簡帛網2007年3月24日首發)。
  (日)工藤元男著,曹峰譯:《社會史研究與“卜筮祭禱簡”、“日書”》,《殷周秦漢史學的基本問題》,中華書局,2008年9月,第147—165頁。
  郝振楠:《〈日書〉所見秦人鬼神觀念述論》,《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3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361—375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雲夢獻博物館(熊北生、蔡丹執筆):《湖北雲夢睡虎地M77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8年第4期,第3—37頁。
  黄儒宣:《阜陽漢簡〈周易〉卜辭試探》,《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第14—17頁。
  賈麗英:《簡牘所見“棄妻”“去夫亡”“妻棄”考》,《簡帛研究二〇〇五》,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212—221頁。
  蔣德平:《從楚簡新出字中的分化字看戰國時期的“文字異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第113—118頁。
  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解除”術》,《魯東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第5—9轉14頁。
  姜英輝:《秦漢時期的“行道病”現象探析》,《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第11期,第77—78頁。
  黎國韜:《秦儺新考》,《中華戲曲》第38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8—47頁。
  李道和:《〈荆楚歲時記〉歲首占候風俗的文獻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1期,第18—23頁。
  李明曉:《戰國楚簡語氣詞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3輯,巴蜀書社,2008年5月,第137—155頁。
  李立:《雲夢秦簡“牛郎織女”簡文辨正》,《長江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第5—11頁。
  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别和定名》,《文物》2008年12期,第73-80頁。
  李孝林:《睡虎地11號秦墓竹簡反映的時代》,《重慶工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第9—10轉14頁。
  劉樂賢:《饒宗頤先生與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華學》第9—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第161—165頁。
  劉樂賢:《懸泉漢簡中的建除占“失”殘文》,《文物》2008年第12期,第81—85頁。
  劉青:《從甲骨卜辭看十二生肖之衍生——兼論十二生肖衍化的思維模式》,《思想戰綫》2008年第5期,第81—86頁。
  劉偉:《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中的鬼、神和怪》,《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第10—12頁。
  劉向明:《從睡虎地秦簡看秦代糧倉蟲害、鼠害的防治》,《農業考古》2008年第3期,第18—20頁。
  劉信芳:《古文字歧讀釋例》,《安徽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第79—86頁。
  劉增貴:《“左右”、“雌雄”與“反”——孔家坡〈日書〉考釋》,《簡帛》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35—242頁(簡帛網2007年8月2日首發)。
  劉釗:《説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的“頗”》,《簡帛》第3輯,第229—234頁。
  龍軍:《嶽麓書院搶救性回購一批流落海外秦簡——填補了先秦文獻的多項空白》,《光明日報》2008年4月20日第002版。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異構關係探析》,《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9期,第158—160頁。
  羅新慧:《禳災與祈福:周代禱辭與信仰觀念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5期,第4—19頁。
  (法)馬克:《〈左傳〉占卜故事與楚占卜簡比較》,《簡帛》第3輯,第163—180頁。
  (法)馬克:《秦漢日書:睡虎地日書甲(公元前217年)的編輯邏輯》,(法國)《通報》第94號,2008年,第1—48頁。
  覃繼紅:《〈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中的數量詞》,《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2期,第97—99頁。
  桑秋傑、陳健:《略論秦朝婦女的经濟地位》,《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第31—33頁。
  (日)森和:《〈日書〉的中國古代史研究——以時稱、時制問題爲例》,《史滴》第30號,2008年。
  沈祖春:《“五穀”之“五”新探》,《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第100—102頁。
  沈祖春:《“茜草”考及傳統訓釋補正——從簡帛所見新名入手》,《中國文字研究》2008年第2輯,第94—98頁。
  宋豔萍:《先秦秦漢喪葬習俗中的數術行爲》,《管子學刊》2008年第2期,第71—77頁。宋豔萍:《秦漢簡牘〈日書〉所見占盜方法研究》,《簡帛研究二〇〇六》,廣西師大出版社,2008年9月,第104—125頁。
  魏宜輝:《再論馬王堆帛書中的“是=”句》,《東南文化》2008年第4期,第56—57頁。
  王貴元:《十二生肖來源新考》,《學術研究》2008年第5期,第139—141頁。
  王貴元:《簡帛文獻用字研究》,《西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第159—163頁。
  肖婭嫚:《原初“是”從渾沌到分化——從〈説文解字〉、〈爾稚〉之訓釋到“是是”句》,《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1輯,巴蜀書社,2008年6月,第25—36頁。
  修海林:《先秦三分損益律生律方法的再認識——談“先益後損”、“先損後益”兩種生律方法的並存》,《音樂研究》2008年第5期,第73—78頁。
  晏昌貴:《楚國都城制度再認識》,《社會科學》2008年第8期,第171—178頁。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的篇題與分篇》,《簡帛》第3輯,第243—250頁。
  晏昌貴:《簡帛數術史料的發現與研究三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楊華:《説“謫”——兼論漢代政治譴告理論的民間基礎》,《學鑒》第2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第139—160頁(簡帛研究網2007年8月20日首發)
  張茂發:《〈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補結構初探》,《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3輯,第137—155頁。
  張錫科:《我國十二生肖文化探源》,《東方論壇》2008年第3期,第37—39頁。
  張顯成:《論簡帛的漢語史研究價值》,《簡帛文獻論集》,巴蜀書社,2008年8月,第215—245頁。
  張小鋒:《秦諱“正”爲“端”始於二世元年説》,《史學月刊》2008年第3期,第127—129頁。
  張玉金:《論出土戰國文獻中助詞“之”的研究》,《語言科學》2008年第4期,第79—84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焉”的研究》,《語言科學》2008年第4期,第404—406頁。
  锺守華:《曾侯乙墓漆箱銘辭星象與方祀考》,《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第1期,第4—8頁。
  朱城:《出土文獻“是是”句後一“是”字的訓釋問題再議》,《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4期,第71—76頁。
  朱湘蓉:《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辨析九則》,《語言科學》2008年第2期,第206—211頁。
  朱曉海:《建除名稱臆説》,《簡帛》第3輯,第251—260頁。
  2009
  曹峰:《睡虎地秦簡所見對“孝”的重視》,《國學學刊》2009年第3期,第101—107頁。
  陳光田:《論戰國吉語璽中所蘊含的祈福思想》,《渤海大學學報》2009年第期,第71—74頁。
  陳偉:《關於秦簡牘綜合整理與研究的幾點思考》,《簡帛》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10頁。
  丁媛、張如青:《百年來出土簡帛涉醫文獻概述》,《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第23—27頁。
  凡國棟著,本間寬之譯:《日書〈死失図〉の綜合的考察—漢代日書の楚秦日書からの繼承と改變の視點から”爲題》,《東アジア古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雄山閣2009年3月(中文題爲《日書〈死失圖〉的綜合考察——從漢代日書對楚秦日書的繼承和改造的視角》,發表於《簡帛研究二〇〇七》,廣西師大出版社,2010年4月,第59—75頁)。
  馮春:《醫籍文獻中的楚地“巫覡”方術研究》,《江漢論壇》2009年12月,第81—84頁。
  馮時:《夫人IMG_256銘文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2009年第6期,第64—66頁。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吴葒、張存良執筆):《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發掘簡報》,《文物》2009年第10期,第52—61頁。
  (日)工藤元男:《中國古代〈日書〉所見時間與占卜——以田律的分析爲中心》,《都市史學》第5號,2009年12月。
  國家文物局:《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9年3月,第121頁。
  郝本性、魏興濤:《三門峽南交口東漢墓鎮墓瓶朱書文考略》,《文物》2009年第3期,第57—61頁。
  洪燕梅:《論出土文獻之訓詁方式——以〈睡虎地秦簡·日書〉“詰”篇爲例》,《第九届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東吴大學文學系,2009年。
  洪燕梅:《〈睡虎地秦簡·日書〉“詰”篇所見巫術文化》,《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1輯,(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
  胡偉:《秦簡第二人稱代詞時間性和地域性研究》,《殷都學刊》2009年第2期,第121—124頁。
  胡偉、張玉金:《出土西漢文獻語料研究》,《殷都學刊》2009年第4期,第102—107頁。
  黄愛梅:《戰國末期至西漢初年的婦女婚姻家庭生活——以睡虎地秦簡和張家山漢簡爲主要研究對象》,《史林》2009年第4期,第117—126頁。
  賈麗英:《小議“隸”的身份》,《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9月10日第005版。
  賈豔紅:《先秦禁忌略論》,《濟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第35—39頁。
  李靜:《秦簡牘研究論著目錄》,《簡帛》第4輯,第73—122頁。
  李建民:《鬼神、儀式與醫療——中國古代病因觀及其變遷》,《早期中國宗教(第一卷):從商到漢(公元前1250年到公元220年)》,2009年,第1103—1150頁。
  劉國勝:《關於周家臺秦簡69—130號的簡序編排問題》,《簡帛》第4輯,第27—36頁。
  劉昊:《3300餘枚西漢竹書入藏北大——包括最完整〈老子〉及扁鵲醫方》,《北京日報》2009年11月7日第006版。
  劉金華、劉玉堂:《九店楚簡〈日書·相宅〉辨析》,《史學月刊》2009年11期,第114—117頁。
  劉樂賢:《印臺漢簡〈日書〉初探》,《文物》2009年第10期,第92—96頁。
  劉樂賢:《孔家坡漢簡〈日書〉“直室門”補釋》,《簡帛》第4輯,第287—292頁。
  劉增貴:《禁忌: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早期中國宗教(第一卷):從商到漢(公元前1250年到公元220年)》,2009年,第881—948頁。(英文)
  劉釗:《釋甲骨文中的“秉棘”》,《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第6—12頁。
  龍仕平、李建平:《秦簡中的量詞及其歷時演變》,《西華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第1—7頁。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盧偉山:《永昌水泉子漢墓出土一批重要文物》,《蘭州晨報》2009年2月27日第A08版。
  陸平:《試論漢代日書殘簡的整理與利用》,《古文獻研究集刊》第3輯,鳳凰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57—270頁。
  陸平:《港中大館藏漢簡〈日書〉校釋》,《簡帛》第4輯,第311—320頁(簡帛網2008年9月20日首發)。
  吕亞虎:《〈額濟纳漢簡〉所見出行方術淺析》,《殷都學刊》2009年第2期,第41—46頁。
  吕亞虎:《出土簡帛文獻注釋商兑》,《文博》2009年第4期,第26—30頁。
  寧江英:《秦及漢初家庭結構研究》,《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第80—83頁。
  歐陽傲雪、王暉:《論秦始皇文化專制政策對占卜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秦漢研究》第3輯,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第26—41頁。
  錢冶:《北京大學首次公佈校藏西漢竹書——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本〈老子〉,時代最早、篇幅最長的古小説面世》,《中國文物報》2009年11月6日第002版。
  曲冰:《試論上博四〈內禮〉中的“五祀”與簡文的釋讀》,《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9年第2期,第70—73頁。
  任傑:《秦漢時制探析》,《自然科學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454—464頁。
  沈剛:《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的秦時民間信仰活動探微》,《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第89—92頁。
  史萍:《新蔡楚簡字詞零釋五則》,《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第55—56頁。
  宋艶萍:《從秦簡所見“祭”與“祠”窺析秦代地域文化——里耶秦簡“祠先農”簡引發的思考》,《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01—209頁。
  (日)森和:《離日と反支日からみる〈日書〉の繼承關係》,《東アジア古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東亞古代出土文字資料研究》),(日本)雄山閣,2009年(中國出土資料學會2007年度大會報告,中文《從離日和反支看〈日書〉的繼承關係》,簡帛網2008年8月22日)。
  孫占宇:《天水放馬灘秦簡整理與研究現狀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9年第12期,第12—16頁。
  滕壬生:《彌足珍貴的張家山漢簡》,《荆州重要考古發現》,文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198—203頁。
  汪仲啟:《期待西漢竹書後續研究新成果——專訪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所長朱鳳瀚教授》,《社會科學報》2009年12月3日第004版。
  王貴元:《讀孔家坡漢簡札記》,《語言論集》第6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第21—31頁(共26則,其中21則以同名篇題於簡帛網2006年10月8日首發)。
  王貴元:《周家臺秦墓簡牘釋讀補正》,《考古》2009年第2期,第70—74頁(簡帛網2007年5月8日首發)。
  王艷明:《永昌水泉子漢墓有重大發現》,《甘肅日報》2009年3月6日第002版。
  王慶環:《北京大學收藏珍貴西漢竹書——多項首次面世典籍照亮中華燦爛文明》,《光明日报》2009年11月6日第002版。
  王穎:《戰國秦漢出土簡牘帛書對辭書編纂的重要意義》,《海外華文教育》2009年第2期,第15—20頁。
  吴葒、魏美麗、張存良:《甘肅永昌水泉子漢墓群》,《中國文物報》2009年4月24日。
  熊北生:《湖北雲夢睡虎地M77西漢簡牘》,《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第106頁。
  徐廣才:《根據出土古文字材料校讀〈離騷〉三則》,《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第100—101頁。
  閆喜琴:《從秦簡〈日書〉分析秦人重出遊的原因》,《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第30—32頁。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天牢篇箋證》,《簡帛》第4輯,第293—318頁。
  楊華:《楚簡中的“上下”與“內外”——兼論楚人祭禮中的神靈分類問題》,《簡帛》第4輯,第221—238頁。)
  楊善武:《〈吕氏春秋〉先益後損生律的確定性》,《音樂研究》2009年第4期,第95—100頁。
  (韓)尹在碩著,李瑾華譯:《韓國的秦簡研究(1979—2008)》,《簡帛》第4輯,第59—72頁。
  于成龍:《戰國楚卜筮祈禱簡中的“五祀”》,《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第27—38頁。
  張存良、吴葒:《水泉子漢簡初識》,《文物》2009年第10期,第88—91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介詞“在”、“當”、“方”》,《語文知識》2009年第1期,第68—70頁。
  趙逵夫:《再論“牛郎織女”傳説的孕育、形成與早期分化》,《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4期,第159—191頁
  鄭忠華:《印臺墓地出土大批西漢簡牘》,《荊州重要考古發現》,第204—208頁。
  鍾守華:《楚、秦簡〈日書〉中的二十八宿問題探討》,《中國科技史雜誌》2009年第4期,第420—437頁。
  朱步冲:《北大漢簡——填補歷史空白的佚本》,《三聯生活周刊》2009年第43期,2009年11月23日出版(又載《新華月報·天下》2010年1月號,第85—86頁)。
  《中國十二生肖的由來》,《中國地名》2009年第2期,第50—51頁。
  2010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韓巍執筆):《北京大學新獲“西漢竹簡”概述》,《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1期,中華書局,2010年4月,第111—115頁。
  陳鴻:《出土秦系文獻亲屬稱謂語研究》,《閩江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第78—85頁。
  陳斯鵬:《楚系簡帛中的“由”》,《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第56—61頁。
  程少軒:《試談放馬灘簡的一組地名》,《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44期,2010年3月,第31—37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0年7月16日發表修改稿)。
  叢欣:《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情况通報及座談會召開》,《北京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第109頁。
  (日)大西克也:《放馬灘秦簡用字的幾個特點》,《第二十一届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東吴大學,2010年,第388—390頁。
  方建軍:《秦簡〈律書〉生律法再探》,《黄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第133—137頁。
  谷傑:《〈放馬灘簡〉與〈周禮注疏〉、〈禮記正義〉中的“蕤賓重上”兼論十二律大陰陽説的早期形式》,《中國音樂》2010年第3期,第7—13頁。
  郭永秉:《讀睡虎地秦簡札記兩篇》,《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3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352—364頁(以《睡虎地秦簡字詞考釋兩篇》爲題,收入郭氏《古文字與文獻論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第216—232頁)。
  (日)海老根量介:《戰國〈日書〉所反映的地域性和階層性——九店楚簡〈日書〉、放馬灘秦簡〈日書〉的比较研究通論》,(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14號,2010年3月,第9—33頁。
  胡波:《秦簡介詞“以”淺論》,《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4輯,巴蜀書社,2010年5月,第43—73頁。
  胡偉、張玉金:《戰國至西漢第二人稱代詞句法功能研究》,《長江學術》2010年第4期,第105—111頁。
  黄靈庚、張曉蔚:《楚辭簡帛義證札記》,《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第142—147頁。
  黄人二:《隨州孔家坡漢代竹簡〈歲〉篇試探》,《敦煌懸泉置〈四時月令詔條〉整理與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97—123頁。
  黄儒宣:《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方向》,《簡帛》第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61—368頁(簡帛網2009年6月18日首發)。
  黄文傑:《睡虎地秦簡異構字探析》,《學術研究》2010年第6期,第148—158頁。
  李冬鴿:《從出土文獻看“智”與“知”》,《文獻》2010年第3期,第179—181頁。
  李家海:《秦漢風水術説略》,《寻根》2010年第2期,第29—33頁。
  李玫:《淮南律數新解》,《中國音樂學》2010年第3期,第129—142頁。
  林志鵬:《戰國竹書〈鮑叔牙與隰朋之諫〉譯注》,《簡帛研究二〇〇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1—15頁。
  劉嬌:《試説出土文獻中的“時令”類內容》,《語言研究集刊》第7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99—314頁。
  劉樂賢:《睡虎地77號漠墓出土的伍子胥故事殘簡》,《出土文獻研究》第9輯,中華書局,2010年1月,第42—45頁。
  劉樂賢:《釋孔家坡漢簡〈日書〉中的幾個古史傳説人物》,《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5—111頁。
  劉樂賢:《饒宗頤與簡帛研究》,《博覽群書》2010年第3期,第53—56頁。
  劉煉:《從楚秦〈日書〉看冠禮的擇日問題》,《楚地簡帛思想研究(四)》,崇文書局,2010年12月,第241—253頁(簡帛網2006年9月24日首發)。
  劉敏:《“二重證據”看秦漢下層民思想的兩個特色》,《歷史檔案》2010年第3期,第37—43頁。
  劉紹剛、鄭同修:《日照海曲簡〈漢武帝後元二年視日〉研究》,《出土文獻研究》第9輯,第49—59頁。
  劉釗:《關於秦印姓名的初步考察》,《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61—386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0年9月6日發表修改稿)。
  龍仕平、張顯成:《〈睡虎地秦墓竹簡〉釋文校補》,《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第62—67頁。
  樓蘭:《戰國秦簡牘文、楚簡帛文本體比較研究綜述》,《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8期,第135—138頁。
  吕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校讀札記》,《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第94—97轉107頁(又以《〈天水放馬灘秦簡〉識小》爲題,發表於《簡帛》第5輯,第43—49頁)。
  馬媛媛:《從出土文獻看先秦藏書》,《圖書與情報》2010年第5期,第156—160頁。
  樊國萍:《〈睡虎地秦墓竹簡〉句類分析》,《毕節學院學報》2010年第12期,第74—82頁。
  (韓)琴載元:《秦漢代擇日術的流行普遍化過程——以出土〈日書〉〈曆日〉爲中心的分析》,(韓國)《中國古中世史研究》,第25輯,2011年。
  單曉偉:《秦文字出土與研究綜述》,《合肥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第32—36頁。
  宋傑:《漢代産育風俗探析》,《史學集刊》2010年第4期,第34—42頁。
  孫占宇:《戰國秦漢時期建除術討論》,《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第88—93頁。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乙360——366號“墓主記”説商榷》,《西北師大學報》2010年第5期,第46—49頁。
  譚前學:《西漢“未央宫”宫名含义小考》,《文博》2010年第1期,第31—33頁。
  唐啟翠:《“再生”神話與慶春儀式:冠禮儀式時間探考》,《百色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第11—21頁。
  田啟濤:《〈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兩組同義詞研究》,《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第109—113頁。
  王紅亮:《〈左傳〉之“荆尸”再辨證》,《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第58—67頁。
  王輝:《秦族源、秦文化與秦文字的時空界限》,《秦俑博物館開館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秦俑學第七届年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6—37頁。
  王輝:《〈天水放馬灘秦簡〉標題小議》,《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7輯,三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4頁。
  王景星:《雲夢睡虎地秦簡的研究價值分析》,《蘭臺世界》2010年3月(上旬刊),第75—76頁。
  王慶環:《北京大學獲贈珍貴秦簡牘對秦代認知大爲擴展》,《光明日报》2010年10月25日第005版。
  王勇:《五行與夢占——岳麓書院藏秦簡〈占夢書〉的占夢術》,《史學集刊》2010年第4期,第29—33頁。
  王子今:《説秦漢“嬰兒”稱謂》,《南都學刊》2010年第2期,第1—8頁。
  魏德勝:《簡帛文獻語言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語言學報》第14期,商務印書館,2010年7月,第283—292頁。
  鄔可晶:《讀阜陽漢簡〈周易〉釋文小記》,《周易研究》2010年第5期,第54—60頁。
  吴小强:《睡虎地秦簡〈日書〉占卜用語習慣與規律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第4期,第82—86頁。
  肖婭嫚:《係詞“是”論争的再回顧及其他——從對立雙方各自的難題到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3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第40—55頁。
  肖毅:《楚簡常見合文分析》,《出土文獻》第1輯,中西書局,2010年8月,第211—220頁。
  熊永翔、王進、譚超:《道教禹步論》,《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第108—111頁。
  晏昌貴:《天水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分篇釋文(稿)》,《簡帛》第5輯,第17—42頁。
  楊芬:《嶽山秦牘〈日書〉考釋八則》,《簡帛》第5輯,第51—54頁(簡帛網2009年6月2日首發)。
  楊華:《楚地山神研究》,《史林》2010年第5期,第32—43頁。
  楊華:《上古中國的四方神崇拜和方位巫術》,《楚地簡帛思想研究(四)》,崇文書局,2010年12月,第195—212頁(又載《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8—19頁)。
  楊華:《楚地喪祭禮制研究——以出土簡帛爲中心的討論》,《文史哲》2010年第6期,第126—134頁。
  (韓)尹在碩:《秦漢代住宅構造與家庭生活》,(韓國)《東洋史研究》第112輯,2010年,第11—26頁。
  臧克和:《時間與禁忌——秦簡〈日書〉》,《簡帛與學術》,大象出版社,2010年4月,第141—156頁。
  張世超:《“”、“秀”形音義新探》,《古文字研究》第28輯,中華書局,2010年10月,第510—513頁。
  張偉:《北京大學获赠珍貴秦簡牘:對秦代認知大爲豐富和擴展》,《中國文物報》2010年10月27日第001版。
  張顯成、李建平:《論簡帛量詞的研究價值》,《簡帛研究二〇〇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203—223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也”》,《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5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第197—252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虚詞“既”》,《殷都學刊》2010年第3期,第29—32轉43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矣”》,《語言科學》2010年第5期,第521—531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虚詞“及”》,《古漢語研究》2010年第4期,第20—30頁。
  趙桂玲:《宫廷生肖與民俗》,《藝術市場》2010年第9期,第68—69頁。
  趙岩:《利用秦漢簡帛文獻訂補常用詞演變研究二則》,《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5輯,第379—395頁。
  周波:《秦漢簡〈日書〉校讀札記》,《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395—404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3月17日首發)。
  朱靈芝:《〈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虛詞探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4輯,第556—584頁。
  2011
  安忠義:《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魯東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第86—94頁。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朱鳳瀚、韓巍、陳侃理執筆):《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概説》,《文物》2011年第6期,第49—56頁。
  蔡先金、李佩瑶:《睡虎地秦簡〈日書〉與牽牛織女神話》,《東岳論叢》2011年第12期,第50—55頁。
  曹方向:《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札》,《江漢考古》2011年第2期,第116—118頁(簡帛網2009年10月3日首發,內容稍有不同)。
  常耀華:《殷商旅行諏日卜辭研究》,《中國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3期,第81—88頁。
  陳谷棟、方楚勤:《雲夢睡虎地秦簡隸書的藝術特徵與美學價值》,《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50—53頁。
  陳鴻:《出土秦系文獻社會稱謂語缩略現象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1—6頁。
  陳侃理:《北大漢簡數術類〈六博〉、〈荆決〉等篇略述》,《文物》2011年第6期,第86—87轉83頁。
  陳蘇鎮:《北大漢簡中的〈雨書〉》,《文物》2011年第6期,第84—85轉77頁。
  陳偉:《放馬灘秦簡日書〈占病祟除〉與投擲式選擇》,《文物》2011年第5期,第85—88頁。
  程少軒:《放馬灘簡式圖補釋》,《中國文字》新36期,藝文印書館,2011年1月,第131—140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3月30日首發)。
  程少軒:《六十甲子哀分數術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433—438頁。
  程少軒:《放馬灘簡所見生律法補説》,《天籟(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第48—50頁。
  崔文萍:《試析秦人行爲及心理之變化》,《内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第308—309轉315頁。
  (日)大岛誠二著,楊振紅編譯:《2009年日本的戰國秦漢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动態》2011年第6期,第52—58頁。
  杜漢華、杜睿傑:《漢水七夕文化考》,《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85—88頁。
  方勇:《讀秦簡札記兩則》,《江漢考古》2011年第3期,第113—115頁(簡帛網2008年4月16日首發。兩者內容差異較大,第一則相同,第二則不同)。
  (法)鳳儀誠,(法)馬克《西文秦代簡牘研究概要》,《簡帛》第6輯,2011年11月,第193—216頁。
  (日)工藤元男編:《日本秦簡研究現狀·森和著,閻瑜校訂〈日書〉》,《簡帛》第6輯,2011年11月,第189—192頁。
  郭永秉:《印臺漢簡日書釋字二則》《古文字與文獻論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第287—291頁(用筆名“大丙”,以《印臺漢簡日書釋字補説(兩條)》爲題,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2月23日首發)。
  韓高年:《先秦卜居習俗對〈離骚〉構思的影響》,《齊魯學刊》2011年第6期,第111—116頁。
  韓華:《第二届甘肅省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11年第6期,第61—63頁。
  侯旭東:《秦漢六朝的生日記憶與生日稱慶》,《中華文史論叢》2011年第4期,第127—163頁。
  姜守誠:《中國古代的“家先”觀念》,《學術界》2011年第4期,第138—145頁。
  蘭碧仙:《戰國出土文獻副詞研究概述與展望》,《寧夏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8—13頁。
  李菁葉:《睡虎地秦簡與放馬灘秦簡〈日書〉中的十二獸探析》,《南都學壇》2011年第5期,第37—41頁。
  李零:《中國最早的“升官圖”——説孔家坡漢簡〈日書〉的〈居官圖〉及相關材料》,《文物》2011年第5期,第68—79頁。
  李零:《北大漢簡的數術簡》,《文物》2011年第6期,第80—83頁。
  李零:《秦簡的定名與分類》,《簡帛》第6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13頁。
  李玫:《放馬灘秦簡〈律書〉——爲第七届國際音樂考古學學術研討會而作》,《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48—52頁。
  李蜜:《睡虎地〈日書〉〈病〉、〈有疾〉篇新研——自中國醫學思想史角度的再考察》,《北大史學》第1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15頁。
  李天虹:《分段紀時制與秦漢社會生活舉隅》,《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150—159頁。
  李志剛:《中國上古時期的“生子不舉”》,《古代文明》2011年第3期,第59—70頁。
  李志剛:《孝子伯奇故事演變考》,《殷都學刊》2011年第3期,第87—90頁。
  劉春萍:《出土戰國文獻疑問代詞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第125—128頁。
  劉國勝:《秦簡〈日書〉零拾》,《簡帛》第6輯,第105—112頁。
  劉漢傑:《生肖的故事》,《百科知識》2011年第1期,第55—56頁。
  劉嬌:《利用傳世古書與出土簡帛古書中相同或類似內容校正出土簡帛古書舉例》,《中國文字》新36期,第111—118頁
  劉舉:《秦社會對性違法寬容的民俗學解析》,《中國性科學》2011年第8期,第39—43頁。
  劉樂賢:《孔家坡漢簡〈日書〉“司歲”篇初探》,《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2月,第249—258頁(簡帛網2007年5月25日首發)。
  劉玉環:《追溯筆程——考釋簡帛文字的一種方法》,《文山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第101—104頁。
  劉玉堂、賈海燕:《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與楚人“四方”觀念》,《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第3期,第53—63頁。
  劉增貴:《放馬灘秦簡〈日書‧直室門〉及門户宜忌簡試釋》,《簡帛》第6輯,第37—54頁。
  羅新慧:《戰國竹簡中的“敓”及其信仰觀念》,《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第85—91頁。
  麻愛民:《從認知角度看漢語個體量詞“口”的産生與發展》,《湖北社會科學》2011年5期,第156—159頁。
  馬婷婷:《從睡虎地秦簡看秦法的人情考量》,《華中人文論叢》2011年第1期,第178—180頁。
  (日)名和敏光:《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行忌〉考》,《出土資料和漢字文化圈》,(日本)汲古書院,2011年(以《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行忌〉箚記》爲題,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9月20日首發)。
  (美)墨子涵:《從周家臺〈日書〉與馬王堆〈五星占〉談日書與秦漢天文學的互相影響》,《簡帛》第6輯,第113—138頁。
  倪晉波:《出土文獻與“秦世不文”論的終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第62—66頁。
  潘晟:《漢唐地理數術知識的演變與古代地理學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第167—181頁。
  丘慧瑩:《江南的牛郎織女寶卷研究》,《閩江學刊》2011年第1期,第91—102頁。
  邱亮、王煥林:《睡虎地秦簡“纸”字新釋》,《現代語文》2011年第8期,第146—148頁。
  (日)森和:《簡牘資料中所見“巫”的諸種形象——以卜筮祭禱簡和〈日書〉爲主的考察》,《人文論叢(2010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申景亮:《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占術探析》,《魅力中國》2011年第1期,第114—115頁。
  宋華强:《放馬灘秦簡〈日書〉識小錄》,《簡帛》第6輯,第69—86頁(簡帛網2010年2月14日首發)。
  宋華强:《放馬灘秦簡〈邸丞謁御史書〉釋讀札記》,《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第137—143頁。
  蘇建洲:《試論〈放馬灘秦簡〉的“莫食”時稱》,《中國文字》新36期,第27—32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5月11日首發)。
  孫占宇:《簡帛日書所見早期數術考述》,《湖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第28—33頁。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日書“星度”篇初探》,《文物》2011年第4期,第70—79頁。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校注》,《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第113—136頁。
  孫占宇、張豔玲:《簡牘日書社會生活史研究述評》,《甘肅高師學報》2011年第1期,第78—81頁。
  王輝:《〈天水放馬灘秦簡〉校讀記》,《簡帛》第6輯,第55—68頁(簡帛網2010年7月30日首發)。
  王青:《禹步史料的歷史民俗文獻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第59—65頁。
  王勝利:《九店楚簡曆法考》,《楚文化研究論集》第9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34—38頁。
  王曉光:《從出土秦簡牘看秦隸書法特徵》,《榮寶齋》2011年第1期,第52—61頁。
  王朝陽:《從秦簡〈日書〉看牛郎織女故事之形成與流變》,《貴州文史叢刊》2011年第2期,第51—55頁。
  王朝陽、馬媛媛:《從出土簡帛看戰國私家藏書》,《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年第2期,第93—96頁。
  魏曉豔、鄭振峰:《睡虎地秦簡字體風格論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11第4期,第105—110頁。
  鄔文玲:《20世紀70年代以來秦簡的發現與研究(上)》,《中國秦文化研究》2011年第1期,第58—64頁。
  武家璧:《論秦簡“日夕分”爲地平方位數據》,《文物研究》第17輯,科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1—11頁(簡帛網2010年9月3日首發)。
  (美)夏德安著,陳松長、李婧嶸譯:《論上古寫本與中古寫本內容的傳承》,《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第85—93頁。
  熊昌華、張顯成:《〈睡虎地秦墓竹簡〉新見副詞略考》,《殷都學刊》2011年第2期,第96—100頁。
  閆喜琴:《秦簡〈日書〉涉禹出行巫術考論》,《歷史教學》2011年第4期,第41—45頁。
  楊華:《秦漢帝國的神權統一——出土簡帛與〈封禪書〉、〈郊祀志〉的對比考察》,《歷史研究》2011年第5期,第5—26頁。
  楊志賢:《論戰國——秦代簡牘文獻同源通假現象》,《集美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第82—87轉104頁。
  游自勇:《〈白澤圖〉與〈白澤精怪圖〉關係析論——〈白澤精怪圖〉研究之二》,《出土文獻研究》第10輯,第336—363頁。
  張道生:《從神靈世界向現實世界的演變——從出土文獻的盟誓文書中看神靈崇拜的式微與革新》《學術界》2011年第3期,第183—189頁轉283—284頁。
  張齊明:《〈太平經〉所見漢代風水觀念及理論形態》,《南都學壇》2011年第5期,第1—5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介詞“于”的語義功能》,《田野春秋——慶祝慶祝詹伯慧教授八十華誕暨從教五十八周年紀念文集》,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殹”》,《殷都學刊》2011年第3期,第102—110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用“以”作詞素的複音詞》,《出土文獻》第2輯,中西書局,2011年11月,第221—232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介詞“於”“于”“乎”》,《歷史語言學研究》第4輯,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第174—201頁。
  張玉金、莫艾飛:《戰國時代連詞“與”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15輯,大象出版社,2011年12月,第54—64頁。
  趙逵夫:《從廣東七夕節的傳播源流看其文化特徵》,《文化遺産》2011年第3期,第84—92頁。
  趙岩:《論簡帛文獻在常用詞演變研究中的語料價值》,《勵耘學刊(語言卷)》第12輯,學苑出版社,2011年2月,第144—157頁。
  趙岩:《〈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訂補——以簡帛文獻爲中心》,《繁榮學術、繁榮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届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冊),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第852—858頁。
  周佩文:《秦儺史料補辨》,《文化遺産》2011年第4期,第39—41頁。
  祖晶然:《從睡虎地秦簡看秦國婦女的婚姻狀况》,《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第54—58頁(提交2011年武漢大學召開的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於《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1055—1064頁)。
  2012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常懷穎、王愷等執筆):《北京大學藏秦簡牘室內發掘清理簡報》,《文物》2012年第6期,第32—44頁。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朱鳳瀚、韓巍、陳侃理執筆):《北京大學藏秦簡牘概述》,《文物》2012年第6期,第65—73頁。
  曹峰:《“法與習俗”視野下的睡虎地秦簡研究——工藤元男與他的〈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史學月刊》2012年第5期,第30—34頁。
  曹錦炎:《浙大楚簡〈日書〉》,《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539—550頁。
  曹錦炎:《浙大楚簡 毋庸置疑——從文本角度論浙大楚簡的真實性》,《光明日報》2012年6月18日。
  陳侃理:《北大秦簡中的方術書》,《文物》2012年第6期,第90—94頁。
  程少軒:《放馬灘簡所見式占古佚書的初步研究》,(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2分,第243—343頁。
  (日)池田久之著,楊振紅譯:《日本的中國簡帛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月9日A04版。
  董濤:《試論規矩的符號化和神秘化》,《形象史學研究(2012)》,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07—216頁。
  凡國棟:《嶽麓秦簡〈占夢書〉校讀拾補》,《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81—586頁。
  方勇:《讀〈肩水金關漢簡〉札記二則》,《魯東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第82—83頁。
  方勇:《讀睡虎地秦簡札記十則》,《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87—592頁。
  方勇:《讀關沮秦簡札記四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2期,第73—76頁(簡帛網2009年8月25日首發,有一則不同)。
  馮志亮:《秦漢建除術》,《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2年第8期,第98頁。
  (法)鳳儀誠:《秦代諱字、官方詞語以及秦代用字習慣——從里耶秦簡説起》,《簡帛》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47—158頁(由2011年法文刊發文章增補而成)。
  耿慶剛:《漢代院落結構、佈局試析》,《文博》2012年第2期,第17—22頁。
  (日)工藤元男:《〈日書〉和陰陽道書》,《“佛教”文明的接受和君主權的構造》,(日本)勉誠出版,2012年。
  郭静雲:《戰國秦漢出土文獻“”字通考》,《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51—560頁。
  (日)海老根量介:《放馬灘秦簡鈔寫年代蠡測》,《簡帛》第7輯,第159—170頁。
  何有祖:《九店楚簡〈日書〉校讀三則》,《江漢考古》2012年第3期,第124—126頁。
  何有祖:《2011年戰國出土文獻研究概述》,《簡帛》第7輯,第369—394頁。
  何有祖:《孔家坡漢簡叢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2期,第81—85頁(簡帛網2006年10月10日首發《也説孔家坡漢簡〈日書〉所見歲名》、2007年7月4日首發《孔家坡日書簡所見“雞血社”淺論》,兩文合併整理而成)。
  姜守誠:《放馬灘秦簡〈日書〉“行不得擇日”篇考釋》,《魯東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第68—76頁。
  孔慶典、馬丁玲:《隋唐時期佛道文獻中的星宿紀日》,《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4期,第42—54頁。
  李家浩:《甲骨文北方神名“勹”與戰國文字從“勹”之字》,《文史》2012年第3輯,第29—73頁。
  李建平:《先秦兩漢吴晉簡帛文獻稱數法研究》,《簡帛研究2010》,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第175—184頁。
  李秋香:《秦漢民間禁忌及其社會控制作用——以出土文獻爲中心考察》,《延安大學學報》2012年第期,第80—87頁。
  李天虹:《秦漢時分紀時制綜論》,《考古學報》2012年第3期,第289—314頁。
  李小惠、劉景剛:《破譯甘肅出土簡牘中的體育符號》,《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第38—43頁。
  李志剛:《出土文獻所見上古時期的“生子不舉”問題》,《珞珈史苑(2011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第58—81頁。
  李忠林:《出土擇吉文獻〈日書〉的科技史料價值——以天水放馬灘乙種〈日書〉爲例》,《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13—520頁。
  梁冬青:《出土文獻“是是”句三議》,《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第90—95頁。
  劉樂賢:《讀水泉子漢簡〈日書〉》,《居延敦煌漢簡出土遺址實地考察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71—178頁(簡帛網2009年12月11日首發)。
  劉信芳、王箐:《戰國簡牘帛書標點符號釋例》,《文獻》2012年第2期,第12—25頁。
  劉玉環:《古方言語氣詞考四則》,《昆明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第76—80頁。
  劉釗:《説“鬾”》,《中國典籍與文化》2012年第4期,第122—128頁。
  龍仕平:《睡虎地秦簡校詁》,《語言研究》2012年第1期,第113—116頁。
  樓蘭:《睡虎地秦簡文字直接構件系統的特點考察》,《孝感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17—20頁。
  魯家亮:《2011年秦漢魏晉簡牘研究概述》,《簡帛》第7輯,第395—434頁。
  陸德富:《説“兵死者”》,《出土文獻研究》第11輯,中西書局,2012年12月,第74—83頁。
  吕亞虎:《秦漢簡帛文獻中的“七”及其巫術性蠡測》,《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91—98頁。
  吕亞虎:《數字“七”的巫術性蠡測——以秦漢簡帛文獻爲中心》,《歷史教學問題》2012年第1期,第80—86頁。
  聶丹:《〈河西簡牘〉校勘記》,《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6輯,巴蜀書社,2012年5月,第37—42頁。
  齊丹丹:《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教育制度論析》,《學術探索》2012年第5期,第175—177頁。
  清偉:《皇曆與黄曆不一樣》,《國學》2012年第12期,第76頁。
  曲彥斌:《生肖文化考(上)》,《文化學刊》2012年第4期,第87—98頁。
宋華强:《戰國秦漢簡帛中表示禁忌的“龍”》,《簡帛》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第257—264頁(以《釋戰國秦漢簡中表示禁忌義的“龍”》爲題,於簡帛網2011年12月19日首發)。
  宋艷萍:《居延新簡〈厭䰡書〉考析》,《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15—222頁。
  田佳鷺:《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複音詞考察》,《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6輯,第130—136頁。
  汪桂海:《秦漢農業生産中的信仰習俗》,《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427—446頁。
  王佳、熊賢品:《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江漢考古》2012年第1期,第127—131頁。
  王偉:《建國以來秦簡的發現和研究》,《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6輯,第184—192頁。
  王渭清:《漫話“七夕”文化及其傳承》,《寶雞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第32—33頁。
  王元林:《考古學視野下的簡紙并用時代——簡談古紙的起源與應用》,《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359—374頁。
  王子今:《秦漢民間意識中的“小兒鬼”》,《秦漢研究》第6輯,陜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第1—10頁。
  王子今:《説“反枳”:睡虎地秦簡〈日書〉交通“俗禁”研究》,《簡帛》第7輯,第137—146頁。
  王子今:《説“黔首”稱謂——以出土文獻爲中心的考察》,《出土文獻研究》第11輯,第174—193頁。
  吴從祥:《〈論衡〉中的禹形象探析》,《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第40—45頁。
  肖攀:《論出土〈日書〉中的五行及其配物運用》,《社會科學戰綫》2012年第7期,第261—262頁。
  熊昌華:《秦簡介詞初探》,《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6輯,第137—144頁。
  薛夢瀟《上古時期的“五音”配置問題淺論》,《珞珈史苑(2011年卷)》,第42—45頁。
  晏昌貴:《放馬灘、睡虎地、孔家坡三種〈日書〉之比較》,《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03—512頁。
  晏昌貴:《簡帛〈日書〉的發現與研究》,《中國經濟與社會史評論(2011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6月,第1—31頁。
  臧知非:《“閭左”新證》,《甘肅省第二届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375—388頁。
  張玉金:《論出土戰國文獻中虛詞“與”和“及”的區別》,《語文研究》2012年第1期,第32—39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否定副詞“勿”》,《古漢語研究》2012年第4期,第73—84頁。
  張玉金:《論出土戰國文獻中“勿”和“毋”的區別》,《語言科學》2012年第6期,第657—667頁。
  張院利、耿獻偉:《從考古發現看先秦的博戲》,《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12—15頁。
  趙逵夫:《由秦簡〈日書〉看牛女傳説在先秦時代的面貌》,《清華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第81—88頁。
  趙蘭香:《從睡虎地秦簡〈日書〉探析秦人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第19—22頁。
  2013
  陳絜:《楚簡所見楚國居民里居形態初探》,《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第45—49頁。
  陳克秀:《〈吕氏春秋〉的“十二律”與“十二紀”》,《中國音樂學》2013年第2期,第5—18頁。
  陳連山:《論七夕節的源流》,《天中學刊》2013年第1期,第124—128頁。
  陳鵬:《“辰星正四時”暨辰星四仲躔宿分野考》,《自然科學史研究》2013年第1期,第1—12頁。
  陳偉武:《試論戰國簡帛文獻中的數量合稱(初稿)》,陳致主編《簡帛•經典•古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第317—328頁。
  程少軒:《周家臺秦簡〈日書〉與〈卅六年日〉編聯補説》,《簡帛》第8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第363—378頁。
  程少軒:《談談放馬灘簡的一組時稱》,《簡帛研究二〇一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第34—44頁。
  程薇:《秦簡綻放——十多批重要秦簡的發現與影響》,《中國文化遺産》2013年第2期,第72—75頁。
  (日)大西克也:《從里耶秦簡和秦封泥探討“泰”字的造字意義》,《簡帛》第8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39—148頁。
  戴念祖:《從音樂視角評述中國古代“天地和諧”觀》,《中國音樂學》2013年第3期,第11—18頁
  丁雨辰:《秦代女性家庭地位之淺議》,《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第13期,第401頁。
  董濤:《秦漢簡牘牘〈日書〉所見“日廷圖”探析》,《魯東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第61—67頁。
  都林、邵則遂:《説“箬”》,《湖北社會科學》2013年第10期,第123—125頁。
  范常喜:《九店簡〈告武夷〉補議》,(日本)《中國言語文化學研究》第2號,2013年3月,第65—69頁(簡帛網2009年9月22日首發)。
  范常喜、劉傑:《從戰國古文釋馬王堆帛書〈式法〉中的幾個字》,《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3期,第103—106頁。
  方勇:《讀北大漢簡札記》,《魯東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第64—68轉73頁(簡帛網2012年12月20日首發的《讀北大漢簡札記(一)》、2013年1月2日首發的《讀北大漢簡札記(二)》,兩文合併補充而成)。
  葛姍姍:《雲夢秦簡所涉及的奴隸問題》,《文史雜誌》2013年第3期,第18—20頁。
  (日)工藤元男:《〈日書〉的史料性質》,(日本)《中國新出資料學的發展》,2013年。
  (日)工藤元男:《具注暦の淵源——“日書”“視日”“質日”の閒——》,《東洋史研究》第72卷第2號,2013年9月(薛夢瀟譯:《具注曆的淵源——“日書”·“視日”·“質日”》,《簡帛》第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第311—336頁)。
  郭玨:《秦漢出土文獻中的“知死”與“事死”——一個基於“形成框架”的試分析及方法論上的思考》,《簡帛》第8輯,第49—68頁。
  韓巍:《北大珍藏西漢竹書》,《光明日報》2013年2月19日第013版。
  何俊:《典籍中的傳統生肖文化考略》,《圖書館研究》2013年第4期,第126—128頁。
  何凌霞:《“白澤”考論》,《雲夢學刊》2013年第6期,第50—53頁。
  黄傑:《放馬灘秦簡〈丹〉篇與北大秦牘〈泰原有死者〉研究》,《人文論叢(2013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又載簡帛研究網2014年10月14日)。
  姜守誠:《〈抱朴子内篇·登涉〉中所見的辟虎狼之術》,(香港)《弘道》2013年第1期。
  姜守誠:《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中的宗教信仰》,《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第160—175頁。
  雷黎明:《試論〈漢語大字典〉修訂于楚簡材料的取捨——以“示”部字爲例》,《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第31—36頁。
  李金玉:《先秦古簡與生態環境史研究》,《中原文物》2013年第1期,第68—72轉108頁。
  李經威、向德富:《論楚人的方位思想》,《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第80—82頁。
  李鵬飛:《古詩牽牛、織女典故考》,《民族文學研究》2013年第1期,第35—47頁。
  李秋香:《文化控制功能視野下的秦漢民間巫術》,《天中學刊》2013年第2期,第108—112頁。
  李曉梅:《放馬灘秦簡〈丹記〉研究三題》,《學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1期,第12—16頁。
  李志輝:《秦漢時期女子地位》,《學理論》2013年第23期,第244—245頁。
  梁中效:《漢水流域的牛郎織女文化》,《陝西理工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第1—5轉52頁。
  劉剛:《楚月名釋義——兼説〈左傳〉的“荆尸”》,《古籍研究》2013年第2期,第188—192頁。
  劉國勝:《江陵嶽山秦牘〈日書〉研究》,《中國新出資料學の展開——第四回中日學者中國古代史論壇論文集》,汲古書院2013年8月。
  劉建明:《出土簡帛中的神話人物探析——兼論中國古代地理參照的源头及變遷》,《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8期,第56—60頁。
  劉樂賢:《北大藏秦簡讀後記》,《簡帛》第8輯,第83—88頁。
  劉小雷:《天水放馬灘:從簡牘裏管窺秦人的崛起》,《蘭州晨報》2013年3月2日。
  劉信芳:《生肖的起源及文化屬性》,《光明日報》2013年7月11日(又《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第45—54頁)。
  牛會娟、江玉祥:《七夕與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説》,《文史雜誌》2013年第6期,第16—18頁。
  蒲向明:《論秦中晚期文學》,《常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第56—71頁。
  蒲向明:《非子息馬始秦主因的文獻與文學考察——以睡簡〈日書·馬禖篇〉爲中心》,《寧夏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第38—41轉66頁。
  蒲向明:《從睡簡〈日書·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中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第213—218頁。
  齊廉允:《文化因素與國家興衰——基於齊秦兩國不同命運的實證分析》,《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第2期,第40—44頁。
  (韓)琴載元:《戰國秦漢基層官吏的〈日書〉利用及其認識》,《史學集刊》2013年第6期,第117—124頁。
  (日)森和:《中國古代的占卜與地域性》,《湖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第36—42頁。
  商曉輝:《從葬日制度看商周時期祖先崇拜的變化》,《殷都學刊》2013年第3期,第13—16頁。
  邵鴻、耿雪敏:《戰國數術發展初探》,《山西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第92—97頁。
  邵鴻、耿雪敏:《戰國民間的巫覡術士群體》,《江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6期,第120—127頁。
  宋克賓:《十二律“三分損益”上下相生究竟是什麼在上生、下生?——從律数、律高、陰陽屬性辨析〈吕氏春秋·音律〉篇的生律次序》,《中國音樂》2013年第4期,第57—62頁。
  宋文静:《〈吕氏春秋〉生律法研究的學術史考察》,《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年第8期,第83—86頁。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編連十二例》,《簡帛》第8輯,第351—362頁。
  (日)湯淺邦弘:《嶽麓秦簡〈占夢書〉的思想史的位置》,(日本)《中國研究集刊》第57號,2013年12月,第100—115頁。
  田天:《先農與靈星:秦漢地方農神祭祀叢考》,《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年第8期,第60—67頁。
  田天:《北大秦簡〈祓除〉初識》,《簡帛》第8輯,第43—48頁。
  汪桂海:《秦漢時期桑蠶業、禽畜養殖及狩獵活動中的信仰習俗》,《簡帛研究二〇一二》,第78—89頁。
  汪小虎:《敦煌具注曆日中的晝夜時刻問題》,《自然科學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129—139頁。
  王春莉:《層累地造成的鬼神信仰”——論睡簡〈日書〉當中的“祠”現象及其特徵》,《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第55—61頁。
  王强:《孔家坡漢簡校釋叢札》,《出土文獻研究》第12輯,中西書局,2013年12月,第253—260頁。
  王志:《屈賦文獻中的服飾問題》,《長江學術》2013年第2期,第149—154頁。
  王子今:《説肩水金關“清酒”簡文》,《出土文獻》第4輯,中西書局,2013年12月,第280—288頁。
  魏宜輝:《簡帛〈老子〉校讀劄記》,《古典文獻研究》第16輯,鳳凰出版社,2013年12月,第345—352頁。
  文霞:《試論秦漢簡牘中的“室”和“室人”——以秦漢奴婢爲中心》,《文史集刊》2013年第3期,第30—36頁。
  (日)武田時昌:《推行天時地利的兵法》,《中國思想史研究》第34號,2013年。
  (美)夏德安著,劉樂賢譯:《同自然哲學和神秘技術有關的戰國秦漢寫本》,《中國古文字學導論》,中西書局,2013年8月,第216—243頁。
  夏莉雅:《三十六年来〈睡虎地秦墓竹簡》研究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第4期,第95—102頁。
  肖從禮:《敦煌漢簡易筮類文獻輯考》,《魯東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第68—70頁。
  謝洪波:《巫鬼信仰視域下東漢巴蜀鎮墓俑的功用分析》,《求索》2013年第4期,第84—86頁。
  晏昌貴:《悬泉漢簡日書〈死吉凶〉研究》,《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13—31頁。
  晏昌貴:《天水放馬灘秦簡所見的音律占卦》,《大易集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第204—213頁。
  楊華:《楚簡札記三則》,《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387—392頁。
  尹喜豔、邵慧君:《戰國時期楚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系統研究》,《海南大學學報》2013第3期,第51—57頁。
  (韓)尹在碩著,李瑾華譯,戴衛紅校訂:《秦漢〈日書〉所見“序”和住宅及家庭結構再探》,《簡帛》第8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第391—408頁。
  游逸飛:《里耶8-461號“秦更名方”選釋》,《古代長江中游社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2月,第68—90頁。(《簡帛》第6輯刊發的《里耶秦簡8-455號木方選釋》、簡帛網2012年2月15日《里耶秦簡8-455號木方補釋--《嶽麓書院藏秦簡[壹]》讀後》,兩篇文章的整合。另,簡帛网2013年8月1日發表修訂稿)。
  于兵:《試論馬王堆三號漢墓墓主的知識構成》,《社會科學輯刊》第2013年第5期,第148—153頁。
  曾磊:《周家臺秦簡〈日書〉“占物”臆解》,《四川文物》2013年第2期,第60—62轉71頁。
  曾磊:《居延漢簡“車祭”簡所見出行占色》,《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2期,第5—11頁。
  張雷:《〈治百病方〉不等於〈武威漢代醫簡〉》,《中國醫史雜志》2013年第2期,第118—119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否定副詞“未”》,《語言科學》2013年第1期,第32—40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毋”字句的句法分析》,《殷都學刊》2013年第3期,第93—100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否定副詞“弗”》,《語文研究》2013年第4期,第15—23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的動詞“往”》,《出土文獻》第4輯,中西書局,2013年12月,第162—171頁。
  (韓)趙容俊:《秦漢出土文獻所見之醫療巫術考察》,(日本)《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17號,2013年3月,第73—85頁。
  趙依:《“牽牛織女”傳説的起源與流變》,《當代文壇》2013年第6期,第130—134頁。
  鄭先興:《睡虎地秦簡〈日書•盜者〉之“盜者”探討——兼論十二生肖的主旨及其形成》,《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047—1049頁。
  鄭言午:《略談秦漢間的生肖文化——以簡牘材料爲中心》,《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第5期,第47—50頁。
  鄭張尚芳:《蛇年説蛇的古讀》,《語言文字周報》2013年11月27日第004版。
  鍾守華:《放馬灘秦簡〈日書〉中的月星關係與古度初考》,《簡帛》第8輯,第379—390頁。
  朱存明:《秦代出土文獻反映的日常審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5月6日B01版。
  朱存明:《出土秦代文獻中所見日常生活中的審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5月6日A06版。
  未標作者:《生肖紀年源於何時》,《文史知識》2013年第12期,第32頁。
  2014
  白晶麗:《淺談先秦時代鬼神觀念下的巫術》,《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期,第47—48頁。
  白軍鵬:《秦漢簡牘所見日書相關問題考察》,《簡帛研究201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128—150頁。
  卜祥偉:《早期北斗信仰及其道教化探微》,《江漢論壇》2014年第7期,第124—128頁。
  曹建墩:《兩周祭祀吉日及擇吉禮俗考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第14—21頁。
  陳鴻:《出土秦系文獻奴隸稱謂語研究》,《福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第80—85頁。
  陳鴻:《出土秦系文獻人名文化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第114—121頁。
  陳敬濤:《敦煌具注曆日中的“債時擇吉”》,《中西法律傳統》第10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22—133頁。
  陳侃理:《里耶秦方與“書同文字”》,《文物》2014年第9期,第79—81頁。
  陳克秀:《儒家注經十二律相生考辨》,《音樂研究》2014年第5期,第5—19頁。
  陳威:《睡虎地秦簡〈日書〉所見建築擇吉信仰習俗淺析》,《鄂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第26—28頁。
  陳偉:《睡虎地秦簡日書〈馬禖祝〉校讀》,《湖南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第18—19頁。
  
  陳偉武:《從楚簡和秦簡看上古漢語詞彙研究的若干問題》,《歷史語言學研究》第7輯,商務印書館,2014年11月,第91—102頁。
  陳魏俊:《武夷神示考》,《古文字研究》第30輯,中華書局,2014年9月,第585—591頁。
  陳迎娣:《秦簡語氣詞研究》,《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91—93頁。
  程少軒:《胎濡小考》,《中國文字研究》2014年第1期,第82—84頁。
  程少軒:《放馬灘簡〈星度〉新研》,《自然科學史研究》2014年1期,第25—33頁。
  程少軒:《肩水金關漢簡“元始六年(居攝元年)曆日”復原》,《出土文獻》第5輯,中西書局,2014年10月,第274—284頁(簡帛網2014年6月22日首發)。
  程薇:《試釋清華簡〈筮法〉中的“”字》,《深圳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第61—62頁。
  戴衛紅:《近年來韓國木簡研究現狀》,《簡帛》第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第411—450頁。
  方勇:《讀睡虎地秦簡札記七則》,《湖南博物館館刊》第10輯,嶽麓書社,2014年,第203—207頁。
  馮玉、達正岳:《歲首七日俗信源起新考》,《河西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第111—113頁。
  (日)工藤元男編:《日本秦簡研究現狀(續)·森和著,閻瑜譯校〈日書〉》,《簡帛》第9輯,第395—401頁。
  何有祖:《2013年戰國出土文獻研究概述》,《簡帛》第9輯,第473—490頁。
  何有祖:《里耶秦簡牘綴合札記(四則)》,《簡帛研究2014》,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52—58(54)頁。
  黄文傑:《秦漢出土文獻中的古體字》,《中山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第45—54頁。
  姜守誠:《漢代“血忌”觀念對道教擇日術之影響》,《宗教學研究》2014年第1期,第28—33頁。
  姜守誠:《放馬灘秦簡〈志怪故事〉考釋》,《簡帛研究2014》,廣西师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18—167頁。
  蔣非非:《訓釋簡牘語義不明文字的間接證據——以校釋雲夢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65簡釋文及語譯爲例》,《簡帛研究2014》,第184—192頁。
  焦振廉:《論出土秦漢醫書與早期文獻整理——中醫文獻史論·先秦兩漢(一)》,《陕西中醫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5—8頁。
  孔令宏:《民間通書的知識類型分析》,《文化藝術研究》2014年第3期,第26—32頁。
  (美)來國龍:《漢晉之間劾鬼術的嬗變和鬼神畫的源流》,《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臺灣)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第63—93頁(又載《漢晉之間劾鬼術的嬗變和鬼神畫的源流》,簡帛網2014年5月4日)。
  李明曉:《周家臺秦簡〈日書〉中的“日出時”再考察》,《古文字研究》第30輯,第426—427頁。
  李守奎:《清華簡〈繫年〉“也”字用法與攻IMG_256王光劍、IMG_256書缶的釋讀》,《古文字研究》第30輯,第374—380頁。
  梁超:《孔家坡漢簡〈日書〉中所見幾個鬼神名試釋》,《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第32—35頁。
  梁超:《孔家坡漢簡〈日書〉補釋一則》,《魯東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第64—66轉81頁。
  梁超:《2009年以來放馬灘秦簡研究綜述》,《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第16—20頁。
  梁超:《〈睡虎地秦墓竹簡〉中所見方言詞彙拾補——以〈方言〉、〈説文〉爲基礎》,《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63—66頁。
  梁超:《秦簡同義連用現象考察》,《學行堂語言文字論叢》第4輯,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第32—51頁。
  梁超、魏鵬飛:《秦簡同義複合詞與〈漢語大詞典〉收詞釋義》,《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第73—76頁。
  梁冬青:《出土文獻“是=”句中“=”之釋讀》,《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第67—73頁。
  林臻遼:《秦簡〈日書·相宅篇〉相宅理論探析》,《長江大學學報》2014年第11期,第180—182頁。
  劉國勝:《孔家坡漢簡日書“五勝”篇芻議》,《簡帛》第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第217—222頁(簡帛網2014年5月15日首發)。
  劉玉環:《〈天水放馬灘秦簡〉疑難字試釋》,《寧夏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第18—22頁。
  劉玉環:《〈天水放馬灘秦簡〉札零》,《内江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7期,第52—55頁。
  劉玉環:《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補説》,《昆明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118—121頁。
  劉玉環:《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補遺》,《簡帛研究2014》,第178—183頁。
  魯家亮:《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占雨”類文獻編聯初探》,《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5期,第60—65轉101頁。
  魯家亮:《2013年秦漢魏晉簡牘研究概述》,《簡帛》第9輯,第491—530頁。
  羅見今:《三分損益法立術與十二律算法解析——〈天水放馬灘秦簡〉律書信研究》,《金塔居延遺址與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第509—516頁。
  吕亞虎:《戰國秦漢時期的祠行信仰——以出土簡牘〈日書〉爲中心的考察》,《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第93—101頁。
  毛惠民:《淺談秦簡書體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絲綢之路》2014年第14期,第20—21頁。
  秦鳳鶴:《敦煌馬圈灣漢簡釋文校讀舉例》,《簡帛研究2014》,第237—247頁。
  宋克賓:《需回歸原典、分清語境解讀古代樂律問題——與陳克秀先生商榷〈吕氏春秋〉的生律問題》,《音樂探索》2014年第1期,第80—85頁。
  孫占宇:《居延新簡數術殘簡再探》,《簡牘學研究》第5輯,甘肅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第221—232頁。
  吴曉懿:《戰國簡版書法書寫群體初探》,《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第91—95頁。
  王鳳、張世超:《“白衣”溯源》,《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4年第3期,第92—97頁。
  王錦城:《秦簡中“夬”和“史”辨正》,《邢臺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第104—106頁。
  王明明:《〈嶽麓書院藏秦簡〉的辭書學價值》,《瓊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第70—73頁。
  王明明:《〈漢語大詞典〉(卷一)訂補》,《韶關學院學報》2014年第7期,第36—38頁。
  王明明:《字書收字釋義文獻用例補闕》,《語文月刊》2014年第8期,第18轉83頁。
  王明明、張顯成:《睡虎地秦墓竹簡釋文訂誤》,《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7期,第96—99頁。
  王志平:《孔家坡漢簡〈日書〉“司歲”篇中的“單IMG_256(閼)”》,《歷史語言學研究》第7輯,第189—197頁。
  王子今:《河西漢簡所見“馬禖祝”禮俗與“馬醫”“馬下卒”職任》,《秦漢研究》第8輯,第9—17頁。
  魏曉艷:《論簡帛隸書的字體演變》,《山東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第120—128頁。
  文霞:《簡牘資料所見秦漢奴婢的逃亡犯罪》,《石家莊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第19—23頁。
  郗文倩:《祖餞儀式與相關問體体的生成空間》,《中山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第25—34頁。
  蕭旭:《〈睡虎地秦墓竹簡〉校補》,《群書校補(續)》,(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4年,第19—66頁。
  晏昌貴:《日書“艮山·離日”之試解》,《周易研究》2014年第1期,第37—42頁。
  楊德春:《對趙逵夫〈再論“牛郎織女”傳説的孕育、形成與早期分化〉的商榷》,《三峽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第55—60頁。
  楊德春:《牛郎織女起源追尋》,《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第93—97頁。
  楊延霞、王君:《秦代船及船官的考察——以里耶秦簡爲視窗》,《魯東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第76—79頁。
  (韓)尹在碩,李瑾華譯:《韓國的秦簡研究動態(2009—2012)》,《簡帛》第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第403—410頁。
  余欣:《出土文獻所見漢唐相馬術》,《學術月刊》2014年第2期,第135—143頁。
  臧克和:《〈嶽麓書院藏秦簡〉字詞札迻(一)》,《中國文字研究》第20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年10月,第57—67頁。
  張光裕、陳偉武:《秦漢簡帛所見病名輯證》,《華學》第11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
  張煒:《放馬灘日書涉醫簡研究》,《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第十四届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2014年7月,第599—603頁。
  張顯成、楊豔輝:《〈孔家坡漢簡·日書〉釋讀訂補》,《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4年第2期,第24—27頁。
  張新超:《〈詩經〉“夜未央”“夜未艾”“夜鄉晨”另釋——對西周紀時制度的補充》,《寧夏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第87—89頁。
  張玉金:《出土先秦文獻介詞的起源與發展》,《學術研究》2014年第3期,第144—151頁。
  張真真、張俊、劉翠萍:《曾都新出土一批漢代竹簡》,《湖北日報》2014年10月15日第10版。
  趙平安:《睡虎地秦簡〈日書〉“渡衖”新解》,《出土文獻》第5輯,中西書局,2014年10月,第259—261頁。
  (韓)趙容俊:《兩周出土文獻所見之醫療巫術考察》,《簡帛研究2013》,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7月,第40—67頁。
  趙岩:《利用簡帛文獻訂補辭書應注意的若干問題》,《辭書研究》2014年第6期,第12—18頁。
  朱葆華:《試論秦代的文字系统》,《中國文字研究》2014年第2期,第154—159頁。
  周敏華、周美華:《對秦漢簡牘〈盗篇〉中五則生肖記述的再補充》,《出土文獻研究》第13輯,中西書局,2014年12月,第325—334頁。
  2015
  陳送文:《〈爾雅〉十二歲名疏證》,《古文字論壇(第1輯)——曾憲通教授八十慶壽專號》,中山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第404—413頁。
  陳文豪:《臺灣簡帛研究論著目録(2000-2006年)》,《簡帛研究二〇一五春夏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陳文豪:《臺灣簡帛研究論著目録(2007—2013年)》,《簡帛研究二〇一五秋冬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陳偉:《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校讀》,《古文字論壇(第1輯)——曾憲通教授八十慶壽專號》,第260—265頁。
  陳偉:《睡虎地秦簡日書乙種〈七畜日〉的復原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6輯)——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第487—492頁。
  陳偉武:《一簡之內同字異用與異字同用》,《古文字論壇(第1輯)——曾憲通教授八十慶壽專號》,第126—138頁。
  陳曉林:《2014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初評揭曉 隨州周家寨漢墓簡牘入圍》,《隨州日報》2015年3月14日A1版。
  程少軒:《〈肩水金關漢簡(叁)〉數術類簡牘初探》,《簡帛研究二〇一五秋冬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29—143頁。
  董濤:《〈日書〉中的男日、女日與秦漢擇日術》,《魯東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第80—87頁。
  范常喜:《據戰國楚簡釋馬王堆帛書〈式法〉中的兩個字》,《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第72—76頁。
  范常喜:《〈五十二病方〉“身有癰者”祝由語補疏》,《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1輯,嶽麓書社,2015年7月,第10—14頁。
  方勇:《天水放馬灘秦簡研究的新成果——評〈天水放馬灘秦簡集釋〉》,《甘肅高師學報》2015年第4期,第141—142頁。
  方勇:《天水放馬灘秦簡零拾》,《簡帛》第1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第67—74頁(2013年9月18日、2013年9月23日首發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天水放馬灘秦簡零拾(一)》《天水放馬灘秦簡零拾(二)》和2013年10月11日首發於簡帛網《天水放馬灘秦簡零拾(三)》三篇文章的合成)。
  (日)福永善隆著,楊振紅編譯:《2013年日本的戰國秦漢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15年第3期,第74—80頁。
  高君和:《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增訂版)》,《哲學與文化》2015年第2期,第135—139頁。
  海冰、方思穎、連紅:《專家推測漢初隨州境內存在“桃侯國”》,《湖北日報》2015年1月27日第13版。
  韓琳琳:《秦漢時期出行風俗的成因及影響研究》,《蘭臺世界》2015年3月下旬刊,第48—49頁。
  韓曉玲、李靜:《秦簡牘整理研究取得重大進展》,《湖北日報》2015年7月14日第9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羅運兵、史德勇、凡國棟執筆):《湖北隨州周家寨漢墓發現大量漆器和簡牘》,《中國文物報》2015年2月27日第008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羅運兵、史德勇執筆):《湖北随州周家寨墓地》,《大眾考古》2015年第4期,封底。
  胡琳、張顯成:《“豕、彘、豬”的歷史演替:基於出土簡帛新材料》,《探索》2015年第2期,第164—168頁。
  黄儒宣:《式圖與式盤》,《考古》2015年第1期,第92—102頁。
  侯旭東:《秦簡整理的新里程碑》,《中華讀書報》2015年8月2日第010版。
  姜守誠:《漢晉時期“十二辰配禽”説的方術化——基於出土文獻爲背景的探討》,《四川文物》2015年第2期,第58—65頁。
  李玉:《出土簡牘帛書“通假字”中同源通用考釋——略談古漢語清鼻音及複輔音聲母的構擬》,《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4期,第96—100頁。
  李天虹、蔡丹:《讀孔家坡漢簡〈日書〉雜記》,《簡帛》第11輯,第171—174頁。
  李玥凝:《巫術、風俗與禮儀:祖道的源流與變遷》,《飛軨廣路:中國古代交通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0月。
  梁冬青:《古代漢語語法變換分析同義結構關係確定之條件——以出土文獻“是是”句第二個“是”詞性辨析爲例》,《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5年第4期,第62—65頁。
  梁遺平:《從睡虎地秦簡墨書看當代書法的審美取向》,《美術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第31頁。
  劉春萍:《出土戰國文獻歎詞研究》,《寧夏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第10—14頁。
  劉國勝:《秦簡札記三題》,《簡帛》第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第91—96頁。
  劉樂賢:《釋睡虎地秦簡〈日書〉的“渡巷”》,《漢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
  劉偉:《睡虎地秦簡〈日書〉巫文化鉤沉》,《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3期,第82—86頁。
  劉曉燕:《試析秦人責任倫理形成的早期根源》,《湖北社會科學》2015年第11期,第102—106頁。
  劉玉環:《秦簡釋文拾遺》,《古籍研究》2015年第2期,第193—197頁。
  羅見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玄戈篇構成解析》,《自然辨證法通訊》2015年第2期,第65—70頁。
  申紅義:《否定副詞“弗”的主觀化語用特徵——以簡帛文獻中的用法爲例證》,《新疆大學學報》2015年第4期,第127—132頁。
  石小力:《楚簡字詞考釋三則》,《江漢考古》2015年第3期,第120—123頁。
  田天:《北大秦簡〈祠祝之道〉初探》,《北京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第37—42頁。
  王輝:《楚簡字詞釋讀瑣記五則》,《古文字論壇(第一輯)——曾憲通教授八十慶壽專號》,第177—183頁。
  王强:《孔家坡〈日書〉研究二題》,《簡帛研究二〇一五秋冬卷》,第155—162頁。
  王强:《孔家坡漢簡校讀拾遗》,《簡帛》第11輯,第175—184頁。
  王子今:《論漢昭帝平陵從葬驢的發現》,《南都學壇》2015年第1期,第1—5頁。
  王子今:《更深入的研究——評陳偉主編〈秦簡牘合集〉》,《光明日報》2015年8月3日。
  魏超:《從睡虎地秦簡〈日書〉看秦人的鬼神觀念》,《華夏文化》2015年第1期,第10—14頁。
  温虎林:《秦人故里巧芽“種生”的生育文化意蘊》,《甘肅高師學報》,2015年第5期,第20—23頁。
  吴燕武:《中古時期十二生肖形相轉變原因探析》,《美術學報》2015年第期,第62—67頁。
  吴羽:《從“月宿東井”日看晉唐道教時間觀念的構造》,《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3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第10—22頁。
  禤健聰:《楚簡方言詞語釋證四》,《古文字論壇(第一輯)——曾憲通教授八十慶壽專號》,第172—176頁。
  熊政綱:《先秦出土文獻中“帝”字含義的演變》,《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第12期,第39—40頁。
  薛夢瀟:《“五音”配置與齊、楚月令源流》,《江漢考古》2015年第5期,第119—125頁。
  晏昌貴:《從出土文獻看先秦諸子的五音配置》,《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第86—90頁。
  晏昌貴:《甘肅天水放馬灘木板地圖新探》(森和譯),《日本秦漢史研究》第十五號,2015年3月。
  楊小亮:《西漢〈居攝元年曆日〉綴合復原研究》,《文物》2015年第3期,第70—77頁。
  余重陽:《貓與十二生肖》,《長江叢刊·理論研究》2015年第22期,第4—5頁。
  袁金平,李偉偉:《清華簡〈筮法·祟〉》與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詰〉對讀劄記》,《周易研究》2005年第5期,第38—40頁。
  曾憲通:《選堂先生與秦漢時制研究》,《韓山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5期,第1—5頁。
  張春海:《從簡牘中重新認識秦國社會》,《中國社科科學學報》2015年11月16日第002版。
  張佼:《從秦簡看秦代奴隸買賣問題》,《許昌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第94—96頁。
  張玉金:《出土先秦文獻語氣詞的發展》,《語言研究》2015年第1期,第37—44頁。
  張玉金:《出土戰國文獻中“毋”的否定功能》,《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第158—163頁。
  張玉金:《出土先秦文獻助詞的起源與發展》,《語文研究》2015年第2期,第47—52頁。
  趙蘭香:《從出土漢簡看漢代河西一带的婚喪禮俗》,《魯東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第62—65頁。
  趙蘭香:《從出土〈日書〉簡看漢代河西一带的民間信仰》,《圖書館研究》2015年第6期,第112—116頁。
  趙平安:《釋睡虎地秦簡中一種古文寫法的“乳”字》,《漢語言文字研究》第1輯。
  子居:《清華簡〈筮法〉解析(修訂稿下)》,《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第60—71頁。
  2016
  程博麗:《戰國秦漢時期的“衣冠”信仰——以〈日書〉爲中心的考察》,《魯東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第71—75頁。
  方勇:《讀嶽麓秦簡札記一則》,《中國生漆》2016年第1期,第5—11頁(以《讀嶽麓秦簡小劄一則》爲題首发於簡帛網2015年1月20日)。
  房占紅:《秦漢時期婦女在家庭中的經濟地位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6年第1期,第9—13頁。
  海冰、王夢親:《荊州戰國楚墓出土竹簡〈詩經〉》,《湖北日報》2016年1月28日。
  賀璐璐:《戰國秦漢時期以名驅鬼術的分類及其儀式——以簡帛材料為中心的考察》,《宜賓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第67—73頁。
  孔德昭:《秦簡〈日書〉和納西族東巴教中的驅鬼術比較研究》,《民間文化論壇》2016年第5期,第100—111頁。
  孔德超,劉媛岑:《睡虎地秦簡〈日書〉和納西族東巴教之驅鬼靈物比較研究》,《蘭臺世界》2016年第21期,第139—142頁。
  劉銀昌:《焦氏易林》的天命五行觀及術數記載,《安康學院學報》2016年第1期,第47—50頁。
  劉銀昌:《睡虎地秦簡〈日書〉“夢”篇考釋》,《延安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第103—107頁。
  莫超、孫占宇、馮玉:《放馬灘秦簡通假字56例》,《蘭州大學學報》2016年第5期,第132—142頁。
  邱雯蓉:《由簡帛古書看“文集”與“叢書”的早期形態》,《昆明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第102—106頁。
  鄔文玲:《〈秦簡牘合集〉評介》,《中國史研究動態》2016年第1期,第90—82頁。
  張倩雲:《西漢陰陽災異‘節”觀念研究》,《平頂山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第75—79頁。
  趙蘭香:《從睡虎地秦簡〈日書〉看秦人的生命意識觀》,《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第105—108頁。
  趙蘭香:《從睡虎地秦簡日書〉看秦人的幸福觀》,《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第106—109頁。
  朱芳、程文文:《天水放馬灘秦簡疑難字詞考釋六則》,《寧夏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第19—23頁。
  朱靈芝:《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犢》副詞探究,《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年第10期,第129—130頁。
  
(三)碩博學位論文[13]

  1.博士學位論文
  (1)核心研究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日書整理與研究》,西北師範大學,2008年。
  程少軒:《放馬灘簡式占古佚書研究》,復旦大學,2011年。
  (2)相關研究
  張寅成:《戰國秦漢時代的禁忌——以時日禁忌爲中心》,台灣大學,1992年。
  肖婭曼:《漢語係詞“是”的來源與成因研究》,四川大學,2003年。
  范志軍:《漢代喪禮研究》,鄭州大學,2006年。
  張富春:《中國古代祈財信仰研究》,四川大學,2006年。
  王光華:《簡帛禁忌研究》,四川大學,2007年。
  李叢:《古代禁咒治病術的文獻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2008年。
  李秋香:《文化認同與文化控制:秦漢民間信仰研究》,河南大學,2010年。
  包瑞峰:《嬴秦禮俗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1年。
  杜艷茹:《秦漢時期的喪葬禁忌》,北京師範大學,2011年。
  韓帥:《秦漢時期的夢與夢占》,北京師範大學,2011年。
  曾磊:《秦漢人色彩觀念中的神秘象徵》,北京師範大學,2011年。
  陳巧萱:《漢代喪葬簡牘:禮俗與生活》,中正大學,2013年。
  王鳳:《秦漢簡帛文獻文化詞語匯釋與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4年。
  2.碩士學位論文
  (1)核心研究
  鄭剛:《〈睡虎地秦簡日書疏證〉導論》,中山大學,1989年。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的探討》,臺灣大學,1993年。
  張春梅:《〈日書〉與中國古代建築風水》,浙江大學,2005年。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研究》,(臺灣)清華大學,2007年。
  杜牧君:《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鬼神信仰研究》,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高明:《随州孔家坡漢墓簡牘〈日書〉虚詞研究》,西南大學,2009年。
  李義平:《孔家坡漢簡〈日書〉初探》,中山大學,2009年。
  陸平:《散見漢日書零簡輯證》,南京師範大學,2009年。
  劉青:《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集釋》,武漢大學,2010年。
  張艷華:《秦漢下层民眾生育問題研究——以簡牘〈日書〉爲主》,南開大學,2010年。
  黃家榮:《睡虎地日書夢文化研究》,東華大學,2011年。
  申景亮:《天水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釋文研究》,鄭州大學,2011年。
  張瓊文:《睡虎地秦簡日書巫術文化研究》,台灣政治大學,2012年。
  程博麗:《試論放馬灘秦簡〈日書〉所見之民間信仰》,復旦大學,2013年。
  陳威:《秦簡〈日書〉所見建築擇吉信仰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4年。
  田雪梅:《睡虎地秦簡〈日書〉、孔家坡漢家〈日書〉比較研究》,西南大學,2015年。
  汪冰冰:《孔家坡漢墓簡牘語詞通釋》,華東師範大學,2010年。
  林寧:《秦漢“擇日”研究》,(臺灣)中興大學,2011年。
  李菁葉:《睡虎地與放馬灘秦簡〈日書〉生死問題研究》,西南大學,2012年。
  王强:《孔家坡漢墓竹簡校釋》,吉林大學,2014年。
  (2)相關研究
  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封閉性詞類研究》,四川大學,1993年。
  武家璧:《從出土文物看戰國時期的天文曆法成就》,北京大學,2001年。
  崔鋭:《秦漢時期的女性觀》,西北大學,2003年。
  黃儒宣:《九店楚簡研究》,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
  肖瑜:《上古至中古漢語判斷句研究》,廣西師範大學,2003年。
  鄭紅利:《秦喪葬制度研究》,西北大學,2004年。
  劉念:《試論戰國中晚期秦國婚姻與婦女生活》,四川大學,2005年。
  楊冰:《出土戰國文獻中的楚地名研究》,中山大學,2005年。
  楊小英:《睡虎地秦簡與秦楚婚俗研究》,武漢大學,2005年。
  張佩慧:《周家臺三〇號秦簡論考》,(臺灣)國立政治大學,2005年。
  孔慧紅:《〈五十二病方〉與巫術文化》,陜西師範大學,2006年。
  劉煉:《論先秦冠禮的幾個問題》,武漢大學,2007年。
  鄭緒冕:《秦漢時期民間人格神信仰研究》,武漢大學,2007年。
  王愛科:《牽牛織女神話傳説與七夕節的起源》,青島大學,2007年。
  張珊珊:《生肖文化的起源及其發展過程》,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胡迪:《漢代禁忌探討》,吉林大學,2008年。
  尹立華:《楚人疾病與預防》,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
  丁媛:《從出土簡帛看中國早期時空醫學思想》,上海中醫藥大學,2009年。
  林雅芳:《〈天水放馬灘秦簡〉、〈周家臺秦簡〉及〈里耶秦簡〉詞語通釋》,華東師範大學,2009年。
  董宏義:《從簡牘材料看秦漢婚姻家庭問題》,蘇州大學,2010年。
  董濤:《秦漢嫁聚擇日研究》,北京師範大學,2010年。
  孫超:《漢碑與兩漢鬼神思想》,河北師範大學,2010年。
  黄文苑:《楚地秦簡形容詞研究》,華南師範大學,2011年。
  李豐娟:《秦簡牘字詞集釋》,西南大學,2011年。
  盧婭婭:《從簡牘看戰國秦楚的平民家庭》,河北師範大學,2011年。
  孟鳳琴:《秦簡幾個語法問題的研究——以〈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里耶秦簡〉爲例》,華東師範大學,2011年。
  王瑜:《兩漢風水信仰研究》,西北大學,2011年。
  徐雁宇:《商周秦漢葬日制度研究》,南京大學,2011年。
  周聖堃:《戰國楚簡所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研究》,西南大學,2011年。
  段曉華:《孔家坡漢簡文字研究二題》,西南大學,2012年。
  李佩瑤:《出土上古文獻的神話傳説研究》,濟南大學,2012年。
  劉芳芳:《先秦簡帛科技文獻研究》,遼寧大學,2012年。
  邱綺:《傳統七夕節演變歷程與現代轉型》,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蘇麗:《秦漢紀時制度研究——以出土文獻爲中心》,安徽大學,2012年。
  孫兆華:《兩漢人帶劍風習》,北京師範大學,2012年。
  蘇莉:《秦簡記時制度研究——以出土文獻爲中心》,安徽大學,2012年。
  王吉美:《牽牛織女故事的形成及其在漢魏六朝時期的流變》,四川師範大學,2012年。
  莊園晨:《秦簡詞彙研究——以〈龍崗秦簡〉〈周家臺秦墓簡牘〉〈睡虎地秦墓竹簡〉爲材料》,華東師範大學,2012年。
  包慧燁:《〈天水放馬灘秦簡〉詞彙系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3年。
  暴子雁:《戰國秦漢“五祀”信仰研究》,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李芳芳:《出土戰國文字中所見水名、山名匯釋》,安徽大學,2013年。
  李迎莉:《秦簡三種之異體字研究》,西南大學,2013年。
  廖雲:《秦漢簡帛中所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研究》,西南大學,2013年。
  魏娟:《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集釋》,吉林大學,2013年。
  楊梅:《戰國晚期秦家庭問題探析》,華中師範大學,2013年。
  張桂桂:《秦漢時期出行風俗研究》,蘭州大學,2013年。
  支鈺明:《〈五十二病方〉中的鬼神》,首都師範大學,2013年。
  王鈣鎂:《秦漢時分紀時名稱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4年。
  謝小麗:《秦簡時間範疇研究》,西南大學,2014年。
  林臻遼:《秦漢相宅書研究》,蘭州大學,2015年。
  于越:《秦楚簡病名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2015年。
  
(四)網絡論文

  冀小軍:《九店楚簡告武夷重探》,簡帛研究網2002年7月21日。
  蘇建洲:《楚簡文字考釋三則》,簡帛研究網2002年12月21日。
  李明曉:《〈睡虎地秦墓竹简〉语言文字论著目录》,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7日。
  馬彪:《關於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簡牘研究》,簡帛網2005年11月1日。
  劉樂賢:《馬王堆帛書〈出行占〉補釋(修訂)》,簡帛網2005年11月3日。
  馬彪:《日本雲夢秦簡研究文獻目錄(1977—2004)》,簡帛網,2005年11月6日。
  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晏昌貴:《〈三德〉四札》,簡帛網2006年3月7日。
  林志鵬《上博楚竹書〈競建內之〉重編新解》,簡帛網2006年2月25日。
  羅帥:《河隴秦漢日書初探》,簡帛網2006年8月2日。
  范常喜:《〈五十二病方〉札記一則》,簡帛網2006年9月6日。
  何有祖:《也説孔家坡漢簡〈日書〉所見歲名》,簡帛網2006年10月10日。
  劉樂賢:《孔家坡漢簡〈日書〉“司歲”補釋》,簡帛網2006年10月10日。
  武家璧:《随州孔家坡漢簡〈曆日〉及其年代》,簡帛網2006年10月10日。
  晏昌貴:《孔家坡漢簡〈日書〉中的五行配物問題》,簡帛網2006年10月15日。
  陳炫瑋:《孔家坡〈日書〉“離日篇”補議》,簡帛網2006年11月12日。
  胡平生:《“其主必[騫]僕屬吉”——讀孔家坡漢簡筆記一則》,簡帛網2007年1月1日。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札記二則》,簡帛網2007年1月6日。
  陳峻志:《〈日書〉“歲”篇之“大歲”與“太歲”之關係》,簡帛網2007年1月7日。
  金岷彬:《對於秦簡裏的“紙”字的討論——關於古代造紙術的討論之一》,北大中文論壇2007年3月6日。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建築禁忌”簡選釋(一)》,簡帛網2007年4月3日。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糴”篇疏證》,簡帛網2007年5月15日。
  何有祖:《孔家坡日書簡所見“雞血社”淺論》,簡帛網2007年7月4日.
  范常喜:《楚地出土漢簡短札二則》,簡帛網2007年7月7日。
  周群:《也説孔家坡日書簡所見的“雞血社”》,簡帛網2007年7月8日。
  陸平:《也論孔家坡〈日書·反支〉》,簡帛網2007年8月4日。
  陳炫瑋:《也談孔家坡漢簡〈日書·反支〉中的“雄雌”問題》,簡帛網2007年8月6日。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雞〉篇補釋》,簡帛網2007年8月14日。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札記七則》,簡帛網2007年8月25日。
  陸平:《試釋孔家坡漢簡〈日書〉之“緰”、“禹”、“女過”》,簡帛網2007年8月25日。
  朱興國:《睡虎地秦簡〈日書〉赤帝臨日“不可具”考釋》,簡帛網2007年10月27日。
  金岷彬:《睡虎地秦簡對於造紙術發明探討的文獻證據——關於古代造紙術的討論》,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月13日。
  陸平:《試釋秦簡〈日書〉中的“操蔡”》,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2月29日。
  晏昌貴:《對〈日書〉“艮山”圖的一個簡單解讀》,簡帛網2008年3月25日。
  笙韻行人:《睡虎地秦簡〈日書·盗者篇〉釋文與斷句初探》,國學數典網2008年5月23日。
  陳炫瑋:《孔家坡漢簡〈日書〉年代下限考訂》,簡帛網2008年6月14日。
  陸平:《居延458.1A占盜殘簡小考》,簡帛网2008年7月22日。
  陸平:《漢簡“參辰”小議》,簡帛網2008年7月26日。
  陸平:《港中大館藏漢簡〈日書·生子篇〉整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8月6日。
  吕亞虎:《〈額濟納漢簡〉釋讀獻疑一則》,簡帛網2008年8月12日。
  陸平:《讀港藏〈日書〉簡札記九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8月28日。
  汪冰冰、鵬宇:《釋〈孔家坡漢簡·日書·辰〉“歲美”》,簡帛研究網2008年9月15日。
  汪冰冰、鵬宇:《〈孔家坡漢簡·日書·到室〉“緰”字考釋》,簡帛網2008年9月16日。
  曹方向:《讀秦漢簡劄記(三則)》,簡帛網2008年11月11日。
  陸平:《散見〈日書〉漢簡研究述評》,簡帛網2008年12月6日。
  劉淨:《讀放馬灘簡小札》,簡帛網2009年1月24日。
  陸平:《敦煌、居延日書殘簡拾遺》,簡帛網2009年1月27日。
  方勇:《秦簡劄記四則》,簡帛網2009年3月20日。
  趙岩:《〈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劄記(四則)》,簡帛網2009年4月14日。
  趙岩:《〈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劄記(續五則)》,簡帛網2009年4月21日。
  陸平:《試論日書建除表的抄寫傳統》,簡帛網2009年4月25日。
  趙岩:《睡虎地秦墓竹簡劄記(續)》,簡帛網2009年5月5日。
  陳偉武:《荊門左塚楚墓漆梮文字釋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站,2009年7月21日。
  方勇:《佔畢隨錄之十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8月3日。
  曹方向:《試説秦簡“垤穴”及出土文獻所見治鼠措施》,簡帛網2009年8月4日。
  方勇:《讀秦簡劄記三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8月25日。
  胡平生:《是長髮不是長鼻》,簡帛網2009年9月16日。
  晏昌貴:《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有關五音的簡文》,簡帛網2009年9月22日。
  趙岩:《放馬灘秦簡日書劄記二則》,簡帛網2009年10月10日。
  晏昌貴:《放馬灘秦簡中的〈大禹〉逸文》,簡帛網2009年10月13日。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劄(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0月15日。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劄(一)》,簡帛網2009年10月17日。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劄(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0月17日。
  方勇:《讀睡虎地秦簡〈日書〉札記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0月18日。
  任攀:《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劄記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0月18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盜篇〉研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0月24日。
  吕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殘簡綴合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0月27日。
  吕亞虎:《〈放簡〉簡序重排二則》,簡帛網2009年10月28日。
  吕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缺、误字訂補幾則》,簡帛网2009年10月31日。
  朱興國:《釋秦漢〈日書〉十二屬中的“五行配”》,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09年11月1日。
  吕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識小一則》,簡帛網2009年11月3日。
  楊錫全:《出土文獻“是=”句淺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1月3日。
  程少軒、蔣文:《放馬灘簡〈式圖〉初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1月6日。
  曹方向:《秦簡〈志怪故事〉6號簡芻議》,簡帛網2009年11月7日。
  程少軒、蔣文:《略談放馬灘簡所見三十六禽(稿)》,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1月11日。
  子居:《讀〈略談放馬灘簡所見三十六禽〉零識》,簡帛研究網2009年11月13日。
  任攀:《放馬灘簡〈禹須臾行日〉研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1月14日。
  程少軒:《試説放馬灘簡所見三合卦》,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1月28日。
  王偉:《睡虎地秦簡論著目錄(截止2009年6月)》,簡帛網2009年11月30日。
  莊小霞:《新刊水泉子漢墓日書簡校讀札記》,簡帛网2009年11月30日。
  楊錫全:《〈出土文獻“是=”句淺析〉補證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12月2日。
  張存良:《關於新刊水泉子漢墓日書簡的幾點説明》,簡帛網2009年12月4日。
  宋艷萍:《〈居延新簡〉日書殘簡研究二則》,簡帛網2009年12月31日。
  程少軒:《讀放馬灘簡小札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1月4日。
  夔一:《放馬灘簡補釋一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1月8日。
  馮先思:《讀放馬灘秦簡〈日書〉筆記二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1月16日。
  程少軒:《放馬灘簡“剛柔之日”小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2月5日。
  李明曉:《論析秦代出土文獻中的人稱代詞》,簡帛研究網2010年2月17日。
  李明曉:《試析出土文獻中人稱代詞的特殊用法》,簡帛研究網2010年2月17日。
  李明曉:《上古出土文獻中虛詞“于”和“於”用法初探》,簡帛研究網2010年2月17日。
  范常喜:《上古漢語方言詞新證舉隅》,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2月19日。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十二》,簡帛網2010年3月15日。
  (日)大野裕司:《出土術數文獻所見戰國秦漢時期神煞的特徵——以睡虎地秦簡〈日書〉爲中心》,簡帛研究網2010年3月25日。
  苗豐:《“皋”與“詰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6月10日。
  柯秋白:《〈天水放馬灘秦簡〉札記》,簡帛網2010年6月28日。
  方勇:《説“彖(從頁)”》,簡帛網2010年7月23日。
  陳偉:《試説簡牘文獻的年代梯次》,簡帛網2010年8月20日。
  陸平:《散見漢日書零簡輯證(一)》,簡帛網2010年12月17日。
  陸平:《散見漢日書零簡輯證(二)》,簡帛網2010年12月17日。
  陳偉:《嶽麓秦簡〈占夢書〉1525號等簡的編連問題》2011年4月9日。
  夔一:《讀嶽麓簡〈占夢書〉小札五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4月15日。
  陳劍:《孔家坡漢簡的“祟”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1月8日。
  陳偉:《北大藏秦簡〈泰原有死者〉識小》,簡帛網2012年7月14日。
  孫占宇:《放馬灘秦簡〈丹〉篇校注》,簡帛網2012年7月31日。
  武家璧:《論浙大楚簡〈四日至〉的天文曆法内涵及其意義(上)》,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2年9月11日。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乙種小札》,簡帛網2012年11月26日。
  方勇:《談睡虎地秦簡〈編年記〉中的地名“蓂(冥)山”》,簡帛網2013年5月15日。謝小麗:《秦簡中關於“早”的一組同義詞辨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3年5月30日。
  方勇:《讀〈肩水金關漢簡(壹)〉小札(二則)》,簡帛網2013年6月10日。
  伊强:《里耶秦簡牘校釋(第一卷)〉補正一則》,簡帛網2013年8月25日。
  謝小麗:《秦簡中的“歲”——探討〈日書〉文獻和非〈日書〉文獻的詞義差別》,簡帛網2013年9月16日。
  謝小麗:《秦簡五行五音紀日法研究》,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3年9月16日。
  王子今:《神秘的“主君”祭——肩水金關簡研讀》,簡帛網2013年11月27日新聞通告。
  方勇:《讀〈嶽麓書院藏秦簡(叄)〉小札一則》,簡帛網2013年12月22日。
  (日)海老根量介:《放馬灘秦簡〈日書〉中的“爯”字小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4年1月4日。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十七》,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網,2014年1月7日。
  蕭旭:《“窮奇”名義考》,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4年2月15日。
  陳偉:《嶽麓秦簡〈占夢書〉臆説(續)》,簡帛網2014年3月29日。
  高一致:《讀〈肩水金關漢簡(叁)〉筆記(二)》,簡帛網2014年8月23日。
  陳偉:《秦避諱“正”字問題再考察》,簡帛網2014年8月27日。
  田雪梅:《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综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4年10月12日。
  王寧:《釋“㽕”及相關的幾個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4年12月3日。
  吕亞虎:《放馬灘秦簡資料及相關著述目錄(1989-2014)》,簡帛網2015年1月20日。
  吕亞虎:《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著述目錄(1976—2014)》,簡帛網2015年1月23日。
  孔德超:《睡虎地秦簡對传世文獻的参证舉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5年1月25日。
  蕭旭:《馬王堆帛書〈相馬經〉校補》,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5年1月27日。
  李曉梅:《讀放馬灘秦簡〈丹記〉劄記》,簡帛網2015年5月22日。
  游逸飛:《丁、庚、子、卯日不辦公──從包山楚簡論戰國楚國左尹行政的擇日宜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5年7月13日。
  方勇:《讀秦簡札記(三)》,簡帛網2015年9月3日。
  龐壯城:《北大漢簡〈陰陽家言〉、〈雨書〉、〈荊決〉、〈六博〉考釋零箋》,簡帛網2015年11月19日。
  方勇:《睡虎地秦簡札記二則》,簡帛網2015年11月25日。
  范雲飛:《從新出秦簡看秦漢的地方廟制————關於“行廟”的再思考》,简帛网2016年5月3期。
  陳偉:《秦簡牘中的“辠”與“罪”》,簡帛網2016年11月27日。
  姚磊:《肩水金關漢簡(叁)》綴合(七),簡帛網2016年12月21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7年1月16日15:10。)


[1] 部分論文從各家論著目錄中撿得,受條件所限,未能寓目,不能標註論文起止頁碼。
[2]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睡虎地秦簡〈日書〉論著目錄》,(臺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第477—484頁。
[3] 徐在國《戰國文字論著目錄索引》,綫装書局,2007年4月。
[4] 楊昶、陳蔚松《出土文獻探賾》,崇文書局,2005年6月,第245—284頁。
[5] 馬彪《日本雲夢秦簡研究文獻目錄(1977-2004)》,簡帛網2005年11月6日。
[6] 朱紅林《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集釋·附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01—370。
[7] 鄭有國《簡牘學綜論·中國出土簡牘論著目錄》,華東師範大學,2008年。
[8] 劉信芳《出土簡帛宗教神话文獻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第195—288頁。
[9] 《簡帛研究2014》,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168—177頁。
[10] 簡帛網2015年1月20日,簡帛網2015年1月23日。
[11] 學術會議如:李學勤《試論睡虎地秦簡與馬王堆帛書中的數術書》(中國占卜災異學術討論會,1983年,美國伯克利大學),王子今《秦簡〈日書〉交通文化史料研究》、賀潤坤《從雲夢秦簡〈日書〉看秦國民間的衣食住行》(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四届年會暨國際學術討論會,1988年9月25日—29日,徐州師院),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宜忌詞語考釋》(第二届漢語史學術研討會論文,2001年10月15—17日,四川大學),(日)大野裕司《從睡虎地秦簡〈日書〉看人類與鬼神的關係》(日本周易學會國際學術會議“東亞易學的展開和影響”,2003年7月26日,北海道大學),吴小强《秦簡〈日書〉史料價值再認識——爲雲夢睡虎地秦墓竹簡發現30周年而作》(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届年會暨國际學術討論會,2005年8月1—4日,內蒙古師範大學),郭永秉《睡虎地秦簡〈日書〉“兕”字辨證》(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文字國際研討會,2008年11月1—3日,華東師範大學),劉釗《睡虎地秦簡〈日書·詰咎篇〉剩義雜考》(“古道照顏色——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月16—18日,香港中文大學),(日)森和《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所見音律占淺析》、劉國勝等《江陵嶽山秦牘〈日書〉》、孫占宇等《天水放馬灘秦簡乙種選讀(一)》《天水放馬灘秦簡乙種選讀(二)》(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0,2010年12月6日—8日,武漢大學),(美)夏德安《放馬灘日書甲乙種“禹有直五橫”與禹治水神話試探》,(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2,2012年11月17—19日,武漢大學)郭珏《從紀南城考古和九店〈日書〉看戰國末期楚都的社會民生》(“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届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2014年8月27—29日,國立臺灣大學),劉國勝《孔家坡漢簡日書釋文訂補(八則)》,葉國良《歷代朝廷祀典擇日不受日書影響論》(先秦兩漢出土文獻與學術新視野國際研討會,2015年10月17—18日,國立臺灣大學),等等。科研課題如:晏昌貴“簡帛《日書》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5BZS002);劉乐賢“《日書》類文獻綜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8BZS004),;孙占宇“數術文化與秦漢民眾生活——以出土簡帛日書爲中心的考察”(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09XJC770004),“簡牘日書所見秦漢民眾生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BZS020);程少軒“先秦秦漢出土數術文獻資料庫”(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3YJC770006);梁超“出土日書文本整理與研究”(“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13YCX050);丁媛“出土《日書》類文獻中涉醫資料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CTQ011);馮玉“出土秦簡日書文獻虚詞研究”(甘肅省社科规划項目14YB092),“甘肅天水放馬滩秦簡虚詞研究”(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2014B—073);等等。
[12] 該書編入1993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改名《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其中曾憲通《秦簡歲篇講疏》改名爲《秦簡日書〈歲〉篇疏證》,《秦簡日書索引》改名爲《睡虎地秦簡日書分類索引》,同時增加了饒宗頤《雲夢秦簡日書賸義》《秦簡中的五行説與納音説》兩篇文章。該書編入2003年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改名爲《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該書編入2009年中國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三《簡帛學》,改名爲《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
[13] 近年來以簡帛爲對象進行研究的碩博論文逐年累增,涉及不同批次、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大量簡帛。博士學位論文,如:王澤强《戰國秦漢竹簡研究》(蘇州大學2003年),魏宜辉《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南京大學,2003年),程鵬萬《簡牘帛書格式研究》(吉林大學,2006年),楊宗兵《秦文字字體研究》(北京師范大學2006年),余穎《楚簡文獻複音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6年),胡志明《戰國文字異體現象研究》(福建師範大學2010年),李建平《先秦兩漢量詞研究》(西南大學2010年),單曉偉《秦文字疏證》(安徽大學2010年),夏利亞《秦簡文字集釋》(華東師範大學2011年),劉孝霞《秦文字的整理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3年),路方鴿《楚地秦漢簡牘字詞論考》(浙江大學2013年),熊昌華《簡帛副詞研究》(西南大學2013年),劉凌《戰國楚簡連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如:石峰《〈睡虎地秦墓竹簡〉動詞研究》(四川大學1998年),趙立偉《〈睡虎地秦墓竹簡〉通假字、俗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2002年),蔣莉《楚秦漢簡標點符號初探》(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張静静《秦漢簡帛稱數法研究》(中山大學2005年),韓麗亞《楚簡文字音韻研究——以通假字爲研究對象》(西南大學2007年),陸玨《楚簡文獻的名物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7年),姜玉梅《秦簡文字形體研究》(南昌大學2008年),李淑怡《〈睡虎地秦墓竹簡〉詞語選釋》(中山大學2008年),張茂發《〈睡虎地秦墓竹簡〉動詞配價研究》(西南大學2008年),樊國萍《睡虎地秦墓竹簡句類研究》(武漢大學2009年),李園《漢代簡帛複音詞研究》(東北師範大學2013年)。日書出土批次多、分佈地域廣、跨越時間長,只要不是以不含日書材料的具體批次的簡牘爲研究對象者,一般均含有涉及不同批次的日書,以上論文均是。爲加强論著目錄的針對性,凡日書不占全部語料的多數,且又未將日書材料與其他語料甄別,而整體服務於論題的研究,均不收錄。已出版此類研究的碩博論文,因數量不多,收錄於著作一類中。另,非以簡牘爲研究對象而將日書作爲研究語料的構成部分的碩博論文,酌情收錄。
© Copyright 2005-202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版權所有